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每天说安全 为何还有孩子被杀害?

每个妈妈都跟孩子说小白兔与大灰狼的故事,为什么还是有小白兔逃不出大灰狼的手掌心?



1月19日,广州发生了一宗9岁男童被人掳走控制最后杀害致死的恶性案件,根据公安发布的信息复盘事件,24岁的犯罪嫌疑人为了偿还1万元债务将孩子控制在自己家中,从中午11时到下午3时长达4个小时,随后,男孩叫嚷着要回家,犯罪嫌疑人因害怕被人发觉,将男孩杀死,案发后不到10个小时,犯罪嫌疑人即被警方控制。


从公安神速破案来看,犯罪嫌疑人并不是什么穷凶极恶,神通广大,计划缜密的罪犯,但对一个家庭来说,9岁的孩子被人杀害具有毁灭性,父母必将长期沉浸在自责中不能自拔,因为复盘整个事件可以避免悲剧发生的机会很多,但最终都没能阻止孩子脱离危险,令人痛心。


相比城乡结合部,在这个均价差不多5万元的小区内,谁会想到有人为了1万元杀死了一名邻居的孩子?看似小概率事件,一旦出现,对家庭来说就是100%的悲剧。


我做记者出身,早几年接触社会新闻比较多,接触小概率事件比较多,看人性的恶和各种莫名其妙的奇葩事件比较多,有些小概率事件是各种机缘巧合与奇葩思维共同“努力”的结果,常常让人防不胜防的焦虑感。


当我做母亲之后,经常做梦孩子被拐,被偷,被骗,被绑架,被坏人带走。出门旅游起码要在心里预演十次以上孩子走丢的情景,全程高度紧张,各种最坏打算都要想几遍,因为,再小概率的事件只要发生到你身上都是100%。但我也明白,随着孩子不断长大,最终能让孩子远离危险的不是父母无时无刻的关注,而是及早为她建立一套自我保护,远离危险的方法。



跟孩子讲安全问题是个老话题,很多家长都在纠结一个问题,如何能让孩子在保持警惕性的同时,又不至于怀疑一切,神经过敏,对任何善意或陌生人都保持敌意。在实际操作中你会发现,社会如此复杂,对人做出判断非常复杂,即便是成人,有时也很难精准判断对方的示好是善意还是骗意,要不然哪来那么多诈骗案伤害案,更不要说每年大量的刑事案件。


相比成年人,孩子对人和事做判断和应变力更差,一旦脱离安全环境,发生悲剧的可能性更高,尤其是8-14岁的孩子,一方面因为独立能力提高,父母会放松警惕;另一方面,由于具备社交能力,反而更容易成为别人锁定的对象。小的孩子,父母看的紧,本身对陌生人充满恐惧和警惕,反而不容易下手,稍大的孩子对陌生人直觉性的恐惧减少反而增加了受骗受害的机会。


我曾问过女儿一个问题,怎么判断一个人是好人还是坏人?她表示很为难。


实际上,孩子很难根据一个单纯的举动就对人做出判断。比如有个阿姨给你糖吃,你能说这个阿姨是好人还是坏人呢?


如果你把陌生人给糖的动作等同于对人的价值判断,让孩子将陌生人的糖和危险划等号,实际效果并不好。因为,很可能某一天你带着孩子逛商场,售货员给孩子一颗糖你也并未制止,在孩子看来,这意味着陌生人的糖并不直接等于危险,你的不同态度会让她模糊概念,无法辨别到底什么情境下糖可以吃,什么情境下糖不能吃。


父母喜欢假设一些情景给孩子做安全教育和提示,但实际上,孩子遇到的危险并不可能完全按照父母假设的情景出现,更多的孩子在应激情况下会根据行为习惯做出反应而不一定能想起父母的告诫,所以,有没有划定一条明确的红线非常重要。



到底该如何为孩子划红线才能让她在关键时候用得上?这个问题也曾经困扰过我,所以当我问8岁的女儿该如何分辨好人和坏人时,她跟我说,分辨好人还是坏人太难了,但是,妈妈,我不用判断他是不是好人,你具体告诉我哪些事情能做哪些事情不能做就行了。


这句话对我启发很大,因为孩子也觉得要判断人是很复杂的事,她做不到。大人的逻辑常常是:先判断人再判断事。这个人是好人,行为就是安全的。而孩子的逻辑恰恰更直接简单:这个人是不是好人对我不重要,我只需要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


在锚定了这个原则后,很多安全教育就会简单有效很多。比如,将她所能接触到的人群做等级划分,我的划分是五级:


A级:爸爸妈妈,任何情况下都可信任。


B级:爷爷奶奶公公婆婆直属亲属,非特殊说明情况下都可信任。


C级:学校的老师,父母的朋友同事熟人,特定环境下可信任。在学校教学环境下对老师的信任,父母熟人,比如父母电话授权或提前告知的情况下的信任,但出现异常行为要跟父母沟通。


D级:特殊情况下可信任的陌生人,比如,在迷路或走失的情况下,尽量找身穿制服的工作人员和执勤人员。


E级:陌生人,不信任级别,在独处环境下避免发生直接接触。


确定了人的安全级别只是第一步,既然不要用好坏的定义来判断陌生人,就要为具体的行为画红线,比如陌生人提出哪些要求,你要拒绝!


1 陌生人提供任何食物,饮料,一律拒绝。包括父母同在的情况下有陌生人提供食物,也要尽量拒绝,如果没有拒绝请多跟孩子说一句,父母不在的情况下不能接受任何人的食物。


2 陌生提出要你帮助,怎么处理?很多学龄儿童,因为在学校受的教育是热心助人,但实际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如果有陌生人示弱或要求帮助,有些热心的孩子会主动帮助。在面对这些问题时,首先要跟孩子说,对于有人要求帮助,应意识到自己还是孩子,提醒对方可以找大人去获得帮助,或者拨打110,尤其是带路,找人之类的要求,如果提示对方找大人帮忙后还坚持要孩子帮忙就要非常警惕,可以直接拒绝。


      3   对于和陌生人单独相处的情境要高度警惕,家长要经常提示,尽量减少和陌生人单独相处,一旦发现对方有这个意图就要赶紧自救。在人多的地方大声喊叫,或者尽快和父母取得联系,确认安全。


4   对异常的行为要警惕,实际上中国儿童性侵案件时很普遍,尤其是熟人性侵,八成以上的性侵案件是熟人性侵,而很多家长是忌讳跟孩子谈这个问题的,觉得不好意思说,但我接触案例太多,对这个问题非常重视。所以,从女儿上幼儿园开始,就会跟她强调,哪些行为是不正常的,实际上包括父亲在内的过度的亲昵都会跟女儿确定行为边界,什么事情爸爸可以做,超出就不正常,更不要说其他的成年男性,这个名单包括男性老师甚至男性亲戚朋友。始终提醒,有任何令她不适的接触都要第一时间告诉妈妈。


5   出现危险怎么处理?必须告诉她安全的环境和不安全的环境有什么区别:和AB级在一起最安全,和CD级在一起,要警惕异常行为,和E级在一起最不安全,要高度警惕。人多的地方比人少的地方安全,遇见陌生人有控制行为,第一时间大声呼救,吸引周边人的注意力,一般犯罪嫌疑人也是看菜吃饭,喜欢找容易下手的孩子,难缠和机警的比较难搞,所以,在父母不在的情况下,尽一切可能避免和陌生人单独相处,或者在人少的情况下相处,绝不可以跟随陌生人去自己不熟悉的地方。


6   如果已经被人控制了应该怎么处理?让对方感觉安全才能让自己获得安全,如果是6岁以下的孩子,被他人掳走,责任全在父母,基本上孩子很难自己处理,但是8-14岁的孩子,一定要有一些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掌握一个原则,生命第一重要,不管对方对你做什么,提什么要求,以保住生命为第一原则。要明白,只有当对方感觉安全的时候才能让你自己暂时安全,如果确定周边没有施救人员,不要刺激对方,尽量保持安静,等待机会给父母打电话或发出求救信息,考虑为对方谋取利益从而换取自己生存的机会。

     

      实际上,事情走到这个地步就已经非常恶劣了,说得不好听,死马当活马医,需要孩子高度的机动性,但是作为家长要给孩子留救命锦囊。真到这一步,该怎么办,想尽一切办法先活下来。



因为多年从事新闻行业,就着新闻事实跟孩子谈安全是我的一个习惯,看到危及儿童安全的新闻都会跟小孩分享,告诉她,这个世界可能存在哪些危险性,如果是你会怎么处理,该怎么处理。现实案件的分享可能会增强孩子的预警方案,出现同类事情时,能够快速找到解决方案。


美国危险预测专家加文··贝克尔曾经写过一本书,名为《恐惧的礼物》。在这本书里,贝克尔描述了7种预示着可能有人会进行欺骗并利用你的信号,包括:


1、跟你套近乎


2、吸引你跟他聊天


3、用魅力迷惑你


4、说得头头是道,毫不犹豫


5、爱打包票


6、施一些小恩小惠


7、忽视你说的


这七条原则不但孩子适用,大人也同样适用,对于无缘无故的示好和不顾你反对的热情都要高度警惕,大人通过新闻事件和孩子拆解一些社会现实好用且实用,现在的孩子学习能力都毋庸置疑,可是应对社会的实际能力却令人担心,让孩子通过新闻来了解社会,其实是个不错的窗口。


虽然有些意外不可避免,但是尽力让孩子远离危险,获得一些应急处理的能力,是父母的责任。多跟孩子说些负面新闻,让他们了解恶的边界,十分有意义。毕竟对他们来说,不管我们保护的多好,最终都要迈出独生生活的一步,而对父母来说,安全是第一位的,别无其他。




米糕新闻日记

一个人的深度吐槽

一个坚持用自己的头脑思考的世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最新孩子防拐自救方法!转一次就能挽救一个家庭
告诉孩子,保护自己才是最重要的事
孩子丢了真难受,防人贩子必备攻略你不知道?!可真苦了孩子!
这9句“保命”金言, 你家孩子都学会了吗?
你教孩子如下10点了吗?
从小要教给孩子的8句话,别说反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