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百合固金湯的應用
userphoto

2023.08.13 四川

关注

百合固金汤

《医方集解》

【方药】

  生地黄二钱(6克) 熟地黄三钱(9克) 麦冬钱半(5克)百合 白芍(炒)当归 贝母 生甘草各一钱(各3克) 玄参桔梗各八分(各3克)

【用法】

水煎服。

【原文】

  百合固金汤,治肺伤咽痛,喘嗽痰血。(《医方集解·补养之剂》)

【解说】

  本方为肺肾阴虚证而设。肺肾阴虚,金水不能相生,流泛为痰,可见喘嗽痰血, 咽喉疼痛等症。故用百合、麦冬润养肺阴,二地、玄参滋养肾阴以治本;以贝母、桔梗、甘草清金化痰、宣肺利咽;更以芍药、当归,柔肝木以保肺金,养肝血以生肾水。共成金水不生,肺肾阴虚之首选方剂。值得注意的是, 方中药物多属寒凉,久服易伤脾胃, 故李士材谆谆告诫曰:“此方殊有卓见,然土为金母,清金之后,亟宜顾母,否则金终不可足也”(《医方集解》),试属经验之谈。

【运用】

一、定时咯血

  曾飞云医案:邓某,男,63岁,退休工人,因咯血一周于1993年12月2日初诊。患者于11月25日起每至深夜12点半钟(前后不相差 10分钟)准时咯血,咯血量约50~100ml,血色鲜红,略带泡沫,无食物残渣,咯血前先有脊梁骨一阵寒凉,胸闷,上腹部不适,作胀,然后咯血,持续约半小时左右,每次咯血总量不超过100ml。曾有“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病史二十余年,有过痰中带血但无咯血史。1985年已行“胃大部分切除术”。病初某医生诊断为“术口溃疡出血”,给予止血剂、胃药等治疗一天无效。另择他医, 给予点滴先锋霉素和止血剂,口服抗痨药物等西药, 另配祛风散寒中药,如荆防、柴桂等治疗, 非但乏效,反增咯血加重,心烦不寐, 急求余诊治。刻诊:定时咯血, 血色鲜红,胸闷心烦, 胸脘胀满, 大便秘结,4、5日一行,头昏耳鸣,腰膝痠软,形体消瘦, 咽干舌红,苔薄白, 脉细数。但无咳嗽、潮热、盗汗等。大便潜血试验弱阳性。中医诊断:血证(咯血)。辨证为肺肾阴亏, 阴虚火旺。病机为肺肾阴虚, 津亏血枯,肠道失调,腑气不通, 虚火上炎, 灼伤肺络而致咯血。治以滋补肺肾,养阴降火, 增液通腑, 兼止血。拟百合固金汤加味:

  百合15克,生地15 克,熟地20克,玄参12克,麦冬12克,白芍10克,当归12克,川贝9克,桔梗6克,百部10克, 白芨12克,仙鹤草20克, 甘草6克。水煎服。

  服完1剂后,当晚解下结便量多, 失气通, 顿感腹部轻松,半夜未再咯血,继服前药一剂。

  12月4日复诊,不再咯血, 大便通畅,腹部无胀感,无胸闷,无咽干,仍感头昏耳鸣, 舌质略红, 苔薄白, 脉细数。继前治疗,拟方为:百合15克,生地15克,熟地20克,玄参12克,麦冬12克,白芍10克,当归12克,川贝9克,桔梗6克,百部10克,白芨12克,甘草6克,2帖。另加服六味地黄口服液,以善其后,随访二年余,未见复发。

(光明中医 1998;〈4〉:46)

  按语:咯血又称嗽血或咳血,系多种原因损伤肺络,血液妄行, 溢入气道而致。临床此证较多见,然以定时而咯血者,甚为鲜见,临床报道也很少。深夜12点半钟乃“子时”也,为阴阳交替之时,即阴盛之极,阳升之初。另外由于年老久病,素体虚弱,尤以肺肾阴虚为著,津亏血枯, 大便失于濡养,腑气不通, 致虚火上炎。二者相合为患,虚火炽盛以子时最为明显,上灼肺络,血液安行,溢入气道, 故表现为定时咯血。此例咯血看似虚火炽盛为主,实以阴虚及腑气不通为主, 阴虚以肺肾阴虚、津血同亏为要点,故以百合、生地、熟地、玄参、麦冬滋养肺肾, 养阴清热,增液通腑,当归、白芍滋阴养血, 引血归经,川贝、桔梗、百部润肺化痰,并有提壶揭盖之意,白芨、仙鹤草收敛止血,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共奏滋养肺肾,养阴清热,增液通腑, 清肺止血的功效, 故腑气通畅,便行血止, 危及生命之重证, 片刻间效如桴鼓。

二、胸痹(自发性气胸)

  曾瑞川医案:郭某某,住院号840164,男,56 岁,江西吉安人。因咳嗽、气迫及右胸持续性钝痛4天于 1984年元月7日急诊入院。体检:体温 37.2℃,P75次, R22 次,Bp120/70。右胸肋间隙增宽,叩诊呈鼓音,呼吸音消失;左胸叩诊过度反响,呼吸音代偿性增强,无罗音。心律整, 速率 75次, 心音低钝。化验:Hb12.8克,RBC442万, WBC6000, N30%,L69%, M1%,大小便常规正常。ESR6mm/小时。X线示右肺尖及外带无纹理透亮,并可觅及被压缩的肺胸膜边缘;左肺上野有中等量斑纹点状致密阴影,其余肺野透光度强。横膈低,心影呈滴水状。X线诊断:(1)右气胸、(2)肺气肿、(3)陈旧性肺结核。常规给予庆大霉素、雷米封、乙胺丁醇、敌咳等治疗,症状未缓解。9日开始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百合固金汤(用量略),每日1剂, 10日为一疗程。服药4剂后(元月12日),患者觉胸闷气急好转,唯右胸有断续性钝痛。经一个疗程后(元月19日),患者自觉症状消失,两肺均有呼吸音,但较粗糙。胸透示:两肺上野均有中等量片状致密阴影,其余肺野透光度增强。横膈低,心影呈滴水状。X线诊断为(1)陈旧性肺结核;(2)肺气肿。于元月25日病愈出院。

(中西医结合杂志1986;〈5〉:281)

  按语:曾氏用百合固金汤治疗气胸15例,其中结核性气胸11例,有10例收效,有效率达90.9%。对照组纯用西医方法治疗, 未加用百合固金汤,结果有结核性气胸10例,仅6例收效,有效率为60.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说明百合固金汤对结核性气胸有一定疗效,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之。

三、心悸(病毒性心肌炎)

  沈之峭医案:关某,女,32岁,1985年2月24日初诊。始于感冒,曾有发热,胸闷心悸,咳嗽已月余。某医院诊断为病毒性心肌炎,多次心电图检查: 频发室早。经静滴辅酶A、三磷酸腺苷,口服肌苷片等药物,疗效均不明显。刻诊:心中悸动不安,胸闷,咳呛痰少而粘,咯出不爽,头晕寐少,舌质嫩红苔薄口干,脉细数带滑。证属肺阴耗损,痰热未清, 心神被扰,法当养阴润肺,清热化痰宁心。拟百合固金汤化裁。

  处方:百合15克, 生地、玄参、丹参、麦冬各12克, 川贝母6克,桔梗、北五味各9克,甘草3克,珍珠母6克,瓜蒌皮10克。

服20剂后心悸已定,胸部宽畅,心电图检查:大致正常。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1998;〈2〉:27)

  按语:心肺同居上焦,而“肺朝百脉”,感邪耗伤肺阴, 灼津为痰,痰热内蕴,而致心悸胸闷。故以养阴清热、润肺化痰的百合固金汤化裁,加入五味子敛心肺耗散之津气, 丹参、珍珠母宁心定悸,瓜蒌皮宽胸利膈、清热化痰, 共奏良效。

四、不寐(神经衰弱)

  沈之峰医案:泮某,男,46岁,1981年4月15日初诊。自诉秉质虚弱,五志易动, 因情志不遂后,患有神经衰弱,失眠证将近3年,甚则连宵不寐。心神恍惚, 情绪低落或烦躁易怒, 记忆力减退,时有发冷发热感,食欲时好时差, 咽燥干咳,口苦溲赤,舌红少津, 脉细数, 证系心肺阴虚内热使然,治宜清心宁神养阴润肺,以百合固金汤加味。

  处方:百合30克,生地、熟地、丹参、玄参、麦冬各12 克,川贝母5克,桔梗、知母各9克,甘草3克, 生白芍、当归、茯苓各10克,炒枣仁15克,5剂。

  复诊诉:药后每夜可睡四、五小时, 情绪稳定,仍踵前法 10剂,诸恙悉平。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1998;(2):27)

  按语:本例有《金匮》百合地黄汤的适应证, 并结合具体证情,以养阴清热的百合固金汤为主方,扩而充之,正本清源而臻寐安。

五、消渴(糠尿病)

  沈之巙医案:汪某,男,35岁,1988年9月17日初诊。患糖尿病,间断服用D—860片剂2年余。近因工作烦劳, 口渴多饮,尿频量多,消瘦明显,头晕耳鸣腰痠,时有潮热盗汗,舌质红苔少,脉沉细而数, 空腹血糖 165%毫克。询问家族中,谓父亲亦患有糖尿病。中医称此病为消渴。叶天上谓:消渴证“不越阴虚阳亢,津涸热淫而已。”因肾主先天,而肾阴为一身阴液之根本,其与遗传因素有关,故肾阴不足可知。肺为水之上源, 阴虚则火旺,肺受燥热所伤,肺不布津, 故口渴多饮,水液直趋下行, 故小便频数量多,而此子病累母肺肾阴虚之证,治拟甘寒滋润法,方用百合固金汤加味。

  处方:百合、生地、熟地、玄参、麦冬、生白芍各12克,川贝母5克,桔梗6克,甘草3克,当归10克,地骨皮30克。

  服10剂渴饮、小便均有减少,原方调治匝月, 精神好转, 体重增加。空腹血糖125%毫克,并查甘油三脂及胆固醇均在正常范围。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1998;〈2〉:27)

  按语:肺津敷布以滋肾, 肾阴上滋以养肺,肺肾阴液互相滋养,谓之“金水相生”,百合固金汤有寓此意, 阴液充足, 虚火敛降,肺肾得养, 则消渴缓解。并嘱其调神节食,劳逸适度。《儒门事亲》云:“不减滋味,不戒嗜欲, 不节喜怒,病之而复作,能从此二者,消渴亦不足忧矣。”

六、遗精

  刘进书医案:张某某,20岁, 1989年4月10日诊。两月前出现梦遗,1周2~3次。服金锁固精丸、天王补心丹等罔效。近10日来,每夜遗精,伴头晕目眩,耳鸣心悸, 神疲乏力, 健忘,腰膝痠软。舌质红,脉细数。此乃肾阴不足,相火妄动,扰乱精室所致。治以滋阴降火,宁心安神。

  药用百合、生龙骨、生牡蛎、莲子须各 30 克,生地、熟地、生白芍、麦门冬、茯神各15克,玄参20克,五味子12克。

  服3剂,未再遗精。续服6剂,诸症消失,精神好转。随访1年未复发。

(浙江中医杂志 1991;〈11〉:491)

  按语:刘氏等用本方治疗遗精 120例,结果痊愈102例,好转15例,无效 3例,有效率97.5%。

七、尿血

  周京述医案:肖某某,男,72岁,四川省开江县靖安公社人,1983年8月17日初诊。自诉患“肺结核”病潮热盗汗年余, 近两月来腰膝疲痛,小便频数呈深红色, 尿检红细胞(+ + + ), X线腰部拍片未见结石阴影。前医曾用五苓、八正辈加减治疗收效甚微。患者年高体瘦,两颧发赤,舌红少苔,脉弦细而数。审其病机应为肺肾阴虚,相火妄动,灼伤脉络所致之尿血症,拟以百合固金汤加大黄。

  处方:百合15克, 生地15克,熟地15克,玄参15克,桔梗10克,寸冬15克,白芍10 克,当归10克,大黄15克,川贝母3克(另包冲服)甘草3克。

  服上方3剂, 小便量多, 色转淡黄, 大便微稀, 潮热退,盗汗止。宗上方略有加减再服6剂,诸症悉平,尿检转阴。唯腹部微痛,大便稀溏,头昏纳差,改用参苓白术散调理脾胃而愈。随访两年未复发。

(成都中医学院学报1987;〈3〉:30)

八、水肿(急性肾炎)

  周京述医案:刘某某,女, 33岁,四川省开江县长田乡人,1985年6月8日入院。患者头昏目眩两月余,经常昏倒在地,全身浮肿,面色青白, 两颧微赤,五心烦热,潮热盗汗,腰膝痠软无力, 双下肢水肿,按之没指,小便短涩而痛。尿检蛋白(+ + + ),红细胞( + + ), 管型少许, 血压 140/98毫米汞柱,血色素6.1克, 西医诊断为“急性肾炎”。用青、链霉素、双克、速尿及中药五苓散、真武汤等温阳化气行水之药,治疗20余天,疗效不佳。余诊时,症状基本如前。此肺肾阴亏湿热留恋下焦,膀胱气化不利之证, 拟百合固金汤合八正散加减以滋阴利水,清热除湿。

  百合15克,生地15克,熟地15克, 桔梗10克, 玄参15克,寸冬 15克, 白芍10克, 当归10克, 川贝母3克(另包冲服)木通10克,车前草30克,大黄15克,滑石20克, 甘草3克。

  服药后,当晚即解小便5次,其量甚多。翌晨,颜面浮肿渐退,双下肢亦出现皱纹,用此方适当加减化裁先后服 18剂, 尿检转阴,血压:128/86毫米汞柱,血红蛋白:9.8克/100毫升, 饮食增加,而色红润而愈。嘱忌盐三个月,常服六味地黄丸以资巩固。随访至今未复发。

(成都中医学院学报1987;<3>:30)

九、阴茎奇痒疼痛

  周京述医案:谢某某,男, 18岁,1983年8月31日入院。患者两月前因患“头痛发烧呕吐”等症,在某县医院诊断为“结核性脑膜炎”,住院治疗二十多天,好转出院后,胸部反复出现“枯痞”,阴茎奇痒, 疼痛难忍。入我院时,症见面色萎黄,神疲纳差, 头痛微咳, 心烦懊侬,头面出汗,齐颈而还,胸部及上腹部遍布白色粟粒状疹子,扪之碍手, 疹点细长, 顶尖如毛刺状, 质硬,全身皮肤瘙痒,阴茎(龟头部为甚)奇痒难忍,不时用手搓揉,解小便时龟头疼痛,滴沥难出,舌赤少苔,脉细数。分析病机应为湿温之邪,郁于肌表, 缠绵不愈,耗伤阴液,金水俱亏, 气液枯竭之证,拟用百合固金汤合芪仁竹叶散加减,滋阴润肺以治本,清热利湿以治标。

  处方:百合15克,生地15 克, 熟地15 克, 玄参15克, 川贝母3克,桔梗20克,黄芪30克,甘草3克。

  服上方3剂,白痞渐退,小便通畅,原方略有增损更服8剂,白痞尽去,小便清长,阴茎瘙痒疼痛均止,唯头昏,行走颤抖,改用补中益气汤善后。

(成都中医学院学报1987;<3>:31)

  总按:上三案均为泌尿系疾病,临床实践证实,百合固金汤不但对呼吸系疾病有确切疗效,治疗泌系疾病,疗效亦佳。因肺为金脏,肾为水脏, 金为水母,补肺清金即能生肾水, 故对泌尿系疾病而属肺肾阴亏者, 颇具效验。唯久服有碍中土运化, 当以培补中气为善后之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最适合秋天喝的神仙汤,眼干鼻干口干唇干咽干皮肤干大便干统统看过来
【时方运用】百合固金汤的临床运用经验
百合固金汤,一个专门治疗阴虚咳嗽的方子
百合固金汤—Earls360
百合固金汤
【偏方】一张方,把痰冲走!扫净痰中血丝,咽干易咳,让你的肺固若金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