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基于组织意志的循证实践
userphoto

2022.09.06 黑龙江

关注

循证医学是最先进的医学思想,是好东西,这是毫无疑问的。(对这个还有疑问的,我就叫你医盲。)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医生、专家、高层管理者,以及网红大V,都开口闭口循证医学。

我们的学术会议,很大部分的内容就是解读最新国际循证指南。

我们的指南也开始普遍引进最新的循证方法学。

循证医学的精神也写进了《医院等级评审标准》、《医疗质量管理办法》和《医师法》。

但是,为什么现实的反差如此巨大?我们很难看到真正的循证实践,循证医学在现实中寸步难移。

一方面,很大比例的医务人员(不仅指医生)不懂循证医学,在他们(比如我自己)的大学教育中本就没有接受循证医学的训练,而之后的继续教育中又没有补上这一课,导致他们对循证医学一知半解,甚至完全是误解或无知。

另一方面,懂循证医学的往往又屈服于现实,选择了妥协和随波逐流。

因此,少数坚持循证的医生反而成了异类。而异类,是很难生存的。

之所以难以生存,是因为他们的坚持纯粹出于个体自觉,缺乏组织的支持。

缺乏组织的支持,则个体的循证行为不仅得不到资源,也难以真正发挥循证的威力。

循证实践只有上升到组织主导的层面,才能真正发挥循证医学的巨大作用。我明白这个道理是在2016年我们医院做CCPC认证和以卓越绩效准则为标准的市长质量奖认证之后的事,算来不过6年。

搞循证得集全院之力来做,不能靠几个人的力行和感召。

以卓越绩效的方法,要从医院的愿景、使命、价值观出发,循证医学是否符合医院的愿景、使命、价值观呢?

我们的愿景是“打造具有国际品质的辐射鄂赣皖的区域医疗中心”, 没有循证医学,谈何国际品质?

我们的使命是“呵护生命,促进健康”,为达成这样的使命,以证据为基石的循证医学正是不二之选。

我们的核心价值观是“精诚厚德、精医至善”,最新最佳证据加上不断精进的医术可成其为“”,以患者价值为尊可成其为“”,这正是循证医学的精髓之所在。

所以,循证医学和我们这个组织的精神是完美契合的。但仅仅这样的契合还不够,必须有更具体的行动,我们把循证医学写进了医院战略体系。

我们的战略体系是以愿景为原点,从五大成功要素(人力资源、精细服务、质量内涵、财务支撑、成长跨越)出发,制定了五大战略目标。其中质量内涵又引出六条目标(国际品质、患者安全、基于证据的医疗照护、高水平学科、高质量科研、健康促进)。再从战略目标出发制定具体的战略指标和各配套子战略计划,CCPC就是其中的一个。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循证医学不仅契合我们的愿景、使命、价值观,也直接写进了我们的战略体系,有具体的战略指标和实施计划。这是有组织的一盘大棋,体现了组织的意志,不再是个人意气的单兵作战。

组织循证和个人循证,其形式、方法、资源、效率、结果,都是完全不一样的。

我们集中力量,分两批,先后做了急性心梗、脑卒中、慢性肾病、二型糖尿病、成人哮喘、髋关节置换、甲状腺癌七个单病种的CCPC。把这七个病种做好,真正做到循证,完全与国际接轨,再铺开到所有的病种,这就是我们当初的想法。

所谓CCPC,全称是JCI-CCPC(国际医院评审-临床照护计划认证),CCPC(Clinical Care Program Certification)。简而言之,这个认证就是看你某个病种的诊疗能不能全面地遵从国际指南

遵从指南和全面遵从指南是完全不同的含义。

作为个体,医生可以在自己的位置上部分地遵从指南。比如急性心梗,医生可以开出正确的药物,可以做漂亮的介入手术,可以第一时间开出心电图和心肌标志物检查,甚至,可以给病人做最好的健康教育,大约就到此为止了。但仅仅这些离循证医疗照护还差得很远,说极端一点,可能根本达不到循证的效果,糟蹋了最新的指南。

以组织为主体的循证实践,即CCPC的做法是什么呢?简单来说,有以下几点:

一、组建循证照护小组(CCPC小组)。这个小组的成员可不仅仅是心血管医生、护士和导管室医生,还包括个案管理师、急诊科医生和护士、心外科医生和护士、康复医师、心理医师、营养医师、药剂师,以及质量管理和信息部门等。这个小组定期聚会,从学习国际指南开始,要把每个成员都训练成具有高度循证意识的精通指南医生。

二、制定循证照护计划。小组吃透了指南后,要有一个转化的动作,把指南转化成医院的临床照护计划。这个转化中,不仅要把指南的主要内容进行流程化、可操作化、指标化的改造,还要结合医院已经做的JCI认证的相关内容,比如国际患者安全目标(IPSG)、ACC(连续性和可及性)等等。可以把它理解成一个操作体系文件,一个SOP。

我听过很多专家解读国际指南,说实话,意义不大。国际指南不需要专家的解读,只要懂英文,又肯学习,难道有看不懂的吗?真正难的是,要制定指南的实施体系文件,即CCPC的临床照护计划。没有这个转化,就只是纸上谈兵,不可能有全面完整的循证实践。

三、循证计划的健康教育。这个照护计划不能只有小组成员懂,要让该懂的人都懂。那些人该懂呢?医院领导、相关科室的员工、新进员工、病人及其家属、社区、社会,更进一步,应该还包括相关政府部门,如卫健委、医保局等。所以,这个教育其实也是一个系统工程。懂和不懂,结果肯定是不一样的。

不光懂,还要做一些培训,比如徒手心肺复苏术,我们甚至教会了家属;家属才是最可能在发病现场的人,教会家属意义不言而喻。

、流程改造和信息化。实现循证并不仅仅是开药和做介入,更需要医院进行系统的流程改造。比如,急性心梗,要求病人进医院大门后90分钟内就实现导管插入球囊扩张。这叫“门球时间”,是一个关键指标。而这个时间至少包括挂号时间、等待时间、做心电图时间、心肌标志物化验时间、心内科医生会诊时间、家属签字时间、急诊科医生处置时间、急诊至导管室转运时间、导管室开机时间、导管室医护到达时间等等。整个的流程必须进行全面的改造,才能实现90分钟内球囊扩张。这不是任何医生个人能做到的。

我们在这个流程过程中有两个创新。一个是病人家属知情同意程序的优化。由现况调查的数据可知,家属签字是各节点中最耽误时间的,因此,怎样以最短的时间让家属明白急诊PCI的重要性是关键的一步,直接决定心梗的结果,也决定循证的结果。我们制作了动画视频和知情同意图册,直观而又一目了然,大大缩短了沟通时间。

另一个创新是,我们信息部门研发了具有专利的时间追溯系统,包括医护端和患者端的RFID手环、急诊科墙上的自动感应器、PDA等。病人从进急诊门就戴上RFID手环,然后一直到导管室,全程自动采集时间数据。与过去人工记录相比,不仅高效,而且更准确、真实。

此类的流程改造还有很多。

五、个案管理驱动。信息部门还开发了心梗专病的个案管理系统。病人一旦纳入CCPC,他的院内院外所有信息就全部记录在案了。他任何时间任何疾病进入医院,信息系统都会自动通知CCPC小组的全体成员,大家就都按照照护计划里的指责和流程进入工作状态。比如,心理医师和康复医师会在48小时内实施初始的评估和干预。

个案管理师的作用尤其关键,他会追踪小组各师对照护计划的遵从度,是不是及时开出了药物,是不是完成了病历记录,是不是定期召开讨论会议,是不是定期分析关键指标,是不是完成了健康教育和随访等等。个案管理师是CCPC的枢纽和灵魂。

六、PDCA和质量控制。对关键指标进行质量控制和PDCA,CCPC一般要求至少要做四个指标。最重要的,做的不够好的,就是需要优先改善的质量指标。比如,我们的心梗门球时间曾经长达120分钟,经过流程改造和PDCA后,缩短到60分钟,实实在在达到国内一流水平;我们的急诊PCI率曾经是零,经过系统改善后,达到90%以上,也是国内先进水平;我们的住院急性心梗病死率曾经大于10%(国内平均水平),CCPC后降低到3%以下。

这才是循证实践所期望的结果,这样的结果很显然是组织循证的功劳,而不是某个医生或名医或科室的功劳。

所以说,当循证成为组织意志时,它才能发挥真正的威力。

但个体自觉的循证实践仍然是值得尊敬的,因为组织循证太难了,难到近乎无望,它可能是一种屠龙之技吧。

我们真真切切地看过那一把屠龙刀,并且挥舞过一回,不是传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医路三十年:从个人经验到组织循证
BMJ:医疗指南不要再给医生和病人做强烈推荐建议了
胸腔热灌注化疗为什么没有在临床广泛开展?
循证医学的4大尴尬
医生也会弄错,你真的理解“循证医学”吗?
以循证医学为基础的静脉输液实践指南——2016INS指南解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