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惜物,就是不囤物


洞见(DJ00123987)——不一样的观点,不一样的故事,数百万人订阅的微信大号。点击标题下蓝字“洞见”免费关注,我们将为您提供有价值、有意思的延伸阅读。


作者:百合

来源:时光雕刻的萝卜花(ID: shiguangdiaoke720)

拥有一个的时候,不要企图拥有两个。怕穷的心态本身就是一种穷。

惜物,就是不囤物 来自洞见 12:41

♬ 点上方绿标可收听洞见主播Jessie朗读音频

01

我老家的房子有90多平,不算大,格局也不算好,客厅偏小,餐厅偏大,厨房设在南边,夏天阳光毒辣,每做一次饭就像洗一次桑拿。 

但这个房子好像有魔力,不管什么时候,只要一打开门,总觉得眼前一亮,说不出的清爽宜人,在里面住几天,就能吸到饱饱的能量。

房子是顶层,采光毋庸置疑地好,这是其一。

其二,干净整洁。

我妈总是把地板拖得光洁可鉴,让人一见精神一振;按照老式山西人的传统习惯,她总是把床单抻得平平展展,再用床刷子刷得没有一丝皱褶,这样的床铺不要说睡,单看,心里就十分熨帖。

地板和床太重要了。

如果说房间是一个家庭的脸面,地板和床铺就是这张脸的皮肤底子。

底子透亮光洁,再平庸的五官也会有几分光彩照人。

我开开心心帮我妈拖了回地,扫了回床,发现拖地扫床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内心疗愈的过程。

特别是拖地,当心里有不开心的事,集中精力拖完地,看看光洁的地面,就好像把烦心事也抹得干干净净似的。

环境是内心的映照,当身处一个干净整洁的环境,人的内心平静愉悦,脑磁波更不容易被干扰和紊乱。

除了这些,还有最最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囤物

02

家里四壁光洁,墙刷得雪白。

我妈不轻易往墙上多挂东西,客厅里墙上的大电子钟,餐厅墙上三米长的镜框国画,七八年了,从没换过。

壁挂电视的上方贴了一张羊年大剪纸,现在都鸡年了,我妈喜欢就一直贴着。

家具不多,刚刚够用。

电器该有的都有,电视备了两台,客厅、卧室各一。其它的绝不多余。

客厅里只有一盆绿植,打理得郁郁葱葱,叶子墨绿油亮,让人不敢无视它的存在。

但凡有了点年纪的人,家里不免会有一些积存的旧物,但我妈不是,家里没有一样多余的东西。

需要再买,买就买能用得住的,钱不够宁可不买,也不退而求其次。

这样一来,家里的每一件东西都是自己喜欢的,用心维护开心使用,反而提高了物品的使用率。

东西少,打扫起来就很方便,又省去许多心力。

在这样的家里,空气是新鲜流通的,不会因为塞满了各种旧物,散发出陈旧不快的气息。

视觉上更是简洁通透,眼光所到之处不会因为杂物太多而心烦意乱。

我妈晚上睡觉没有拉窗帘的习惯,但我在这样的房子里睡觉从不失眠,睡得很沉。

我觉得跟房子里的流动的正能量有很大关系。

03

即使是看不到的地方,我妈也不会塞得满坑满谷。

洗脸台上的护肤品,她成套用,用完再备,用着不适宜的,有一款珍珠霜,她觉得太白了,便送给了我抹脚。

不像我,用不完的瓶瓶罐罐一大堆,还在不停剁手。

她的衣柜里永远是半满,一目了然。

买衣服她只买自己喜欢的,和阿姨们逛街买衣服,阿姨们免不了会扎堆砍价,集体人手一件,我妈很少这样。

衣服也只穿自己喜欢的。

旧了不喜欢的,马上打包处理。

前段时间我给她买了件齁贵的外套,她试穿了一下,觉得和自己的身材不搭,连吊牌都没摘就给我送回来了。

十几年前的一条旧丝巾,她喜欢就经常拿出来系。

我和弟弟一人送了她一条羊绒围巾,她立马转手送了我小姨一条,说自己一条就够系了。

去年给她买了一双凉鞋,她很喜欢,今年还穿着。

每天擦洗得干干净净再穿,即便是旧鞋,也穿得体体面面。

邻居阿姨总觉得没衣服穿,于是总不停地买衣服,但又不舍得买好的,买回来穿两天就不喜欢了,又不舍得扔,只好囤着。

其实她买三件衣服的钱,早够每一件好的了。

她一直觉得自己挺会过日子,其实是浪费而不自知。

除了浪费钱,还造成了更多的心理内耗。

人生太短了,每一天过去了就不会回来,哪一天都不应该穿自己不喜欢的衣服来打发。

有一次读《张家旧事》,看到张允和回忆父亲吃饭时发现饭碗上有小豁口,就会不动声色用大拇指按住,吃完饭,然后将碗平移到桌边让它自由落体,佣人忙不迭地上前接,只有她母亲用赞许的目光看向父亲。

我把这一段读给我妈听,我妈说:“我也不用有豁口的碗。”

她说她小时候,家里人用的东西都尽量牢靠讲究,用这样的东西反而会加倍珍惜。

即使经历了不言自喻的坎坷,被从原来的阶层拖下来爆踩过,骨子里的东西还是很难磨灭。

野火烧不尽那打小儿熏陶出的精致,春风一起,她又恢复了埋藏已久的审美力。

想想也对,“美食需用美器”,如果经济条件允许,尽量不要潦草打发。一天要吃三顿饭,一年就是一千多顿,一辈子是多少顿?犯不上因为凑合一个破碗,让自己顿顿吃饭的心情大打折扣。

我妈不言传,但身教:用物,要少而精。

04

曾经有一本风靡热销的整理书叫《怦然心动的整理魔法》,是日本人近藤麻理惠写的。

在这本书前半本,基本上都在教人扔东西。

在扔的过程中,你会发现,其实根本不需要这么多东西。我们囤物,很大程度上是一份不安全感在作祟。

现在,问一下自己:

是对自己的能力有多不自信,才要这样像老鼠一样的囤物?

也许是童年时的物质匮乏感还在,所以误以为囤物就是惜物。

但成长和进步就是要不断从旧的观念区走出,不断优化进阶,让生活越来越美好才对不是吗?

法顶禅师在《山中花开》里写过一句话,深深地击中过我:

“拥有一个的时候,不要企图拥有两个。怕穷的心态本身就是一种穷。”

所以,物质过多会被物质所累,以为自己拥有了很多物质,反而有可能是被物质绑架挟持了。

物质应该为我们所用,我们对它们有使用权,选择权,丢弃权。

用它们的时候,用感性好好对待;不用它们的时候,用理性果断舍弃,不用让它们替我们承载太多的东西。

我们将它们积压地久了,又不使用,会让它们生出怨气,来扰乱我们的身心,影响我们的生活。目光所到、触手可及之处,如果处处是杂物、旧物、无用之物,该用的东西却总找不到,这就说明生活已经被物囚禁了。

丢掉杂物的过程是找回人生决断力的过程,《整理魔法》上说,扔掉无用的东西是替房子排毒,房子也会替我们排毒。

这话我信,房子是我们内心和身体的写照,它轻松愉悦,我们才可能身心健康快乐。

真正的惜物,就是不囤物。

只留下自己真正需要和喜欢的,开开心心地使用它们,让它们发挥自己最大的价值。这就叫物尽其用。

看更多走心好文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惜物之二
懂得惜物
【第四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骆淑景
无情的割舍
惜物
【旧物改造】废弃的旧衣服千万别扔掉,聪明的女人一年可以省下几千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