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浅谈《道德经》:道之无形,和光同尘

第四章

    道冲而用之,又弗盈也,渊呵,似万物之宗。锉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呵,似或存,吾不知谁子也,象帝之先。

——《道德经》


上一篇解读了《道德经》第七十七章(浅谈《道德经》:道能自正),重点对道可自正,进行了解读。

有些读者认为道不可自正,并用佛法的分别心来否定,在这里,我再补充解读。


《道德经》第三十七章:道恒无名,侯王若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阗之以无名之朴。阗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辱。不辱以静,天地将自正。 


道法自然,道存在于万物中,但又不存在,道的存在,是以德的形式表现出来。

不辱以静,天地将自正。

当没有人为的相对属性去作用于物,德就会回归于道,万物将自然平衡,这也是道法自然的意思。

“正”不是“反”的相对词。

当自然法则被破坏,天体会自正。


本篇其实也是在讲道可自正。


普偏解读


先看第一句:道冲而用之,又弗盈也,渊呵,似万物之宗。

流行的解读:


1、大“道”空虚无形,但它的作用又是无穷无尽。深远啊!它好象万物的祖宗。

2、道,虚而不满,同时有源远流长,就像永无休止、能生万物的那个想象中的宗主一样,就可应用无方,量同太虚。

3、“道”作为事物的超然之因是以“冲”与“用”的动词描写得以实现,但或许它不会塞满事物,它深不可及似乎就是万物的宗本。

4、存在的本然真相——道,是没有任何形质状态的,但它显化呈现的万物却永无穷尽。多么深邃的存在啊!似乎就是万物的共同本体。


这四种解读各有各的道理。

主要围绕“道冲”在讲,主要意思:道是虚而不满,因此源远流长。

我的疑问是:道本无形,何来“虚盈”?


道,如果是自然法则,道是没有相对属性的,没有相对属性,必然也是无形的,没有空间的概念,无形的道何来虚而不满?


道老解读


道冲而用之,又弗盈也,渊呵,似万物之宗。


道法自然,道生万物,以德蓄之。

德为道的表现形式,德有阴阳,有形有状,就像器具,有形有边,满盈可现。


道无边无形,没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就好像是万物的源头。


锉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道法自然,道之用为德,最终都要回归于道,以达到自然平衡。

锉钝锐利,再无锐钝两性;

消除纷争,再无对错两性;

调和光芒,再无明暗两性;

混同尘埃,再无大小两性。

如果延深解读,可以这样说:


消除掉一切事物的突显特征,分解一切事物的内部结构,均衡一切能量差异,就算这样把一切毁灭到细微存在的极至,隐然中,似乎仍然有所存在。


道可自正。


湛呵,似或存,吾不知谁子也,象帝之先。


道的作用(德)无比强大,把事物分为有形与无形,又赋予万物阴阳两面,但道又能自正,最终所有相对属性又合二为一,这便是道。


它真的存在吗,它无形无名,我不知道它来自于哪里,应该产生于天地万物之前吧!


道,道法自然。


道,它太深奥了,它无形无边,没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他不但是一切道理的源泉,更是万物的本源。

锐利的能够锉钝、纷争能够解开消除、光芒能够调和、尘埃可以融合,道真的太强大了。

这样的“东西”存在吗?,假设它存在的话,我不知道他来自哪里,应该产生于天地万物之前吧!


读后感

解读《道德经》,如果不能够理解“道法自然”之真义,只凭字面解读,很难。

很多解读,虽然大都能自圆其说,但很难经得起推敲,所以才行成了千人千道。


读了这篇,给了我们什么启示呢?


道无形,无边,我们看不到,摸不着,也说不清楚,更不知道他从哪里来,什么时候产生的,但道确实存在,而且以德的形式与天地万物同在,并且道可自正。


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在我们想不出办法解决的时候,不如放手,但不要气馁,更不要放弃,因为道可自正,转机也许就在眼前。


道千变万化,但不管怎么变,都是道在自变,或者说不变,道与我们同在,我们只需要去欲,即可与道同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浅谈“道法自然”
老子《道德经》第三十二章 学习笔记
老子《道德经》里提到的“道法自然”您真的领悟到了吗?
老子的自然文艺观
【共读】《道德经》第二十五章
东方智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