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连载042】中医养生基础理论(3)气血与藏象学说



(一)气血

气血津液是脏腑正常生理活动的产物,受脏腑支配,同时它们又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一旦气血津液发生病变,它不仅会影响脏腑的功能,亦会影响人体的生命活动。反之,脏腑发生病变,必然也会影响气血津液的变化。

1.气

气是古代人对自然现象的一种朴素的认识,将其引用到中医学中则形成了气的基本概念,中医认为气是构成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气的来源有三个方面,即肾中所藏的是先天之精气、自然界的清气和脾胃化生的水谷精气。从而,气的生成与肾、肺、脾、胃的生理功能密切相关。其中任何一个脏腑失调都可能形成气虚。

气在人体的运动成为气机,气机的运动形式为升、降、出、入,人体脏腑的活动,可体现在气的升降出入运动,虽然,脏腑气机的升降有所侧重,但就整体活动而言,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是协调平衡的。将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协调平衡,称气机条畅;反之,则称为气机失调。气机失调是指气机不畅,气的运动受阻,运动不利。气滞是指气的运动受阻较甚在某些局部发生瘀滞不通;气逆是指气的上升运动太过;不降是指下降运动不及;气陷是指气的上升不及或下降太过;气脱是指气的外出运动太过;气结、气郁是指出入运动不及而结聚于内;气闭是指出入运动不及甚者。

气分为元气、宗气、营气、卫气。元气是由元精(父母之精)所化生,由后天水谷精气和自然清气结合而成;宗气指由水谷精微化生,聚积胸中,与呼吸之气相合发挥作用的气。营气即营养物质,是指人体必需的各种物质,营养物质是由水谷精气中的精华部分所化生。卫气来自脾胃化生的水谷精微,卫护肌表,防御外邪入侵,温养脏腑、肌肉、皮毛等。

2.血

血是行于脉内富有营养和滋润作用的红色液态物质。血行脉内才能发挥其生理功效,若溢出脉外,则成为致病因素。血主要由营气与津液组成,二者均来源于脾胃化生的水谷精微,此外,精可化血。

血属于阴而主静。血的运行,主要依靠气的推动作用。血在脉管中运行而不逸出于脉外,则是由于气的固摄作用。

血液的正常运行,是脏腑和经络以及脉管等许多组织器官共同协调作用的结果。

血液的正常运行,还取决于气的推动作用和固摄作用之间的协调平衡。心主血脉,推动血液循行,是血液运行的动力。肺主一身之气而肺主一身之气而朝百脉,能协助心脏推动血液运行。脾统血,可统摄血液运行于脉内而不逸出脉外。肝藏血,可调节血量,又主疏泄,则气行而血行。所以血液循环,是心、肺、脾、肝等脏器生理功能相互协调,共同完成的。其中任何一个脏器的功能失调,都可以导致血液的循行失常,致使出血,或血运迟缓,或运行不畅而形成血瘀。另外,血的或寒或热等,更是直接地影响着血液运行的或迟或速。

(二)藏象

藏象是指储藏于体内的脏器要用表于外的病理现象来判断。藏:有贮藏之意,指贮藏于体内的脏器。象:即形象,指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藏象:藏居于体内,形见于外,故曰藏象。即是说脏腑居于人体的内部,其生理功能和病理现象却表现于外,内在脏腑的外在表现有生理和病理征象。

藏象学说是以脏腑为基础。脏腑是指内脏的总称,包括五脏、六腑、奇恒之府。五脏是指心、肝、脾、肺、肾。六腑则为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奇恒之府是指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五脏是化生和贮藏精气的内脏,其特点是藏而不泻,满而不实。中医学认为,人体的各种精微物质,包括精、气、血、津液均贮藏于五脏,贮藏于五脏的精气越充实越好,不能过度的耗散,故藏而不泻。满而不实是指五脏内充满精气,但不能壅塞不通,故满而不实。五脏除贮藏精气外还贮藏神。

六腑的生理功能特点:六腑是受盛和传化水谷的内脏,其特点是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泻而不藏。中医学认为,六腑的主要生理功能是摄纳和传化糟粕,因其摄入到人体内的饮食物在吸收其水谷精微后,要及时地把糟粕排泄到体外,称泻而不藏。实而不能满是指六腑在进食后充满水谷,但应及时传化,有虚有实。奇恒之府的生理功能特点:奇恒之腑的生理功能特点是藏而不泻,与五脏类似。

1.心功能

心的位置见图4-3


4-3心的位置

1)心主神志,能够推动血液在血管里正常运作,食物经过脾胃的消化吸收,将精微上输于心肺,经心肺的气化作用而化生为血液。人心与精神的关系:古称心藏神、心主神明,神是精神活动的总称,包括思维、意识和情志活动等。主要依赖于心血与心阴的作用。如心血不足,血不养心,则出现心神不安。可有心悸、失眠、多梦等症。人的精神活动为大脑的生理功能之一,是大脑对外界事物的反映,脑筋为主神之府,灵机记性,不在心而在脑,灵机指思维活动,记性指记忆力。

在志为喜,是指心的生理功能和精神、情志与喜相关。在液为汗,是指津液通过心的阳气蒸腾气化后,以汗液的形式排除体外。在体合脉,脉是指血脉。心合脉,是指全身的血脉都属于心。心开窍于舌,是指舌为心之外候,又称舌为心之苗,心的功能正常,则舌体红活荣润,柔软灵活,味觉灵敏。

2)心与面部的关系:心主血脉,其华在面,是指心脏具有推动血液,使之在脉管内运行的作用。血液之所以能在体内循环不已,主要靠心脉舒缩功能的推动作用,通过这一作用,把血液输送给面部,润养皮肤,使面部红润有光泽。面部的经络极其丰富,所以心脏功能正常与否对面部皮肤的色泽、荣枯关系极大。心气旺盛,使血液在脉管内运行不息,从而又可供养全身的需要。所以心气的盛衰,又可直接影响到面部的色泽变化。如果心气不足,心血亏少,则面部血液供应不足,皮肤得不到足够的滋养而面色枯搞,暗淡无华,面色苍白。

2.肝功能

肝的位置见图4-4


图4-4肝的位置

1)肝主藏血: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功能。肝脏功能正常,则可贮备充足的血液,使水谷所化之血液贮备有库,故肝脏素有人身血库之称,通过血库把丰富的血液源源不绝地输给血脉,使面部血液供养充足,则面色更加红润。但是,肝脏所贮藏之血液,必须靠其疏泄气机的功能,才不致使血液滞于肝内。如果肝脏功能失常,则会出现血液方面的疾病。如肝血不足,血脉内之循行血量供应不足,致使血液不能上达头面以养颜,而见两目昏花、面色萎黄、面部起皱。血虚生风,病人易出现全身或面部皮肤过敏。

2)肝主疏泄:是指肝具有疏散宣泄、调节情志活动的功能,肝失疏泄,气机不调,就可引起情志变化,表现为抑郁或亢奋,闷闷不乐、多愁善感或性情急躁、烦躁不安。反之,外界精神刺激又引起肝的疏泄功能失常,引起座疮。肝失疏泄,影响到脾胃的消化吸收,会出现腹胀、腹泻、恶心、呕吐、两胁胀痛等症。若肝的疏泄功能失常(肝气郁结),气机阻滞,血液淤阻叮出现月经不调,如经血量少、周期长、小腹胀痛;若淤阻于面部,则出现面青目黑和黄褐斑,影响面容。黄褐斑现代医学称肝斑”, 是由肝之疏泄功能失常所致。

肝脏的疏泄功能表现在肝脏可调节情志,只有肝脏之疏泄功能正常,气机调畅,人才能心情舒畅,做到笑口常开,以使青春长在。

3肝主筋、其华在爪:筋膜有赖于肝血滋养,只有肝血充盈,才能淫气于筋,使筋膜得到濡养和维持正常的运动。肝血充足,则筋强力壮,爪甲坚韧明亮、红润光泽。肝血不足,则筋无力,面部或四肢抽搐、抖动;爪甲软而薄,枯而色淡,指甲上有明显的突起竖纹。

4)肝开窍于目:五脏六腑的精气通过血脉的传运,都上注于目。因此目与五脏六腑都有内在的联系,但其中主要的是肝脏。肝主藏血、肝的经脉又上连于目,所以肝的功能正常与否常表现在的病变上。如肝阴不足,则两目干涩;肝经风热,则目赤肿痛,发生红眼病;肝与胆相表里,因此当眼自发黄,则应该考虑到肝胆湿热,一般脸色为铁青色。

3.脾功能

位置位于腹腔左后上方。

1)脾一与面部的关系:主要在于脾能将水谷转化为气血,滋养荣润周身之肌肉,尤其是使面部肌肉得以滋养。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化生之源,而脾主运化的功能,脾能将水谷消化吸收,变化为维持人体生命、滋养皮肤的必需物质-一气和血。人全身之肌肉、皮肤均靠气血供养。 因此,只有脾运化水谷功能正常,源源不断地化生气血,生命才得以维持,而皮肤才得以滋养;反之,脾运不健常引起面部生黄褐斑或皮肤过敏、风疹等,并且气血不足必精神萎靡,面色萎黄。

2)脾主肌肉、四肢:脾能将水谷中营养物质输送到全身肌肉中去,使肌肉发达丰满、健壮。运化功能弱则会出现肌肉萎软,四肢倦怠乏力,面部萎黄无光泽、起皱,也易于生黄褐斑或色素斑。

3)脾主统血:是指脾气有统摄血液,使其不致溢出脉外的作用。如果脾气虚,血液将失其正轨,出现出血病症,如紫斑等或皮肤苍白无光泽。

4)脾开窍于日,其华在唇,唇为脾之华盖,脾能将水谷之精气上荣于唇,口与脾功能是统一协调的。脾气健,则食欲旺,气血充足,日唇红润光泽;脾失健运,则血气虚少,口唇淡白无泽、干扁显老,即使涂上口红也不会发亮,甚则干裂脱皮。由此而知:饮食不当易损脾胃,脾气虚损,肌肤失养、肌肉及皮肤容易松弛,皮肤易出现皱纹,脾胃功能不好,在面部会反映出过早衰老,且衰老过程极快。

现代医学认为,凡患有消化系统疾病的病人,因为肠胃功能不好,维生素和蛋白质吸收障碍,无法保持肌肉的润泽,故其面色晦黯,皮肤粗糙而松弛。

4.肺功能

1)肺与面部的关系:主要在于肺主气的功能,以及肺有宣发卫气,输布津液于全身,借以温润肌膝皮肤的作用。肺主气一方面,是指人体上下表里之气均归肺脏统领,是体内外气体交换的场所。人体通过肺吸人自然界的清气,吸进氧气,呼出体内的浊气,吐故纳新,使体内外的气体不断得到交换满足肌肉和内脏的需要,保障人正常的生命体征。

另一方面,是指肺主营卫之气,即宣发卫气,因为肺与卫气关系更为密切,卫气有温煦肌肉,充实皮肤,滋养膝理,调节汗孔的开阖。即将津液输入全身以温润肌揍皮肤的作用。如肺之宣发功能失调,则会出现胸满、鼻塞、咳喘、面色晦黯。

2肺主皮毛、通调水道:皮毛即为皮肤、汗孔、毛发等。皮肤是人体直接与外界接触的器官,也是对外界气候变化反应最敏感的组织,尤其是面部皮肤终年暴露于外,就更需要温煦、充实、滋养。肺气旺盛则好像大自然之雨露一样,滋润着自然界中的万物;则皮毛柔和而润泽、膝理细致而紧密,从而皮肤适应外界气候变化的能力强,防止外邪侵袭的能 力亦强。肺气虚则皮肤干燥,毛发憔悴枯搞,面色淡白,易发风疹过敏等症。

3)肺开窍于鼻:鼻是肺呼吸的通道,所以称鼻为肺窍。肺气和则呼吸利,嗅觉才能正常。肺与大肠相表里,肺失肃降,则大肠传导失常,粪便排出不畅,引起肺气不利而咳喘胸满。表里失和,面部就易出黄褐斑或生座疮。

5.肾功能

1)肾主藏精,主发于生殖:精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也是人体各种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人体的生长发育及生理变化过程,都是靠肾中的精气推动激发的。人的生殖器官的发育、性功能的成熟及生殖能力,也与肾中精气和阴阳有密切的关系。若肾中精气不足或肾阴虚、肾阳虚,均可出现生殖器官发育不良、性功能低下、甚至不孕不育等。

2)肾主水液代谢:是指它在调节体内水液平衡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若肾的气化作用失调,则可出现小便量增多,甚至遗尿等,肾推动乏力,可出现尿少、眼睑浮肿、重则面目皆肿、水肿(全身浮肿)。

3)肾主纳气:呼吸是肺所主,但吸入之气,必然不达于肾,肾有贮藏清气之功能。如肺功能止常,肾才能有足够的清气受藏,又能保证肺的正常呼吸。若肾气虚,纳气功能减退,可出现呼吸表浅、气短、气喘等。

4主骨、生髓、其华在发”: 肾主藏精,而精能生髓,髓居骨中,骨赖髓生化有源,骨骼得到髓的充分滋养而坚固有力。如肾精虚则会出现骨骼脆弱,甚至发育不良。发的生长状态与肾的精气盛衰有关,如少自头、中年脱发甚至斑秃,多是肾精不足,肾阴不足,虚火上炎引起。肾精不足还易引起皮肤过敏、瘁疮等。老年人面部易起色斑、发白脱落等。

5)肾开窍于耳,耳的听觉功能依赖于肾气充养,肾气通于耳,肾精不足,则见耳鸣、听力减退等症。

因此,在人类生、长、壮、老、死的全过程中肾脏均起相当重要的作用,是人成长和衰老的重要因素。古代仙人道士,追求长生不老,都非常注重摄肾脏之精气。要想驻颜有术,亦应多从调理肾脏功能着眼。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传统中医---五脏六腑
脏腑中脏与脏之间的关系
人体的生命活动与五脏调节
人身由气血构成
中医认识的五脏生理
秒懂!中医:精、气、血、津液、神到底是什么?一篇讲清楚——Earls360馨醫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