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江苏:绘就自然资源保护利用新蓝图
  近期,《江苏省“十四五”自然资源保护和利用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印发实施。作为江苏省“十四五”省级重点专项规划之一,《规划》高举生态文明旗帜,系统谋划、统筹布局“十四五”时期自然资源保护和利用的基本思路、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形成以“保护优先、空间优化、配置优良、保障优质”目标为指引,以系统化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等“六大体系”为主要内容,以重大改革举措等“三个重大”为主要支撑的框架体系。

江苏省苏州市七浦塘江边枢纽 资料图片

主要目标:实现“保护优先、空间优化、配置优良、保障优质”

  《规划》立足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的使命和职责,着眼于服务保障江苏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统筹自然资源保护和利用,提出“十四五”时期实现“保护优先、空间优化、配置优良、保障优质”的“四优”目标,以此推动自然资源保护修复更加系统有效、国土空间格局更加协调、自然资源利用更加节约高效、自然资源治理体系更加现代化。

  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内,江苏省自然资源保护和利用的重点,将由高速发展阶段的“量”的开发,转变为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质”的保护。“十四五”时期,江苏省必须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以“保护优先”作为首要目标,全面推进耕地、自然保护地、林地、湿地、海域海岛、矿产等资源保护,实施国土空间整治和生态修复,提升防灾减灾水平。

  空间规划与用途管制对于建设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十四五”时期,江苏省将以“空间优化”为目标,编制实施全省四级三类国土空间规划、制定落实以统一用途管制为手段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优化全省总体空间架构,推动形成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安全和谐、富有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国土空间格局。

  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十四五”时期,江苏省要充分发挥自然资源保障发展的作用,通过推进自然资源利用总量管理、建设用地存量盘活、矿产和海洋资源综合利用,提高自然资源和资产利用效率,实现“配置优良”。

  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环境和日新月异的新技术、新方法,推进自然资源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离不开优质的制度和技术保障,“保障优质”已经成为新时代江苏省自然资源保护和利用的目标。为此,要全面落实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完善自然资源市场机制、政策法规体系、执法监管体系和自然资源科技创新与应用体系,不断提升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保障能力。
主要内容:科学构建自然资源保护和利用“六大体系”

  按照《规划》,江苏省着力通过构建系统化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等“六大体系”,以实现“四优”目标,推进自然资源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是构建系统化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打造江海河湖统筹的美丽国土空间。以四级三类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设为基础,加快推进各级各类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实施,强化主体功能定位,统筹划定生态空间、农业空间、城镇空间和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等“三区三线”空间格局,优化“三生”(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彰显美丽江苏形态。同时,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督,构建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体系,推动形成美丽省域国土空间。

  二是构建整体化的自然资源保护体系,推动形成山水林田湖草沙整体保护格局。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严格落实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加快构建以自然保护区为主体、自然公园为基础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培育国家公园,健全自然保护地管理体制机制。优化海岸带空间布局,实施海岸线分类管控,严格控制海域海岛开发规模。进一步提高绿色矿山建设水平,持续推动全省矿业绿色发展,开展重要矿产保护与储备。

  三是构建精准化的自然资源供给保障体系,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强化自然资源总量管理,优化土地利用计划分配方式,坚持土地要素跟着项目走,实施土地要素精准保障,科学保障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和重大民生工程等用海,强化矿产资源保障能力,加强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精准保障。加快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与城市更新,实施城镇建设用地提效行动,积极盘活农村存量建设用地,鼓励开展建设用地复合利用,加强滩涂资源综合利用,有序推进海洋可再生能源开发,全面提升建设用地和海洋资源集约利用水平,推动林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积极优化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结构,推进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促进矿地融合发展,加快地热等绿色清洁能源资源利用,推动矿产资源高效利用。

  四是构建协同化的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体系,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科学划定国土空间整治修复重点区域,加快形成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与修复总体格局。落实“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理念,重点围绕江河湖泊、丘陵山脉等重要生态区域,统筹各类要素实施治理试点工程,开展系统保护、宏观管控、综合治理。推进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丘陵山地生态系统保育,实施国土空间全域综合整治,加强河湖湿地、海岸滩涂湿地生态保护与修复,促进空间破碎、功能退化的滩涂湿地生态系统自然恢复,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增强碳汇能力。

  五是构建法治化的自然资源管理体系,健全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制度。全面落实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要求,推进自然资源资产的市场化配置改革,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深化产业用地市场化配置改革,持续推进补充耕地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交易,有序推进矿海林使用权市场化配置。扎实做好用地审批权试点和委托下放工作,积极推进用地审批和矿业权分级审批制度改革,加快自然资源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程。建立行政和社会监督机制,完善执法监督机制,健全自然资源管理法规体系,提升自然资源行政争议处置效能,有序实施自然资源执法监督行动,健全自然资源执法监督体系。

  六是构建智慧化的自然资源基础支撑体系,夯实自然资源治理基础。加快现代测绘基准和实景三维江苏建设,持续丰富测绘数据资源,提升测绘地理信息服务效能,健全新型基础测绘体系建设。推进自然资源统一调查、动态监测和统一确权登记,建立自然资源资产清查与核算体系,加快自然资源统一调查监测和确权登记进程。夯实自然资源信息管理基础,推进自然资源相关平台和体系建设,加快自然资源管理信息化。推进地质灾害、海洋预警监测和海洋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升自然灾害防灾减灾能力。推进自然资源关键技术创新,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支撑自然资源治理能力提档升级。

主要支撑:落实重大改革举措,推进重大政策创新,实施重大工程

  《规划》明确了“十四五”期间自然资源保护和利用领域“三个重大”,以此来支撑“六大体系”的构建。其中,“三个重大”是指:落实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自然资源资产市场化配置改革、自然资源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等一批重大改革举措;推进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自然资源整体保护制度、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制度、国土空间整治与生态修复机制等一批重大政策创新;实施生态保护与修复、自然资源高效利用、基础支撑和综合管理等一批重大工程。“十四五”时期,江苏省自然资源系统将《规划》为引领,统筹推进“六大体系”构建,全力推进“三个重大”落实,加快实现“四优”目标,为谱写“强富美高”新篇章提供强有力支撑。


来   源:中国自然资源报

作   者:王旭雁、朱洪蕊

编 辑:杜潇诣

初 审:程秀娟

审 核:汤小俊

审 签: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邓红蒂 袁弘 祁帆| 基于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实践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思考
规划体系引领国土空间永续利用
海南全力推动构建国土空间智慧治理体系?
中国国土空间规划顶层设计基本形成
重塑自然资源管理新格局:目标定位、价值导向与战略选择
自然保护地占陆域国土面积的18% 我国构建起系统生态修复新体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