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尼姑说:“醉汉妻弟尼姑舅,尼姑舅姐醉汉妻”,醉汉与尼姑是啥关系?
对于一些弯弯绕绕的话语,古人有时候喜欢用,让人一下时不知是什么意思,比如“醉汉妻弟尼姑舅,尼姑舅姐醉汉妻”,醉汉与尼姑是啥关系?粗一看是难以明白是啥关系,但稍稍认真一下,就知道他们是什么关系了!
这一个故事是来自明末文学家冯梦龙纂辑的白话短篇小说集《醒世恒言》,始刊于1627年(明天启七年)。其题材或来自民间事实,或来自史传和唐、宋故事。除少数宋元旧作外,绝大多数是明人作品,部分是冯氏拟作。
故事是这样的:
一、醉汉妻弟尼姑舅,尼姑舅姐醉汉妻
一天黄昏时,一位年轻尼姑从庵外的菜土劳作回庵,发现庵外躺着一位醉醺醺的汉子。她便立即将这醉汉扶进庵里,并且将他安置在自己的床上。这一下引起了轩然大波,山下百姓是议论纷纷,风言风语都传到了县衙里。
县令听了大怒,自己治下境内竟然出了如此大胆的尼姑,不守出家人的清规,于是就派衙役将尼姑传到衙门受审。尼姑到了公堂,县令把惊堂木一拍说:“大胆尼姑,为何把醉汉扶入庵里?还不如实招来,否则大刑伺候”!
尼姑听后是急忙下跪,说:“禀告父母官大人,醉汉妻弟尼姑舅,尼姑舅姐醉汉妻,我不得不如此,否则就是大不孝!”
县令听了尼姑的话,唉,这尼姑读过几句书,能说出这样的对子,不由高看了尼姑一眼,用心思考了一下,原来他们是这般关系,也难为了尼姑,再次将惊堂木一拍说:“念你一片孝心,赏你二两碎银,回去把醉汉照顾好”!
“醉汉妻弟尼姑舅,尼姑舅姐醉汉妻”,这话说醉汉不正是尼姑的父亲吗?尼姑在大堂上将两人的身份说的明明白白,做女儿的看到父亲醉倒在地,扶进庵里有何不可?父母官当然是应该当场奖励,吃瓜的群众也受感动!
二、丈人的女婿,女婿的丈人
有一吃瓜的群众,感到很有意思,想到久藏于心里的一句对子,就在大堂上跪下,说:“禀告大人,我有一个问题:二人去上坟,哭的同一人,一人哭的是丈人的女婿,一人哭的是女婿的丈人,是什么关系?请为我解惑?”
县令稍作思考说:“看来大家是喜欢这些弯弯绕绕的话语,作为一种爱好是可以,但不要沉沦在里面,而浪费劳作时间!他们的关系是:哭丈人女婿的,是死者的姨妹夫或姨姐夫;哭女婿丈人的,是死者的亲家或丈母娘。”
三、醉汉妻侄我表弟,表弟姑姑醉汉妻
吃瓜的群众看到县令大人是如此平易近人,能为普通老百姓解惑,于是也在大堂上跪下,说:“禀告大人,我也有个相似的问题:一个女孩大火中救了一个醉汉,人问为何救?女子说:'醉汉妻侄我表弟,表弟姑姑醉汉妻。’”
县令听后是笑着说:“大家今天是来考我的吧?就拿这些弯弯绕绕话语来问我,其实这些话语是比较好理解,这句'醉汉妻侄我表弟,表弟姑姑醉汉妻’很好理解,醉汉是女子表弟的姑父,女子是醉汉妹妹的侄女,对不对?”
小小总结
对于弯弯绕绕的话语,古代的确是有不少,特别是对联,它脱胎于诗词骈文,在唐末宋初开始广泛流行,明清时期达到顶峰。朱元璋对对联也有着深厚的爱好与兴趣,自己也撰写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对联,有“对联天子”的美称。
清状元彭浚是对对联的行家里手,他十二岁时,老师的客人在墙上题一上联:“鼠暑凉梁,有客描猫惊暑鼠”。下课后彭浚看到墙上的上联,抬头见一群鸡在啄稻田里成熟的稻穗,于是对出下联:“鸡饥盗稻,无人拾石击饥鸡”。
聂翰林家有个五少爷叫聂铣敏,有才华且自负,彭浚一天到聂府请教,聂铣敏指着门前一株苍翠的大树说:“树大根深,不落无名燕雀”。彭浚见其一副少爷嘴脸,指着聂府门前一口小塘大声说:“塘干水浅,难藏有道蛟龙”。
古代有很多这样的故事,毕竟古人不象我们现在,有手机、有网络、有电视打发时间,古代是农耕时代,一到农闲时,大家就只有坐在一起侃大山了,而这这些弯弯绕绕的话语和对联又能体现出他们的文化素养,所以喜欢!

各位,如果你们有不一样的理解,或者也有这些弯弯绕绕的话语,欢迎留言讨论,让大家见到不一样的内容,毕竟这些弯弯绕绕的话语在百度里已很难查到了,这一则弯弯绕绕的话语也是古代流传下来的,我相信还有更多!

写于湘南千年水乡古镇大浦

2023.9.11.17∶15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尼姑一上联:“醉汉妻弟尼姑舅”,下联堪称千古绝对
(39)《尼姑妙联》中尼姑与醉汉关系
【谜语故事】—醉汉和尼姑
谐趣名联赏释(十)
年轻尼姑扶醉汉进庵被县令拘押,她作了副对联后,当堂释放还赏银子
尼姑巧对获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