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的作文批阅过程分享(理论版)
我拿到一篇作文——
第一步——看。
1.看“字迹”
2.看“篇幅”
3.看“分段”
第二步——读。
1.读“标题”
2.读“开头”
3.读“结尾”
第三步——审。
1.审“框架”
(1)结构——完整?
(2)段落——详略得当?
2.审“内容”
(1)立意——健康?准确?深刻
(2)选材——得当?
(3)思想——正确?
(4)情感——真实?
(5)感悟——独特?
3.审“语言”
(1)语言——流畅?
(2)标点——规范?
(3)语病——3处以内?
(4)修辞——正确使用?恰到好处?
(5)词句、句式——多样?新颖?
第四步——评。
1.建立明确的评分标准:在批改作文之前,建立本次写作明确的评分标准。这样可以更加准确地评估学生的写作能力,并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和具体的反馈。
2.批改时注意重点:在批改作文时,确定你要关注的几个重点,而不是贪多嚼不烂。
3.给出具体的建设性反馈:不仅仅指出错误,还要给出具体的建议和指导。给学生提供改进的思路和方法,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第一步——看。
1.看“字迹”。
字迹是学生的作文出现在老师面前的第一印象。作文的卷面,如人的容貌,给人的印象极为重要。
只要是人,就一定会有情绪,卷面状况直接影响着老师的心理和情绪。别人我不清楚,我就说我自己,看到难看的字,我会有这人“水平不行”的想法先入为主。(这里的“难看”指的是字迹潦草,涂改严重,难以辨认、字体过大过小)。
阅卷老师为了做到公平公正,一定会努力辨认同学们写的每一个字。但是你要记住的是,字迹的端正与否,肯定会在一定程度上左右阅卷老师的评分意向。
尤其是电脑阅卷,作文的文面出现在电脑屏幕上比原件要小得多,卷面好与不好,区别十分明显。字的美观与否,也非一日之功,但是字迹工整、清晰,保持干净、整洁是可控的,严肃对待字迹问题,避免造成无谓的失分。
2.看“篇幅”。
试卷上对字数的要求,应该认为是作文篇幅的底线。
比如,作文要求不少于500字,绝对不是你写到500字就可以收手了。学生应该尽量将作文写到600字(含标点、空格)。直观地说,要写到答题卡上“500字”标记下面四至八行。
当然,也不能太长,不能超过作文区域。尤其是电脑阅卷,答题卡按不同区域进行扫描,超过作文区域的内容,是无法扫描进去的,也就是阅卷老师不能看到你写在作文区域外面的内容,那只会将你的作文判为“未完成作文”,那将会大大影响作文得分。
就算是纸质阅卷,也不建议写得太长,文章写得太长会花去许多宝贵的时间,导致也有充足的时间去复查前面的答案,而且在视觉上会给人一种塞得过满,没有回旋余地的压迫感。
这里再多说一句,如果时间实在来不及,即使字数不够了,也赶紧写个结尾,保持文章的完整性。
3.看分段。
清秀的字迹,整洁的卷面,疏密有致的段落布局,这是考生学语文的态度、习惯和语文素质在作文上的外在体现。有些同学会一段到底或者依然是三段式的结构,这种密不透风的段落布局看起来实在吃力,自然无法给阅卷老师留下好印象。老师很不喜欢首中尾的三段论,也不喜欢句句分段的满天星。
一般来说,600字的文章,不宜少于4段,不宜多于7段。最佳在4~6段之间(包括开头结尾段),各段主次分明、长短相宜、疏密有致,最长不宜超过8行。
如果文中出现对话、过渡段等,要进行灵活的变化。
第二步——读。
1.读“标题”。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和灵魂,是文章内容和读者心理的第一扇窗户,如果是全命题作文,写错标题会让人觉得这个学生粗心、不仔细。更有甚至会漏写标题。还有同学,一时半会想不到合适的题目,先空着,空着空着就忘记了。
如果是自拟题目,首先一定要契合文章主题,其次再考虑如何推陈出新,吸引阅卷老师的注意。新颖独特的标题会为文章增亮许多。如果标题跑题或是立意不明,文章写得再好也是枉然。
2.读“开头”。
一篇优秀的文章,首先要有个好的开头(字数不宜太多,控制在100字以内)。考试作文中,我偏爱切合题意、短小而又耳目一新的开头,能让人眼前一亮。好的开头一定能获得老师的好感。
评价开头是否合适的基本标准是:有没有扣题?这点体现在开头有没有提到要写的作文题或作文题中的关键词。
3.读“结尾”。
当然,一篇优秀的文章,还需要有一个完美的结尾(字数同样不宜过多,控制在100字以内)。
除了最基本的语言流畅外,还要看是否与开头相呼应,或戛然而止、或卒章显志、或画龙点睛、或启人深思等。要尽可能点题,直截了当地写出这篇文章的主题,给阅卷老师一个善始善终的印象。
首尾段都要短一些,达到迅速入题和及时收尾的作用。
第三步——审。
1.审“框架”
(1)结构——完整?
(2)段落——详略得当?
文章的结构就是文章内容的组织和排列形式。文章结构要达到完整甚至严谨的要求,就要做到首尾呼应,过渡自然,层次分明,详略得当,充分显示良好的架构能力和行文水平,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首尾呼应:一般情况下,文章可以采取“总——分——总”的结构形式,开头先总写,引题,引出下文;中间分层写主体内容;结尾再总写,总结全文,点明中心或升华主题,与开头遥相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
巧妙过渡:一篇文章往往由多个部分组成,部分与部分之间如果缺少必要的过渡,就会让人感觉行文突兀,整篇文章支离破碎,相反,内容转换之时加以必要的过渡,则会让人感觉转合自然,整篇文章衔接紧密。
层次分明:文章的主体内容,往往涉及多个方面;即使是叙述一件事情,也往往具有多个环节或多个层次。写作前就要对文章所有的组成部分作通盘考虑,如果呈并列之势,就要注意各部分内容之间的相对均衡,使文章具有整齐或对称的建筑美。
2.审“内容”
(1)立意——健康?准确?深刻
(2)选材——得当?
(3)思想——正确?
(4)情感——真实?
(5)感悟——独特?
考纲和评分标准对“立意明确”有要求, 但对“立什么意”却没限定,只是要求考生感情真挚,写出自己独特而真切的体验。这是不是意味着只要是真实的就可以写呢?
并不是,作文要以讴歌生活中的真善美、宣扬社会公认的道德准则和价值观念为基调 ,利用考场作文来宣泄对现实的不满、对教育制度的鄙视、对父母师友的厌恶等不良情绪,或者在文中为自己追求刺激、贪图享乐、逃避责任的行为作辩护的,还有的不能正确看待社会问题,扩大社会阴暗面,对社会抱消极悲观的态度,似乎我们这个社会一片漆黑;或者对社会上的不正之风赞赏不已。这些在应试作文中都应力求避免的。
还有同学选材方面还存在着思想意识庸俗、消极的现象。比如写“早恋”,写得缠绵多情,不能自拔,显得很缠绵很痛苦。还有不少考生在选材方面表现出低幼、虚假的特点。比如很多考生作文主体部分的第一句话就是“那还是在我上小学的时候……”,有的甚至写幼年学走路或幼儿园生活。还有不少同学写爸爸、妈妈或其他亲人伤残或病故,或者写父母双双下岗,我们当然不可一概否认学生中确实有此类情况,但屡屡出现就显得不真实了。
一般对作文立意的要求主要有三点:一是要鲜明。文章歌颂什么,批评什么,主张什么,反对什么,要旗帜鲜明,不能含含糊糊、模棱两可;二是要正确。即要思想感情健康;三是要力求新颖、深刻、有创意。这是在前两者基础上更高一些的要求。文章要力争写出新意,写出深度,不要浅尝辄止,要注意立意的时代性和针对性。
立意的过程中同时要考虑文章的选材。考试作文,由于是成千上万考生做同一道题目,选材的新颖就显得非常重要。材料是否切题、丰富、新颖,是文章分数高低的重要标志。
作文所选取的材料应当是作者自己从生活中发现,有真情实感,能感动读者、能让读者得到启发和教益的。写“我”,也并不等于“我”所经历的一切都可以写,也并不是原原本本地写,而要有取舍、有变形、有重组地写。考生可以将“我”不同时空的言行写在一件事里,可以省略某个环节而放大某个细节,也可以将同学的见闻嫁接到“我”的身上。这并非“造假”,因为写作(不包括新闻报道)从来都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经过艺术加工的文章,人物形象更鲜明,故事情节更生动,作品主题更深刻。
3.审“语言”
(1)语言——流畅?
(2)标点——规范?
(3)语病——3处以内?
(4)修辞——正确使用?恰到好处?
(5)词句、句式——多样?新颖?
语言流畅,是指文章的语言表达流利,语句通畅。好文章的语言应该是流畅的,而不是疙里疙瘩的;表述应该是简洁明白的,而不是啰里啰唆的;词汇应该是丰富的,而不是贫乏的;用语应该是准确的,而不是词不达意的;语意应该是通畅连贯的,而不是前言不搭后语的;比喻应该是新奇、贴切、形象的,而不是平淡、庸俗、抽象的;描写应该是具体的、细腻的、生动形象的,而不是笼统的、粗糙的、枯燥乏味的;读起来应该是朗朗上口的,而不是佶屈聱牙的。
有人看来,病句和错别字说起来好像是小问题, 实际上它影响阅卷人对文章的整体印象。病句和错别字连篇的文章, 哪怕你的立意和选材再好,往往会被降低一个或两个分数段, 再加上扣掉的病句和错别字的单项分。最终,它所影响的分数可能会有十几二十分。
配图来自“搜图神器”APP,侵权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打造亮点,让你的作文“靓”起来
小岛语文丨阅卷老师一分钟就能判断一篇作文的好坏吗?老师坦言:十几秒就足够了……
*语文作文”潜规则“ 提高分这五点要做到!
语文高考作文阅卷心得 旧
编导艺考影评,应避免哪几方面的失误
高考作文辅导:老师教你高考作文如何实现高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