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博通收高通,CFIUS有啥想不通?


前一阵后台有读者要清澄君讲讲博通(Broadcom)意图敌意收购高通(Qualcomm)的事,原本清澄君想先观察一阵,至少等双方在高通股东大会上斗出个眉目来再说。然而,原定3月6日召开的股东大会突然在3月4日被CFIUS叫停,紧接着CFIUS就此给两家的信函也被公之于众。这些举动不能不说异乎寻常。


进程回放


(此段涉及的交易进程介绍系参考Fortune杂志3月7日报道:Broadcom bid for Qualcomm: The saga so far)


“苍蝇不叮无缝的鸡蛋”,博通看中高通恐怕也是如此。官司缠身又遭多国反垄断机构调查处罚的高通2017年以来始终股价低迷,成为敌意收购的标的也并不令人意外。而博通近来频频发动并购交易,扩张之势迅猛,又声称要回归美国,瞄准陷入困境的业界翘楚有如衣锦还乡前稍带的祭品。

 

面对来者不善的博通,高通董事会立即闭门谢客,声称价格不够,又说两家合并难过反垄断这关。在特拉华公司法下,对于不请自来的敌意收购方,目标公司的董事会甚至没有理睬的义务,假如消极对待,一般收购方要找个下口的地方还真不容易。而面对免战牌高悬的目标方,收购方最好的武器就是“发动群众”——也就是激起目标方股东对董事会消极态度的不满,从而压迫董事会不得不坐下来与收购方谈判。博通自然明白这点,于是在发出收购要约后不到1个月的去年12月4日便提名更换高通董事会的全部11名董事,拉开了和高通董事会进行委托表决权征集大战(proxy contest)的架势。

 

对高通而言,委托表决权征集大战正是其软肋,因为与美国其他许多公司不同,高通于2006年撤销了自己的分层董事会(staggered board),全体董事每年都面临选举。于是,进攻方有可能一夜之间就掀翻目标方董事会的老巢,更为急迫的是,高通的例行股东大会就在3月初。说到这里,我们再回过头来看博通选择发出敌意收购要约的时机——不早不晚选在2017年11月初,恰好有差不多4个月的时间,准备委托表决权征集战,争取股东支持可谓游刃有余。

 


高通董事会当然明白自己的痛点,因而不可能像Airgas那样(参见《抵御“妖精”,也要“以德服人”》)一味紧闭辕门便可拒敌于千里之外。于是,高通董事会操起了反垄断审查这件反收购的常规武器。在高通的鼓动下,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果然于今年1月18日启动了对博通的反垄断审查。不过,FTC的审查并非直接针对博通向高通发出敌意收购要约这件事,而是针对博通此前与客户之间的一些商业协议。因此,这种审查最多只能算对其敌意收购的旁敲侧击。而提出所谓反垄断问题来似乎也并未如从前PeopleSoft那样使出全力,远未到直接撬动司法部对博通提起反垄断诉讼的地步(参见《敌意收购的公共关系战》)。这里面或许是因为高通董事会自知反垄断理由不足,又或许是为将来改变立场接纳博通留下余地。

 

另一方面,准备发动委托表决权征集战的博通也使出了最能打动高通股东的一招,那就是加价。2月5日,博通将价格从每股70美元大幅提高到每股82美元,从而一举将要约总价从1030亿美元提高到1210亿美元。不过,博通的提价又与别家不同,它设定了一个条件,那就是高通还在进展中的收购NXP的交易价格不能超过380亿美元(合每股110美元)。缘何会设定这样的条件呢?也许博通的确有商业方面的考虑,又或许是有意留了一枚刺探高通董事会心意的探针。如果高通果然按博通的要求把价格要到380亿以下,即便其不直接对博通表示欢迎,至少也显示出双方有友好协商的空间。

 

高通董事并不出人意料地再次认定博通出价过低。那边厢,博通又让一步,在与主要股东投票咨询机构ISS接触后表示将原先要求改选高通全部11名董事的提案削减到改选6名董事。大概是对股东们的潜在压力有所顾虑,或者也是因为以反垄断为由拒绝博通并未十分奏效,2月14日,高通放下免战牌,与博通进行了首次接触,并于事后声称这次接触富有“建设性”。不过,从现在了解到的情况看,高通在1月29日就单方面向CFIUS提出审查申请,因此,这次与博通的接触也可能未尝不是争取时间,等待CFIUS反应的策略。与此同时,2月18日,ISS表示支持博通提出的6名董事人选中的4名。这一表态显然是让任何一方都不占过多便宜,而要敦促双方继续谈判。

 

无论如何,接触归接触,高通还是没有照博通划下的道道走,于2月20日将收购NXP的价格提高到每股127.50美元。这很可能是向对手做出姿态,表明其依然强硬的态度,以便为今后的讨价还价留下筹码。博通也毫不示弱,隔天即如约下调对高通的每股收购价格3美元。双方仿佛是在玩一场“斗鸡”(chicken)的游戏,谁先示弱谁就输。最早传出CFIUS可能在审查博通敌意收购消息是在2月27日,而高通20日的举动是不是与其觉察到了CFIUS的态度相关,也未可知了。再接下来便是CFIUS直接出手了。


CFIUS在想什么?


对处于如此早期尚未定型的并购交易CFIUS直接插手干预实在有些不同寻常。实际上,据《华尔街日报》报道,CFIUS内部就其是否对目前的博通敌意收购案具有管辖权也曾经存在争议,但最后还是决定出手。非但如此,更出人意料的是,CFIUS居然写了四页纸的一封信来说明其干预此案的理由。要知道,CFIUS素以神秘著称,极少公开讨论其审查的案件,而其享有的对国家安全问题的巨大实体性裁量权也让法院很难对CFIUS的决策多加约束(参见《资本的规则》第十八节)。

 

在这封3月5日发出的信中,CFIUS表明其担忧的国家安全问题主要是两点:其一是针对博通与第三方外国实体的关系,其二是收购可能削弱高通的技术优势。而CFIUS实际上具体展开说明的只是后一点,而对前一点则语焉不详。

 

所谓博通的收购会让高通失去技术优势,CFIUS主要是指博通可能削弱高通在5G技术方面的科研投入,从而让华为等中国企业在此方面占得先机。这方面,CFIUS给出的理由有些搞笑。它认为博通像是个只注重短期经济利益的“私募基金”投资人。一方面,博通在收购高通的1170亿美元对价中居然有1060亿靠借债,这么高的杠杆率岂不是只图个眼前?另一方面,CFIUS指出博通近年来在并购上投入则资金6倍于其研发资金,这哪像是个高科技企业干的事啊?

 


此外,CFIUS还对高通此前以收取专利许可使用费资助研发的做法表示肯定,并质疑博通方面要求改变这种做法,又究竟有什么更好的替代方案。最后,CFIUS稍带表示高通是美国国防部的重要供应商,因此一旦控制权易手就会威胁国家安全。为彰显问题的严重性,CFIUS还特意修改其前一天发出的命令,专门加上一个国防部负责此案的联系人。

 

CFIUS信函原文如下


从这封信来看,CFIUS一如反华尔街的先锋,那套股东短视主义的说词听起来十分熟悉。且不论股东短视主义有没有证据,最有意思的地方是:假如今天对高通发起敌意收购的不是尚属新加坡企业的博通,而真的是正儿八经短视的美国私募基金——比如KKR,那就根本轮不上CFIUS开金口了。在美国这样的法治国家,每个政府机构都有明确的法律授权,本国主体间的收购完全不在CFIUS的管辖范围之内。而倘若博通注重短期利益,收购高通之后削减研发投资会威胁到美国的国家安全,那KKR之类的美国财务投资人这样做又如何不会形成同样的威胁呢?

 

归根结底,CFIUS这纸书信背离了其从并购交易主体的国别属性判断安全威胁的既定路线,转而试图从商业运营策略角度论证国家安全问题,又哪能不落得个内资外资威胁一体的结论?如此滑稽的审查思路还要特意公之于众,若非CFIUS自取其辱,恐怕就是另有深意了。清澄君姑妄猜测,CFIUS这种异常之举的用心大概在于逼使博通切实加快回归美国的进程,因为只要回归完成,博通成为正儿八经的美国公司,那CFIUS的安全审查问题就自然消于无形之中了,用个法律上的词汇叫moot。而这倒是与特朗普政府积极鼓动海外公司以及美国公司的海外资产回流的政策一脉相承。

 

博通好像不愿放弃攻击CFIUS这纸思路混乱的书信的机会,昨天,也就是书信公开的次日,博通公开表示其非但要加速5G技术的研发,还要设立15亿美元专项基金用于培训下一代的美国科技人才。对于CFIUS支持的高通以专利许可费支撑研发的做法,博通几近嘲弄地表示:“更为重要的是,博通将以合法的商业方式资助进一步的研发努力,而非依靠掠夺性、反竞争性的伎俩。高通所谓其反竞争的许可方式是支撑强有力的研发的必要手段这种说法纯属无稽之谈。”言下之意高通官司缠身,处罚一个接一个,你CFIUS还为它叫好?

 

当然,博通最极尽嘲讽之能事的反应还是针对CFIUS欲言又止、语焉不详的博通与第三方外国机构关系复杂的指控。在3月8日发布的公告中,博通几乎是赤裸裸地向CFIUS挑衅:看看究竟是谁和外国关系复杂吧?以下就是博通在高通的信息披露材料中插播的小广告,诸位仔细看了。

 


若问博通的底气何处来,人家自己说了:我5月6日前就会回归美国——比媒体原先报道的5月中旬还早几天,届时待我吞下高通,等着给美国创造出25000个工作岗位吧!



这就是CFIUS的命门。


比较公司治理

中国的问题,世界的眼光。

辨识市场的悸动,把握规则的尺度。

bijiaogongsizhili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实战理论】美国上市公司“敌意收购”实战指南
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对《证券法》(三审稿)及《公司法司法解释(五)》的几句闲谈
从京东事件看同股不同权的危害
公司章程修正案范本
十二大国际通行的反收购策略
研究 | 反收购条款适用方法与实证分析——以公司治理视角下的“万宝之争”为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