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齐来对绝对 共解其中味

齐来对绝对   共解其中味

韩崇文

笔者在《对联民间对联故事》2011年下半月第二期上刊出的《为“画上荷花和尚画”选择佳偶》一文,引起了联友们的关注。在第四期上刊出了河南阎振领先生的《也为“画上荷花和尚画”选择佳偶》一文,紧接着在第五期上刊登了广东谢周先生《为“绝句择佳偶”之我见》。在第六期上又刊出了代廷先生的《再续“画上荷花和尚画”绝对》。三文对于有关“绝对”提出的方方面面的见解,是值得重视的。我真诚地希望广大的联友们,齐来对绝对,共解其中味。使更多的绝对能够被破解。

所谓绝对,一定是有其“绝”的地方。“画上荷花和尚画”绝在哪里,我也是一步一步认识的,我把其称为“解其味”。这个“味”,须慢慢来解。目前,是解出了一些味,可能还有一些味,还是没有解出来的。

我在《为“画上荷花和尚画”选择佳偶》一文中,解味出,这比绝对,绝在意境,绝在音韵,绝在回文,绝在逻辑。意境是一幅画;音韵的特点多;回文不一般;逻辑极通畅。我的对句,现在看来,只是抛砖引玉的砖,随着更多联友们的参加,美玉会越来越多。

先生的文章,分析的很细,对于破解绝对很有帮助。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一联双解:多了一个“画上荷”“花和尚画”这一解味,无疑增加了破解的难度。这是我没有解味出来的。至于阎先生的对句“书终柿树侍中书”,可以说是较好的对句。但是意境和逻辑差了点。“终”字虽然可看作是书终,但仍然不能算是方位词,可谓美中不足矣。。

先生的文章,解味的东西不算多,而重复已经发表了的文字多了点。先生说“我认为老师从同声母去研究这比绝对,是走了偏颇的歧途。 一是汉语拼音的拉丁化之文字改革,是从上世纪五十年代才开始的;而这比绝对的出现流传,当然早的很多,所以出句者绝无先知先觉的同声母之考虑。二是……”这一观点我是不敢苟同的。这种说法,是忘记了自己的祖宗,是真正“走上了偏颇的歧途。”“同声母”,是属于声对范畴的。“声对”是真正的国产货,从我手头现有的资料来看,古人在有关诗格的论述中,就提出了“声对”。《诗格》有“八对”的内容,提出了双声叠韵的概念。它对双声的解释是“古诗:“留连千里宾,独待一年春。”此头双声句也。又古诗:“我出崎岖岭,君行峣崅山。”此腹双声句也。又古诗:“野外风萧索,云里日胧朦。”此尾双声句也。”在《文镜秘府论》“二十九种对”中,我们看到了关于声对的解释。或曰:声对者,谓字义俱别,声作对是。诗曰:彤驺初惊路,白简未含霜。”“是途路,声即与同,故将以对。又曰:初蝉韵高柳,密茑挂深松。”“,草属,声即与同,故以对””。刘勰《文心雕龙声律》中讲的更清楚:凡声有飞沈,响有双叠;双声隔字而每舛,叠韵杂句而必睽;沈则响发而断,飞则声不还:并辘轳交往,逆鳞相比;迂其际会,则往蹇来连。

在诗歌中,运用声音的基本要素形成的对偶、对仗,源远流长,早在《诗经周南关雎》中,就有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淑女,君子好逑。因此,关于音韵方面的提出,绝不是先生说的从上世纪五十年才开始的。而是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了。难道先生对此一点也不知道吗?如果真的不知道,是否应该补一补课呢。此外,先生在学术研究的态度方面,也存有瑕疵。学术研究是平心静气的探讨,实事求是的讲道理。在文章末尾,先生说:“请常江教授作评”,这句话,先生可能说时无心,而读者却读时有意。虽然常江先生是搞地质的,同时也是搞楹联的,但是,就对绝对而言,首先要把专家和联友,同样地看待,一视同仁。理直气壮的一句“请常江教授作评”,是否太强势了。难道联友们就不能作评吗?

当然,常江先生是我十分敬佩的楹联大家,早在2006年,我就写了《常江楹联的特色》一文,(刊《对联上半月》200611期)。我不是不愿意“请常江教授作评”,而是非常欢迎常江教授作评,只是觉得先生这种过于自信、多少有点盛气凌人的态度,是让人不舒服的。也许我说的直白了点,但是,为了学术研究健康地发展,还是讲出来为好。不妥之处,敬请先生和广大联友、专家批评指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佳偶和美图》鸳鸯20230518
《妖猫传》主角白居易和空海和尚,分别讲述这六种对仗的特点
“画上荷花和尚画”,谁能工整的对出下联,以及给出横批?
诗词界的绕口令,让我的骄傲不堪一击
奇诗趣诗欣赏——包含声母韵母的双声诗
诗词小语:什么叫双声、叠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