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留守女孩选择北大考古系,在大地上我们只过一生




文丨将爷



很多人活着活着,就活成自己讨厌的样子。到底为什么?

哲学家苏格拉底早就给出过答案,那就是“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过。” 

湖南留守女孩钟芳蓉,就展示出什么才是经过审视的人生。

今年高考,钟芳蓉取得676分,是湖南省文科第四名。钟芳蓉选择读北大考古系,原因是“从小就喜欢”。



为理想和梦想活着,不为功利与流俗而盲从,坚定目标,坚守价值,这才是最正确的人生之路呀!

只不过,有太多所谓的世故与成熟,汇集成这样的观点:

考这么高分真浪费了。
家庭条件不好,为什么不考热门专业?
还是没有接受过社会的毒打。
梦想对于穷人来说,大多数情况算是奢侈品。
先把肚子填饱了,再去追逐梦想。
这个专业没钱途。

这些嘲讽的声音,体现的正是群盲时代庸众的鄙陋与流俗。

从智识层面讲,这些人缺乏起码的理解认知。北大考古专业全国第一,培育出太多优秀人才,为国家做出过重大贡献,在这里深造,完全可以让人生价值得到极致体现。

无知者无畏,倒是不必纠缠。最不堪的是,价值观的矮化和扭曲,正在敲响的时代警钟。

难道穷人就不配有梦想?难道梦想就等同于钱途?难道前途就是追逐热门?难道要为世俗放弃对理想的坚守?

我们不再生活一个羞谈钱的时代,但是,这绝不意味着,谈起钱来就可以不顾羞耻,追逐金钱来可以失去底线。

越是在缺乏信仰的年代,越是在价值溃散的年代,重新擦亮梦想的底色,重新找到理想的光芒,坚定价值,深耕文化,对个人实现和国家发展,都极其重要。

钟芳蓉,这个农家女孩冷静而自持地给出了回应:

没想到这么多人对我报考的考古专业感兴趣,我从小就喜欢历史和文物,受到樊锦诗先生的影响 ,所以报考了考古专业。非常感谢微博上考古专业老师对我的鼓励!

年逾八旬的樊锦诗,1958年进入北大历史系,毕业后致力于敦煌石窟的保护和研究,一生坚守大漠,住土房、吃杂粮、缺水断电…被誉为“敦煌女儿”。

还有什么比“从小就喜欢”这几个字,更能测试出理想的重量呢,更能标识出通过明天的道路呢?

樊锦诗先生也给钟芳蓉捎去祝福和鼓励:

不忘初心,坚守自己的理想静下心来好好念书

北大也及时给了钟芳蓉热切回应:

愿你在此找到毕生所爱

是的,一切都归于“初心”“理想”“所爱”。因为喜欢,所以坚持。而我们很多人活着活着,活成了自己讨厌的样子,没有别的原因,就是因为丢掉了初心、理想和所爱。

钟芳蓉让我想到故乡泥土的芬芳,早晨露珠的晶透。

在这个浮躁的夏天,这个女孩的故事,犹如一股清流,也洗清我内心的杂乱。一个人,也只有坚定走自己的路,才能抵达彼岸!

我们脚步可以离开乡村土地,心灵不应失去大地文化的滋养。无数从乡村挤进城市的人们,正是因为不明白土地和生命的关系,内心才会陷于迷乱与萎顿。

现在我也终于明白叶赛宁为什么会这样说:

在大地上我们只过一生。


身在都市森林,我经常想起故乡的土地,想起在那片火红的高粱地上,父亲如同一头躬耕的老牛。

小时候,我问过父亲,高粱去哪儿了。父亲说,做成了酒,送进了城市!

父亲说这话时,高粱红了,映红他的脸,染红了他的身体,映红了整个天际。

那才是真正的诗和远方!

这些年,我也成为一名都市饮者。但是,我却渐渐忘了杯中美酒,是高梁经历过播种、收割、锤炼、蒸煮、发酵的一生。

不久前,我去泸州,看到了川南地区独有的糯红高粱,穗头饱满深坠,籽粒棕红有光。


那里勤劳的种植人,对糯红高粱视若珍宝,用尽细心和耐心,守护着高粱的生命。

选种、播种、育苗、移栽、锄草、施肥、拔节、孕穗、抽穗、扬花、灌浆、腊熟、收获,环环相扣,悉心呵护。

在那片土地上没有化肥,那些高粱从没用过农药。这样情状,让我又想起了故乡高粱,想起父亲说的话。原来,酒才是高粱生命的最高境界。

在泸州,我终于明白,糯红高粱变成酒,那是一次破茧成蝶的裂变过程,是一种历经磨难的质变过程。


酿酒过程中高粱要渡过碾压、掩埋、发酵、蒸煮、窖藏等多道难关。这是一种粮食和技艺融合的锻造,每一道工序都已经成了铁律。相比于前面这些普通酿酒的工艺,酿制泸州老窖酒的工艺,则更为严苛,更为专业化,更加极致化。


看花摘酒 、摊凉降温、入窖发酵、天然洞藏、甘醇制曲、单粮酿造,农田到餐桌,每一种生产流程,每一道技术工序,都遵循着严格的标准体系原则。泸州老窖就是这样,在坚守中升华。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都蕴藏着泸州老窖对品质的极致追求与百年坚守。

由此,高粱的魂魄被工艺凝聚,高粱的精神被专注萃取,高粱的价值被传承发扬。而对高粱生命的敬畏和酿酒价值的坚守,让高粱完成从粮食到酒的完整而高贵的一生。

由此,泸州老窖百年品牌完成积累,价值品质接续,文化内涵得以滋养沉淀,也与大众形成良性互动沟通的效应,品牌的认同度和消费满意度不断飙升。


一粒种子到一滴美酒的人生历程,就是“高粱红了”的价值真谛。而我注目着这样庄重与神圣的过程,也感受到了高粱的尊严和高贵,明白了父亲对高粱为何那么喜欢和热爱。

人这一辈子,都会追求诗意栖居,追寻诗与远方,享受诗酒风流。

酒,是高粱做的;好酒,必须要有好高粱。

“酒是高粱写的诗。”那些种高粱的人,那些给予高粱高贵一生的人,才是真正的诗人。

有人这样说:

泸州老窖就像一位有情怀的诗人,
以粮为文,
以水为墨,
以窖为纸,
以工为笔,
兢兢业业谱写着一首首壮丽诗歌。

那一天,我看到泸州高粱红了,也终于明白了泸州老窖的品牌为何会光芒四射,一切,都是源于对理想和价值的坚守!

(图片来源:刘学懿)

现在,又是高粱红了的季节,我想到从乡村大地即便走进繁华京城的留守女孩钟芳蓉,也想念仍在故乡土地守护那片高粱的父亲。

高粱红了,是一种人生隐喻,是一种时代象征。

天地同酿,人间共生。浓香甘洌,纯净醇厚。

 唯将遍地高粱种,只将糯红作原料,报答国窖赤诚心,赢得天下美名扬!

这一切,都在告诉我们,人这一生,所有的坚守与奔突,都要守住自己喜欢的自由,做最热爱的事情,永远不要辜负理想。

只有这样的人生,才是经过审视的人生,才是值得过的美好人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高山农夫: 白酒的几个待解问题 跟踪和持有白酒股票多年
辛丑春咏泸州老窖诗三首
亦诗亦酒——泸州赋
泸州老窖是一种什么样的酒?品鉴四川泸州老窖
国窖1573 名字的由来
酒的中国地图(第三集转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