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伤寒论94,太阳病未解,脉阴阳俱停是怎么一回事,你知道吗?

太阳病未解,脉阴阳俱停‘一作微’,必先振栗,汗出而解。但阳脉微者,先汗出而解,但阴脉微‘一作尺脉实’者,下之而解。若欲下之,宜调胃承气汤‘一云用大柴胡汤。’方四十六‘用前第三十三方’。以上的这一段经文是说;太阳病还没有解决,寸口脉的阴液和阳气就灌不进来了,患者一定会浑身战栗出汗而解。如果仅仅是阳气灌不进肺经,必定是先出汗而解。如果汗后仅仅是阴液灌不进肺经,则必须要用攻下药通腑后才能得解。如果需要使用攻下通腑的药,应该用调胃承气汤。

这里说的要点应该是凭脉来测知战汗的病机以及预后。太阳病未解,应该具有恶寒发热,头项强痛,脉浮等证,脉阴阳俱停实际上是指寸,关,尺三部脉见沉微,必先振栗是正与邪争而战栗,汗出而解是邪随汗出而解。但阳脉微者是阳郁于下,阴液充足。先汗出而解是易蒸化成汗,其病可解。但阴脉微是指阴虚津液不足。下之而解是因为阳明昜燥,必下其结燥乃解。若欲下之,宜调胃承气汤是说,如果要用攻下法,可以选择调胃承气汤以和胃攻下。

病案;吴xx,2岁,病下利,目闭,前医以为是少阴证,投以理中,四逆之剂,病转危笃。邀余会诊,诊其脉,寻按均不可得,据前医云,脉绝已半日矣。余细思,若脉绝半日,岂有生机尚在?其中必有原因,遂启齿观察,见其舌黄苔燥,再视其肛门,周围红赤异常,验其大便则甚粘腻,下利虽频而量极少,与少阴之下利清谷大相悬殊,此系伏热,热深厥深,故见身泠脉伏,内真热而外呈寒象也。遂依‘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甘苦’之旨,与调胃承气汤加味;处方;朴硝7,5克,大黄4,5克,黄芩3克,黄连,甘草各2,4克服后数小时,下黑粪甚多,脉出,肢温,知渴索饮,次日按照原方继续服一剂,竟告痊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每天学伤寒』调和营卫 宜桂枝汤
(12)《伤寒论》第三十四条解密
胡希恕老先生讲伤寒 94太阳病未解 脉阴阳俱停 必先振栗汗出而解但阳脉微者 先汗出而解 但...
太阳病未解,脉阴阳俱停(阴阳作尺寸解,停是停止,脉阴阳俱停是尺寸的脉搏均隐伏而诊之得。),必先振栗汗出而解……
脉阴阳俱停,怎么理解?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94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