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本草杂谈】柴胡:和解少阳寒热, 升举下陷中气

中药柴胡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柴胡 (北柴胡) 和狭叶柴胡 (南柴胡) 的根或全草。南柴胡, 根茎细, 表面红棕色或黑棕色, 有败油气味, 叶片形如竹叶, 又称 “竹叶柴胡”。

主产于我国南方, 如湖北、江苏、四川等地。北柴胡, 呈圆柱或长圆锥形, 根头膨大, 质硬而韧, 不易折断。皮部浅棕色, 木部黄白色。气微香, 味微苦。因其根硬韧, 又名硬柴胡。主产于我国北方, 如辽宁、甘肃、河北、河南等地。尤其河北邯郸涉县, 自古就是北柴胡的主要产地, 现已通过国家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地 理标志产品认证。千亩以上种植园区就有10多个, 年产量在4000吨左右。 

邯郸是战国时期赵国的国都, 据早于《史记》 的史书 《竹书记年》 记载, 早在商朝末年就在此建成离宫, 即取名 “邯郸”, 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 历经沧桑, 从未更名。邯郸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 又是中国成语 典故之都。 

据统计, 与邯郸有关的成语典故共有1500多条。耳熟能详的也有数十条, 如负荆请罪、 完璧归赵、价值连城、刎颈之交、围魏救赵、 梅开二度、退避三舍、毛遂自荐、纸上谈兵、 邯郸学步、胡服骑射、黄粱美梦、南辕北辙、 河伯娶妻、窃符救赵、三寸之舌、惊弓之鸟、 旷日持久、罗敷采桑等, 不胜枚举。 

邯郸, 自古出美女。历史上著名的美女, 如蔡文姬、赵姬、卓文君、貂蝉、甄宓、罗敷、 陈阿娇等, 不一而足。 

柴胡始见于 《本经》。名茈胡。茈字有四个读音: ①读 zi, 通 “紫”,即紫草。②cí, 凫 ( 音扶) 茈, 古指茡荠。③读 cǐ, 茈虒 ( 音思), 犹 “差池” 参差不齐。④读 chái 柴, 即 “茈胡”。《说文》: “茈, 草也。” 

直至宋仁宗时, 苏颂编著 《图经本草》, 始易其名曰 “柴胡”, 一直沿用至今。此外, 柴胡的别名, 还有地熏 (出自 《本经》)、 芸蒿 (出自 《名医别录》)、 山菜 (出自《吴普本草》)、 茹草 (出自 《吴普本草》) 等。对这些别名, 陶弘景和李时珍是这样解释的。陶弘景《名医别录》: “茈胡, 叶名芸蒿, 辛香可食。” 李时珍曰: “茈胡生山中, 嫩则可茹, 老则采而为柴。故苗有芸 (香 草) 蒿、 山菜、 茹草之名, 而根则柴胡也。” 

处方用名: 柴胡、 硬柴胡 (北柴胡)、 软柴胡 (南柴胡)、 酒柴胡、 醋柴胡、 鳖血拌柴胡。 


柴胡味苦、辛, 性微寒, 归心包络、肝、胆、三焦四经。可和解退
热、疏肝解郁、升阳举陷。柴胡在升提清阳之气的补中益气汤剂中, 用量宜小, 3~5克便好所以小剂量柴胡升提气机; 中剂量柴胡疏肝解郁; 剂量柴胡解表退热, 1215克为宜柴胡性能升发, 故真阴亏损肝阳上升之证忌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每日一本草—柴胡
本草品汇精要 续集卷之二 草部黄花蒿
【柴胡知识】柴胡种植
食療本草卷上 青蒿(草蒿)〈寒〉
青蒿
中国传统中药材——柴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