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送馍馍


故乡一直保留着过完麦秋走亲戚“送馍馍”的习俗。

 

这个习俗始于何年何月,无从考证,但我童年的时候是“送馍馍”正盛的时候。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虽已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乡亲们手中开始有了余粮,但纯小麦面的“馍馍”还没占主流,玉米饼子、窝头是家常便饭,玉米面掺着小麦面的“馍馍”算是改善,纯小麦面的馒头依然算稀罕物。

 

过完麦秋挂了锄,家家户户开始盘算着走亲戚“送馍馍”。这明面上看似让亲戚分享丰收的喜悦,实质却是为了加深彼此间的感情。毕竟自过年相互拜年以后,彼此之间又有好长时间没走动了。

 

谁家有出嫁的闺女,爹娘要先到亲家“送馍馍”。那时乡亲们脑子里依旧是男尊女卑的老思想,讲究“敬的是亲家,怕的是官家”,目的是希望亲家对自家闺女做得不周的地方多多担待着点,别把自家闺女给休回来。

 

这和现在男方亲家普遍敬着女方亲家恰恰相反,也从侧面反映出男方与女方地位的深刻变化。

 


给亲家送完馍馍,闺女才带着女婿回娘家“送馍馍”表孝心。虽说娘家敬着自己的婆家,可强势的闺女个个都是内当家,里里外外说了算,孝顺起爹娘来更是实心实意没二话,颐指气使地让自己的女婿大包小包拎着,把个爹娘哄得眉开眼笑乐开了花。


 

除了敬亲家、回娘家,其他老亲戚也要走动“送馍馍”。民间自古就有“姑表亲,辈辈亲,打断骨头连着筋”的说法,表亲关系越远越得走动,否则这门亲戚就断了。

 

当时没有电话、手机这些现代化的通信工具,谁家要是打算去“送馍馍”,都是托人捎个口信给对方,告知哪天去。信送出,这边便开始着手准备,蒸些菜馍馍、枣馍馍、糖三角等各式各样的面食。

 

这些面食的制作足可考验一个家庭主妇的手艺,那些心灵手巧的,蒸出来的菜馍馍皮薄馅多褶匀称,糖三角、枣馍馍的棱角上被捏成各种花边,还有蒸成蝴蝶结的,上面点上粉红色的胭脂,看上去争奇斗艳,煞是好看。将面食蒸熟晾凉,还要精挑细选一番,把那些模样最周正、最俊俏的挑出来放到干净的竹篮里,等着来串乡卖香油果子的再买上十根香油果子放到篮子里,然后拿块干净的毛巾盖上。


 

第二天早饭过后,主家或男或女穿戴整齐便挎着篮子上路了。那时候的乡亲们都很传统、保守,出门走亲戚穿着清一色的长衣长裤,以示庄重和恭敬。正是盛夏时节,头顶骄阳似火,要多热有多热。

 

待到汗流浃背到了亲戚家,彼此寒暄一番,分宾主落座,女主人开始生火做饭。若去的是女客,招待相对简单,一块儿包顿饺子吃就算齐活。若去的是男客,自然还得备几样小菜喝几盅。庄户人家能有什么好酒好菜?酒是散酒,炒个鸡蛋、煮几个咸鸡蛋切开拼成盘、油条拌个黄瓜、炒个豆角,再到代销点里买点花生米、豆腐皮,就算一顿盛宴。

 

那时候,乡亲们的灶台都盘在堂屋里。一旦生火做饭,既烟熏火燎,又升高温度,可人们都保守呐,非但不能袒胸露乳光膀子,连裤管袖管都不能挽起来,只好拿个蒲扇不停地扇。现在想来,该有多么受罪?!可这似乎丝毫不影响他们的心情,依旧有说有笑、喜气盈盈,宛如过年过节一般。

 

吃过午饭,再唠几句闲嗑,客人就该告辞返程了。这时候,主家早已将来人带的篮子准备在一边,菜馍馍、糖三角、枣馍馍、香油果子各留一点,然后再放入自家事前准备的一些菜馍馍、糖三角、枣馍馍、香油果子,篮子还和来时一样满,只不过是两家的东西换换个而已。

 

此时,两人必定要拉扯一番,来走亲戚的坚持要全留下,主家则拉巴着死活不让再掀盖着的毛巾,拉拉扯扯、推推搡搡间,就把亲戚送出了门。其实,这都是心知肚明的客套,可做起来又是那样的亲切和自然,一点也不造作和虚伪。

 

其间,我曾多次跟着爹娘去各路亲戚家“送馍馍”,至今对当时的一些情形记忆犹新。这些亲戚虽有远近之分,却无远近之别。

 

见面后,倾其所有好吃好喝好招待自不必说,单是那份亲热劲就足以令人感动,双方紧紧攥着彼此的手嘘寒问暖,问这问那,问老人、问孩子、问收成,问所有关心的问题,眼神中透着喜悦与热情,话语中满是纯朴和真诚,让人心里热乎乎的,也更让人懂得了亲戚的含义,体会到了血缘与亲情的分量。

 

人与人之间,靠的正是这血浓于水的亲情、感情组成了一个又一个声息相通、休戚与共的群体,让人不再孤独,内心充满温暖和感动。

 

多少年物换星移,故乡过完麦秋“送馍馍”的习俗也在继承中发展,原先的馍馍被各式各样的牛奶、饮品、水果、瓶装白酒等替代。

 

虽然内容变了,但是人们渴望真情、向往亲情的美好愿望没变。只要这点变不了,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就永远不会淡、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就不会断,这个社会就会永远充满温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怎,舍得伤你?
美文:回娘家
【文艺众家 第146期】可人(何兰霞)||怪村——怪草的传说
走亲戚
邳州民间故事:重阳节的来历
出门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