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申论经验分享(二)申论的核心和本质

三、申论的核心和本质

为了引导同学们有效避免申论的复习误区,我将阐述申论的核心内容与本质要求,具体从“题目”、“材料”、“层次”、“练习方法”、“字迹”、“作文与小题的关系”六个部分展开说明。

1.题目的秘密

为了让同学们深入的体会题目的内涵,我在这里举两个例子:

例子1:“给定资料2”中心理援助专家团提议开展“火红绸带心理援助行动”,假定在某次救灾工作中,救灾指挥部决定采纳这个提议,请你结合“给定资料2”,以专家团的名义给参与救灾的各界人士写一份倡议书。(15分)(2014国考地市级申论)

要求:(1)内容具体,指向明确;(2)语言生动,有感染力;(3)不超过400字。

题目解析:这是一道典型的“多层次格式题”。同学们往往纠结具体写哪些格式,这是考试时候一个很头层的问题,但题干已经告诉我们,只是大家没有察觉到。题干的关键要素非常多,具体包括:

A.材料范围:给定资料2;

B.起草文章主体:心理援助专家团;

C.文体:倡议书;

D.“以专家团的名义”说明要求书写落款;

E.“内容具体”要求抄写材料具体措施和内容;

F.“指向明确”提示我们要书写抬头对象;

G.“语言生动、有感染力”要求抄写材料时,保留有感性内容;

H.400字表面看起来很多,但其实减掉100字的格式,只有300字。

由此可知,题干已经给出文章格式的要求,完全不用日常的积累,具体如下所示:

关于开展火红绸带心理援助行动的倡议书

参与救灾的各界人士:

……

                                      心理援助专家团    

                                          **年**月**日  

以上的要求同学们看出几条?

例子2:阅读给定资料4,谈谈你从中国高铁、中兴通讯和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中能分别获得哪些启示?(20分)(2015国考省部级申论)

要求:(1)紧扣材料,重点突出;(2)观点明确,表述有理;(3)不超过500字。

题目解析:这是一道典型的“启示题”,属于一种“多层次题”。题目要求时500字,但会发现写不满500字,这并不是考官给我们的格子过多,而是咱们没有品味出题目的深层次含义。题干的关键要素非常多,具体包括:

A.材料范围:给定资料4;

B.“分别获得”,要求答案必须按照3个主体分别论述启示;

C.“获得的启示”,说明所有的主体和对策需要进行启示性改编,不能包含过于细致的对策;

D.“观点明确”要求必须写出明确的观点段落;

E.“表述有理”,说明除了找对策层次,还要找积极意义层次,从而使启示更加有理论支撑,所以答案要书写对策和积极意义两个层次,500字绝对不多!

通过这两个例题,是不是发现题目的秘密非常多!我建议在考试的时候至少花费5分钟时间阅读题目,将所有细枝末节的问题弄懂,磨刀不误砍柴工。否则,题目都没搞懂,又何谈正确。

2.材料的指引

如果题目告诉“写什么”,那材料则告诉“怎么写”,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我在第二部门列出“迷信《XX宝典》”、“盲目背诵素材”、“小题靠预感总结概括”等申论误区,凸显出的问题就是脱离材料谈申论!而根本原因就是对于材料的阅读技巧不熟练。因此,我们要熟练应用各种阅读技巧,具体包括“总分关系”、“逻辑词”、“并列关系”、“事例”、“总结法”等各种方法。只有透过阅读技巧看到材料的逻辑本质,才能够找出最有效的要点,紧密结合题干材料要求,写出正确答案。

下面我就简要介绍几种阅读技巧。

一是准确寻找总分关系。先看例子,寻找此段对策的核心句子。

例子1:2008年11月,国务院批准了《渤海环境保护总体规划(2008-2020年)》,规划确定了加强重点环节和关键领域保护与防治,建立渤海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系统;面源点源治防联动,建立陆域污染源控制和综合治理系统;全面实施节水治污战略,建立流域水资源和水环境综合管理与整治系统等五大主要建设任务,体现了渤海环境保护任务的综合性、战略性与长期性,并强调在海洋开发过程中,全面推进节水、节能、节地、节材和综合以用,确保引进项目为低消耗、低排放、低污染和高效益的企业和产品,促进海洋环境的可持续利用。

这段总分关系比较隐蔽。如果不能很好的找出总分关系,则在着对策的时候会无从下手,感觉整个段落都是对策,在字数较少时就不能够有效抄写采分点。国务院的《……对策》往往不写,因为政策不是具体对策,政策的内容才是具体的对策。“规划确定了加强重点环节和关键领域保护与防治”才是核心对策,简化后变为“加强保护与防治”,其后是“保护与防治的二级对策”,五大建设任务是完全并列的关系,均不抄写。“并强调……”与“保护与防治”形成对应,其总结句是“可持续利用”,前面是具体的方法。所以这段的核心是“加强保护与防治”、“可持续利用”。

可见总分关系对于理解文章结构的作用很大,所以是重要的阅读技巧。

二是善于发现逻辑连接词。在言语理解中,我们常谈到“四大关系”,即转折关系、因果关系、并列关系、递进关系。在申论中,这四大关系对于理解文章结构和摘抄要点也十分重要。下面我举一个例子:

题目:给定资料4反映了T市市民出行中存在的许多问题,假定你是市交管局聘请的观察员,请就这些问题提出解决建议,呈送市政府有关部门参考。(20分)

要求:(1)对存在的问题概括准确、扼要;(2)所提建议具体简明、有针对性、切实可行;(3)不超过400字。

资料4

T市晚报刊发了一批“市民来信”,集中反映了城市市民出行中遇到的问题。

市民甲:8月下旬的一天早上,我送朋友去赵家口长途汽车站,发现这里是一个Y字形路段,行驶的车辆由两条机动车道汇聚到一条机动车道上。引人注目的是,在两条分支机动车道中的一条上缓缓行驶着大量公交车,一辆接一辆,车队一直排到Y形车道汇流口。刘公铺桥西这一站点设置在两条机动车道之间,我和朋友便是在这一站下的车。这里下车的乘客很多,从公交站牌看,至少有15条不同路线的公交车要在这一站停靠。这就使得上下车的乘客特别多,疏散时间增加,公交车停靠的时间也就相应增加,而之后需要进站的公交车排队进站的时间也被延长。我看到排队等候进站的公交车一直都保持在5辆以上,使得路面拥挤不堪。我从刘公铺桥西站下来后沿着公交站绕了一圈,发现并没有能够穿过马路的人行横道。乘客如果想要安全地走到5米开外对面的公交站,需要返身走几百米去绕行赵家口天桥。这对于在上班时间急着换乘车辆的人来说太费时间,所以我看到绝大部分下车的乘客都径直走到站点与绿化带之间的空隙处,在大量的机动车流之间惊险地穿过马路。这虽然存在着巨大的安全隐患,但与登上天桥再下来相比显得方便快捷许多。

这道题是“对策提出题”,属于“多层次题”中的一类。我们需要找到“问题层次”、“原因层次”、“对策层次”。上面这一段文字主要是“问题层次”。很多小伙伴找问题的时候发现问题非常多,远远超过了字数的承载能力,问题就是出现在了不能准确区分“问题层次”与“危害层次”,而根本问题是不能识别“逻辑连接词”。

例如:刘公铺桥西这一站点设置在两条机动车道之间,我和朋友便是在这一站下的车。这里下车的乘客很多,从公交站牌看,至少有15条不同路线的公交车要在这一站停靠。这就使得上下车的乘客特别多,疏散时间增加,公交车停靠的时间也就相应增加,而之后需要进站的公交车排队进站的时间也被延长。我看到排队等候进站的公交车一直都保持在5辆以上,使得路面拥挤不堪。

这两句话暗含因果关系,通过“这就使得”这个逻辑连接词串联,所以前面一句话是问题,可以凝练成“站点设置不合理,多辆公交车停靠”。后面一句话都是这个问题的消息危害,统统不是问题层次。同事在危害之中还隐含着并列层次,通过“而之后”这个词连接,如果是并列关系,那么就是地位相等的,如果抄写就都要抄写,试问哪里有这么多格子。

又例如:我从刘公铺桥西站下来后沿着公交站绕了一圈,发现并没有能够穿过马路的人行横道。乘客如果想要安全地走到5米开外对面的公交站,需要返身走几百米去绕行赵家口天桥。这对于在上班时间急着换乘车辆的人来说太费时间,所以我看到绝大部分下车的乘客都径直走到站点与绿化带之间的空隙处,在大量的机动车流之间惊险地穿过马路。这虽然存在着巨大的安全隐患,但与登上天桥再下来相比显得方便快捷许多。

这四句话更然是因果关系,通过指代词“这对于”以及因果关系词“所以”连接。指代词指代前面的问题,也就是“人行横道、过街天桥设置不合理”,前两句话又暗含着并列关系。指代词“这”之后是问题所造成的危害,因果连接词“所以”更明显是因果关系。

综上所述,准确识别逻辑连接词对于梳理文章层次和结构、排除干扰素材很有帮助。

3.层次的关系

众所周知,申论无论是看还是写都分为“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个宏观维度,但是同学们对于怎么细分、层次如何在阅读题干和材料中应用、如何写答案等问题却没有深入的理解。

我通过大量的练题,认为的给材料划分为6个层次,分别是“含义层次”、“原因层次”、“问题层次”、“危害层次”、“积极意义层次”、“对策层次”。“是什么”层次等同于“含义层次”;“为什么”层次包括“原因层次”、“问题层次”、“危害层次”、“积极意义层次”;“怎么办”层次等同于“对策层次”。

那么如何应用这六个层次呢?首先,要清楚的指导题干问的是哪几个层次的内容。其次,要将材料的大部分内容分清层次,就像是将各种蔬菜分类撞到篮子中。最后,按照层次的分类进行概括和归纳。

为了让同学们深入的体会层次的关系,我在这里举一个例子:

例子:谈谈“预先失败”这一概念在给定资料4中的含义。(10分)

要求:全面、准确,不超过200字。

据某网站问卷调查显示:七成以上的受调查者认为时下跟风程度“非常严重”,表明随大流、跟风已成为一种普遍心态,跟风现象有愈演愈烈之势。专家认为,跟风现象折射了社会转型期的浮躁心态,在一定程度上构成了社会群体心理“亚健康”的表征。

有研究者撰文指出,如果说跟风来自于人们对各类专家的依赖,那么,不难想见,这种“依赖”恰好凸显了当前人们的一种“预先失败”的窘况。文章中引用了英国学者吉登斯在《现代性与自我认同》一书中的相关阐述,试图把现代人所面临的心理问题的讨论引向深入。

这道题目是解释词语题,需要找出所有问题、原因、危害层次,并且将各层次的内容准确的写到答案之中。而这篇材料恰恰在区分3个层次的时候很有难度。我带同学们认真的分析一下。

先看第二段前两句:“有研究者撰文指出,如果说跟风来自于人们对各类专家的依赖,那么,不难想见,这种“依赖”恰好凸显了当前人们的一种“预先失败”的窘况。”“预先失败”是题干的问题。“凸显”这个逻辑连接词很关键,它的作用是“等同于”,“依赖”等同于“预先失败”,所以“对各类专家的依赖”也是问题层次。第一句“来自于”是因果关系,所以“跟风”是“对各类专家的依赖”的危害。第二段剩下的部分是承上启下的作用,没有实际意义,不再讨论。

再看第一段最后一句话,“折射了”也是等同的关系,所以“社会转型期的浮躁心态”、“社会群体心理“亚健康”的表征”都是危害。第一段第一句是社会现象,不是重点。

上面这个例子来自于《2014国考省部级申论》第二题,对于研究清楚各个层次之间的关系非常有帮助,大家可以做一下。

上面展示的仅仅是问题与危害之间的关系,启示层次之间的难点还有很多,例如对策与效果的区别、原因与问题的区别、主要对策与对策的区别等。但究其根本都是准确把握层次,从而夯实阅读材料的基础。

4.练习方法

在谈申论联系方法之前,我们先探讨下申论与行测的区别与联系。二者的相同点在于言语理解与申论对于阅读方法和技巧要求都很高,而二者的不同则在于言语理解要求在较短的时间内看出较为简单的文章结构,申论要求在较长的时间内看出更为复杂的结构层次。申论文章难度更大、层次更多。

所以,行测言语重在训练快速反应对应结构,申论重在训练精细化阅读能力。一篇文章只有通过反复阅读才能完全领悟,精细化阅读正是需要这样的反复阅读练习。

谈到这里,我们便得出了申论的练习方法——求精不求多。如果复习国考,我建议同学们买好11年至18年地市级及省部级共16套真题,每套题目至少做3遍以上。如果复习联考,则购买本省及国考地市级真题,也要做3遍以上。

5.字迹的重要性

字迹对申论成绩的影响相对比较大,往往和分数呈正相关趋势。

第一,字迹清晰是王道。很多考生对申论考试有误区,认为申论高分必须配有一手“好字'。但是实际考场上,我们的卷面需要做到的应当是清晰,而非优美。首先要保证自己的字迹清楚,便于阅卷人判分。

第二,考场不是书法比赛。“好字”是个目标,但是也存在误区。好字在申论中强调的是清晰可辨识,再这一基础上,所谓的好字才能谓之锦上添花。很多同学习惯于书写连笔字,即便写的一手“好字”,也不能带来高分。

第三,要在清晰与时间之间寻求平衡。申论时间非常紧,要是想写的清晰自然要一笔一划,但是时间并不允许,所以我们要寻找到平衡。同时,还要在不重要的地方适当放宽字迹要求,例如大作文的最后两个分论点的书写上,这里考官往往不会看太仔细,所以我们要加快书写时间。

因此,基于上述问题,给大家三点建议:

一.平时训练一定要使用申论格子纸,养成申论考场上的书写习惯;

二.如果学习周期足够长,每天坚持半小时练字,必定大有裨益。练字时更加建议正楷,而非行楷;

三.在清晰辨识的基础上,注意书写速度。申论答题书写量大,一味求“美'而忽略书写速度则易出现不能按时完成答题的状况。所以需要大家在平时练字的过程中,除了注意框架结构,也要注意书写速度,以期更符合考场实际要求。

6.作文与小题的关系

二者的关系我在第二部分详细阐述过,这里不再赘述。

暖/冬/小/广/告

申论小班在等你

课程内容:申论教学(附3节行测串讲)

课程时间:7期申论班12月20日开课(特别备注:着急准备考试的小伙伴可购买6期课程资料,同时可补批作业。错过开课时间的小伙伴可找夕川补报名,可补批改作业,因为下期在2月中旬哦),直播课每晚8点。

课程课时:共33次课,包括1节动员课+7节理论课+9节练习课+3节冲刺课+3节行测串讲+10节申论重点小题精讲,每节课90-150分钟不等。

收费标准:A类学员1980元,B类学员980元(2人以上组团报名课享受优惠)

上课方式:理论课为录屏学习,练习课为直播学习,冲刺课为二者结合。

A类学员:第7期听课+录屏、答案批改、材料批改、申论课程终身资格

B类学员:第7期听课+录屏、答案批改

什么是材料批改:每次课前将申论材料下发,A类学员将材料每句话的层次标记清楚,小夕川将逐字逐句进行批改,并把对于每句话的理解、学员不足、改进意见反馈给学员。

什么是答案批改:A类、B类学员将申论题目答案上交,小夕川将答案问题批注,反馈给学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干货放送|申论这么审题,我就不相信你找不到答案!
申论对策提出技巧
申论如何考90分?
申论1
申论小题的高分之道
申论小题军火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