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视死如归!青口十八条好汉今安在?忠魂撼天地!

今天是“青口十八勇士”英雄群体诞生78周年纪念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中部战区直属112师334团“青口十八勇士连”(红一连)连队活动日,仅以此文以纪之。

他们没有留下“狼牙山五壮士”“八女投江”“红色娘子军”等英雄群体的荧屏形象,他们也不像方志敏、赵一曼、刘胡兰、董存瑞等革命英烈被国人所知,但他们的英雄事迹闪耀于历史长河,永垂不朽。

看多了《斯巴达300勇士》电影,是否知道在中国青口有“十八勇士”?

“十八勇士”有多牛?也没啥,就是在2015年9月3日,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上,10个徒步方队高擎抗战时期的部队番号旗和荣誉战旗,迈着整齐坚定的步伐意气风发、斗志昂扬地通过天安门广场接受党和人民的检阅时,在万众瞩目的第一方阵中其独享一面荣誉战旗——“青口十八勇士”。

原飞友、赵本源、孟兆阁、孙玉坤、李会元、马培元、孙鸿泰、何北生、张秀阁……当然,这18个英雄的名字,也让热爱党史军史的大微感到极为陌生,他们是什么人?何以在数以百万计的牺牲将士中谓之“勇士”?

故事发生在青口战役胜利后,“十八勇士”唯一幸存者孟兆阁向战友们讲述的一段激战火叉巷的亲历。

1941年3月26日黎明前,我军在圆满完成战役计划后撤出青口。6团1营1连7班长原飞友带领战友掩护主力撤退时,被从新浦赶来增援的日军包围,两次突围都没有成功,最后退进火叉巷里固守。这时,巷子的另一端也传来阵阵枪声,原是一排长赵本源带领的2班战友也因故未能及时撤出被围逼至巷内。于是,18名勇士合力抗敌,拖住援敌主力,掩护部队转移。

战斗从清晨持续到傍晚,血战了一天,10名勇士先后牺牲,其余也都挂了彩。身负重伤的一排长用最后一口气告诉战友:节约子弹,机智抗敌,寻机逃生;若落入敌手决不背叛,坚守气节,生为豪杰,死为鬼雄。

夜幕渐渐降临,个个身负重伤的勇士们陷入弹尽援绝的境地,突围是不可能了。但勇士们已击毙50多名日伪军,胜利地完成掩护大部队转移的光荣任务。狡猾的敌人唯恐勇士们乘黑夜突围,便纠集余敌再次进攻火叉巷,枪声越来越激烈,七班长原飞友命令战友们上刺刀准备与敌人作最后的拼搏。这时,一位老大娘从后院悄悄走来,小声招呼他们分头藏起来,并用灶房的柴火把枪支盖好。

寂静了许久,日伪军见没有人抵抗就窜进院子,见八路军已没了踪影,就丧心病狂地烧房子。为了不连累百姓,已被掩藏的勇士们都不约而同地勇敢走出来。

在青口伪警察局,残暴的日军把勇士们用铁丝捆在柱子上严刑拷打,并放狼狗撕咬。血肉模糊、遍体鳞伤的勇士们在恶魔般的敌人面前,个个怒目相对、视死如归。

数日后,原飞友、孟兆阁、孙玉坤、李会元、马培元、孙鸿泰、何北生、张秀阁等8名勇士又被押送到新浦日军宪兵队,凶残的日本宪兵将烧红的烙铁烙在他们的身上、手上、脸上,还把冒着火焰的煤渣强塞进勇士们的嘴里……黔驴技穷的日本宪兵最后只好把奄奄一息的8名勇士用铁丝分别捆绑在院内的两根铁柱上,准备第二天用火烧死。

夜深了,捆绑在柱子上的8名勇士被寒风吹醒。身材瘦小的孟兆阁双手一直在动,他强忍双臂剧痛用力挣脱捆绑在身上的铁丝,然后又拼尽力气将捆绑在一起的原飞友、李会元、孙玉坤的铁丝拧开。正当他们准备解救捆绑在另一根柱子上的战友时,远处传来鬼子巡逻兵的脚步声。

“甭管我们,你们快跑!否则一个都走不了!”在战友们的再三催促下,原飞友、孟兆阁等4人终于逃了出来。但因伤势太重,在淌过浦北临洪河时只有孟兆阁一人游过对岸。

孟兆阁挥泪上岸后昼伏夜行、风餐露宿、艰难跋涉,最后终于找到了队伍。

也许忘记了英烈的名,但决不能忘记他们的魂

“青口战役”胜利后,八路军山东军区将“十八勇士”所在的115师教导2旅6团1连命名为“青口十八勇士连”,并授予荣誉战旗。

1941年5月,战地记者白刃采写的中篇纪实《十八勇士》在八路军115师《战士报》发表后,极大地鼓舞了广大抗日军民,成为抚育万千革命英雄的精神食粮。

为弘扬“青口十八勇士”精神,鼓舞军民斗志,打败侵略者,解放全中国,1945年11月28日,渤海区党委宣传部曾颁发通知,号召广大军民学习“十八勇士”精神。

据“青口十八勇士”纪念馆史料记载,在“青口战役”中,家住火叉巷附近的一位名叫汪素珍的大嫂,冒着生命危险,掩护了一位身负重伤的八路军小战士脱险,后来她与丈夫将伤愈的小战士送到部队时,受到部队首长的表扬,荣获二等功,被誉为“青口红嫂”。

另有青口河南村农民仲兆德在“青口战役”中,冒着生命危险只身奋力将几具八路军战士的遗体从战场上悄悄地背走,掩埋在村头的墓地里,他的义举直到抗战胜利后才被世人所知晓。

热血青年王家驹,在“青口战役”的当天就找到6团领导要求参军,并主动留下来开展地下工作。他冒着生命危险四处奔走,积极动员有志青年参加八路军,先后向部队输送30多名有理想、有抱负的革命青年。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历史雄辩地告诉世人: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楷模,一个有信仰的政党不能没有先锋,一个有热血的军队不能没有战神。

为缅怀先烈,鼓舞斗志,八路军115师和山东军区在表彰学习“青口十八勇士”英雄事迹同时,责成教导2旅择地为“十八勇士”和青口战役、沙河战役、大吴山战役、小沙东海战等牺牲的革命烈士建立纪念塔。教导2旅政委符竹庭带领工程技术人员选定赣榆西部的马鞍山,修建抗日烈士纪念塔和抗日山烈士陵园。

自1941年7月7日起,八路军115师教导2旅指战员和滨海区抗日军民一手拿枪,一手拿镐,一边战斗,一边为死难烈士建碑立碣,兴建陵园。历时4年,先后建成抗日烈士纪念塔、纪念堂、纪念碑、纪念亭、纪念馆等9座大型纪念建筑物,修建了751座烈士坟茔,安葬了800多位烈士的忠骨。至1944年7月7日,庄严肃穆、规模宏大的抗日烈士陵园基本建成,马鞍山因此而更名为“抗日山”。其建园时间之早,规模之大,条件之艰苦,影响之深远均堪称全国之最。在这座全国唯一以“抗日”命名的山脉上高高矗立的“抗日烈士纪念塔”顶端,用钢铁铸成的一尊八路军战士雕像就是以“青口十八勇士”唯一幸存者孟兆阁为原型。

新中国成立后,抗日山烈士陵园得到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先后创建为“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全国青少年爱国教育基地”“全国爱国教育示范基地”和“全国首批国防教育基地”。2014年9月1日,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国家民政部公布为全国首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当年18位勇士浴血奋战、英勇献身的青口火叉巷,被命名为“赣榆县新民主主义时期革命遗址”“赣榆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青口十八勇士”已经成为青口人民和赣榆人民乃至全国人民心中一座永不磨灭的丰碑!

2015年9月3日,当“青口十八勇士”荣誉战旗由受阅方队官兵高高擎起,昂首阔步通过天安门广场!这是人民军队的光荣与骄傲,更是赣榆人民和青口人民的光荣与骄傲!勤劳、睿智的赣榆人民在当年18位勇士浴血奋战的火叉巷口建起了“青口十八勇士纪念馆”,并与“青口十八勇士连”所在部队搞好军民融合共建,军地共同打造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此激励年轻一代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发奋图强、壮我军威!

壮哉!青口十八勇士!

★缅怀先烈

寻亲之旅★

近日,由连云港市委党史工办、赣榆区委宣传部、连云港市报业集团、广电传媒集团和赣榆区史志办、青口镇、青口十八勇士纪念馆联合发起的“青口十八勇士,您的家乡在哪里?您的亲人今安在?”的大型寻亲活动,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

  青口十八勇士离开我们已经整整78年了。七十八年来,我们无日不在思念着他们,寻找着他们的家乡和亲人。

  青口十八勇士这个英雄群体,产生于1941年3月26日八路军115师和山东纵队联合发起的青口战役中。 

  1941年春,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战略相持阶段,为粉碎侵华日军“治安强化运动”和国民党反动派掀起的笫二次反共高潮,打破敌人的海上封锁、打通与华中新四军的联系。八路军115师决定发起青口战役。

  参战部队为115师教导2旅4团、6团和山东纵队2旅独立团。由教导2旅旅长曾国华、政委符竹庭,山纵2旅旅长孙继先、政委江华组成前线指挥部,实施战役指挥。

  1941年3月19日晚,教导2旅6团进攻海头,揭开了青口战役的序幕。至23日,连克海头、兴庄、寺后、大沟南、下口等伪据点。25日晚10时,各路纵队同时行动,对青口发起总攻。教导2旅4团由郯马地区奔袭大沙河,以阻击海州方向敌人援军,山纵2旅独立团负责清除青口周围敌据点,连克张城子、李城子、寺后村,以策应主力攻城。担任主攻青口的是参加过平型关大战的教导2旅6团。这是我军主力中的主力,精锐中的精锐,向来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晚10时,6团的突击队员们冒着敌人的炮火,用炸药炸开青口小东门附近一段土圩墙,突入城内,用刺刀和手榴弹与敌展开激烈的巷战,掩护大部队向两翼发展。我军迅速占领敌军事要点和军火仓库,大批军用物资被缴获。

  青口战役是八路军115师东进山东滨海敌后抗战取得的首次大捷。是役,毙日伪200余人,俘伪军800余人,缴获大量武器、粮食和其他军用物资。扩大和巩固了滨海抗日根据地,打通了山东与华中、胶东等抗日根据地海上的联系。自此,罗荣桓、陈光、朱瑞、黎玉、陈士榘、肖华等率山东党政军领导机关便长驻滨海区,指挥山东敌后战场的抗日斗争直至抗战全面胜利。

  3月26日清晨,我军在圆满完成战役计划后,主动撤离青口。担任掩护任务的6团1连原飞友等18名指战员为牵制敌人,被围困在青口火叉巷一个院落里。他们用简陋的武器与强敌血战竞日,大部壮烈牺牲,仅一人生还。这就是我军历史上著名的“青口十八勇士”。

  青口战役胜利后,115师《战士报》战地记者白刃在医院里采访了十八位勇士中唯一幸存者孟兆阁,了解了战斗经过,写出了不朽名篇《十八勇士》。自此,青口十八勇士的英名享誉全军。八路军山东军区命名勇士们所在的教导2旅6团1连为“青口十八勇士连”。

  教导2旅政治部决定为在青口战役中牺牲的18位勇士和全旅自抗战以来牺牲的烈士择地修建一座纪念塔。教导2旅政委符竹庭亲自带领工程人员选址,最后选定在赣榆县西部马鞍山顶峰修建“抗日烈士纪念塔”。

  “抗日烈士纪念塔”于1941年7月7日动工兴建,1942年7月7日建成,此后至1944年,滨海区抗日军民在艰苦的战争年代,一手拿枪,一手拿镐,一边战斗,一边兴工,又相继建成抗日烈士纪念塔续塔、纪念堂、纪念亭、纪念碑等革命烈士纪念建筑物。修建了751座烈士坟茔,安葬了800余位烈士的忠骨,纪念碑上镌刻着3576位烈士的英名。马鞍山因此更名为抗日山,陵园称为抗日山烈士陵园。这是全国唯一一座以抗日命名的山,其建园时间之早、规模之大、意义之深刻、影响之深远,均为国内之最。

  遗憾的是:战争年代戎马倥偬,战斗频繁,青口十八位勇士的英名白刃同志在釆访孟兆阁时仅记下了赵本源、原飞友、马培元、孙洪太、何北生、张秀阁、孙玉琨、李会元等人的名字。而孟兆阁也在日后的石沟崖战斗中壮烈牺牲。这9位勇士的名字就镌刻在“抗日烈士纪念塔”上,而另外9位勇士的英字不得而知,应该也在纪念塔上,但那9位是呢?更为遗憾的是:18位勇士的家乡在哪里?他们的亲人是否安在?更是难解之迷。

  根据青口十八勇士所在的英雄部队的成长 史和战斗历程,目前我们仅知:这只英雄的部队起源于1928年7月22日彭德怀领导的湖南平江起义,组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5军,后于同年10月在井冈山编成红4军。红军时期,这支英雄的部队参加了历次反“围剿”和长征;1937年8月25日在陕北云阳编为八路军115师343旅686团,随后即开赴山西抗日前线。先后参加了平型关战役、午城战斗、广阳战斗、西公岭战斗、油房坪战斗;1938年底挺进山东,先后参加了樊坝战斗、梁山战斗、陆房战斗、白彦战斗、武安汴桥战斗、胡集重逄战斗、南候贯战斗以及苏鲁边无数次的战役战斗。1940年12月被编为115师教导2旅6团。1941年3月,挺进至滨海赣榆,参加了青口战役。

  我军的成长与壮大与人民群众的拥护与支持是分不开的。战争年代,部队的兵源均为边战斗,边扩军。因此,可大致确定:青口十八勇士的家乡应与英雄部队的战斗历程分不开的。根据这条线索,可沿着青口战役发生前,教导2旅6团的征战路线先近后远,倒着寻找。一是与山东、山西、陕西以及甘、川、赣、湘等省的党史、民政、军人退管等部门联手,二是与青口十八勇士目前所在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中部战区112师334团联系,求得他们的支持和帮助。只要我们共同努力,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一定能为“青口十八勇士”找到家乡,找到亲人。

 文图:王善斌、葛华、宋浩学、李家华、马海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雄险奇伟--狼牙山 【旅游览胜】
抗日山烈士陵园
厉害了我的哥!赣榆首部大电影《青口十八勇士》筹备!演员阵容强大!
青口十八名勇士与敌寇展开殊死血战 被困火叉巷后宁死不屈,只一人生还
万岁军第一师的第一与唯一(四)青口、郯城、莒县战役,何万祥连
山东日照抗日烈士纪念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