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健康丨专家证词:精神压力山大可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中国随着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生活的水平有了提高,生活的节奏也逐渐加快。同时由于科技的发展,知识的更新速度也在加快。工作和学习的压力越来越大,尤其在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一线大城市,人们的压力越来越大,不仅高级白领因工作生活压力大出现亚健康,甚至中学生也出现学习压力综合征,慢性肠胃病、冠心病、神经衰弱等本属老年人的疾病,如今缠上了年轻人。压力使人心神不宁,工作效率低,担心、焦虑、烦躁、失眠、健忘等等。美国调查显示,人体60%~90%的疾病与压力有关。在中国大都市工作的白领中有85%以上的人感觉压力大,心脑很累。


我们生活在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无法躲避,只有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用科学方法去调节,才能在抗压中不断前进,创新生活,改善生活。


压力大会引起心血管病


工作压力大引起冠心病者多数在青壮年。数据统计表明,25至65岁之间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中,男性的发病率约为女性的两倍。人们的工作压力大,容易出现睡眠不足、精神紧张等。如果不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调整好情绪,适当减压,心脏疾病就会“乘虚而入”。人如果长时间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交感神经系统长期太过兴奋,会导致心脏负担过大,心率增快,产生心律失常。如不及时调整,心脏会受到损害,导致意外心脏病的发生。一些突发性心脏病患者猝死,就是因为连续熬夜,情绪紧张,诱发了神经功能失调,冠状动脉痉挛,心脏突然间缺血而猝死。


英国科学家发现,大脑的学习、情绪及记忆等区域可以发出信号,进而会干扰心脏病患者心脏的正常功能。精神压力会导致大脑调节心脏的功能失去平衡,进而增加患者猝死的几率。据《欧洲心脏杂志》刊登的研究报告显示,主动意识到自己正在承受较大压力的人群,患心血管疾病的机率比其他人高出两倍。


压力会引起心率加快和心肌收缩的增强。短暂的压力的应激如果及时休息可以缓解。但反复发作的急性应激可以引起冠状动脉的炎症,导致心脏病的发作。压力长期堆积还会引发糖尿病、高血压等一系列突发性疾病。如导演路学长年仅49岁去世,著名导演孙羽、袁牧也都因为心脏病而相继离世。


工作压力大易引起脑中风


由于过大的工作压力,脑神经高度紧张,极易引起脑血管痉挛硬化,产生细胞外胆固醇沉积在内膜并形成斑块。由此导致血管壁缺血、玻璃样变、坏死,再引起血管狭窄、闭塞或破裂。据资料显示,13%-22%的人群从事高强度工作。而在欧洲,每年每10万人中有115名男性和75名女性发生缺血性卒中事件。据瑞典研究显示,高压力工作人群缺血性卒中的发生风险高24%。缺血性中风指的是脑血管阻塞或循环不良造成的脑缺氧症状,绝大部分是急性发作,可能导致突发性半身不遂、言语困难等情况。


美国研究发现,工作压力小的行业一般心理要求较低,但控制力较高,以自然科学家和建筑师为代表;相反,工作压力大的行业一般心理要求较高,而控制力较低,以护士和服务员为代表;压力大者发生脑卒中的风险比压力小者高22%,发生缺血性卒中的风险高58%;女性工作压力大发生卒中的可能性高33%。


压力大会引起系列功能性代谢疾病


1免疫系统功能减弱


研究表明,过度的压力会抑制人体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使人人体免疫力降低,病菌就会乘虚而入,发烧、感冒等小病不断。适度的压力,身体会本能的进行一些抵御反应,免疫细胞能杀死病毒的细胞,免疫系统能够进行正常工作。当压力过大时,体内的荷尔蒙会大量激增,严重者可导致身体免疫系统彻底崩溃,完全丧失抵抗力,威胁生命。


2神经系统功能紊乱


压力大直接伤害人的精神系统,人们用大量的时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大脑处于紧张的工作状态,得不到充足的休息,无法从事精力充沛的工作。长期疲劳会让人有头痛、失眠、多梦等不良反应,这是大脑发出的疲惫警示,如果不加以调整,还会引发精神失常、抑郁症等。


3功能性消化不良


在中学生中比较普遍。每年中考、高考前,都会见到好多出现腹泻、食欲不振、腹痛等症状,压力导致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如果不能及时消除,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就容易反复发作。工作焦头烂额,无数不休不眠,忘记吃饭时间,睡眠少,体内消化酶分泌减少,胃肠能力减弱或出现慢性溃疡。


4甲状腺机能亢进


据专家介绍,压力会通过中枢神经系统对内分泌腺产生巨大的影响,从而影响身心健康,甚至造成心身病症。如甲状腺机能亢进症,持续压力会引起甲状腺激素的大量分泌,这种荷尔蒙可以抑制免疫细胞。高考前甲亢的学生患者增多,女生多于男生。由于内分泌紊乱,女生常出现月经不调。


5糖代谢失常,诱发糖尿病


经常处在紧张、压抑等不良环境中,精神高度紧张造成肾上腺素分泌过多,从而引起血糖、血压的持续增高。人体会处于“应激状态”,多种激素分泌紊乱,而同时身体会大量吸收糖分、脂肪储备起来,升高血糖。如果压力过大,远远超出自身的调节的范围,那么血糖就很容易急速升高,诱发糖尿病等新陈代谢类疾病。此外,工作压力会使压力激素——皮质醇升高,也会使机体无法正常调节血糖。



如何轻松化解工作中的压力?


1热爱生活、心态积极


首先要有战胜困难和压力的勇气和信心。好的心态可以提高神经的兴奋度和敏锐度,思维更敏捷。心态不好常会情绪低落,反映迟钝,很简单的事情也做不好。其次,要以平和的心态面对生活,把控好自己的情绪,虚心请教,乐意助人,学会更多的知识和工作经验。你若是灿烂阳光,你的周围一定会明亮。


2生活工作分开,两不误


生活中我们要快乐地生活,工作中我们要认真地工作。尽量不要把生活中的不良情绪带到工作中,也不要把工作中的烦心事带到工作中。如果把生活和工作混淆在一起,不利于大脑和心脏调节,神经系统得不到充分休息,只能会感到越来越累,压力也会越来越大。这样,你的心脏会受不了。


3品尝美食,品味生活


享受美食也可以调节压力,增加生活的乐趣。周末或空闲给家人或约朋友品尝你做的美食,或一起去品尝当地名吃,也是一种乐趣。要吃得舒心,慢慢品尝食物的美味,让用餐成为一种享受。适量饮酒可以增加血液循环,增加生活的品味。


4体育运动要有质和量


周末可以到公园跑步、打太极拳,也可以去登山或外地游览。需要说明的是,只有运动量达到一定程度,血液运行量和速度才会超出平日工作时的量,毛细血管被血液撑开,供给细胞和神经更多的养料,才可能缓解平日里因紧张工作而绷紧或痉挛的神经。去郊外在大自然中呼吸新鲜空气,欣赏美景同时调节疲劳。


5. 把做家务当成健身


很多人累了一天,回到家里沙发上一坐就不动弹了,这不仅不利于健康,还会招来家人尤其在厨房忙着做饭的妻子的反感。如果再遇上心情不好拌上几句嘴,再好的家庭关系也许会糟。闹情绪、生闷气会让你心口闷堵,久了可能会引发心脏病。谁都不愿意做家务,尤其劳累时。但是如果回到家中,能顺便做点家务,把做家务当成一种休息或乐趣,不仅身体的疲劳会缓解,家庭关系也会和睦。遇到周末,好好的认真的去做家务,哪怕出一身汗,也等于你在公园跑上几圈,何乐而不为呢。


原载微信号“布谷歌唱”,作者李烈


专家证词


精神压力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



   导语】一项新的研究表明,精神压力可引起血管内膜收缩,后者可能增加心性猝死的危险。瑞士苏黎士大学医院的Noll医师称:生活中的突发事件,如愤怒、亲人死亡或战争均可触发心性猝死。但是其具体的发病机制现在还不很清楚。


   精神压力会引起心脑血管疾病


   该研究首次表明,突然的精神压力可能引起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内皮功能障碍使血管的扩张能力受损。内皮素-a(eta)加重上述异常,最后导致血管不能随血液需求的变化而调整其功能,如调节血管的舒张或收缩。最终增加了心脏事件或脑卒中发生的危险。


  瑞士研究者对无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20~30岁左右的人群进行了调查。其中5名受试者在进行3分钟的紧张脑力活动之前及10分钟之后,采用超声检测评价血管的扩张能力。6名受试者在进行脑力活动的同时输注一种引起血管扩张的eta受体阻滞剂,测量其脑力活动前后的血管扩张性。对照组3名受试者输注生理盐水。紧张脑力活动的内容,是要求患者对彩色灯光做出最快的反应,并按相应颜色的按钮。


   紧张脑力活动后血管的扩张性显著降低


   结果发现,紧张脑力活动后血管的扩张性显著降低。脑力活动测试使平均动脉血压由83mmhg增加至96mmhg,心率由63次/分增加至81次/分。流量介导的血管扩张减少一半,由8.0%降至4.1%。eta受体阻断剂可完全阻滞上述血管扩张性的改变(输eta受体阻滞剂前为8.6%,输注后10分钟为9.4%)。因此认为eta的激活可能是引起内皮功能障碍的一个原因,阻断eta受体可能开辟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一条新路。


   Noll认为:精神压力可能与其他危险因素如高血脂或高血压一样,可引起内皮功能的异常,后者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因此,精神因素与动脉硬化的发生之间存在独特的联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动脉硬化元凶找到了!医生提醒:做好2点,血栓自己全“化”掉
男性中老年后性功能问题愈发明显,怎样用药更有效?
秋雨天渐凉别让心脏着凉
游乐场刺激疯玩当心心绞痛风险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有什么危害?如何检查?
4种用于肺动脉高压的药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