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盐城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专题
 6月6日,市政府副秘书长、创卫办副主任宋晓波率市创卫办综合协调组、督查指导组、综合整治组和宣传资料组负责人和部分工作人员及亭湖、盐都、市开发区、城南新区创卫办负责同志,赴淮安、宿迁专题考察学习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分别听取了淮安市爱卫办和宿迁市创卫办工作情况介绍,考察了宿迁市城中村、农贸市场、小餐饮卫生管理等现场。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淮安、宿迁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基本情况
  淮安市于2002年初启动创建国家卫生城市,2007年通过国家考核验收,2008年成为苏北首个获得国家卫生城市称号的地级市,2011年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宿迁市于2010年提出国家卫生城、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节水型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城市和省文明城市“五城同创”,2012年2月,正式启动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工作,2012年12月通过省暗访和省级推荐考核,2013年3月份经省爱卫办向国家申报;4月份创卫申报资料通过全国爱卫办审核。从两市的实践看,创建基础与我市相比没有明显优势,特别是宿迁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基础建设均与我市有不小的差距,但其创卫工作让考察组全体同志深受启发,信心倍增。两市在具体创建过程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做法:
  (一)坚持一把手亲自抓,强力组织推进。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是一项涉及方方面面的系统性工程,标准严、要求高、难度大,特别是卫生问题一直是苏北地区城市管理中的“老大难”问题。为此,两地均坚持“一把手”亲自抓,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不仅亲自“挂帅’,而且亲自“出征”。淮安市委书记、市长定期研究部署创卫工作,明确所有副市长联系挂钩到区帮助指导创卫工作;市委书记坚持每月听取情况汇报,亲自带队督查督办。宿迁市委书记多次主持召开创卫推进会,市长每月召开1次创卫攻坚例会,并坚持利用早晚锻炼时间督查暗访创卫工作,发现问题立即通知相关区和部门主要负责人,现场会办落实措施,从而将工作压力逐层逐级落实到基层,形成力往一处使、劲往一处用的工作机制。
  (二)坚持因地制宜,扎实开展创建工作。两地本着“少失分、争加分、得高分”的要求,对照创卫标准和评审细则,结合实际,围绕精品打造,争取加分;重点突破薄弱环节,努力保分、减少失分。在具体工作中,针对城市建设和管理存在问题,根据创建时序安排,深入开展专项整治行动,淮安市2003年组织开展了15项专项整治,2004年以“五小” 行业为突破,组织开展了“五小”行业和市容环境整治,2005年组织开展了农贸市场、生活大院和城中村及城乡结合部专项整治。宿迁市坚持每月开展主题整治战役,2012年3-10月,先后组织开展了环境卫生综合整治、除四害达标、物业小区创卫达标、实施网络化管理、城中村和城乡结合部卫生整治、“五小”行业卫生、社区和单位卫生达标、健康教育等8个创卫战役。同时,针对基础设施条件,本着达到创建要求、符合验收标准、修旧如旧的思路,进行修缮和改造,不求高崇洋。此外,宿迁市针对市情实际,订立“宿迁规矩”,出台了居住小区管理办法、市民文明行为规范、农贸市场经营管理规范、文明交通严管办法、“五小”行业经营管理规范以及小广告管理规范等6项规定,推进相关工作强制入轨,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三)坚持严管重罚,推进城市管理强制入轨。两地充分发挥新闻媒体作用,在强化宣传引导的同时,设立曝光台,公开曝光各类创卫问题,宿迁市将创卫存在问题曝光到单位和责任人,甚至曝光乱闯红灯、乱扔垃圾、不讲文明的市民面部。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执法力度,宿迁市区共6万多辆机动车,累计处罚4万辆次。加大对问题责任单位的处理力度,宿迁市委办、市政府办制定出台了《宿迁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问责办法》;创卫办交办单同时抄送纪委监察部门,对工作不力的地区和单位及时跟进调查,启动问责程序。淮安市成立10个专业整治督导检查组,做到每日一督查、每天一通报。
  (四)坚持群策群力,全民参与创建工作。两市十分重视创卫宣传发动工作,把群策群力、全民参与作为创建成功的根本保证。主要做法是:建立群众来信、来电、来访受理制度,及时调查处理群众反映的各类问题,宿迁市还开通了“宿迁创卫网”,并在市政府门户网站开设创卫专题,发动群众有奖举报。建立联系挂钩制度,淮安市169个市直部门和单位全部挂钩到居委会和城中村,实行一票否决和责任连带追究制。建立志愿者队伍,宿迁市通过市总工会、团市委、妇联等部门组织发动志愿者,开展形式多样的创卫活动,目前全市登记在册志愿者达8万多人。
  (五)坚持以奖代补,充分调动基层创建积极性。两地围绕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在加快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针对城中村和老小区改造、农贸市场、“五小”行业等薄弱环节,采取以奖代补形式,调动基层和经营者的积极性。淮安市明确对每个城中村和农贸市场改造分别给予2万元和3万元奖励,并投入2亿多元用于河道整治,投入2200多万元改造小区环卫设施。宿迁市设立600万元老旧小区改造专项奖励资金,其中部分用于奖励有功单位及人员;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思路,对农贸市场实行统一设计,并按照市18%、区22%共40%的标准,对农贸市场建设进行奖补。同时,两地针对“六小”行业宜疏不宜堵的实际,由政府出资帮助生活困难的经营者进行卫生设施改造,宿迁明确2000多家小餐饮,经整改验收合格的,由市财政按每户奖补2000元。
  (六)坚持属地管理,建立网格化长效管理机制。两地均把落实属地管理作为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关键措施。特别是宿迁市实行网格化管理、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的做法值得借鉴。该市将创卫范围内13个乡镇(街道、社区、场)划分为625个网格,明确网格责任人、保洁员、巡查员和义务监督员,出台考核评分办法,坚持每周检查,每月考核,对扣分达一定分值的网片、网格、网点负责人按情节轻重分别给予诫勉谈话、调整职务、停职检查、责令辞职、辞退、经济处罚等处理措施,通过网格化常态化管理,巩固了创建成果。淮安在落实属地管理责任的基础上,建立城市管理工作委员,通过“日监督、周巡查、月考核、季评比”,强化各区和部门责任,实行全方位、全天候、不间断、无空档管理,实现管理无缝隙、责任全覆盖。
  二、加大我市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力度的建议
我市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工作较淮安、宿迁两地时间更紧,任务更重,为保证创建顺利推进,如期实现预定目标,必须进一步创新工作机制,突出工作重点,加大推进力度。
  (一)强化组织推进力度。完善会办制度,在坚持创卫办常务主任周例会、主任半月例会制度的同时,建立月例会制度,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每月定期召开创卫工作例会,听取工作汇报,帮助研究解决困难和问题,并经常性组织开展明查暗访,适时召开现场督办会,不断强化各层各级工作责任。
  (二)明确奖补政策。从我市实际看,我市创建的难点主要集中在老小区和城中村改造、社区卫生创建、“六小”行业管理、沟河整治等方面,建议出台明确的奖励措施,所需资金在生态文明建设专项资金中列支。一是落实2007年出台的社区卫生创建奖励政策,对通过考核验收的社区由市、区财政给予奖励。二是建立城中村改造奖励机制,对经验收合格的城中村由市、区财政分别奖励3万元;三是创新农贸市场建设机制,发挥农贸市场建设专项资金的引导作用,引入市场机制,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建设。四是对沟河整治和老小区改造,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研究确定奖补政策。
  (三)加大十大工程推进力度。结合盐城实际,按照高标准建设一批、刚性全部达标、非刚性指标基本达标的思路和谁主管、谁负责的要求,明确市政府分管副市长牵头负责各项工程的具体实施,并于近期召开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参加的十项工程百日会战工作会议。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围绕顺利通过国家和省考核验收,建设一批连片精品项目,争取在考核中获得更多的加分。
  (四)建立健全“网格化”属地管理责任。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制定出台城市卫生网络化管理实施意见,合理优化网格设置,明确网格卫生管理人员、卫生管理要求和工作责任,保证每个网格点配备保洁人员、挂钩帮办人员、巡视人员、居民代表监督员和志愿者,形成常态管理机制。
  (五)建立健全问责制度。在市创卫办加大督查力度的同时,以市委办、政府办名义出台《盐城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问责办法》,明确问责行为、问责程序和问责标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城市建设不停步 提档升级再出发——我市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纪实
创城怎么做 代表如是说
**县创卫汇报材料
六盘水市钟山区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成效显著
开展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活动促进城市建设提高管理水平
三城联创结硕果 塞上靖边展新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