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红楼梦》日读解悟(八)——第一回中的隐与藏(壹)

言归正传,《红楼梦》成书以来,最早的有一派是索隐派,代表人物是蔡元培,观点是:吊明之亡,揭清之失

这个观点在百年前有它生存的土壤,但是今天这个观点实在没有必要再瞎叨叨了。

为什么?因为《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所以这不可能是一部反清吊明的书。

为什么?大家一定要知道清政府的组成结构,清政府是不到二三十万的兵力鲸吞了明朝上百万的兵力,然后统治了全国的。

为什么可以是这样?因为当时是顶层的汉人集团为了自己的既得利益与满高层合谋一处,达成了利益共同体,才得以让满族完成一统。

曹家是很早的满清同盟者,已经与满高层有了“血亲”感情,以至于康熙南巡在曹家驻跸时,就对曹雪芹曾祖母孙氏谈出了:你乃吾家老人也。(即是自己的家人)。

在经济链的顶层是没有种族、主义之分的,这是道理。比如英国的首相苏纳克是印度籍,但并不代表他会对印度有什么友好的经济政策,也更不代表印度开始“殖民”英国了。他只会为他所处的利益团体服务,因为顶层是不谈种族、主义的。就像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县城,土拉吧唧的土老板可以和当地父母官坐在一起称兄道弟,这并不是什么父母官礼贤下士、走入基层,它背后的真相是经济链条的顶端是没有出生之说的。这才是事物的本质,看明白没有。

所以,已经过百年同化的曹雪芹,他的骨子里是不会去写什么反清复明的,但曹家经此变故,他却是对人生、当局的政治换代是会有自己的体悟与喜好、嘲讽的。这才是事情的本质。

蔡元培先生的什么反清复明说,在当时是有土壤的,是因为当时的需要。大家看一看蔡元培先生的生卒年就明白了,他生于1868年,卒于1940年。

明白没有,他的青壮年40至50岁时,正是孙中山先生高举“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历史时区。所以,当时可以把《红》作为工具来反证孙先生理念的正义性。这是当时的需要,也是有存在的土壤的。

所以在落后的清末政府,有志青年怎么贬损它就会怎么解气。所以,从市场经济来说。蔡元培先生的理念当时是有市场价值的。

但到了今天,还谈这,除了误人子弟,就是曲解作者原意了。

曹家是与帝国顶层建立了深厚的、千丝万缕的关系的,曹家只会反对某一当权者,怎么会考虑到反清吊明呢?顶层是不谈种族与主义的,这是道理!

所以,开篇的“地陷东南”,即暗指的曹家遭遇抄家之难,江宁方位也是在东南方的。

也伏了前面神话故事里,两个狠人颛顼和共工打了一架后,把顶天的一个柱子撞倒了,使地也陷了的情景。

所以批书者脂砚斋说,全书无一处闲笔,即是这个道理。

也暗示着,曹家遇难是两大势力斗争后的牺牲品。

明白了吧。

我不是什么读个小说要去扯其他,是书里的真事隐去是作者的不写之写,是作者想让读者知道的。

否则,文学艺术的升化有什么意义呢?

就好比鲁迅的小说《药》里两个家庭,一个华姓家,一个夏姓家,你告诉我这个就和老张家、老李家一样,没有啥区别。那不是瞎扯吗?

这里当然是从两个小家庭隐指、引申谈的“华夏”民族大家庭,当时的愚昧和落后。然后以此唤醒当时的国人。

如果我们就只在看《药》里两个家庭的带血馒头,买来卖去。那是干什么呢?在写菜市场的生意经吗?(一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红楼梦后四十回所隐去的谜
周汝昌:曹雪芹其人其书
曹雪芹其人其书 周汝昌
曹雪芹其人其书
红学概论——第五章
红学最大的两个派别:索隐派、考证派的百年恩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