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果我有孩子,我希望Ta不用那么懂事

你身边是否有这样一类人:杂活儿、累活儿都是Ta干,从不抱怨,被人指责,也只是点头微笑; 恋爱中,不依赖伴侣,病了自己扛,难过自己消化,“我没事,你忙吧”,是Ta的口头禅;

他们总是把情绪深埋于心,只是偶尔,眼中会闪过一丝晶莹的光。

这类人,在他们小时候,都有一个共同的称呼——“懂事的孩子”。

在小孩的世界里,“懂事”是个褒义词,它代表大人对小孩的认可。

在成年人的世界里,“懂事”的词性变得越来越中性,通常用来形容口碑不错但不讨人喜欢的“老好人”。

同样是“懂事”,为什么在成年人和小孩的世界中评价如此不同呢?

前段时间,《以家人之名》在朋友圈反响热烈,三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孩子,组成一个新家庭,由此引发一系列有关“原生家庭”的讨论。

三个孩子中,我对贺子秋印象最深刻,他就是那个“懂事的孩子”。

他出生于单亲家庭,由母亲抚养,后来,母亲将他抛给相亲对象李海潮,便消失不见。年纪小小的贺子秋,相继被父亲、母亲抛弃。

他生活在“我可能随时被抛弃”的阴影下,在这种压力下,搬入新家后,他要做的,就是学会懂事,获得李海潮家人的认可。

他半夜到厕所洗全家人的衣服,帮李海潮做家务,在面馆里打杂;

李海潮的女儿李尖尖处处为难贺子秋:扔他的行李箱,往他鞋子里塞糖果,把不爱吃的青菜挑到他碗里,不让他碰玩具……

贺子秋从不抱怨,而是一次次地把箱子拎回来,一次次把糖果倒掉,一次次把碗里的肉夹给李尖尖,一次次反省自己。

贺子秋可以说是很多懂事孩子的缩影,他们的成熟让人钦佩,也让人心疼。

这群懂事的孩子,童年时,大多会有这样的境遇: 亲朋好友聚会,一桌好菜,你想挑喜欢的菜吃,大人告诉你,你要懂事,让客人先吃; 

碰到喜欢的玩具,你闹着要买,大人告诉你,家里没那么多钱,你要懂事,体谅父母; 

读书成绩退步了,大人说,我们辛辛苦苦供你上学,你要懂事,好好读书……

在父母制定的规则与人为营造的压力之下,大多数孩子就这样被迫懂事了。

仔细观察“贺子秋们”,不难发现,他们有两个行为准则:

一、压抑自己的欲望; 

二、减少对他人或外界的依赖,不给人添麻烦。

遵循这套准则,他们顺利度过青少年时期,甚至收获了不少夸赞声。这样实效的准则,自然变成一种习惯,和他们一起进入成年人的世界。

在《以家人之名》中,即便这个重组家庭感情日益深厚,贺子秋长大后依然那么懂事:他仍旧早起给家人买早饭,帮李海潮摆碗筷,给餐桌上的每一个杯子倒满饮料。

然而,在成年人的世界里,“懂事”的人,往往与周遭的人格格不入,这套准则失效了。

他们习惯了“懂事”,通过消耗自身,取悦别人,但是,一旦他人没办法像长辈那样给予他们正向反馈,他们就慌张了,不知如何变通,怎么和这个世界相处。

他们变得越来越不快乐。

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弗雷德·阿德勒曾说:“人是需要这种尽管被讨厌,但还是勇于做自己的勇气,这样才可以逃脱无法做自己的羞耻感,获得真正的幸福。”

然而,即便他们已经意识到“懂事”的局限性,但是,他们已经学不会如何“不懂事”了。

“懂事”的孩子,是在压力下成长的,这种压力使得他们“早熟”,过早学会以成人世界的道理权衡利弊,随之而来的,是另一部分能力的消失。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神经科学家Linda Wilbrecht利用小白鼠做了项实验,研究生命早期压力给它们带来的影响。

她将小白鼠分成两组,一组由母亲抚养,一组由陌生的母鼠照看,制造压力环境。两组老鼠都保持温暖、吃饱喝足的条件。 一段时间后,她发现,在压力下成长的小白鼠比待在母鼠身边的小白鼠成长发育更迅速,在青少年时期,体型已和成年老鼠相差无几,而且,它们乐于探索,学习能力也更强,能很快地找出藏有食物的木屑堆。 但是,当它们进入成年早期后,它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却迅速下降,远远落后正常环境下成长的小白鼠,它们只会不停在曾经发现过食物的木屑中挖掘,希望得到食物。

···

生物进化论有这样一种说法:“如果身处压力巨大的环境,生物会把更多的能量用于发育和繁殖,而不注重其他能力。”

或许,这正好可以解释,为什么“懂事”的孩子,在成年后,难以运用从前的生存法则,处理解决成年世界的问题。

我们生下来都是一张白纸,或多或少,“原生家庭”总会在这张纸上画上几笔。

成年后,我们不是要消除这些痕迹,而是想办法在这些痕迹上添加一些色彩,让它们变得美丽。

“懂事”其实并不是一个坏毛病。

“懂事”的人要慢慢学习,表达自己的诉求;普通人,要

成长是不可逆的,我们没办法回到童年,抱抱那个“懂事”的孩子,但是,我们仍有机会,抱抱那个“懂事”的成年人。

愿每个懂事的人都能够被温柔对待;愿每个懂事的人都能够温柔对待自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在你认为是朋友的人里,一半的人并不把你当朋友
《极简父母法则》:这样做,你也能成为孩子生命中最信任的人
11个童年VS成年的插画,很好地概括了我们的生活
像个成年人那样去赚钱
“没有你,我活不下去”,我们为什么逃不开亲密关系?
真正的“成年人”,应该满足这26条标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