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东南西北”四字的秘密与争论!

古人在造字之时,针对很多具体事物,描画即得,即许慎所谓“画成其物,随体诘曲,日月是也。”这类象形造字法也是古人最先采用的独体造字法,以简单的笔画勾勒出事物的大致轮廓。但是,当人们需要表示抽象概念的字形时,又是怎样做的呢?

今天我们就说一说几个表示“方向”的字形的来源,希望与大家讨论交流。这几个字分别是东、南、西、北。

东:“橐”之借字还是日在木中?

关于“东”字,《说文》曰:“东,动也,从木,官溥说,从日在木中。”后来,丁山、徐中舒二位先生认为是“橐”之初文。也就是说,“东”形似两头有口用绳困束之形,本来是“橐”,后借来表示方向,而本义又造了一字“橐”。此种说法过于复杂,不能因为“东”与盛东西的橐形相似就认为“东”是假借橐而来。另外,甲骨金文之中,“东”皆指方向,其本意未见。

其实,该字我们可以从“日在木中”解释更为直观并符合古人最初造字以形表义的逻辑。《诗经·日月》:“日居月诸,出自东方。”另外,从古人的社会生活发展来看,表示“东”这一概念应该是很早就产生的,所以“东”字理应更早于“橐”字产生。“东”字甲骨金文为从“木”清晰可见,“橐”若为盛东西的布袋,字形不该有通上下的竖笔。

南:本义为乐器?其实更似南方之干栏

“南”字同“东”一样有争议。《说文》:“南,草木至南方有枝任也。”而最有影响力的说法则是唐兰先生的说法,唐先生认为:“甲骨文南字下半部像倒置之瓦器,上半部像悬挂之绳索,以古代瓦制之乐器,借为南方之称。”

许慎之说“草木至南方有枝任”,那北方就没有吗?显然很牵强。至于唐兰先生的乐器之说,也是没有更为让人信服的证据。上为绳索不甚明显,倒置瓦器也很难确定。与其说“南”形似乐器,不如说形似一种南方人居住的房屋。

后来,有学者又加以考证,认为“南”字形上与南方民族居住的干栏极为相近,这种干栏上由草盖的顶,下为层楼。因为这种房子只出现于南方,后来借为表示方向的“南”字。(参1)

“西”字甲骨文金文皆似鸟巢也,但巢为封闭之形,当为从下向上看之形状。但至篆书,“西”字已为鸟和巢之组合象形。

《说文》:“西,鸟在巢上也。象形。日在西方而鸟栖,故因以为东西之西。”

参2

古人造“西”字很贴近生活,在那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远古社会,我们的祖先在日常生活中很善于观察。日落西山,当他们扛着农具返家之时,离开巢的鸟儿此时也跟他们一样回巢栖息。“西”或为“栖”之本字,为鸟儿回巢栖息,鸟儿回巢为太阳转向西方之时,因此把日落之方向定为西。

从字形看,“北”为会意字,形如二人相背,最初为背驰之意,人相背之处为脊背。后因表方向的“北”更为常用,便又在北下加“月”(肉)字表示背离、脊背之“背”。“北”字在甲骨文中表示方向之意较常见。如:

《合集》32030:“辛亥卜,北方其出?”《合集》8783:“呼牛于北土。”

本来表示背离、脊背的“北”用来表示方向有什么理据呢?大概是人们面朝南方,前为南,后即为北也,由此表示后背的“北”便也表示方向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说文》五百四十部首讲解(五十五)
说文解字:春、夏、秋、冬,不得不服的古人造字智慧!
古人说话为什么用“云”?
凉爽“秋”字,为何有“火”?原来与先人的这一习俗相关
汉字的演变过程,汉字的起源
《古代汉语专题》(形成性考核册作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