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何才能练出太极整劲

我们平时练太极拳的时候常常会说要掌握动作要领,要遵循太极十要,其目的就是为了一个整字,也就是劲整。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在练拳的过程中做到劲力的整合呢?下面,笔者就在拳架中如何才能练出整劲谈几点练习的方法。

一、学会放松

 常言道,“松松松太极功”,我们练太极拳先要学会放松,但是在练习太极拳的过程中最难做到的也是放松。

我们先来分析一下为什么要放松?第一,松是为了沉,身沉气沉,才能让重心更稳固;第二,松是为了平衡劲力,让劲力更整,所谓“有意放松,无意成钢”。

那么,如何才能放松?放松,可分为意识上和肢体上二个方面的放松。

1. 骨骼关节韧带要有伸拔拉长之感,抻开之意。杨振铎宗师有二十字口诀“抻出肘尖,空出胳肢窝。肘尖拽膀尖、连手腕、带手指。”,说的也是抻。

2. 遵循“太极拳十要”中关于外形的四要“虚灵领劲、含胸拔背、沉肩坠肘、松腰”,能帮助我们放松。

3. 四肢适当含曲。当我们四肢处于过直的状况时,身体是比较僵硬的,尤其是腰胯容易紧,无法放松。如果我们将四肢略微弯曲,整个身体则更容易放松。

4. 心要静。练太极拳最忌一边练拳一边聊天,或者一边练拳一边胡思乱想。心静才能用心体悟,心静也易气沉,使我们的身体更放松。

本文作者

二、脚下生根

脚是一身之根基,落地生根,重心才更稳固。

如何才能脚下生根?

1. 步法上要做到开胯圆裆。当我们做到圆裆的时候,身体下肢会形成如同拱形桥一样的弧形支撑。众所周知,拱形桥是桥梁结构中稳定性最好的。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开胯圆裆呢?这就要求我们在步法上要做到五趾抓地,脚踩涌泉。五趾抓地的意思是指二脚要全掌着地,紧贴地面。脚踩涌泉的意思是指重心要落在涌泉穴上,也就是略偏脚掌的位置,移动重心也要顺着涌泉的方向移动。当我们的重心不在涌泉穴上,而是偏于脚的一侧(通常是偏向内侧的时候),或者脚的一侧没有紧贴地面时,往往会形成夹裆。圆不了裆自然也就不会有腰裆劲,发劲的时候就容易走空,出不了整劲。

2. 在移动脚步的时候要“如履薄冰”。 “如履薄冰”的意思是指移动脚步的时候,出步要匀、落步要轻,脚步落实以后才能移动重心。在我们未移动重心之前,落下去的脚要能迈的出去也收的回来才比较合适,步法才更具灵活性。初学太极的人在走步的时候,往往容易带着重心迈步落步,刚落下脚跟,脚掌还没落实就已经将重心前移,这样就没有做到“如履薄冰”,迈出去的脚也无法收回,自然就不能形成整劲。

3. 二脚之间要有互济的关系。我们的二脚之间应该要有一蹬一撑、一送一接的相互支撑、相互转换的互济关系。当重点前移时是后脚蹬前脚撑,后脚送前脚接;重心后移时是前脚蹬后脚撑,前脚送后脚接;二脚之间的力量相互传递转换,始终不丢不损。

三、腰带四肢

拳经有云“命意源头在腰隙”,腰在拳架中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腰为一身之主宰,主宰的是劲力的蓄发。如何才能让腰来主宰我们的劲力呢?那就要学会在练习过程中以腰为轴,腰带四肢。我们套路演练口令中常常会有“腰带右脚开”、“腰带左脚扣”、“腰带臂旋”之类的表述,说的就是腰带四肢。

那么,要怎么才能腰带四肢呢?

这就要我们在练拳过程中学会任何一个动作都要先动腰,再以腰带动手脚。在拳架中腰动的形式共有三种:平圆转、立圆转、平立结合的混合转(又称八字腰),腰带手臂方式也有三种:旋转、摆动、连旋带摆。我们又如何才能熟练掌握以腰带四肢的运动方式呢,这就需要我们把腰的几种转动形式作为基本功法单独抽出来加以训练,才能熟练运用于拳架之中。

四、下盘稳固

我们的胯部以下为下盘,下盘是我们的根基,下盘要如磐石般坚实稳固,劲力才能有效的传递发送。杨军老师常说要上轻、中灵、下沉,只有当下盘具有足够的稳定性时,腰身才能更灵活(中灵),上半身才能更轻灵(上轻),劲力才能更好的传递。要想让下盘稳固,首先要让腰胯分离,胯是我们发力的支架,如果腰胯不分离,动腰连着胯也动,支架就不稳了,整个下盘也就无法稳固。所以,我们拳架中有动腰不动胯之说。也就是说,在拳架中胯基本处于不动或微动的状态,而前面所说的腰的基本功训练的其中一个目的,也是为了让腰胯分离。

五、上下相随

什么是上下相随?上下相随讲的是身体上中下的协调,拳经有云“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这句话说明了劲力由下而上的传递方向:由脚蹬地的反作用力产生劲力,再通过腿、腰传递到身体的末梢(手、肘、肩、胯等都可作为发劲的末梢)。

明白了劲力的传递方向,如何在拳架中体现上下相随呢?

首先要理解在拳架中何为蓄、何为发,然后遵循“先有根后有劲”的原则,蓄劲蓄在脚掌或脚跟落地前(后撤步和脚跟着地的虚实步,均为脚跟最后落地,如倒撵猴、提手上势等),发劲发在脚掌或脚跟落地后,就基本能做到动作和劲力的上下相随、协调一致。

六、相连不断

相连不断四个字很容易被理解为动作上的连续不断,但是动作只是外(外形),外的目的是为了内,也就是劲力。首先,我们要理解劲力为一个太极,分为阴阳二面,即蓄和发。也就是说,在拳架套路里只有一个太极、一个劲力贯穿始终,蓄了发,发了蓄,连绵不断,循环往复,周而复始。

那么,蓄发如何才能相连不断?曲蓄而直发。

意思是劲力要用弧形来相连,蓄劲走曲线,发劲走直线。如果在蓄劲的时候走了直线或折线,动作幅度有棱有角;在发劲的时候走了弧形或偏离了直线打击的方向,则容易损耗丢失劲力,或者是断劲,也就没有了劲力的相连不断。

总之,明理才能知体,只有明白了劲力的产生和来源,才能帮助我们找到正确有效的练习方法,更快更好地练出整劲。

(作者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且仅限于传统杨氏太极拳理论范围)


杨氏太极义乌站常年招生,培训内容:杨氏太极拳传统套路103式、杨氏太极拳精要套路、杨氏太极剑、杨氏太极刀、推手、功法等,接受私教和团体订制。

联系人:李老师

联系电话/微信:15267962429


教练简介     

李元芝,师承杨氏太极拳第五代嫡传人杨军老师,赐名杨雅芝,为杨军老师国内首批弟子。

资质

国际杨氏太极拳协会国内首批注册教练;

国际杨氏太极拳协会技术等级考核四星;

“健康中国,太极同行”公益工程杨氏太极讲师团讲师;

荣誉

第二届全球杨氏太极拳文化节比赛中荣获个人太极拳、个人太极剑、个人太极刀、集体太极拳、集体太极刀五项一等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习练杨氏太极拳的心得体会
【原创空间】杨氏太极拳步法习练“顺口溜”
“太极腰”的修炼
〔转帖〕论太极拳"十八在诀"的技术内涵
行走坐卧的太极养生法
为你私人定制的资讯客户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