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上官婉儿藏美男于“金屋”,整日与面首厮混,若不如此早灭族

 三人行论教育 

2020-07-02 14:44:13

上官婉儿,复姓上官,字婉儿,高宗时代,祖父身居宰相要职,因高宗厌嫌武则天跋扈,上官仪主动草诏,也就是打了个“小报告”,准备废掉武后,得罪了武则天,自然没好果子吃,不久被武后杀头,其父上官庭芝也受到牵连被杀,一夜间,婉儿与母亲郑氏从“高官家属”变成了人见人嫌的奴婢。

鲤鱼跃龙门,从奴婢到“女皇第一秘书”

《旧唐书》列传中有记载,婉儿出生前,郑氏曾在梦中见一巨人,送其一杆秤,并告诉她,“持此称量天下士” ,郑氏大喜,以为腹中胎儿必定是男孩儿无疑,不想却是一女婴儿呱呱坠地,郑氏颇有失望,但在婉儿满月时,也戏言,“汝能称量天下士?”。

谁曾想14年后,梦中预言成真,也就是仪凤二年(677年),武则天又想起了郑氏母女,主动召见婉儿,并当场出题,在这个威严的天后面前,婉儿面不改色,须臾间,一篇文意通达,笔力劲挺的美文就写成了。

武则天十分爱才,二话不说,当即免去奴婢身份,并委任其做宫中诏命,就是类似于秘书一职。

此后,上官婉儿鲤鱼翻身,长期相伴武则天左右,在武则天称帝后,又被任命为“内舍人”,期间因为与武帝面首张昌宗眉来眼去而得罪了武帝,差点被杀,后因武则天爱才,就仅处以黥面之刑。

吃一堑长一智,婉儿变得更加小心,并学会了察言观色,施展浑身解数,讨武则天欢心。景龙696年,婉儿得到了武帝的重用,可参政,可处理百司奏章,权势日隆。

寻找“面首”,也只不过是婉儿的自保之道,用“自污”的办法,麻痹领导者,麻痹政敌,这不过是婉儿的生存之道。

武则天之于上官婉儿,已经超过了领导的身份,还是她人生的导师,更是不可言说的“杀父仇人”。

伴君如伴虎,面对武则天,婉儿不得不考虑周全,谨慎待之,如履薄冰,越是恩宠加身,权势日隆,婉儿的恐惧越加浓烈,她必须要给自己准备更多的保障和出路。

上官婉儿知道,武则天最大的忌讳就是有人威胁她的江山,她喜欢你的才情,喜欢你的优秀,但是她不喜欢你有才情还有野心。

那么怎么表明自己没有“野心”,最好的办法就是贪恋于男色,整日流连美男,让自己坠入那“桃花丛中”,第一个入她眼帘的就是武三思。

一直以来,武帝与自己的娘家人之间有着很深的隔阂,这个侄子武三思也一直不得势,直至高宗上元年间,武帝需要培植自己的力量,这才召唤武三思到身边帮忙。

在《旧唐书》中有记载:“三思略涉文史,性倾巧便僻,善事人,由是特蒙信任。”

说白了就是个拍马屁的好手。得到武则天召唤,武三思十分珍惜,对武帝的枕边人、身边红人那都是极尽拍马屁之能事。

不得势的武家子弟,无论是身份还是当时的地位,都极符合婉儿的要求,机会终于来了,因为武三思还略通文史,而婉儿才学更不用说,在武帝的安排下,两人一起编修国史,两人见面一拍即合。

此后,两人利用各自的资源和优势,在武帝时代,一个混成了最高级别的“秘书长”,一个混成了武帝的得力干将,即使在神龙政变后,他们二人也依旧屹立不倒,没有翻船。

在宫外建“小别墅”金屋里面藏着崔湜四兄弟,这一切也不过是“烟雾弹”而已,还是生存,生存,生存。

神龙政变后,李显复辟,作为李显的妃子,在这场政变中,上官婉儿站队成功,给予了李显较大的帮助,有功于李显,加上婉儿的才能,李显看好婉儿,但是李显的老婆韦皇后和女儿安乐公主野心膨胀,也幻想着做天下的第二个女皇。

此时,婉儿已经中年,青涩的年华早已一去不复返,她变得更加成熟老练,从武帝身上,她学到了很多东西,尤其是帝王的权谋之术,她了然于胸,深明权衡之道,她也深知韦皇后生性风流,喜欢美男,为了巩固地位,很自然地将武三思推到了韦后面前,武三思继续发挥他的能力,做了韦后的面首,也因此盘活了整个武氏一族,此后,武氏,上官婉儿,李显,韦后形成了一个利益同盟。

但想在诸多势力中生存,不仅要有能力,更重要的是让他人对自己放心,为此她又开始了“花天酒地”,故意在宫外建了“小别墅”,把崔湜四兄弟收入“金屋”,整日与崔湜兄弟吟诗作赋,鸳鸯戏水。

同时将崔湜安插于朝中为官,不久崔湜就坐上了“宰相”的宝座,朝中有武三思,崔湜兄弟等人支持,后宫又与韦后以及安乐公主结盟。

上官婉儿为自己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政治”城墙。

不仅如此,婉儿也积极与太平公主联络,交好于太平公主,当太平公主看上了崔湜这个“花样美男”,婉儿也没有犹豫,与生存相比,崔湜不过是镜花水月罢了,这又是她的“政治”投资,也是“自保”的投资。

千算万算,忘了还有一个李隆基,命中的克星,一代天之娇女陨落

上官婉儿的表兄,当朝左拾遗王昱曾经对婉儿母亲郑氏说,“武周天下的覆灭是天意,绝对不会再有兴起的机会,如今婉儿依附武三思,有灭族的危险”。

可惜婉儿聪明反被聪明误,或者已经无法跳出各方权势的无形牢笼,她没有看清这一点,依旧我行我素。

景龙元年707年,太子李重俊终于动手了,他矫诏发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斩杀了武三思以及相关亲党十余人,一不做二不休又引兵杀入肃章门,想一鼓作气直接除掉婉儿,婉儿急中生智,逃至中宗和韦后处,并告知,“观太子之意,是先杀上官婉儿,然后再依次捕弑皇后和陛下”。

中宗李显和韦后大怒,急忙带着婉儿和安乐公主逃至宣武门躲避刀锋,婉儿临危不乱,召武三思旧部,又调动右羽林将军刘仁景率千骑救援,李重俊兵败惨死。

经此动乱,婉儿已经能够明白表兄的话,但是她已经深陷王朝的巨大的漩涡中,难以脱身,她不得不继续周旋,为了自保,她表面上和韦后继续保持同盟,实际上开始倾向于李唐势力。

在韦后和安乐公主用“毒饼”害死唐中宗后,急忙联系太平公主,并拟定遗诏,要立温王李重茂为太子,韦后知政事,相王李旦参决政务。可谁想韦后擅改遗诏,架空了相王李旦。

本来一个完美的“平衡之道”却被韦后破坏了,得到消息的李隆基快速作出反应,并与姑姑太平公主商量后,于当年的7月21日发动了政变,史称唐隆之变,杀死韦后、安乐公主及韦后亲党。

彼时,一代天之娇女,穿戴整齐,率领宫人出门迎接,在刘幽求面前,婉儿镇定自若,取出当时的遗诏,以此证明自己是李唐的忠实拥趸。

可惜,她碰到了“克星”李隆基,生性多疑的李隆基看到遗诏,竟然毫不犹豫,果断下令将婉儿斩杀于大旗之下。

千算万算,婉儿没有算到李隆基早与太平公主有隙,只是表面合作,不看遗诏还好,看到遗诏,李隆基深知,放了上官婉儿,就等于给太平公主送了“大礼”,必成大患,为此毫不犹豫斩之。

说在最后

很多人评说,上官婉儿在宫闱之中肆意妄为,与大臣私通,但今天,还是要还她以清白,她所做的一切也不过是为了自保,她仍旧是那个文采斐然的奇女子,如若不是活在帝王家,她必然以“著名女诗人”而留名青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因触怒武则天,上官婉儿身受皮肉之苦,反让她更加妩媚、引领时尚
为做宰相他拼了,给太子贡献妻女,给太平公主、上官婉儿做面首
唐玄宗李隆基为何要杀上官婉儿?
李隆基为何执意杀掉上官婉儿?专家:看她都做了啥,你就明白了
上官婉儿才貌双全,她究竟做了什么,为何被李隆基杀了?
“巾帼宰相”上官婉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