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有人告诉我,普洱茶“发霉”了才好呢!听了半天,我得承认他说的是"对"的......
上一篇文章《请朋友喝茶,他却只关心“普洱茶是不是越放越值钱?”,然而这是一个“骗局”...》里,小约为大家讲解了什么样的普洱茶才能越陈越香,越放越值钱(看视频更方便理解哦↓)
有新茶友看了文章和视频后,给小约留言,说他朋友送他两饼普洱茶,放了很久,快发霉了,感觉应该很值钱了吧?

我说发霉的就是坏的,可以扔了。他和我解释了半天,说是人家告诉他普洱茶“发霉”了才好呢!

我无语了,仔细和他讨论一番,才理解他说的“发霉”指的是放了很久,出现了“陈味”,并不是我理解的“霉变”,听他的表达这“发霉”像是转化/陈化。

【发霉】意思是有机物因霉菌生长而变质、变色。霉菌是真菌的一种,其特点是菌丝体较发达,无较大的子实体。同其他真菌一样,也有细胞壁,寄生或腐生方式生存。

霉菌有的使食品转变为有毒物质,有的可能在食品中产生毒素,即霉菌毒素。自从发现黄曲霉毒素以来,霉菌与霉菌毒素对食品的污染日益引起重视。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极大,主要表现为慢性中毒、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

想到之前也有人和我如此说,我想我们需要了解一下,普洱茶转化的知识,弄明白这其中的门道儿。


本期我们探究以下问题:

  • 普洱茶独特风味的物质基础是什么?

  • 普洱茶在转化的过程中都发生了什么变化?

  • 哪些化学反应形成了普洱茶独特的滋味呢?


首先,我们先认识几个专业名词,以便于理解:
---【内含物质】---

广义上,可以理解为:茶叶中所有的“构成物质”的总称,含有化学成分500多种,其中450多种为有机化合物,无机化合物30多种。
狭义上,可以理解为:普洱茶所含有的特定构成比例的有机化合物。它们的不同构成比例,以及相互间的氧化/分解等化学反应,是形成普洱茶独特风味的基础,也是普洱茶“越陈越香”的根本原因。


---【转化】---

转化又称:陈化/氧化/发酵,是内含物质之间发生的化学反应,包含自然发酵和人工发酵两种。

自然发酵,是“没有人为直接干预”的自然存放,所导致的发酵,比如我们买来茶叶直接放进仓库,或抽屉里,一放好几年,这期间虽然没有动过普洱茶,但是它也是在缓慢发酵的,这种发酵生茶和熟茶都存在,不同之处是,一个缓慢平和,一个激烈快速。

人工发酵,典型的就是熟茶的“渥堆发酵”,以及有些黑心茶商,为了让新茶出现老茶的口感,而进行的人为操作,引起的茶叶迅速转化。此类发酵,因为发酵周期短,内含物质转化过程剧烈,所以技术难度大,具有不可逆性。


---【渥堆发酵】---

是普洱茶熟茶制作的发酵工艺,也是决定熟茶品质的关键。发酵时,将晒青毛茶堆放成堆后洒水,上覆麻布,让茶叶里的内含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上次小约讲过的,普洱茶“越陈越香”的三大基本条件:原料、工艺、仓储。其中原料指的就是内含物质的多少,工艺和仓储则代表了转化的过程和条件,三者相辅相成,才形成了普洱茶的独特风味和“越陈越香”的品质。

这些问题都要从,普洱茶的内含物质和其转化上寻找答案,普洱茶的原料来自云南大叶种茶树,内含物质丰富,十分耐泡。


普洱茶中与其独特风味相关的内含物质有以下几种:

---【咖啡碱-苦味】---

普洱茶的苦味主要来源于咖啡碱(和咖啡中的咖啡碱一样),咖啡碱能溶于冷水,易溶于热水,是构成普洱茶滋味的重要物质。

在普洱茶转化前期,咖啡碱会增加,到后期会逐渐减少。因此,一般喝新茶会觉苦明显,但是把茶叶放个几年再和,苦味会减弱。


---【茶多酚-涩味/感】---

是茶叶中30多种多酚类物质的总称,其中“儿茶素”含量极高,约占茶叶干物质总量的20%-35%,它的存在,会使口腔中的蛋白质凝固,而产生收敛感,即【涩】感。

茶多酚会随着时间的增长,发生自然氧化(转化),茶多酚氧化的时候,会产生茶黄素、茶红素、茶褐素

看见的结果就是,茶和茶汤变色了,喝到的感觉就是,滋味也不那么刺激了,时间越久,其口感会越趋向于醇厚。


---【氨基酸-鲜爽】---

茶叶中的有机酸种类较多,晒青毛茶中的有机酸常见的如:氨基酸、柠檬酸、草酸、茶果酸等,有机酸本身无香味,但是经氧化、聚合后会转化为香气成分。

氨基酸是有机酸的一种,对茶叶的口感和营养影响很大,氨基酸是茶叶鲜爽滋味的决定物质,其含量越高,茶喝着越鲜爽。

因为氨基酸会在发酵过程中大量降解和转移,所以老生茶喝起来鲜爽度会降低,熟茶亦是如此。

同样的,我们喝的小叶种绿茶,如龙井,之所以非要喝当年的春茶,也是因为春茶氨基酸含量高,喝着鲜爽。反之亦然,绿茶放久了氨基酸就少了,自然也就不鲜爽了。

氨基酸除了决定了茶叶的鲜爽度之外,还具有降解酚性物的作用,氨基酸含量越高,其中和能力越强。

普洱茶在自然转化过程中,前期氨基酸含量高,滋味鲜爽,后期氨基酸减少,酚类物质被分解、中和,口感自然趋于醇厚。


---【糖类-甜味】---

我们把茶叶中的糖称为茶多糖, 主要分为:水溶性糖和非水溶性糖

水溶性糖,包括单糖、寡糖和多糖。单糖可以直接被人体吸收,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葡萄糖。多糖则需要生物酶的帮助,以及胃的消化才能被人体吸收。

非水溶性糖主要有纤维素、半纤维素、淀粉、果胶等,非水溶性糖会随着普洱茶的发酵,而被逐步分解为单糖。

我们喝普洱茶的时候,刚开始喝的甜,是茶叶中的单糖甜,后面到尾水的时候,出现的甜就是多糖分解后的甜了。

---【芳香物质-香气】---

普洱茶香气的形成与众多的芳香化合物相关,普洱茶前期的香味来源于由炭、氢化合物构成的芳香烃(tīng)。后期香味,则大多来源于糖物质与酵母反应生成的醇类化合物。
香气的呈现,需要温度的激发,温度高则香气分子活跃,也就容易被激发出来,温度不够则香气不能被激发出来。
不同芳香物质被激发的温度是不同的,这有点像是在矿道里挖矿,只有挖到一定的深度才能挖到相对应的宝石。
普洱茶的基本香型有:青臭味(茶青期)---清香---豆香---板栗香---花香---蜜香---果香---甜香---焦糖香---陈香。

综合以上内容,我们可以知道:普洱茶“越陈越香”的物质基础是茶叶内所含有的内含物质,转化的过程就是各种内含物质间相互产生化学反应的过程,他们的相互反应决定了普洱茶的苦涩鲜甜香品质。

本期分享到此结束,感谢阅读,欢迎继续关注“约茶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只知道香甜苦涩就是懂茶了?这三个点正暴露了你的无知
普洱茶,为你打开一扇神奇的门
为什么茶叶能煮着喝,却有人说不能闷泡?这不是矛盾的吗
白茶的毫有啥用?
为什么说春茶是最好的茶叶?🍃🍃🍃
普洱茶“芽头”越多越好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