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格障碍的危险因素

心理咨询师吴剑

2019119

人格障碍PD是一种偏离所在社会文化期望的,持久的行为方式或者内在体验,可以导致社交与职业功能损害或者内心痛苦。国外人格障碍的发生率是2.8-13%,各种人格障碍发病率波动。我国的人格障碍发病率是0.01%,另外的调查显示是2.49%

人格障碍的原因复杂,人格障碍是在具有生物遗传因素的基础上同时遭受环境有害因素的影响形成。不同类型的人格障碍受到遗传和环境的作用有区别。男性,年龄小是人格障碍的危险因素。童年经历,特别是头脑受到虐待的历史是人格障碍的危险因素。家庭环境对人格发育至关重要,人格障碍的危险因素包括父母的拒绝和偏爱,父母关系不和,家庭收入低,独生子女,单亲家庭。遗传对易患性所起作用的程度称为遗传度,是因为遗传因素所引起的差异在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引起的差异之间所占比例。遗传度高,说明遗传因素在疾病发病的作用就重要。人格障碍有比较高的遗传度。

工具使用,人格诊断问卷pdq4,国际人格障碍检查表iode,父母养育方式问卷embu,有过分干涉,情感温暖,过度保护,归罪,拒绝15种教养方式。

结果显示,父母过度保护型,偏爱型,否认拒绝型养育方式,父母关系不良是人格偏离和人格障碍的危险因素,情感温暖型的养育方式,父母同住年限长是保护因素。父母否认拒绝给子女造成很多心理冲突,在社交中更容易担心自己的行为被指责,从而过分苛求自己的行为表现,形成不良的人格特点,发展成为人格偏离和人格障碍的高危人群。否认拒绝型的养育方式降低子女的自尊水平,导致子女对自我价值产生怀疑,影响子女的人格。父母过度保护阻碍子女独立性和社交能力的发展,使子女形成缺乏自信,过分自我约束和依赖的不良人格特点。家庭环境对子女的心理,行为发育有不可忽视的影响,父母关系不和,单亲家庭是人格障碍的危险因素。父母关系不和,离婚,容易使子女产生不安全感,残缺感,敏感多疑,自卑,敌意,偏执,焦虑水平高,发展成为人格偏离和人格障碍的高危人群。

遗传因素在人格障碍发病有重要作用,人格障碍的整体遗传度是0.84-0.85,母亲的遗传度是0.45。儿童的遗传度比成人的遗传度大。

人格障碍的成因,家庭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作用不可忽视,人格偏离的青少年,不良的父母养育方式和家庭环境因素是明确的危险因素,导致继续发展成为人格障碍。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应该提倡正确的父母养育方式,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对危险因素采取一定的干预措施,通过在个体发育的每个阶段,从不同角度,采用不同方法实施心理健康促进策略和措施,减少人格障碍的发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父亲对子女的人格障碍形成影响超过母亲
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
心理解读人格障碍
人格
引起人格障碍的原因
家庭教育对儿童人格养成的影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