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白虎桂枝汤再思考

白虎汤病机是郁热
    《伤寒论》第174条 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抟,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若其人大便硬,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术汤主之。
     《伤寒论》第175条 风湿相抟,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甘草附子汤主之。
(《金匮要略·中风历节》诸肢节疼痛,身体尪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


    《伤寒论》第176条 伤寒脉浮滑,此以表有热,里有寒,白虎汤主之。
    《伤寒论》第177条 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

      风寒湿由表入里化热,继而耗伤津液,从这个角度分析,《伤寒论》第176条“里有寒”之寒乃郁滞之意,指热郁滞于里,故白虎汤病机为热郁。由第176条至219条再到350条,热郁于里,至局部郁滞,再到热厥。


热深厥亦深 表里要细辨
     第176条 伤寒脉浮滑,此以表有热,里有寒,白虎汤主之。
     第219条 三阳合病,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不仁,面垢,谵语遗尿,发汗则谵语,下之则额上生汗,手足逆冷。若自汗出者,白虎汤主之。
      第350条 伤寒脉滑而厥者,里有热,白虎汤主之。
热郁渐重,热深厥亦深。由脉浮滑到脉滑,由腹满身重到四肢厥逆。

具体言之:
       第219条 三阳合病,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不仁,面垢,谵语遗尿,发汗则谵语,下之则额上生汗,手足逆冷。若自汗出者,白虎汤主之。
       第267条 三阳合病,脉浮大,上关上,但欲眠睡,目合则汗。

      第219条虽为阳明热盛,热处于郁滞状态,热势向外而自汗出,腹满身重;第267条阳明里热炽盛,热势内壅郁闭,有内敛之势,故但欲眠睡,目合则汗。可参考第201条。如热邪没有出路,热结阳明,趋向于阳明腑实承气汤证,吴鞠通《温病条辨·中焦》篇第一条已有明示,可参看。


      第201条 阳明病,脉浮而紧者,必潮热,发作有时,但浮者,必盗汗出。
     阳明热结于内,趋于阳明腑实而潮热,热盛外冲脉浮而盗汗出。
      第189条 阳明中风,口苦咽干,腹满微喘,发热恶寒,脉浮而紧,若下之,则腹满小便难也。

     相对于第201条脉浮而紧,第189条有表证故发热恶寒,不可下之
      第208条 阳明病,脉迟,虽汗出不恶寒者,其身必重,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者,此外欲解,可攻里也……若汗多,微发热恶寒者,外未解也……
      与第189条相比,第208条热郁于里,类第219条白虎汤汗出,腹满身重,有潮热者,趋于阳明腑实,和第201条同理。

      第218条 伤寒四五日,脉沉而喘满,沉为在里,而反发其汗,津液越出,大便为难,表虚里实,久则谵语。
      与第208条相比,此脉沉,彼脉迟,热邪俱趋向凝结于里而尚未完全离表。治疗当清泄里热兼透表,汗为所禁,防伤津液。

      第221条 阳明病,脉浮而紧,咽燥口苦,腹满而喘,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身重……(倾向于白虎桂枝汤)
      “脉浮而紧,咽z口苦,腹满而喘”与第189条相比,第221条以化热入里而热迫津液外出而汗出,热郁而腹满、身重,同第219条同理。此条趋向于白虎桂枝汤或三黄石膏汤需辛味引邪外出,若热郁入营而身体疼烦者,桂枝入营通络更为恰当。


      第99条  伤寒四五日,身热恶风,颈项强,胁下满,手足温而渴者,小柴胡汤主之。
     与第219条相比,手足温而正气已偏虚,治从少阳运转枢机,以引邪从太阳外出,第218条 趋向于阳明热结,而第219条阳明热盛郁滞于里, 热性炎上又攻冲于表里内外,主以清泄阳明热盛之白虎汤。

    《伤寒论》第350条 伤寒,脉滑而厥者,里有热,白虎汤主之。
    《伤寒例》曰:“凡脉大、浮、数、动、滑,此名阳也。”脉滑主热,热郁至厥,热甚厥亦深,甚至通体厥。
    《伤寒论》第335条 伤寒,一二日至四五日,厥者必发热。前热者后必厥,厥深者热亦深,厥微者热亦微。厥应下之,而反发汗者,必口伤烂赤。

       阳郁至厥是一逐渐加深的过程,随着阳气日渐郁闭,渐至四肢厥冷,即“厥深者热亦深”,治当清泄里热,禁汗。
      《伤寒论》第339条 伤寒,热少微厥,指头寒,嘿嘿不欲食,烦躁,数日小便利,色白者,此热除也,欲得食,其病为愈。若厥而呕,胸胁烦满者,其后必便血。

      疾病是一发展过程,阳郁向愈,热除欲食,厥微者热亦微;阳郁加重,仅指头寒至四肢厥冷,不欲食至呕,由烦躁至胸胁烦满,厥深者热亦深,阳郁更加严重至便血。基于此,当前新冠疫情王清任解毒活血汤可加减应用。

      寒湿或风寒湿在表-表邪入里化热-热初郁于里兼表证-无形邪热完全郁滞于里-热邪郁结于里兼表证-热邪完全郁结于里。再参机体夹杂痰饮瘀血饮食积滞及内生五邪和气血阴阳的不足,医者,意也,悟存其间。

      参考《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有关白虎汤的论述加深对白虎汤机理的理解

《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
伤寒例
       传阳明,脉大而数,发热,汗出,口渴舌燥,宜白虎汤,不差,与承气汤。
       类宋本《伤寒论》176条

温病脉证并治
       若伏气温病,误发其汗,则大热烦冤,唇焦,目赤,或衄,或吐,耳聋,脉大而数者,宜白虎汤。
       温病,治不得法,留久移于三焦。其在上焦,则舌謇,神昏,宜栀子汤;其在中焦,则腹痛而利,利后腹痛,唇口干燥,宜白虎加地黄汤;其在下焦,从腰以下热,齿黑,咽干,宜百合地黄牡丹皮半夏茯苓汤。
       白虎汤之热可自内发,来自伏邪;亦可来自风寒湿外邪化热入里。

伤暑脉证并治
       伤暑肺先受之。肺为气府,暑伤元气,寸口脉弱,口渴,汗出,神昏,气短,竹叶石膏汤主之。
       伤暑,发热,汗出,口渴,脉浮而大,名曰中暍,白虎加人参黄连阿胶汤主之。
       太阳中热者,暍是也。其人汗出,恶寒,身热而渴,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太阳中暍,发热,恶寒,身重疼痛,其脉弦细芤迟,小便已,洒洒然毛耸,手足厥冷;小有劳身即热,口开,前板齿燥;若发汗,则恶寒甚;加温针,则发热甚;数下之,则淋甚;白虎加桂枝人参芍药汤主之。
      与桂枝新加汤对看。

       伤暑,脉弱,口渴,大汗出,头晕者,人参石膏汤主之。
人参三两 石膏一斤碎(绵裹) 竹叶一把 黄连一两 半夏半升(洗)
       似《温病条辨》减味竹叶石膏汤。

伤燥脉证并治
       燥病,色黄,腹中痛不可按,大便难,脉数而滑,此燥邪乘脾也,白虎汤主之。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太阳病,服桂枝汤后,大汗出,脉洪大者,与白虎汤;若形似疟,一日再发者,宜桂枝二麻黄一汤。
       太阳病,服桂枝汤后,大汗出,大烦渴,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伤寒,若吐,若下后,七八日不解,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时时恶风,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伤寒,无大热,口燥渴,心烦,背微恶寒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伤寒,脉浮,发热,无汗,其表不解,不可与白虎汤;渴欲饮,无表证也,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伤寒,脉浮滑,此以里有热,表无寒也,白虎汤主之。

       三阳合病,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不仁面垢,若发汗则谵语遗尿,下之,则手足逆冷,额上汗出;若自汗者,宜白虎汤。自利者,宜葛根黄连黄芩甘草汤。
      阳明病,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伤寒,脉滑而厥者,里有热也,白虎汤主之。
      伤寒解后,虚羸少气,气逆欲吐者,竹叶石膏汤主之。
      师曰:阴气孤绝,阳气独发,则热而少气烦悗,手足热而欲呕,此名瘅疟,白虎加桂枝人参汤主之。
      疟病,其脉如平,身无寒,但热,骨节疼烦,时作呕,此名温疟,白虎加桂枝汤主之。

       温疟乃邪气内藏于肾,至春夏因外邪引动而始发,为伏气外出之证。热从肾出,外合于其合而上并于阳明也,而现骨节疼烦,白虎甘寒除热,桂枝入营通络因势而达之引邪外出。

       膈间支饮。其人喘满,心下痞坚,面色黧黑,其脉沉紧,得之数十日,医吐下之不愈者,木防己汤主之;不差,木防己汤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主之。
       水热互结,石膏与桂枝寒热并用。


《伤寒论》
      第26条 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第168条 伤寒,若吐若下后,七八日不解,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时时恶风,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第169条 伤寒无大热,口燥渴,心烦,背微恶寒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第170条 伤寒脉浮,发热无汗,其表不解,不可与白虎汤;渴欲饮水,无表证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第222条 若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第397条 伤寒解后,虚羸少气,气逆欲吐,竹叶石膏汤主之。(《金匮要略·肺痈》大逆上气,咽喉不利,止逆下气者,麦门冬汤主之。)

      疾病是一发展的过程,临证辨证重在把握病势。由白虎汤-白虎加人参汤-竹叶石膏汤-麦门冬汤-炙甘草汤-桂枝加龙牡汤-二加龙骨汤,由实渐虚。

       白虎桂枝汤-木防己汤-竹皮大丸-二加龙骨汤。


《金匮要略·疟病》
      温疟者,其脉如平,身无寒但热,骨节疼烦,时呕,白虎加桂枝汤主之。
《金匮要略·中风历节》
       诸肢节疼痛,身体尪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
《金匮要略·肺痈》
       大逆上气,咽喉不利,止逆下气者,麦门冬汤主之。
《金匮要略·痰饮》
       隔间支饮,其人喘满,心下痞坚,面色黧黑,其脉沉紧,得之数十日,医吐下之不愈者,木防己汤主之;虚者即愈,实者三日复发,复与不愈者,宜木防己汤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主之。
《金匮要略·妇人产后》
       妇人乳中虚,烦乱呕逆,安中益气,竹皮大丸主之。

       正气渐虚至二加龙骨汤,下期再续
       二加龙骨汤再思考

主审:牛广斌
执笔:牛广斌
排版:本草竹林
供图:江雪奇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经方实验录方证直解(第六案)[[一、原案抄录:第六案 桂枝汤证...]]
第二节、复合病机一、阳明中风
张仲景“清”法治温热病三环节之“转”
经方临床模拟练习-每日一案(第118期)
白虎汤证学习笔记
经方方证浅解(三)白虎汤、白虎加人参汤方证浅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