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肺癌治疗竟会伤害患者的4大器官,最后一种千万要防!



人说“是药三分毒”,化疗药物更是首当其冲,恶心、呕吐、便秘、脱发一拥而上,患友们仿佛被西游记里的白骨精吸干了“阳气”,立马就变蔫了。

不过,与上述看得见的不适相比,在抗癌治疗过程中,觅友们其实更应该警惕化疗药物对机体重要脏器(心脏、肝脏、肺脏、肾脏)造成的损伤,那么如何才能有效规避这些损伤的发生呢?不幸发生后又该如何积极治疗呢?科普君都给你总结好了!

  01  

心脏毒性

研究发现,化疗药物可能会通过诱导心肌细胞凋亡、引起心肌细胞线粒体功能障碍等机制给患者带来一系列心血管不良事件,患友们可能会出现血压异常、心率失常、心肌损伤等表现。据统计,化疗药物所致肿瘤患者心脏毒性的发病率为18%,其中有临床症状的心脏毒性发生率为6%,但大部分不会给患者留下明显的长期后遗症,不过也有部分患者会出现长期的心脏毒性,给预后带来不良影响[1]

 容易诱发心律失常的化疗药物[2]
注:“-”为阴性反应。“+”为阳性反应,“++”为强阳性反应
TITLE

如何积极治疗


目前,对于已发生的化疗所致心力衰竭,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依那普利)、β-受体阻滞剂(如普萘洛尔)、螺内酯等传统抗心力衰竭药物,严重者需应用利尿剂、洋地黄类药物、醛固酮拮抗剂等药物治疗。若患者已进入心力衰竭晚期且存在心脏不可逆损害,可选择接受心脏再同步化、植入心脏除颤器治疗,必要时接受心脏移植术[3]

TITLE

如何有效预防?


01

化疗期间监测好自己的心脏功能

化疗过程中患者应配合医护人员及时监测自己的超声心动图变化情况,同时注意化疗期间做好心脏功能的自我检测,如注意活动后是否有憋气和心悸等表现,若存在此症应及时返院接受超声心动图检查[4]

02

优化化疗方案

调整化疗药物的给药频次或用药间隔时间,可在不降低抗肿瘤疗效的情况下最大程度保护患者的心脏,降低化疗药物的心脏毒性,如将多柔比星的给药方案从每周给药1次改为3周给药1次可显著降低心脏毒性,同时也不会阻碍化疗疗效的发挥。需要注意的是,任何化疗方案的调整都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此外,使用低毒剂型的化疗药物(如使用蒽环类药物脂质体)亦可在不降低疗效的情况下明显降低心脏损伤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5]

03

使用化疗心脏保护剂

右丙亚胺已被多个指南推荐用作防治蒽环类药物所致的心脏毒性,相关数据显示,右丙亚胺能够有效清除患者体内的自由基,同时还具有一定的抗氧化功能,可将化疗引起的心衰发生率降低80%以上[5]

  02  

肝脏毒性

几乎所有化疗药物均能直接或通过其代谢产物损伤肝细胞,从而引起肝脏毒性。患者可能会出现胆红素指标升高等表现,同时伴有乏力、食欲减退、皮肤黏膜黄染等症状,严重影响化疗疗效与患者生活质量[6]

TITLE
如何积极治疗?

患者一旦出现肝损害,应遵医嘱立即停药或减量,同时接受保肝药物治疗,如联苯双酯、谷胱甘肽等。此外,患者还需遵医嘱接受补液、利尿对症治疗以加速化疗药物的排泄,从而控制并减轻化疗药物的肝毒性,必要时可接受血液透析、血浆置换甚至肝移植[7]

TITLE
如何有效预防?

开始化疗前,患者应接受全方位的肝功能检查,确认自己各项肝功能指标在正常范围,再开始接受后续化疗,化疗过程中患者应配合医生每周一次严密监测自身肝功能相关指标,并根据指标水平的变化合理调整化疗药物剂量,再辅以护肝治疗[7-8]

化疗药物在肝功能不全时的剂量调整表[7]

  03  

肺脏毒性

化疗药物是引起药物性肺脏毒性的重要原因,据统计,约有10%接受化疗的患者会出现肺脏毒性,患者常有干咳、呼吸困难、疲乏不适以及发热等临床表现,病情进展严重者可出现休息时呼吸困难、气促、嘴唇发紫等。患者的肺毒性可在首次用药时出现,也可能在治疗结束后数月乃至数年以后才出现,不仅影响化疗疗效,还严重降低了患者生活质量[9]

 常见的引发肺脏毒性的化疗代表药物[10]
TITLE

如何积极治疗?


一旦确诊,患者应立即停用可疑化疗药物,并及时接受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合并肺部感染的患者可及时使用抗生素,同时接受氧疗、支气管扩张剂等辅助治疗防范,以促进肺损伤的恢复[10]

TITLE

如何有效预防?


患者化疗期间应密切注意自己活动后是否存在憋气和嘴唇发紫的现象,若存在应立即停药同时检测肺功能。

  04  

肾脏毒性

肾脏是药物代谢和排泄的重要脏器,常受到化疗药物的严重影响,且化疗药物剂量、使用频次越高,表现在患者身上的肾毒性就越强,患者常表现为少尿或无尿、蛋白尿、血尿、不明原因的水肿、高血压等症状,严重降低了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10]

TITLE

如何积极治疗?


 典型化疗药物肾脏毒性的表现及防治举措[10]
TITLE

如何有效预防?


为了尽可能减少化疗药物对肾脏的损伤,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在化疗开始前检测自己的肾功能,看自己的肾小球滤过率(GFR)是否正常(>60ml/min),若GFR下降,表明患者肾脏对药物的清除能力下降,会导致具有肾毒性的化疗药物在体内的消除减慢,累积毒性提升,此时患者应遵医嘱根据自身肾功能状况及时调整化疗药物剂量,避免毒性累积。

 GFR下降时部分抗肿瘤药物的调整剂量[10]
结语

化疗是一把“双刃剑”,既能积极抗肿瘤,又给患友们带来了诸多脏器毒性反应。面对这一不良反应,我们应“未雨绸缪”,在毒性反应来临之前做好各种防御准备,才能收获更好的治疗效果与生活质量,快快收藏起来吧!

喜欢的觅友点个“在看”吧,祝抗癌成功!

点击下方关注,了解更多抗癌知识

👇


参考来源

[1]权力,张艳达,赵健,等. 化疗药物致心脏毒性的可能机制及干预措施[J].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2021,48(2):98-101.

[2]王英伟,李天佐主编. 临床麻醉学病例解析[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8.10.

[3]张永飞,崔久嵬. 化疗药物所致心脏毒性的研究进展*[J]. 中国肿瘤临床,2018,45(24):1243-1247.

[4]卢淮武,陈勍主编. 妇科肿瘤诊治流程[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9.07.

[5]韩尽斌,吴宁,花永强,等. 肿瘤化疗药物心脏毒性的预防策略[J]. 中国癌症

志,2018,28(1):75-80.

[6]方凯,许健,徐可,等. 化疗药物致肝损伤的作用机制[J]. 临床肝胆病杂志,2020,36(3):677-679.

[7]孙淑娟主编. 住院医师用药手册[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5.12.

[8]姜利勇. 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分析与防治探讨[J]. 中国实用医药,2016,11(4):173-174.

[9]孙淑娟丛书主编;张文分册主编;衣巍伟,张晓然,许德国,史文娜分册副主编. 肿瘤[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5.02.

[10]胡艳萍主编. 恶性肿瘤药物治疗毒副反应及处理[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6.06.

内容制作

本文中所涉及的信息旨在传递医药前沿信息和研究进展,不涉及诊疗方案推荐,临床上请遵从医生或其他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意见与指导。

责任编辑:觅健科普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专家讲堂】做好以下几点让你远离化疗痛苦
同样的治疗方案,治疗效果却比别人差?问题原来出在这些器官上
老年人化疗要保护三大器官
化疗的12项副作用
氟尿嘧啶类药物心脏毒性发生机制
乳癌标靶药物推陈出新 末期患者仍有救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