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流浪地球》登中国影史票房第二,大刘原著却仅为设想中的多篇系列之一

编者按:

截止今日0点,《流浪地球》票房已达38亿。

这一成绩也让《流浪地球》跃居中国影史票房榜的第二位。

票房与口碑齐飞、登上《新闻联播》、获得外交部硬核推广……2019年的春节,作为国产科幻电影的《流浪地球》创造了太多太多的“奇迹”和“逆袭”。

而作为这部电影的同名原著小说——《流浪地球》也已经走过了近20年的岁月。

它本是大刘为参加1999年科幻世界主办的笔会而创作。由于当时参会需要自带作品,于是他便创作并带上了《流浪地球》《鲸歌》《微观尽头》和《时间移民》*四部作品,而这次的笔会也是大刘与科幻界的第一次接触。

*《流浪地球》和《时间移民》均收录于《流浪地球·刘慈欣短篇小说精选》,《微观尽头》和《鲸歌》收录于短篇小说集《带上她的眼睛》

小说《流浪地球》的诞生并非一蹴而就,中途甚至差点儿“流产”。(具体原因为何,我们将在后面的推文中揭晓。)

不过,大刘还是坚持将这部小说写了出来。由此,才有了我们今天的《流浪地球》和它改编的电影以及随后的一系列“奇迹”。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乘着“时光列车”,回到19年前,听听大刘谈谈关于原著的那些往事。

在2000年度中国科幻银河奖颁奖会

暨北师大科幻联谊会上的发言

文/刘慈欣

很高兴《流浪地球》能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

这篇小说是一个设想中的系列的一篇,这个系列叫“末日”,是以太阳灾变为题材,描写人类用各种方式逃生的过程,以其逃生成功的程度排列:第一部是《补天》,描写人类进入太阳内部对其进行修补以延缓灾变;第二部是《微纪元》;第三部就是《流浪地球》;第四部名为《星船纪元》,描写人类乘飞船逃离太阳系,最后失去目标,把飞船当成了永久的家园;第五部名叫《游魂》,描写太阳灾变前人类用电波把自己的思维和记忆发向宇宙;最后一部十分阴暗,名叫《在冥王星上我们坐下来哭泣》,题目取自拜伦的诗《在巴比伦河畔我们坐下来哭泣》,描写人类逃生无望,在冥王星上建立人类文明纪念碑的事,更像一篇阴沉的散文*。

*《微纪元》《流浪地球》均收录于《流浪地球·刘慈欣短篇小说精选》中

当你被诊断为癌症时,世界在你的眼中会突然变成另一个样子:天空是红的,太阳是蓝的;而当你最后得知这是误诊时,当天空又变成蓝的、太阳又变成红的后,却也不再是以前的天空和太阳了,世界和生活在你的眼中美了许多,也增加了许多内涵,这种感觉远不是读十年书能得到的。

一个人的末日体验是很珍贵的,那么全人类的末日体验呢?

《流浪地球》剧照

如果世界经历了这样一次“误诊”,那全人类同样会以一种全新的眼光看待我们的天空和太阳,更珍惜我们以前视为很平常的一切,人类世界将沿着一条更合理的轨迹运行。

《地球》剧照

能够带来这种末日体验的,只有科幻小说,这也是我构思这个“末日”系列科幻小说的初衷。

科幻小说能够创造一个全新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作者和读者都能得到现实中不可能得到的体验,这就是我热爱科幻的原因。

《流浪地球》剧照

我是作为一名科幻迷开始写作的,对科幻的理论并没有一个系统的思考。我喜欢文学因素较少、科幻因素较多的科幻作品,一直认为,透视现实和剖析人性不是科幻小说的任务,更不是它的优势

刘慈欣

科幻小说的优势在于创造一个空灵的想象世界。我曾经有过一个自己现在也觉得很偏激的想法:把科幻从文学中剥离出来(水木清华“科学幻想”版曾做过这方面的努力,主要体现在编辑虚拟世界百科全书上,但并不是太成功)。这种提法理所当然地受到了各方面的抨击。

我很赞同阿来的话:各个作者应坚持自己偏激的观点,而编辑应对各种观点持一种兼收并蓄的态度,这才是科幻发展的健康气氛。

《科幻世界》前社长 阿来

但另一方面,当科幻由爱好变成事业时,我发现有许多微妙的平衡需要掌握,这其中包括作品中科学性与文学性的平衡、思想性与可读性的平衡、作为文学的科幻与作为商品的科幻的平衡,而我现在的作品,正是这些平衡的结果,它们或多或少地背叛了我自己的科幻理念。对于我这样一个在科幻之路上跋涉多年的作者来说,这也是一种成熟的表现。

笔会上的大刘

当然,科幻文学从本质上说又的确是幼稚的,它所要表现的,是童年时代的人类,面对广漠深邃的宇宙所产生的好奇和恐惧,以及探索的冲动。

《流浪地球》剧照

在这样的宇宙面前,人类的科学和哲学都很幼稚,科幻作为表现这两者的唯一一种文学形式,浸透着稚气也就不奇怪了。未来人类的科学发展到极致,宇宙的一切毫发毕现之日,也就是科幻消亡之时。

纪录片《旅行到宇宙边缘》剧照

目前的国内科幻界,面对中国科幻的幼稚,都羡慕美国科幻的成人读者群,并把这看做是科幻文学成熟的标志之一。

但要知道,成人之后就是老年,老年之后就是死亡。当今美国科幻的繁荣,很大程度上是影视的繁荣,这些科幻影视仍在延续黄金时代的风格。而当今美国的科幻文学已露出了浓重的暮气,作品用复杂的技巧表现晦涩的隐喻,全无黄金时代的朝气与活力,近年来许多顶峰之作已透出了死亡的气息。

现在,美国二十五岁以下的人已经基本上不读科幻小说了。我实在看不出这种局面有什么可羡慕的。

我们最应该羡慕的是自己。现在,国内的科幻读者都是八九点钟的太阳,甚至是六七点钟的太阳,中国科幻面对的是一个充满青春与希望的市场,这正是我们这些科幻人信心和力量的源泉。相比之下,幼稚真算不了什么。

签售会上,刘慈欣等人为科幻迷们题签

有研究表明:很多动物有语言,有推理能力,某些动物会制造工具,少数动物甚至有文字,但还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动物会幻想。所以,幻想是人类与动物区别的唯一标志,而我们今天到会的科幻迷们,就是这种标志最生动的体现。

谢谢大家!

发表于2001年第2期《星云》

收录于《最糟的宇宙,最好的地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刘慈欣又一部小说被拍成科幻电影,主演让人期待
畅销新书丨流浪地球(豆瓣评分8.8)
谁说中国没有好科幻?这20部国内科幻小说绝对颠覆你的想象
刘慈欣又有三部科幻将拍大电影
[01]《小π访谈》
这个“疯子”正在不断的颠覆我们的世界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