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诊余谈 | 头痛辨治
1.头痛的病因
头痛之因,非止一端,有风、有寒、有湿、有热、有兼气。兼气者,如火与湿合,《内经》所谓少阳司天之政,二之气,其热郁于上,头痛、呕吐、昏愦是也。有火胜水复者,《内经》所云岁金不及,炎火乃行,复则阴厥,且格阳反上行,头脑户痛,延及脑顶,发热是也。有胃实者,经所谓头痛耳鸣,九窍不利,肠胃之所生是也。有肾厥者,经所谓头痛巅疾,下虚上实,过在足少阴巨阳,甚则入肾是也。有心热者,经所谓心烦头痛,病在膈中,过在手巨阳少阴是也。有痰饮者,其病在脾,东垣所谓太阴痰厥,头痛眼黑,呕吐闷乱,亦湿胜也。有内风者,风从火化,其病在肝,不特厥阴之脉与督脉上会于巅,盖即肝脏冲逆之气,亦能上至巅顶也。又有真气不守,厥而上行,天门真痛,上引泥丸,名真头痛,多不可治。古方云:与黑锡丹,灸百会穴,猛进参、附、乌、沉,或有可生。然天柱折者,亦难为力矣。(《金匮翼》)

2.头痛的症状鉴别
(1)性质鉴别以病因为主,兼涉病机。
头抽痛——多属风袭。
头紧痛——多属寒束。
头热胀痛——多属热郁。
头重痛——多属湿困。
痛如刀劈——风火上冲(肝风、内火上冲)。
痛如锥剌——瘀血阻络。
麻木痛——血虚风痰。
头空痛——肾精亏。
 
(2)部位鉴别以病所为主。
痛在后枕连项背——多属太阳。
痛在前额连及眉棱——多属阳明。
痛在头角连及耳旁——多属少阳(风湿)。
痛在巅顶连及两目——多属厥阴。
痛在脑髓连及眉心——多属督脉。
 
(3)程度、时间鉴别以病机为主,兼涉病所。
暴然作痛持续不减,痛势剧烈——邪实,多因外感。
头痛渐至,时作时止,痛势绵绵——正虚,多因内伤。
 
(4)影响因素(包括起因、诱因、缓解因素)鉴别病因、病机。
用脑易作——血虚、精亏。
近烟火尤剧——多是热盛。
郁怒易作——气郁、郁火。
见风易作——血虚受风。
冒雨后作——寒湿上蒙。
休卧则减——气虚。

【文献参考】
头,象天,六腑清阳之气,五脏精华之血,皆会于此。然天气所发,六淫之邪,人气所变,五贼之逆,皆能相害。或蔽复其清明,或瘀塞其经络,因与真气相薄而为痛也。因风而痛者,抽掣恶风,有汗而痛。因暑热而痛者,或有汗、或无汗,则皆恶热而痛。因湿而痛者,痛而头重,遇天阴尤甚。因痰饮而痛者,亦头昏重而痛,愦愦欲吐。因寒而痛者。恶寒而脉绌急。气虚而痛者,遇劳则痛甚,其脉大。血虚而痛者,善惊惕,其脉芤。(尤在泾《金匮翼》)

3.头痛的证治
1、外感头痛
(1)风寒头痛:头紧痛,恶寒,或鼻塞流涕,兼有咳嗽,或头连项背,吹风遇寒则痛剧,故喜以棉帛裹头,口不渴,舌苔薄白,脉象浮紧。
治疗宜疏风散寒止痛,方选川芎茶调散,或八味大发散。如属阳虚风寒入脑者,可予三五七散。
八味大发散:麻黄、细辛、白芷、羌活、防风、川芎、藁本、蔓荆子。
三五七散:细辛、防风、干姜、附子、山茱萸、茯苓。
 
(2)风热头痛:头胀痛,恶风,或发热、咽痛,口渴,或小便短赤,舌质偏红,舌苔薄黄或薄白,脉浮,或兼数。甚则头痛如裂,或如鸡啄,面红目赤,唇鼻冒火或口舌生疮,小便热痛,或大便闭结,舌苔黄,脉滑数。
治疗宜疏风清热止痛,前者方选菊花散或翘荷汤加苦丁茶、蔓荆子之类或消风散热方,后者可用凉膈散加减或《评琴书屋医略》头痛方加减,或黄芩汤加夏枯草、钩藤、菊花、荷叶边之属。
菊花散:菊花、石膏、防风、旋覆花、枳壳、蔓荆子、甘草、羌活、生姜。
消风散热方:薄荷、连翘、黄芩、栀子仁、荆芥、牛蒡子、犀角、桔梗、甘草。
《评琴书屋医略》头痛方:杏仁、连翘、蔓荆子、钩藤、白菊花、荷叶边。热盛加羚角、苦丁茶;挟暑热,合六一散。
 
(3)风湿头痛:头痛而重,肢体酸重,或脘痞,面色晦滞,小便短少,或大便溏薄,苔腻,脉浮而濡。挟寒则口不渴,溲不赤;挟热则口渴,多喜冷饮,或不多饮,小便黄,或鼻流浊涕,脉濡不静。
治疗宜疏风胜湿,可予神术散。风湿挟寒,可与羌活胜湿汤;风湿挟热,可与清空膏或清震汤加减。
神术散:苍术、藁本、川芎、羌活、白芷、甘草、细辛。
清空膏:羌活、防风、黄芩、黄连、柴胡、川芎、甘草。


2、内伤头痛
(1)火热头痛
头痛,动作则甚,烦渴苔黄,便秘,夜寐不安,此阳明胃实,燥气偏亢,法以酒蒸大黄、白芍、天花粉、黄芩、秦艽、麻仁之类,苦泄润导,以削其势。
头如锥刺作痛,甚则如劈,烦热脉数,于肝胆则兼眩晕口苦,龙胆泻肝汤主之;于心则神昏失眠,黄连上清丸主之;于胃则潮热谵妄,三一承气汤主之。三者皆火邪偏实,故均主攻。
黄连上清丸:黄连、黄芩、黄柏、梔子各八两,炒黑,白菊花、当归尾各四两,桔梗、葛根、薄荷、玄参、天花粉、川芎各二两,姜黄、连翘各六两,大黄十二两。
附:阳明、少阳两经郁火,外受风邪引动,头痛,以眉棱骨级额角为甚,或兼面红目赤,额筋拒急,舌红苔黄。可予新加葛斛石膏汤(何炎燊方),肝火盛再加羚角、钩藤。
新加葛斛石膏汤:葛根、石斛、石膏、生地、丹皮、栀子、苦丁茶、荷叶边、夏枯草。
尤在泾新定热厥头痛方:生地(三钱) 知母(酒炒) 黄芩(酒炒,各一钱) 薄荷 黑山栀 甘菊 甘草 荆芥(各五分) 红花(三分)
《金匮翼》引王节斋语:久病头风,略感风寒,便发寒热,头须重绵浓帕包裹者,此属本热而标寒,世人不识,悉用辛温散之。轻时得效,误认为寒,殊不知其本有郁热,毛窍常疏,故风易入,外寒束其内热,闭逆而为痛。辛热之药,虽能开通闭逆,散其表之寒邪,然以热济热,病本益深,恶寒愈甚矣。惟当泻火凉血,而佐以辛温散表之剂,以从法治之,则病可愈而根可除也。
 
(2)痰厥头痛
头痛目眩,呕吐痰涎,咳嗽胸满,饮食不下,寸关脉滑者,此属痰厥头痛,以加味二陈汤辛开化痰,如兼口干苦、目赤,可予《蒲园医案》痰火头痛方;甚则风痰壅盛,目不欲开,兀兀欲吐者,与局方玉壶丸加雄黄、白术、姜汁之类以祛风痰。
 加味二陈汤:半夏、陈皮、茯苓 、甘草、川芎、蔓荆子、细辛、姜汁。
《蒲园医案》痰火头痛方:茯苓、法半夏、沙参、黄芩、川芎、菊花、僵蚕、甘草、大青根
玉壶丸加雄黄、白术、姜汁:生南星、生半夏各一两,天麻五钱,白面三两。上为细木,水打为丸,雄黄、白术煎水,加姜汁少许吞下。
 
(3)气虚头痛
头痛眩晕,或作或止,少气懒言,脉虚恶寒,不能食,乃脾肺气虚,清阳不升,法宜升阳补气,主以补中益气汤加细茶叶、蔓荆子之类。
平素烦劳操持,头痛似晕,目花耳鸣,咽干口燥,精神紧张时更甚者,此属气阴两虚,可予益阴聪明汤(何炎燊方),脉弦劲,面赤烘热,筋肉惕动者,去升麻、蔓荆子,加龟板、石决明。
益阴聪明汤:升麻、葛根、白芍、甘草、蔓荆子、蒺藜、天冬、生地、女贞子、首乌、玉竹。
  
(4)少阳气郁络阻
偏头痛,或如锥刺,或如鸡啄,局部搏动,时轻时重,情怀不遂或逢阴雨之天均可加重,舌苔薄白,脉弦。可予散偏汤加减。
散偏汤:川芎、白芷、白芍、白芥子、香附、柴胡、郁李仁、甘草。
 
(5)血虚受风
头痛自鱼尾上攻,目眩,脉细或芤,此属营血不足,虚风作痛,产后亡血,多有此证,宜补血熄风,四物汤加菊花、蒺藜,或芎归汤。
四物汤加菊花、蒺藜:当归酒洗、生地黄、芍药、川芎、菊花、蒺藜。
芎归汤:川芎、当归酒洗。
 
(6)厥阴头痛
头痛喜按,手足厥冷,口吐涎沫,脉沉细而缓者,此肝阳不足,虚风上犯,名曰厥阴头痛,法宜苦温,以化阴霾,吴茱萸汤主之。
若眩晕抽掣,巅项胀痛,手不能近,畏见阳光,脉弦大而芤,或弦细而数者,则属肝阴不足,风火上冲,名曰厥阳头痛,法宜育阴熄风,大定风珠主之。
附 曾懿偏左头痛方:石决明、天麻、桑叶、夏枯草、石斛、玉竹、山茱萸、枸杞子、炒白芍、当归、川芎、白蒺藜、蔓荆子。
 
(7)肾虚头痛
头痛耳鸣,或兼牙根酸软,甚则痛时如有火热上冲泥丸者,乃肾阴不足,龙火浮越,法宜壮水之主,以制阳光,主以知柏八味丸加玄武板、枸杞、桑蒺藜之类;
若肾阳不足,阴气逆行而上,头痛不可忍,其脉举之则弦,按之则坚者,此上实下虚,法宜益火之原,以消阴翳,附桂八味丸主之,黑锡丹亦主之;
更有精气两虚,头脑空痛,腰脚痿弱,脉微细者,宜填补精气,主以龟鹿二仙胶之类。
 
(8)瘀血头痛
本类患者多为壮年妇女。其症状特点为:头痛时作时止,或痛如针刺,或剧痛如裂,或走路震痛。自感胸满不舒,烦躁易怒,甚则奄忽发狂。经行滞涩量少。且夹瘀块不鲜,或经前腹痛如绞,或经行头痛加重,口苦咽干,失眠多梦,面色晦滞,舌质紫黯。或有瘀斑瘀点、脉细弦或细涩。
治此病证,常采用活血化瘀,平肝熄风之法。方用《医林改错》中的“血府逐瘀汤”加菊花、夏枯草等,多获良效。若日久病重者可酌加全蝎粉3g冲服,以增强入络搜邪之力(赵金铎经验)。也可用通窍活血汤(藁本、白芷易麝香)。

引用文献:
《实用辨证论治程式通论》
《姚荷生中医内科学评讲》
《金匮翼》

整理&编辑&排版 王建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头痛辨治八法
蔓荆子的功效与作用【白背木耳】
治头痛,中药方
【医方赏析】栀子胜奇散 ,主治胬肉攀睛!
蔓荆子.治神经性头疼有奇效。气血不足者禁用
【老中医绝技】 头痛中医辨证论治 加减清上蠲痛汤 偏头痛 沈炎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