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河图是一张星图, 现河图是对称图形不符合阴阳理论, 是错误的

透过现象看本质,我们已经知道洛书揭示的是量变到质变与对立统一的规律,那么河图揭示的是什么呢?是万物如何诞生吗?其实从图像上来看,无论是洛书还是河图都是在讲规律。

点击加载图片

错误的河图

点击加载图片

洛书

如果用18个十进制数来表示河图与洛书的图像(象)名称,演化顺序从阳到阴都是阳17阴8到阳1阴10,区别仅在于他们图像的形状不一致,洛书是S的形状,而河图则是O的形状,所以河图与洛书的基本规律就是阳转阴或者阴转阳的这个过程,也就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那么古人为什么不用一条直线而要用其他图像形状来说明这个规律呢?

点击加载图片

直线与O形及S形排列的河图洛书

古人从生产和实践中发现万物都是由阴阳组成的,而且万物之间是对立统一和互补的关系,比如天与地,男与女,所以古人的阴阳理论是对万物规律的抽象,将这套理论转化为图像就是河图和洛书,也就是说河图洛书必定要符合阴阳理论,然而河图与阴阳理论却是相悖的。

如果我们以正南方向为天,那么正北方向为地,根据阴阳理论,代表天的阳量一定是最大的,而河图中阳量最大的物质阳17阴8在西北而不是在正南方,这显然不符合阴阳理论,天与地是对立且互补的,所以阳17阴8一定在阴量最大的物质阳1阴10的对面,然而河图中这两个物质是相邻的关系,这是不可思议的,难道是说天堂和地狱真的离得很近吗?从整体上来看,河图的图像是O的形状,如果将阳17阴8到阳11阴2之间的物质和阳1阴10到阳7阴16之间的物质分开,也就是将所有属阳性的物质和属阴性的物质分开,我们能看出河图实际上是一个对称的图形,而我们知道万物应该是互补的,河图的图像(象)应该呈互补的形状,所以整体上河图也不符合阴阳理论。在图像(象)上,无论从局部还是整体只有S形状的洛书才符合阴阳理论,古人之所以不用直线而用S形状表示洛书是因为万物规律的抽象呈S形排列,洛书从图像(象)上诠释了万物量变质变和对立统一的规律。

点击加载图片

河图是对称图形,洛书是互补图形

北宋有一个非常有名的道学家叫陈抟(tuan),从他留存至今的《易龙图序》能看出河图与洛书起源的一些端倪,序中的龙图应该是类似洛书的图式(或者就是洛书),因为陈抟说龙图之前是未合的状态,也就是说类似洛书那样阴阳之数是分开来的,是根据合并龙图得出的伏羲八卦,也就是说现河图应该是在洛书之后的,因为洛书是未合的状态,河图是合并的状态(用阴阳两数表示一个物质),这就有一个疑问,为什么洛书和伏羲八卦的图像都是符合阴阳理论的而河图反而不是?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现河图是错的

正确的河图阳17阴8应该在正南的位置,河图与洛书其实是一样的,无非一个是合并的状态(阴阳理论真正成型),一个是未合并的状态,所以先有洛书后有现河图再有伏羲八卦,伏羲根据洛书将阴阳两数合并为一个整体,再将图像(象)简化,现河图只是洛书转变为八卦的一个过渡。由于春秋战国时期礼乐崩坏,天下大乱,周王室的典籍散落各地,很多重要的资料都丢失了,后人整理上古时期文献的时候出现现河图这样的错误并不奇怪。

点击加载图片

正确的河图

《易·系辞上》有“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的说法,尚书上也有关于河图的记录,那么在洛书之前会不会有古河图的存在呢?首先,既然河图叫图,洛书叫书,那么他们一定有不同之处,而洛书与现河图都是由空心和实心圆圈规则排列的,本质上他们的书写方式都一样,所以古河图一定与现河图不一样。《易龙图序》上有“是龙图者,天散而示之,伏羲合而用之,仲尼默而形之。”,“况夫天之垂象,的如贯珠,少有差,则不成其次序矣。”所以,古河图很明显是一副,中国古代天文学非常发达,河图是古人在观察天文的时候画出来的。《易·系辞下》有“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也证明了这一点。

点击加载图片

敦煌星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易经与周易的区别(易经的来龙去脉)(李守力)
这4张图里藏着中国文化玄机:太极图、八卦图、河图、洛书
六十四卦探秘
河图与洛书是古人观测天体运行到不同位置时绘制的星体平面图
学地理学必备的基本知识:太极、阴阳、河图洛书、先后天八卦、象数(收藏复习巩固为美)
河图洛书:上古星图,宇宙魔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