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民商事案件上诉的视角与思维(上)

引言:上诉(或申请再审)案件,一是逻辑分析很关键,基于案多人少等原因,很多法官在法律和法理研究、以及个案时间精力投入方面,还是比较有限的,难以达到较高的水准,特别是一些案件由于事实细节和法理的复杂性,未深入研究,根本难以作出透彻的分析和严谨的判决;二是文书表达很关键,文书分析水平既需要良好的法律素养、法理功底,也需要对案件事实及相关环节具有深度的剖析、独到的见解,才能扭转法官对案件事实细节和法律问题的认识,而这对于上诉案件的改判,至关重要!

民商事诉讼案件中,不服一审判决而提出上诉,是当事人的一项基本诉讼权利。但由于一部分民商事案件的专业性、复杂性,在上诉策略的选择方面、上诉事实与理由的阐述方面、以及部分焦点问题的分析把握方面,对二审的最终裁判结果均可能造成重要的影响,并进而对当事人实际权益造成巨大影响。可以说,民商事上诉案件(特别是疑难复杂案件)的代理,是一项对专业度要求极高的工作,可较好考察律师的法律思维能力与办案专业水准:一方面,上诉案件是针对一审法官经过审理作出的裁判结论而提出的异议,其真正的“对手”是具有较好业务素质的法官群体;另一方面,二审案件仅围绕上诉理由进行审查,需要更加注重上诉思路、上诉视角及法律逻辑;再一方面,从数据角度来看,目前法院二审改判率多在10-20%区间,仍属于相对小概率范畴,因此在上诉角度及上诉理由的把握、和上诉结果预判方面,需较高的水准才能得到支持。

结合相关实践经验,本文从上诉案件办理的视角和思维方面作一些粗浅探讨:

一、正确研读分析一审判决

认真研读、客观评判分析一审判决,是把准上诉视角和上诉策略的基础。民商事纠纷中,多数当事人无法摆脱单方、自我的视角来看待问题,总倾向于根据自我利益需要来分析案情和阐述观点,导致所述情况往往偏离客观事实、偏离证据事实,极易造成误导。而法院作为司法中立裁判机构,法官作为专司公正裁判的主体,则相对客观得多。这要求在与当事人沟通、并据此审查分析一审判决时,应该从更加客观的角度进行独立分析、独立判断,要排除相关干扰因素,甚至先以质疑的态度来看待当事人所述的情况,如此才能把准核心问题所在。

正确分析看待一审判决,不对上诉情况作盲目乐观的分析和承诺,对于大部分律师特别是未从事过审判岗位的律师而言,还是非常有必要的。毕竟从专业分工的角度,一名经验丰富的法官手上都可能经历过多起乃至数十起同类型的案件,也分析比较过双方不同角度的观点和意见,因此可以比较专业、中立、全面地考虑问题。当然这也是相对的,法官群体中自身也存在良莠不齐的现象,特别是在当前法院案多人少压力下,个案投入的时间、精力极为有限,“草菅人命”式不太负责审理案件的情况也大有人在;很多事实问题、法律问题,法官也缺乏从当事人角度来进行换位思考和深入分析,更缺乏从律师角度的大量研究与投入,导致当事人的合法正当权益未能得到支持,这也是多数上诉案件得以改判的主要原因。

法律行业是既注重理论又善于变化的;民商事案件代理也是一门既需要深厚法律功底又需要广泛知识积累,才能不断突破的业务。很多从业执业多年的法官、律师,虽然具有丰富的办案经验,但缺乏时间精力去钻研理论问题,总以固有的办案经验来分析看待问题,面对一些新类型问题,未能从理论角度重新梳理、思考和论证,在个案中代理律师未能提出专业意见的情况下,无法去认真检索和研究相关的判例和观点,极易造成裁判结果的错误。特别对于一些复杂民商事案件而言,似乎有理与无理、正确与谬误,都是“相对”的!案件中的各种优劣势甚至决定性因素极可能隐藏在一些细微事实和具体证据中,需要更细致深入分析,仅仅靠一般程度的粗略阅读分析是远远不够的;需要通过对每个环节进行严谨细致地论证,特别是通过上诉状或代理词等文书写作进行深度梳理分析时,才能厘出清晰的逻辑与有利的角度。我们曾在很多上诉案件取得的颠覆性改判结果,即是基于这种情况!

“经验”、或者说先入为主的旧有办案经验,有时候是客观与严谨的天敌,在一些疑难复杂的民商事案件中尤为如此!唯有深入具体环境分析,以深厚的法律基础理论加上严谨的分析论证,并结合充分的法律依据,才能做好对一审结果的全面分析评判,才能突破一审办案思路的禁锢,找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从而奠定上诉的优势!

二、重新梳理案件的事实和证据问题

办案的核心,一是基础证据、基本事实的审查、分析与认定;二是办案思路、办案逻辑的正确性和严密性。在复杂民商事案件中,特别在面对纷繁杂乱的案件事实和大量证据、存在复杂背景和环节等情况下,以清晰的思路梳理好上述两个方面,殊不容易!严谨的办案思路与较好的阐述分析能力,是靠长期实践和大量训练得来的。从这个角度来讲,光注重法律理论研究、没有经历较多严格办案训练(敷衍型办案不算)的“学者型”律师,有时也常常难以全面应对,而成为法官质疑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的对象。

一审判决在对证据的审查分析、对案件事实的查明认定、对裁判思路的表述中存在的问题,是大部分上诉案件的质疑焦点。从当事人角度,他们可能基于自身的理解,很容易发现其中存在表述上的问题、论证环节的问题等,但对于一些轻微瑕疵等问题,如在上诉中如未能深刻剖析其错误及根源,如未能论证说明属于影响案件定性或结果的关键核心问题,二审就缺乏进行改判的理由及动力。

重新梳理案件的事实和证据,是一种较有效的异议表达方式,通过清晰而准确的分析、阐述,指出原判决存在的错误之处,并提供新的正确的办案思路与意见作为参考。

重新梳理,首先需要站在客观的立场和视角,否则就缺乏说服力、降低可信度;其次,重新梳理需以一种归纳整理的方式,进行统筹分析与阐述,而其中,逻辑清晰是最关键的要求!可以通过各种手段或方式,将正确的思路与结论进行对比、呈现,如采取深入剖析法、归谬法、数据汇总分析、图表方式、示意图方式、等等,以深入展现一审结果的荒谬之处,增强说服力;最后,重新梳理分析要做到有根有据、严谨求证,坚决避免无证据支撑、无法理或法律依据、与事实明显不符或明显不可信的主观臆测表述行为。

三、剖析法律关系与性质,提出新的思路

案件涉及的法律关系、以及判决所依据的法律/法理基础,是审理中较受关注和认真研究的问题。在疑难复杂民商事案件中,特别是在合同、侵权、公司等领域,仍有较多案件在法律关系及定性、法律适用等方面存在存在模糊与争议。这既源于现有的法律理论无法全面覆盖司法实践的复杂性、多样性,也与案件本身的有关背景情况、双方在缔约履约过程中磋商沟通细节等的事实问题密切相关。一审往往限于时间、精力投入,加上“原创”的难度,在部分事实、证据以及涉及定性问题上尚难以考虑周全;而律师在上诉及代理过程中,对这方面研究分析投入,将远高于法官;因此,从上诉审查角度,是较容易发现存在问题的。

即便如此,在二审中提出新的理论观点并深入分析引导形成改判结果,仍是一项相对困难的工作,需要深厚的基础理论功底与严谨的办案分析能力。在案件的动态事实中,如何抓住一些关键事实、清晰而深刻地剖析揭示其法理问题、法律性质,对于多数从业人员来说,是一件非常有挑战性的事情。正如前面所述,对一审判决作正确而深入的分析是基础,而日常的思考、积累、并形成对一些法律问题的独到见解和敏锐性,则是关键!如合同纠纷中涉及到非典型合同类型、合同成立及效力问题、存在约定理解的争议、当事人之间未能严格按合同约定履行(如以实际行为变更合同内容)、合同解除及损失索赔问题、涉及共同债权或共同债务问题的责任承担、第三人代为履行或向第三人履行的法律问题、合伙及公司类纠纷中涉及相关(投资/出资)款项性质、公司企业行为及意思表示形式、等等方面,均存在大量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可能成为影响和改变案件结果的关键因素。如在曾经代理的一些中院、高院的疑难复杂案件(包括一二审和再审)中,部分民商事案件(包括一些合同类、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类以及公司类案件等)在严谨周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全新的法理阐述与分析,促进了合议庭法官对案件事实认识上的更新,获得了法官对律师代理意见的重视和尊重,也最终在裁判结果上获得支持,都是基于这种创造性思路开拓的结果。

(本文拟于2020年初。)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二审代理实务要点探析
'法官,你凭什么说我的诉讼观点错了?'|法官思维模型专栏(一)
律师修炼-法庭上如何说服法官
律师撰写上诉状要点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民商事上诉案件改判和
改判何以发生|解读一审判决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