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超级牌面的婴儿:出生时军队保护产房,鸣13响礼炮为他庆生

1920年的2月23日,在山东曲阜,当地大家族孔府命人在全城燃放鞭炮,用以庆贺一桩喜事。

须臾,北洋政府差人送上最高规格的13响礼炮恭贺,整个曲阜城的百姓,都目睹了这份可谓是举国同庆的大事件。

那么,到底是何喜事能够如此兴师动众呢?

家族传承,延续香火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这样规格的庆祝,只是为了迎接一个婴儿的出生!而他,当属是中国最牌面的婴儿了!

这个不同寻常的新生儿名叫孔德成,关于他的身份与故事,还得从他的父亲——孔令贻,那一辈讲起。

首先要说说关于'衍圣公'这一名号的传承故事。

在西汉元始元年,为了宣扬传统礼教,当时的平帝特地封了孔子后裔作为褒候,寄望于褒候能够在民间张扬学术与品德。

同时,褒候的存在,也让平帝收获了大批拥护者与民心。

之后的数千年时间里,虽然褒候的封号一变再变,可是孔子嫡派的后裔一直都有着举足轻重的重用。

到宋仁宗时期,褒候正式改为'衍圣公',而'衍圣公'这个封号,便从1055年一直沿用至1935年。

孔令贻,是孔子的第76世孙,也是第30代的衍圣公。

虽然他承袭衍圣公爵位时,正值内忧外患,朝廷能够给衍圣公的承诺与保护都大打折扣,但是衍圣公的地位,还是尊贵不容置喙的。

因此,孔令贻不仅要肩负起宣传儒家文化的责任,还要思量如何把衍圣公这个封号百无一失的传承下去。

不过,在后代继承这个问题上,孔令贻却是最一波三折的那一个。

他的原配孙氏,与孔令贻婚后不久便病故,并没有留下后代。为了绵延子嗣,他又娶了一门妾室丰氏,不过丰氏的肚子也是一直无所出。

后来,孔令贻又续弦陶氏,陶氏虽然生有一子,可是不久后不幸夭折,陶氏的身体也因此元气大伤。

眼见孔令贻人到中年,一直没有下一代衍圣公的消息,这不仅是孔令贻一个人烦躁,连同当年的北洋政府也是为此焦头烂额。

毕竟,有了衍圣公的支持与拥护,那么获得民心就事半功倍了。

封建可能会被推翻,可传统的儒家文化不可能被摒弃的,毕竟这已经是刻在东方人血肉里的传统道德观念。

无数双眼睛都在盯着孔府,唯恐衍圣公的气数到这一代就尽了。

孔令贻顶着压力,不得不又将陶氏的贴身丫鬟王宝翠纳进门做妾,而事情到这一步,也总算有了转机。

王宝翠三年时间生了两胎,虽然都是女儿,可总比没有任何动静强,孔令贻也对自己这两个女儿十分疼爱。

不过,女儿是不能够继承衍圣公封号的,这是孔子后裔历代来定下的规矩。

1919年,王宝翠怀上第三胎,孔府上下翘首以盼,希望这次王氏能够顺利诞下第31代衍圣公,完成重任。

不过,这生男生女,哪里是自己能够控制的?纵使王宝翠比谁都急,可最终也只能听凭上天的安排啊。

在怀孕五个月时,孔令贻的身体突然告急,北京多少名医都束手无策。

孔令贻自知身体状况,恐无法支撑到王宝翠分娩之日,他口述一封书信交给当时的皇帝溥仪,心中说:

令贻年近五旬,尚无子嗣,幸今年侧室王氏怀孕,现已五月有余,倘可生男,自当嗣为衍圣公,以符定例。旦令贻病危自此,恐不能待。

如孔令贻所预料,他当真没能支撑到看见孩子出生那一日,在寒冬伊始的11月撒手人寰。

小衍圣公,出生牌面

这是史上少见的情形,下一代衍圣公还未定下,上一代就已归西。如若王宝翠第三胎仍旧是女儿家,那便意味着衍圣公将自此绝后。

这关乎着一个家族的兴盛与衰败,也关乎着当年北洋政府的命运。

到了次年二月份,王宝翠已怀胎十月,在家中待产。

因为担心中途出岔子,或者说是孔氏家族为了延续封号,而偷换男婴,北洋政府是下足了功夫。

首先是在孔府周围都设了岗位,还派人严阵以待包围了产房,任何闲杂人等不得靠近,其次当时的山东省省长也亲自来了孔府坐镇、监督。

孔府呢,同样是做足了架势,凡是与孔府血缘相近的长辈们,十二房老太太,全部请来端坐前堂西厢。

另外,下上门户通通敞开,就连只有举行重大祭祀活动才开的重光门这一日也畅通无阻,只为了迎接那日的喜庆大典。

不得不说,这样的阵仗虽然给足了孔府脸面,但也给足了产房里王宝翠无形的压力啊!

要是她没能生出男孩,这些远道而来的人,不是白走一遭?而到时候她就成了全府受白眼的那个!

2月23日,王宝翠临产,或许正是因为这个缘故,王宝翠居然真的难产了。

孔府和北洋政府的人听闻难产,都焦急的差人去想法子,请曲阜最好的、最有经验的产婆前来。

这是有人提议,要把曲阜的正南门打开,而这扇正南门一般只有皇帝出巡或者是全城的大型祭祀活动才能打开。

不过,为了衍圣公的顺利出生,这次也破了例。

另外也有人说,衍圣公迟迟不肯降临,是因为孔府的后花园整体地势较高,压着了前面的大门,必须得把前边的地势抬高,'小圣人'才肯进来。

当家主母陶氏全部一一照做,还在门上挂着弓箭,意为'飞快'、'速来'。

终于,经过王宝翠好一番生死挣扎,这个孩子顺利出生了。

没有令大家失望所归,这个孔令贻的遗腹子正是一名男婴,取名为孔德成,也是第31代衍圣公。

随着孔德成第一声啼哭响彻后院,孔府的下人四处敲锣十三下,以昭告众人'小公爷'的诞生。

因为出生时的曲折,以及各界的重视,孔德成可谓是当之无愧的中国最牌面的婴儿!

不过,也正是因为孔德成出生的艰难,让他的生母王宝翠元气大损,他出生十七天之后,王氏就因为产褥热而去世,年仅26岁。

之后,孔德成便交由孔家大夫人陶氏抚养。

孔德成百日大宴上,北洋政府徐世昌宣布,由孔德成袭封第三十一代衍圣公,属于他们孔家的荣耀,最终没有没落。

不过,虽然衍圣公的封号还在,可是随着改革的进行,衍圣公这类极具封建之感的爵位似乎并不适合存在当时的社会。

孔德成自从懂事起,也鲜少再抛头露面,高调行事。

他曾经跟随吴伯萧学习英文,也曾师从詹澄秋学习风琴,兴趣广泛。

九岁时,孔德成的嫡母陶氏也与世长辞,他便由书院的王毓华照料。

主动请辞,纯粹学术

关于衍圣公这个封号的消失,还是孔德成自己主动要求的。十五岁那年,接受了新思想教育的孔德成认为,衍圣公并不宜存,便向当年的南京上头请辞了。

不过,孔德成未能如愿。对方以为,传统的儒家思想可不能断送、或者是缺少宣扬的人选,于是虽然撤销了衍圣公的封号,但又给了个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的名号。

衍圣公在中国有着千年的历史,要说文化传承,那肯定是由其精髓所在的。

抗日战争爆发之后,日本得知了曲阜衍圣公的故事,恰时日本的孔庙也要落成举办典礼,对方便欲想邀请孔德成前去参加。

不过日本就算是三顾茅庐,也未能请动孔德成。

如果说,把家国的尊严放在了自己的荣辱之后,那又何谈宣扬中国的传统道德礼节呢?

在抗日战争中,曲阜沦陷,孔德成一家迁居重庆。

在乱世中,他并没有只求自保,而忘记了自己肩负的责任。在重庆,孔德成自发组建了孔学会,专心研究孔子的学术思想以及民族精神。

因为孔德成的亲自主持,当时五湖四海的学者都曾来重庆拜访旁听,孔德成也是在与这些学者的交往中深切体会到了新文化、新思想的冲击感。

在这时代更迭的关头,孔德成沉淀自己,终是找到了自己的路:

做一位纯粹的学人,而不以道统自居。

做学问,最担心的便是固步自封,把自己局限在了世俗与规矩传统的条条框框之中,无法创新,也无法挪移。

能后在弱冠之年,领悟到这样深层的奥秘,孔德成的思想觉悟是被低估了的。

抗日战争结束之后,孔德成的求学路就越发精彩与丰富起来。

他迁居南京,后来旅居多地,诸如上海、香港、澳门、广州等地,孔德成都有过踏足和领略过当地的风情与传统文化。

为了更好地创新与融会贯通,孔德成还在1945年时前往美国考察文化,在耶鲁大学当研究员。

1949年,在蒋介石的邀请下,孔德成正是迁往了台湾定居,复建了台北的孔庙,倡导儒学。

三十五岁,孔德成换了一个老师的身份,在台湾大学中文系担任教授,身兼多门课程。

此后,孔德成在教书之余,也继续发展自身的内涵与修养,人类学、书法、绘画等,都是孔德成业余的爱好,也是可圈可点的技能。

他在台湾大学任教了五十余年,其贡献无法估计,不过孔德成本人十分谦虚,自认贡献甚少,担不起学校颁赠的荣誉称号。

2008年10月28日,孔德成因心肺衰竭而与世长辞,享年88岁。

衍圣公的封号虽然在孔德成这一代彻底泯灭,可是孔德成却担起了一个承旧启新的重要角色。

若是没有孔德成的清晰认知以及正确的洞察,那么衍圣公的泯灭,想必不只是在封号这单一层面上。

从最牌面的出生,到寂静的离世,孔德成来世间一遭,没有辜负众人的期望,也没有落下自己存在的意义。

而这才是衍圣公延续千年真正的含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最有排面婴儿:出生时军队保护产房,国家鸣13响礼炮为他庆生
中国传奇遗腹子:出生前军队守卫产房,出生后国家鸣13响礼炮庆祝(组图)
中国最排面的婴儿:出生时军队保护产房,国家鸣13响礼炮为他庆生
中国面子最大的婴儿,出生前军队守产房,出生后国家13响礼炮庆祝
临终让'小妾'有身孕, 军队24h保护产房, 出生后国家鸣13响礼炮庆祝
中国最有排面的婴儿:出生时省长坐镇监督,国家鸣13响礼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