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何捷:课堂上讨论那么热烈,都是有效的么?

听青年教师执教统编五年级下册二十一课《杨氏之子》时,遇到一个问题,需要学生进行讨论。

问题是“到底杨氏之子的语言,能算是风趣么?够不够幽默呢?”之所以有这样的疑问,源于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本单元教学,就是要让学生“感受课文风趣的语言”。在单元导语中还引用了莎士比亚的话——幽默和风趣是智慧的闪现。然而,阅读《杨氏之子》却发现,他的语言,似乎并不好笑。

的确如此,看起来是这样——就在孔君平说“此是君家果”时,杨氏之子应声答曰,一点都不留情面,当场怼回了一句“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一点都不客气,也不留有余地。而且,此言一出,犹如“倚天剑”,再无人与其争锋。孔君平也没有做什么辩解。试想一下,当时的气氛非常尴尬,这算是幽默吗?

“这算是风趣、幽默吗?”课堂上,学生的讨论确实很热闹。他们把头凑在一起,大声地说了一会儿话,然后就各自汇报发言。我突然想:如果不讨论呢?他们能说出这样的结果么?想一想,似乎可以。表示结果的话,无非就是“我觉得……”“我认为……”“在我看来……”这样的结果,和讨论究竟有多大的关联呢?


真正的问题浮出水面:讨论在学习中,起到作用了么?

仔细回想我们听到的课,不少都带有讨论的环节。针对讨论,可以有三个追问:

第一,有必要吗?很多问题没有讨论的必要,却组织了讨论,可能是因为有讨论的课堂,更容易得到好评吧。

第二,有交流吗?别看学生们很兴奋,四人一小组,同桌互相头碰头,但是真正的交流发生了么?争论存在么?可能很少,因为时间那么短,几乎没有给每个人表达的机会,也许依然是小组中“最爱说”的那位唱着独角戏。特别是公开课上,这样的交流很可能是给听课教师看的。

第三,有结果吗?也就是未经讨论和讨论之后,说得话,想的事,一样吗?能够融入别人的思想吗?能够采纳别人的建议吗?能够反思自己的观点吗?

一切都在思考中,但答案确实不那么乐观,讨论在走形式,没有实际效果。于是,问题又转向“如何让讨论真正落到实处?产生效果?”结合教学实践,针对发现的问题,我们也给出三个建议,让讨论落到实处:

建议一:要建设讨论的仪式感


讨论在课堂上发生得太随意,没有仪式感,自然容易流于形式。而仪式感的建设,也有两个类型。

第一类,前期预热,自然引发。在正式讨论前,有一个较长的预热期,作为即将正式讨论的预备。预备后进入正式讨论,犹如赛跑时的发令——预备,跑!“预备”不能少。

例如针对“到底杨氏之子的语言,能算是风趣么?够不够幽默呢?”这个问题,很自然地生发出来,不要着急组织讨论,可以在抛出来后,先自由争论,在预热的时候,就有了观点的分歧,有思想的碰撞。在僵持不下的时候,再组织讨论,汇聚集体的力量,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第二类,突出特质,专项组织。这节课要讨论,不如就专项组织讨论。以讨论为课堂教学主流形式,专项开展。在时间上,予以最大限度的保证,整节课都可以在讨论中进行,讨论充分;在形式上,也下足功夫,桌椅的排放,发言的流程等,形式上的布置就让学生种进入讨论的仪式感。

试想一下,如果留有较多时间,在教室里设定不同的区域,摆放好桌椅,围绕着“杨氏之子的话幽默吗?”这个问题,分为两个阵营,各自交流、讨论,说出自己的观点。在集中讨论之后,再进行区域之间的交流,最后汇报观点。即便不得出结论,整个过程也具有学习的意味。

建议二:要注重讨论习惯的培植



课堂上随机进行讨论,有点随意,讨论的效果也难以保证,深层的原因是在之前的学习中,未曾进行讨论的习惯培植。讨论,并不是天然会,应该经由教学,有所引导。具体说,有利于讨论产生实效的习惯有三个:

习惯于追踪问题。在讨论过程中,如果有感兴趣的问题,要穷追猛打,要善于追踪,层层剥笋,不断深入。例如前文提到的“算是幽默么”?要牢牢抓住这个问题,集中火力进行讨论:什么是幽默?此处的语言,算不算幽默?如果算,笑点在哪里?不算,问题出在哪里?和单元学习目标是否匹配?讨论不要蜻蜓点水,简单表态,也不要左顾右盼,一会儿说谈到“幽默”,一会儿又讲到其他。问题把握的越牢固,讨论的效果越好。

习惯于有逻辑地争辩。讨论不是看谁声音大,看谁话多谁就获胜。课堂组织讨论,更大的目的在于让学生的思维更加灵动,表述更为清晰,阐述观点更有逻辑。例如,要能够结合具体事例,阐述观点;要能引经据典,阐释见解;要能据理力争,与对方辩论;要能倾听归谬,在反驳的同时确立自己的主张。讨论中难免设计争辩,争辩就是最激烈的思想交锋。在争辩中应该让学生更为冷静、清晰地坚守话语的逻辑,合情合理,合乎逻辑地让自己的观点深入人心。这是讨论对语文学习最大的意义。


习惯于遵守礼仪。讨论并非都要争得面红耳赤,非要都要分出胜负输赢。即便是意见有重大分歧,观点完全不同,在表达时也要注重保持尊重对方,有序表达的宽容气度与交际礼仪。记住朱光潜先生说的“语言的德性”——得理要饶人,理直气要和。

相信大家都听说过一句极有风度的话,用在理解“礼仪”上特别合适——“我不同意你的说法,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这句话最早提出的人是英国女作家伊夫林·比阿特丽斯·霍尔。她在出版于1906年的一本题为《伏尔泰之友》的书中写到这句话,后来广为流传,以至于不少人都认为这是伏尔泰说的。讨论中,即便观点不同,也要“誓死捍卫对方说话的权利”,让对方说,以最大的诚意倾听对方的观点,这也是自己发表观点的前提。

讨论和吵架不同,讨论是一种优雅的社交。

建议三:要把握讨论的元话题


什么是讨论中的“元话题”?就是本次讨论中,各方共同涉及的最核心的概念,观点背后最有力且关键的支撑,话题的边界厘定。即“到底说什么”?“到底凭什么”?“到底关于什么”?

以“到底杨氏之子的语言,能算是风趣么?够不够幽默呢?”这一话题的讨论为例,最核心的概念就是“幽默”。到底什么才是幽默?只有先充分了解这个概念,在讨论各方中对概念达成共识,才能够继续讨论“杨氏之子的话算不算幽默”。所以讨论时,可以分层进行,对“幽默”这一概念优先进行。其次,分门别类。不认同幽默的,提出反驳的理由。例如有学生指出课文中并没有写到“在场人哈哈大笑”,也没有说“孔君平感到有趣”,反倒是戛然而止,看起来不但不幽默,还很尴尬。


认同杨氏之子幽默的,也找到关键的支撑。例如在讨论中,有学生就找到证据。此文选自《世说新语》,此书反映的是魏晋名士的风流。而在当时,名士之间流行一种幽默的方式叫“排调”,对排调的描写,占据了《世说新语》的大部分篇幅。排调就是魏晋名士之间的嘲嬉之风,是古以有之的。特别是在思想多样,个性张扬的魏晋时期,名士们把这样的语言当作幽默,互相嘲讽、嬉笑怒骂。找到了这样的依据,做出判断——杨氏之子的话,就是排调的一种,算是幽默。就是那孔君平当时无言以对,也能在尴尬之余也感受到语言中的风趣、幽默的气息。

在讨论中,为了更为集中地进行思想交锋,要特别注意边界的厘定。例如针对“到底杨氏之子的语言,能算是风趣么?够不够幽默呢?”这一话题的讨论,集中在“幽默风趣”上,是和语言的智慧有关,并不是一味搞笑,更不是哗众取宠,取悦别人。所以在集中的疆域范围内讨论,使话题更加集中,也能使讨论的本质得到更大的保证,这样讨论才更加有效。

课堂上组织学生讨论,是合作学习的一种形式。学生在讨论中能发展思维能力,提升言语表达能力,在意见分歧中形成新的观点,在交流合作中形成新的学习力。有效的讨论,能让学习不断地往前推进。

(作者单位: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编辑 | 悦悦
校对 | 海宝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影响教师一生的好习惯(教学习惯)
《杨氏之子》
教学的艺术:这样教可提高学生15%-50%的记忆力,老师是教书匠?
我学佐藤学 | 要改掉旧的教学习惯,教师必须懂得“克制”
怎样把课上得有意思
影响教师一生的好习惯(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