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浅谈《道德经》第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第四十二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天下之所恶,唯孤、寡、不榖,而王公以自名也。勿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故:人所教兮,议而教人。故:强良者不得死,我将以为学父。

——《道德经》

上一篇解读了:浅谈《道德经》第四十一章:大器免成,大音希声,天象无形。

它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

道为体,德为用。

道无形无状,无边无际,自然而成,道生万物,并养育万物。

通过明道、进道和夷道三步,最终与道合一,无为而无不为。

德为道之用,上德如浴,上德不德,是为有德。

道无名,无象,无状,但道始终与万物共存,虽不显现,但从生到成,道与万物永无分离

接上一篇,本篇解读第四十二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道:也可理解为无。

一、二、三、万物:可以理解为有

这句话最多的解释是用易经作解:

道生一,太极生两仪;

一生二,两仪生四象;

二生三,四象生八卦;

三生万物,八卦生万物。

还有一种说法:

道生万物,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只是一个裂变的关系。

道老的解读:

结合后两句,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再来解读这一句,会更清晰一些。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就是从无到有的过程,一、二、三及万物都是有的一部份。

道是无,无法描述,没有相对性。

德为道之用,德有相对性,从无相对到有相对,就是无到有的过程。

有了相对性,就会产生矛盾,就会有相对性的变化,有了相对性变化就有了: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

万物为道(无)所生,万物皆有相对的两面,如阴和阳、善与恶,万物都负阴抱阳,然后阴阳转换即冲气以为和,就有了一生二、二生三、三生成物的演化。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阴、阳:代指万物的相对存在的属性。

:阴阳相互的作用,互相对冲,也可以说是中和。

:阴阳的作用,看不见的作用力。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无。

万物即为有的部分,老子用相对属性中的阴和阳来代解即:

万物都有阴阳组成,即有阴,又有阳,而这两者又相互变化和转换,最终中和而归一为道。

天下之所恶,唯孤、寡、不榖,而王公以自名也。

:厌恶或者说是看似贬低。

这里不是说王公谦虚。

万物存在都有阴阳相对属性,阴阳互为转化,不断变化,冲气以为和。

所以,世人所厌恶的孤、寡、不榖, 这些称呼可以看作是世人所厌恶的阴,同时也是阳。

因万物负阴而抱阳,世人看作是阴,而王公效法天地之道,在其眼里有阴又有阳,无阴也无阳。

所以,这些词并没有什么不妥,也不是贬义或低贱的称呼,所以王公会自称。

世界上最高明的,就是最平淡的;最平淡的,也就是最高明的。

勿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

或损或益,都是相对而言。

损是减,也是加;益是加,也是减。

损是益,益也是损。

因此损者而益,益之而损。

世间万事万物都是相对的、可变的,没有绝对不变的事物;没有哪样是全好,也没有哪样是全坏;没有绝对之益,也没有绝对之损;有时偏一点是对,有时偏一点却又错了。

万事万物皆随着时间、空间的变化,而在分秒不停地变化着。损而不已必益,益而不已必损。损与益相反而相成,是一个整体的两面。损了这一面,却益了那一面

损益之道充满在宇宙空间,也是天地自然之大道。

故:人所教兮,议而教人。故:强良者不得死,我将以为学父。

故:人所教兮,议而教人。

教:教者,上所施,下所效也。

因此,人被道所教,人法道,道法自然,自然法则没有相对性,没有恶与不恶,没有损与益。

圣人效法天地自然之道,也同样以天地之道教化众人。

故:强良者不得死,我将以为学父。

:强行。

强良者:指的就是不遵守自然法则而强行打破自然平衡的人。

不得死:不会消亡,不会穷尽。

秦墓竹简《为吏之道》有对强良的描述:

怒能喜,乐能哀,智能愚,壮能衰,勇能屈,刚能柔,仁能忍,强良不得

强行打破自然法则的人,必然还会有很多,这种人不会轻易消亡,这种人不懂得“损之而益,益之而损”的自然之道,而常常强行打破自然法则,所以我将以此(“损之而益,益之而损”的自然之道)作为教化众人的最高法则。

本章重点讲了两个问题:

1、道生万物,有生于无,万物生于有,而万物负阴而抱阳,也就是说万物都有阴阳两面,而阴阳冲气以为和,互相转化,即无-有-无的循环往复,最终归一。

2、正是因为万物皆负阴而抱阳,所以万物损之而益,益之而损,这是自然大道,所以人所教也,议所教人。

我们要相信所有事情或物体,都有阴阳两面,而这两面又会互相转化。

所以,在生活或工作中,我们要懂得“损之而益,益之而损”的自然之道,要有“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处世态度,要以一个平常心对待一切事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一二三指的是什么呢?
四十二 由一而二
老子《道德经》第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道德经讲析】道德经第四十二章:道生一
《老子》第四十二章解读
《道德经》第42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