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好好说话,莫唬人
userphoto

2022.07.03 黑龙江

关注

昨夜星辰今夜摇漾于飘至明夜之风中

圆满肥白的孕妇肚子颤巍巍贴在天上

这守活寡的逃妇几时有了个新老公?

 jug!jug!污泥里——efangoeilmondo!——夜莺歌唱

……

雨后的夏夜,灌饱洗净,大地肥而新的,

最小的一棵草参加无声的呐喊:“wirsind!”

上面这首诗是《围城》里新派诗人曹元朗的大作,诗名《拼盘姘伴》,他自己在诗后注释着各种典故的出处,囊括古今中外,有李义山、爱利恶德(t.s.eliot)、拷背延耳(tristancorbiere)、来屋拜地(leopardi)、肥儿飞儿(franzwerfel)的,“孕妇的肚子”指满月,“逃妇”指嫦娥,“泥里的夜莺”指蛙云云。吓得唐晓芙大呼学问浅薄看不懂。

这种用生僻典故和时髦词汇来装点门面,实则杂拌儿、十八扯的所谓的现代诗确实很能唬人。

这种手法不仅诗,现代中医们用起来更娴熟。

中医本是古老的医学,但现代中医们却热衷于给它贴上极为高大上的标签,把中医说成是复杂系统、非线性、黑箱、测不准、量子纠缠、二次元、熵、生物场等等奥妙莫测的东西。你如果被这些词儿吓住了,就真的以为它博大精深。但实际上,这正是心虚的表现,需要用高深莫测的概念来为自己壮胆,越是没有的,越要贴标签,本质上还是十八扯,拼盘姘伴。

然而,我还是没有想到,这种贴标签唬人的手法居然进了教科书。

如图是《循证中医药》的一章,谈数据挖掘,第一句话说辨证论治是“非线性、高维、高阶的可以无限组合的复杂系统,无法用一般线性方法来处理。”接着便是一些难懂的话,什么贝叶斯网络,什么粗糙集理论,使人一头雾水,莫测高深,从此不敢对辨证论治有任何数据验证和临床试验的想法。

然而,临床上的辨证论治果然如此高深莫测吗?

随便找一家中医院,看看其骨科病历,不管什么骨折,桡骨肱骨股骨颈,横行斜行粉碎性,中医辨证的诊断基本都是“气滞血瘀”,这种极其简单的辨证怎么就不线性了?怎么就不能用线性手法来处理分析了?统计100例骨折气滞血瘀证,用桃红四物汤活血化瘀,看看与西医骨肽(注:此为无证据用药)的疗效有何差异,这怎么就不行了?难道非要用贝叶斯网络来挖掘数据?

说辨证论治“高维”“高阶”又是什么意思?我们常人包括医生和病人,都生活在四维时空里,不管生什么病用什么药,四维也就足够了。顶尖的理论物理学家们在思考着七维十一维时空问题,那都是在浩渺宇宙光年之外的地方才会有的情形。柯云路之类的大师们比物理学家更厉害万倍,已经进入了π维√(2)维空间。

辨证论治的高维是什么呢?究竟高到几维?

高阶也很奇怪。这是一个高等数学的概念。高阶导数、高阶函数、高阶无穷小,这些词儿我以前也大致懂的,现在完全不懂了。难道说,辨证论治的数据需要用高等数学才能处理?我是不信的,也没有看到哪个中医发表论文用上了高阶函数高阶导数啊。

辨证分型倒也不是都像骨折气滞血瘀那么简单粗暴线性,也有复杂点的,比如新冠,就辨为湿毒郁肺证、寒湿阻肺证、疫毒闭肺证、气营两燔证、内闭外脱证等。但这些证都有客观标准,辨别起来并不难,处理起来也完全在初等数学的范围之内,用不上非线性、高维、高阶。

其实,西医的疾病分型复杂起来更甚于中医辨证。中医对任何病最多也就十个左右的证型吧,西医淋巴瘤的分型可以多达近百种之多。如果辨证是高维,西医难道是π维

所以,究竟为什么说辨证论治是非线性、高维、高阶呢?继续往下看,就会从字缝里看出一点端倪来。

什么内实外虚、动态时空、多维界面,玩文字已经到了炉火纯青无不如意的自由境界了。但意思其实只有一个,就是,辨证论治没有统一的客观标准,是模糊的,随意的,因人而异的。所以,你不能用量表来统计,不能用概率来描述。就是这个意思嘛,明说啊,绕那么多弯儿。

本质上来说,“”这个概念就是一个内涵外延都不清楚的模糊概念,它和“”不同。

比如肺炎链球菌肺炎,我们清晰地知道,是肺炎链球菌侵袭肺实质引起的一种炎症反应。可以拍片看到炎症,可以痰培养看到肺炎链球菌,一切都确实无疑。

但是,湿毒郁肺证就不一样。你无法看到湿毒,也没人能说清楚湿毒是个什么东西,有形还是无形,现代物理学和化学都对它完全的无能为力。但这么高深莫测的东西临床上判断起来却又简单到无以复加,不过是一些外观症状的组合:发热,咳嗽痰少,或有黄痰,憋闷气促,腹胀,便秘不畅。舌质暗红,舌体胖,苔黄腻或黄燥,脉滑数或弦滑。这些症状的组合就是“证”。湿毒郁肺证并不仅仅见于新冠,它也可以见于非典、流感、以及各种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病毒、支原体、真菌等所致的肺炎。

也就是说,证之为物也,概念高深莫测,实质极为简单。望闻问切足以搞定,用不着任何高科技手段。

但是,你不能因为你简单就非线性高维高阶啊。

其实,我们再回忆一下,上海中医药大学曾经做过的一个著名的研究,中医四诊一致性的研究,其中有一个结果就是关于辨证的,面对同一个病人的四诊资料,不同的中医专家可以辨出不同的证(痰浊、血瘀、气滞)来,甚至同一个病人同一个医生先后两次也可以辨出不同的证来。莫非这就是所谓的“时空动态”?所谓的“标准并存、相互弥补、相互为用的格局”?

因为不能辨病,所以标榜辨证;因为辨证多误,所以拽词唬人。如此而已吧。

说话要说人话,莫用高深词儿唬人;听话要听弦外之音,莫被人唬住。我想,这都是很重要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中医辨证论治处方口诀
中医西医病名称对照表
中医内科辨证论治口诀
中医必看常用歌诀
「干货分享」中医儿科学知识点总结
中医内科辨证论治歌诀——肺系病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