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医案一九二:经方与时方接轨——治愈胸闷5年案

医案一九二

关键词:3剂症状大减,6剂痊愈!“延胡索,能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故专治一身上下诸痛,用之中的,妙不可言”;腹胀满的专方;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临床取效的关键


黄某,男,68岁。初诊日期:2016年12月2日。

主诉:反复胸闷5年,加重1个月。

现病史:患者5年前出现胸闷症状,每天均发作。每当冬春换季或天气变凉时,胸闷症状加重。1个月前,患者出现胸闷症状加重,偶有心慌、心前区刺痛同时发作。患者颇为苦恼,遂就诊于我处。

刻下症:胸闷反复发作,偶有心慌、气短,偶有心前区刺痛及后背心痛。食后腹胀,左后背心有时怕冷,晨起时口苦,喜热饮。大便偏干,1日1次,夜尿1-2次,无尿频、尿急。

查体:舌淡暗,苔薄黄,脉弦细。

《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证治第九》说:“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者,瓜蒌薤白半夏汤主之”。笔者临床体会到瓜蒌薤白半夏汤的方证是:胸痹之胸闷,或胸部疼痛,左后背痛,苔腻。本案患者症见胸闷反复发作,每当冬春换季或天气变凉时,胸闷症状加重,偶有后背心痛,左后背心有时怕冷。符合瓜蒌薤白半夏汤的方证。

宋·王璆《是斋百一选方·卷之八·第十门》说:“治血刺心痛,妇人之疾。”笔者临床体会到延胡索散的方证是:心胸刺痛。《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第六》说:“发汗后,腹胀满者,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主之”。笔者临床体会到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的方证是:腹胀满,腹部局部或周身怕冷,乏力,苔白,脉缓。本案患者偶有心前区刺痛,食后腹胀,气短,大便偏干。故符合延胡索散合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的方证。

中医诊断:胸痹 瓜蒌薤白半夏汤证 延胡索散证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证。

西医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不稳定型心绞痛。

治疗:方用瓜蒌薤白半夏汤合延胡索散合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

瓜 蒌25g,薤 白45g,清半夏9g,厚 朴40g,

生 姜40g,生甘草10g,党 参5g,延胡索18g。

7剂,日1剂,每剂加白酒20ml与水同煎服,分2次早、晚饭后半小时温服。

二诊(2016年12月9日):患者诉服药第3剂后即管用,心前区不再刺痛,后背心不再疼痛,腹胀即愈。胸闷好转约70%,心慌好转约80%,继续服用3天,胸闷,心慌症状均告愈。

《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证治第九》说:“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者,瓜蒌薤白半夏汤主之”。可知此类患者往往胸背均有不适症状,胸痹胸闷影响睡眠,同时严重时伴有左后背心疼痛不适。清·陈修园《金匮要略浅注·卷四·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证治第九》说:“此承上而言不得卧及心痛彻背,为痹甚于前,而前方亦宜加减也。”由此可知,瓜蒌薤白半夏汤所对应的胸痹程度更重于瓜蒌薤白白酒汤所对应的胸痹程度,本案患者胸痹以及后背心痛,胸闷症状明显,咳喘症状不明显,符合瓜蒌薤白半夏汤的方证。故临床运用时,应注意鉴别胸痹痛的严重程度及是否有心痛彻背、咳喘等,合理运用此方。

对于延胡索散,宋·王璆《是斋百一选方·卷之八·第十门》指出:“治血刺心痛,妇人之疾。玄胡索不以多少,新瓦上炒微黄不可焦,碾为细末,每服三钱,酒一盏,煎至七分服。”即遇此类病症可运用延胡索散。本案患者存在胸闷长达5年,近1个月胸闷加重,并偶有心前区刺痛。此当为心胸血气痹阻不通,血刺心痛,故符合延胡索散的方证。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说:“延胡索,能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故专治一身上下诸痛,用之中的,妙不可言”。延胡索有行气化滞、活血化瘀之功效,更多对于血痹引起的身痛具有良效。本案患者症见心前区刺痛,运用延胡索散故有良效。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第六》说:“发汗后,腹胀满者,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主之。厚朴半斤,炙,去皮,生姜半斤,切,半夏半升,洗,甘草二两,人参一两。上五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每日三服。”从医圣仲景的原文不难看出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是治疗腹胀满的专方。

清·汪琥《伤寒论辨证广注·卷四·太阳病》说:“外已解而腹胀满,由脾胃津液不足,气濇不通,壅而为满,与此汤以和补脾胃,而通泻滞气”。可以看出,汪氏认为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所主的效用是针对于调畅脾胃气机,并且此类患者常常有脾胃津液不足。
    清·柯琴《伤寒来苏集·卷二·麻黄汤证下》说:“邪气盛则实,故用厚朴姜夏,散邪以除腹满。正气虚,故用人参甘草补中而益元气。”厚朴下气除满,生姜温中止呕,半夏化痰降逆,故三药相合能行气散邪。人参补益脾肺,甘草补脾益气,二药相合故能补中益元。全方共奏行气散邪,补益脾胃之功。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原方中厚朴、生姜用量为半斤(8两),人参用量为1两,即厚朴、生姜:人参等于8:1,这一点是临床运用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取效的关键!

 瓜蒌薤白半夏汤的方证是:胸痹之胸闷,或胸部疼痛,左后背痛,苔腻

✦ 延胡索散的方证是:心胸刺痛。

✦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的方证是:腹胀满,腹部局部或周身怕冷,乏力,苔白,脉缓。

往期推荐

医案一九一: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治愈反复烦躁、心悸半年案

医案一九零:戴帽怕冷头痛茱萸汤——经方治愈长期头痛、头发蒙案

重大喜讯!山东省第一批《伤寒论》传承弟子第5次集训

医案一八九:甘麦大枣汤治愈喜悲伤欲哭1年,加重3个月;肾着汤治愈腰冷、腰痛反复发作10年案

医案一八八:经方原方治愈反复脱发半年案

以上内容来源于何教授新书《白天临证,夜间读书——<伤寒论><金匮要略>与疑难病的治疗》,更多精彩尽在书中。

“白夜”系列二

《经方治疗疑难病实录》

“白夜”系列三 

《<伤寒论><金匮要略>与疑难病的治疗》





另有新书可以加购!

淘宝、京东等各大平台均可购买!





另有新书可以加购!

淘宝、京东等各大平台均可购买!

      何庆勇教授简介

何庆勇,字鹏伟。
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仲景国医导师,中华中医药学会中青年创新人才,全国中医药创新骨干人才,中国荣耀医者,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理事,北京市科技新星,国家健康科普专家(国家卫健委)
现工作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心内科。

长年致力于仲景伤寒学说,笃尊汉唐古方,矢志于方证辨证,临证恒用经方或经方叠用而治今病,临证处方药味严格遵守《内经》“多则九之,少则二之”,临床处方平均药味仅3-6味,并且疗效显著。对运用《伤寒论》《金匮要略》《备急千金要方》等书的古方治疗临床疑难病症有较深的体会与丰富的经验,诊治患者遍及世界各地,多次获得年度患者满意奖。何庆勇教授的大量医案被收录到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十三五”规划教材中,获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仲景国医临床精湛奖”,被北京、河南、南阳三地联合授予仲景国医十一大门人。兼任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伤寒论》《金匮要略》课程授课老师,全国中医(西学中)优秀人才项目《伤寒论》课程主讲老师(负责人),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青年委员会常委。何庆勇主任医师首次较系统的针对《伤寒论》提出了“类方—方证—主证”辨证新体系,针对《金匮要略》提出了“辨病—方证—主证”辨证体系,易学易懂易用,深受广大学员欢迎。

先后主持或参加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973项目等国家级课题11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200余篇,发表SCI文章20篇,独著或主编《白天临证,夜间读书——方证辨证解伤寒》《白天临证,夜间读书——经方治疗疑难病实录》《伤寒论钤法》等学术著作10余部。其中《白天临证,夜间读书——方证辨证解伤寒》《白天临证,夜间读书——经方治疗疑难病实录》出版1年内均已销售超10000册。已经申请或授权国家发明专利8项,获得包括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在内的国家及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2项,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25名。近年来受邀在全国各地就《伤寒论》《金匮要略》《备急千金要方》讲课或直播,累计听众数万余人次,被业内誉为“《金匮要略》《备急千金要方》临床研究第一人”。

国医大师路志正评价其为“生性颖悟,少负大志,及学岐黄,精研经方,诚杏林之中流砥柱也”“天机敏妙,博学好古之士也。”国医大师薛伯寿评价其为“谙熟中医经典,尤其对《伤寒论》的研究颇有心得。”“对经方,对《伤寒论》研究很深!”国医大师刘志明评价其为“博极群籍,雅好《伤寒》《金匮》之书,每每诊病,笃尊经方,详辨方证,凡有施治,悉本仲景,多应手而愈,如有神助,实为仲圣之力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每天学习一条伤寒论 (第66条)
伤寒论临床使用之~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方第四十五
经方一百首:031、大柴胡汤;032、四逆散;033、柴胡桂枝汤;034、柴胡桂枝干姜汤;035、柴胡加龙骨牡蛎汤;036、小半夏汤;037、大半夏汤;038、半夏厚朴汤;039、旋覆代赭汤;040、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
【《桂林本/伤寒杂病论》辨胸痹病脉证并治】原文释文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治下午腹胀吃不下晚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