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明代魏良辅对昆腔的改革
明代魏良辅对昆腔的改革
 
郭松林


昆曲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戏曲之一,它发源于苏州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它产生和发展的漫长岁月中,有过多次重大的变革。其中明代嘉靖、隆庆年间,太仓魏良辅等人吸收海盐腔、余姚腔、弋阳腔和江南民歌小调,对流行在昆山一带的戏曲腔调进行改革,成就巨大,影响深远。

魏良辅,字尚泉,原籍江西豫章(南昌人),后寓居太仓南关(即南码头,今南郊镇)。他善于歌唱,酷爱声曲艺术。《太仓州志》中说他“善声律,转音若丝”。明代许宇的《词林逸响》中说他“先为师竹之音,巧绝一世”。说明魏良辅在改革昆腔前,对声曲弹唱已经有了较深的造诣,但他並不满足现状,而是以其执着顽强的精神对声曲技艺进行探索,致力于昆腔改革。《词林逸响》中又说:“魏良辅者,昆山州人,鼓而慧,以师旷自期。”说魏良辅是个盲人,所举师旷,是春秋时代晋国著名乐师,善弹琴,辨音能力很强,也是盲眼人,如真是这样,更可看出魏良辅对昆腔技艺探索的坚韧意志和在改革中付出的艰辛劳动。

魏良辅原来是学唱北曲的,因敌不过当时另一位北曲名家王友山而改学南曲。当时,昆腔虽然“流丽悠远。出乎三腔之上,所之最足荡人”。但还属于清曲小唱,比较单调,韵味不浓。于是,魏良辅发奋更新南曲,他在认真收集、研究南曲的基础上,积极采取北曲的艺术成就,吸收弋阳、海盐、余姚等声腔的长处,对昆腔进行了改革。《寄畅困闻歌记》说他“退而缕心南曲,”“足迹不下楼十年”。坚韧不拔的意志,悉心研究的精神和对声曲艺术高深的造诣,使魏良辅在革新昆腔艺术上取得了显著的成就。这些成就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度曲。魏良辅革新的新昆腔发挥了昆腔本身流丽悠远的特点,揉进了海盐、弋阳两大声腔中的长处,使新腔舒徐婉转。当时,魏良辅所度之曲,仍用时人所熟悉的《折梅逢使》,《昨夜春归》等曲名,但演唱时已是新腔,清新悦耳,舒婉动听,被称为“水磨腔”、“冷板曲”,明沈宠绥《度曲须知》中说:“我吴魏良辅为‘昆腔’之祖。而南词之布调收音,即经创辟,所谓“水磨腔”、“冷板曲”,数十年来,遐迩逊为独步。”二是唱腔。魏良辅对唱腔要求很严,特别讲究“转喉押调”、“字正腔圆”,要唱出“各样曲名理趣”,生动感人。沈宠绥评价他的唱腔说:“声则平上去入之婉协,字则头腹尾音之毕匀,功深镕琢,气无烟火,启口轻圆,收音纯细。”而且,他也很注意表情配合,声情并茂,连当时吴中有名的老曲师袁髯、尤驼等,也瞠乎其后,自以为不及。魏良辅总结一生的演唱经验,著有《南词引证》一书,对唱腔的要求很严很细,从初学者要注意些什么,单叠字、双叠字如何唱法,长腔如何唱,过腔如何过,到苏州地方唱曲者如何注意校正自己的方音吐词,特别指出唱曲要做到“三绝”,其中“字清、腔正”就是对唱腔的要求。

三是伴奏。魏良辅的友人中,有乐师数人,如张梅谷、谢林泉等。由于他们的合作,使新的昆山腔在音乐伴奏方面也有了很大的创新改进。有竹笛、箫、管、弦索、鼓板等加入伴奏,一改当时昆腔、弋阳、海盐等腔伴奏单调的情况,增添了新昆腔的表演能力。这里值得一提的是魏良辅与张野塘的交往。“野塘,河北人,以罪发苏州太仓卫,素工弦索,……一日,良辅至太仓闻野塘歌,心异之,留听之日夜,大称善,遂与野塘定交。时良辅五十余,有一女亦善歌,诸贵争求之,不许,至是竞以委野塘”,“野塘既得魏氏,并习南曲,更定弦索音节,使之南音相近,并改三弦式,身稍细而其鼓圆,以文木制之,名曰弦子”。魏良辅在改革昆腔中寻到了知音,张野塘也确实成了他的重要助手,尤其是在改革伴奏器乐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魏良辅改革昆腔的成功,使昆腔获得了新的艺术生命力,是昆曲发展史上的一个历史转折。“新声”一开始就受到广大民众的欢迎,时人周在浚有诗云:“顿老琵琶学武皇,流传南内北音亡。如何近日人情异,悦耳吴音学太仓。”

转自《苏州地方志》:http://www.dfzb.suzhou.gov.cn/zsbl/1486327.htm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魏良辅
《人类艺术万年史-179》中国明代八朝的戏曲艺术(上)
解玉峰 | “昆山腔”“昆曲”与“昆剧”考辨
昆剧:世界上最古老的剧种之一,人类口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曲圣事了拂衣去 ┃ 昆曲祖师爷的玄幻人生。
从昆山腔到水磨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