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辽宁铁岭高氏 五代在朝为官

        高氏家族本来世居辽东,17世纪中叶,明朝逐步走向灭亡,努尔哈赤凭借祖父觉昌安和父亲塔克世留下的十三副遗甲在建州起兵。高氏家族的当家人高尚义率领族人加入到努尔哈赤的军队之中,成为首批“从龙入关”的功臣,因此获得了皇太极授予的“二等阿达哈哈番”(汉语为轻车都尉)爵位,并且可以世袭,高氏一族自此开启世代为官的开挂人生。今天,我主要想谈一谈“高家三少”之一的高其倬。

        高其倬出身于官僚世家,祖父高尚义,官至协领,以军功授二等轻车都尉世职。大伯父高天爵,官两淮盐运使,死于三藩之乱,谥“忠烈”,赠礼部尚书衔;二伯父高膺爵袭佐领;三伯父高锡爵,官至临洮知府;四伯父高承爵,官广东、安徽巡抚。父高荫爵,字子和,号澹庵,历任三河知县、顺天府南路同知、四川松茂道署,四川布政使,迁直隶口北道,卓有政声。高其倬为其父次子,在堂兄弟中,高其倬排行十六,故人称其为“高十六”。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仅19岁的高其倬参加殿试,中三甲第八十九名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旋乞假归里,闭户读书数年始就职,授检讨。此后历任四川乡试正考官、右中允、山西学政、侍讲学士、内阁学士。康熙五十九年(1720),出任广西巡抚。雍正即位,擢云贵总督。雍正同康熙一样,对高家恩宠备至。康熙、雍正年间高氏子弟多出任显宦,高其倬从兄高其位官至文渊阁大学士,高其仕官至协领,高其伸袭佐领、高其佩官至汉军都统,从弟高其伟以进士出任汝阳知府,侄高起官拜兵部尚书,侄孙高琦官至江西总兵。铁岭高氏历经顺治、康熙两朝,至雍正朝走向顶峰。

         高其倬,1676年(康熙十五年)出生的他,在同辈23位兄弟中排行十六,所以家中人常称其为“高十六”。值得一提的是,高其倬在“高家三少”之中唯一的一位不是靠着荫生的身份踏入仕途之人。不光没有靠祖荫,而且他还凭借自己的寒窗苦读,以19岁之龄通过重重考试,最终于1694年(康熙三十三年)殿试当中进士及第,直接授予翰林庶吉士的官职。高其倬40余年的仕宦生涯之中,最高官居两江总督,受到康熙雍正两朝的嘉许与重用。

        之所以说高其倬与雍正关系最为密切,全得益于高其倬一生当中的一项绝技、两件大事。先来说第一件大事,雍正继位之初,云贵地区的土司作乱生事久禁不止,时任云贵总督的高其倬上表雍正陈述利害,请求“改土归流”,1724年到1725年两年之内,得到雍正首肯的高其倬经过大刀阔斧的改革,使云贵地区的动乱终归平静祥和。第二件大事,面对1717年(康熙五十六年)所定的“海禁国策”,时任浙江巡抚的高其倬通过多次走访沿岸百姓总结沿海经济等问题的方式向雍正上书请求解除海禁之策,面对国库亏空严重,粮食耕地急剧短缺的现状,雍正最终同意高其倬的建议破例废除康熙所定下的国策,仅仅用了5年的时间,不仅沿海经济取得了迅速的发展,就连国库都从亏空变得充盈起来。

        高其倬的一项绝技也是雍正之所以看好重用他的另一个主要原因,从小高其倬就精通堪舆之术。1730年(雍正八年),高其倬奉命为雍正选帝陵风水宝地,最终高其倬为其选择了易县太平峪,这也成为了清西陵的基址所在。帝王陵墓被历代帝王所尤为看重,所以足以看出雍正对高其倬的重视和信任程度。
        辽东高氏一族,世代为官,但人人皆为国为民,有的为此付出了宝贵的生命,有的为清朝立下了汗马战功,有的为后世留下了珍贵的文艺瑰宝,如此一丝不苟、脚踏实地、鞠躬尽瘁的优良作风,与高家世代遵守的严谨家风是离不开的,值得我们后世思考与学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雍正名臣、红顶风水大师--高其倬
清朝历任广西巡抚
浅谈年羹尧的官场沉浮
胶州王氏家族出了94个官:帝师巡抚还有武状元
年羹尧被赐死后,雍正皇帝是怎么对待他家人的?
邹建达 || 清代云贵总督之建置演变考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