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吃完最后一碟陈皮骨,广州再没有利华饭店

你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走进利华饭店的

更不知道自己要怎样才能出去


利华饭店倒闭了!


在这个寒冬,利华饭店悄无声息地停业了。



关于利华饭店的消失,那是广州人共同的历史。利华饭店代表的不是味道,代表的是一代广州人的渊源。


选择在利华饭店还是麦当劳庆生,是每一个小学生必须面临的单选题;广州青年在利华饭店学会了如何不胜酒力;深夜厮混的混子都会在这里挥霍时间。这一切直到利华饭店毫无预兆的歇业。



问了店里所剩无几的在清理东西的伙计,都说老板走了,这家店再也不做了。


没有什么广州必吃的一百道菜,陈皮骨都一个样,但对于广州人来说,又像是不一样。



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批广州老字号


利华饭店门外总是放置了一排椅子,上面坐满了等着开饭的脑袋,香气从门内溢出,排号的人流就像贪吃蛇,没有人分得清头尾。


普罗众生在踏入社会上路之前,学会在利华饭店排队是第一要义。初来乍到者往往一脸疑惑,无法理解排长龙只为一顿饭,他们不知道就算范冰冰来了也得排号。



不像那招摇的春联色招牌,它荫蔽在德政中路的几根石柱子后,不像珠江新城的网红店,门口也没有用美颜相机和门店招牌拍九宫格的网红。


霓虹招牌上头的光管早已年久失修,泛黄掉漆的墙壁,辅以油滑的楼梯和令人气喘的四楼,难有任何褒义词去形容,但它的脏乱恰恰让人想起过去那么些年头。



没有人知道这家骨灰级老店活了多久,地铁三号线还没有通车它就在此,那时候革新路的寿司只消三块钱,如今没有人把状元坊称作“撞人坊”了,美国都历经几轮大选,利华饭店也像从妙龄少女变成半老徐娘,伴着一代羊城人沉沉浮浮。



抚慰人心的陈皮骨


即使没有漂亮的老板娘,利华饭店也从不花钱在宣传上,但每一个和你顶过肺的广州人都会知道这里。


“只要和出租车司机提到广州老字号,都会下意识地把你载到德政中路的利华饭店。”羊城出租车司机的推荐错不了。



除了人多,它也以生猛的服务态度著称,基本上是没有任何服务。“整家饭店除了收银没有称得上是清醒的,服务员永远在擦桌子。”


没有体验过的人很难描述那种盛况,出品却治愈了一堆精神洁癖的人。利华饭店的招牌菜很多,你很难在一次内就把所有美食吃个遍。



早在十年前,日料还未在广州遍地开花,利华饭店的鳝片就已名声在外。鳝片爽口弹牙,菊花松子鲈鱼五柳酸甜。不管你前面点了什么,最后都离不开陈皮骨,一碟油酥香甜的陈皮骨才是告别忧愁的最高手段。



信奉着“美食面前人人平等”的信条,收入难以成为划分社会阶层的度量衡。


从官员、金融大亨和附近学校的学生,再到古惑仔、夜总会小姐和司机,它都会像你的妈妈般充满包容。


“那时混社会的风气盛极一时,他们来吃饭不给钱、砸酒瓶、收保护费甚至砸店。后来他们又来了几次,一来二去也混熟了,现在那些金盆洗手的偶尔还会来这里吃饭。古惑仔也是人,人就得吃饭。



但凡问起广州人,都会把利华饭店称作广州的人民食堂,并在这里练就一身“不胜酒力”的好本领。无论升职加薪或是恋爱成功,都要在这里摆上一桌以资庆祝。


“小陈说,他在利华饭店和暗恋的女同学吃了第一顿饭。为此他受到了最严重的惩罚,他们现在有两个孩子。”


多少个春秋,利华饭店摆渡了每个在广州的迷醉灵魂,每个忙碌的人都需要一口热汤来归于平静,而打算继续奋战的人都在里这充电续航。


不乏闻名而来的食客。他们坐下四处打望,问有什么吃的,得到服务员“菜单不是写着么”的反问,他们还笑嘻嘻。而那些菜单比服务员记得更熟的老食客更像是大隐隐于市的江湖客。



无论是商业精英或是金融大鳄,都会在油腻的桌子前放下身段,无关生意也无关家乡。比起沪深指数的大起大落,食客们更在意下拨菜是不是轮到自己。


改革开放为南方带来了第一批大腹便便的老板,从此把没聊完的业务搬到利华饭店桌上,成为了不可言说的传统。



作为第一批改革开放的种子用户,这些老板夹着皮包提着大哥大,喝着下属孝敬的洋酒。杯盏交错间喝红了脸,腆着肚皮商业互吹成为了商业常态。


除了停在路边的豪车,和袖口偶尔一闪而过的钻表,没人有心思去辩解他们做了什么或者没做什么,在利华饭店只管吃喝就好,情义官场都在其中。



一代人的记忆消失了


广州的街道就像是女朋友的脾气,一天换一个光景。隆江猪脚饭、沙县和兰州拉面三足鼎立,蚕食着羊城街道的门面。


外来菜系享受着“外来媳妇本地郎”的待遇,许多老字号都干不下去了,考虑到穷则思变,不是转行就得翻新。将一面面陈年烟熏的墙粉刷成白色是最后的妥协,利华饭店的坚守就显得尤为难得。



几年过去,座无虚席成了日常。老伙计变成了操着临近省份口音的同胞,陈皮骨的质量多少还是差了一些,只有服务态度不忘初衷。


改革开放为大陆带去第一批粤菜饭店,那些东施效颦的粤菜馆正宗与否不重要,但只要吃上一口陈皮骨还是会想起家乡。

 


“打着浪漫主义旗号的老李,打从上小学就在这家吃,今年他都奔三了。他说如果一个广州人不带你去利华饭店,那他一定不把你当朋友。”


九零后的头发还没脱尽,利华饭店却在一夜间歇业。许多人的味蕾也随之无家可归,你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走进去的,也不知道该怎么走出来。


就和广州不断更迭的建筑一样,没有人说得清在哪一天,利华饭店被会冠以情怀的身份提起。父母的外套是情怀,女同桌的一块橡皮是情怀,广州利华饭店也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广州又一家老字号关门,利华饭店,再见!
广州8家最正宗的白切鸡食店,人均低至15元,小时候你也一定帮衬过!
广州|每一个受追捧的老字号背后,都有一些让人肃然起敬的理由。
一碟正宗的白切鸡是怎么样的?
“秦皇岛美食地图”之古早原味篇 | 四条包子,舌尖回荡的老味道
食在广州,你还信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