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推 进 素 质 教 育 提 高 教 学 质 量

                                                          杨祥芬

素质教育作为培养跨世纪人才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模式已成为我国教育界的共识,并逐步为社会所接受。素质教育是与应试教育相对立的,它是以提高公民思想品德、科学文化和身体、心理、劳动技能素质,培养能力,发展个性为目的的基础教育。素质教育就其本质而言,是对国民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培养。“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才资源的开发。”素质教育通过帮助人的个性自主发展和潜能的最佳完善来提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多层次多结构高素质人才,实施素质教育是提高我国国民素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内在需要,是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经济社会的发展对教育的需求日益增长和提高,教育要适应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继续发展,使教育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把握机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克服薄弱环节,进一步向现代化教育迈进,是21世纪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没有教育现代化,就不可能有物质的现代化,更没有精神和社会的现代化。因此,实施素质教育系统化,推进教育管理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一项基础工程。

    一、理顺五个关系

    1.素质教育与全面发展教育的关系。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我国进一步确立了全面发展教育的指导思想,培养了大批人才,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效,从根本上讲,素质教育与全面发展教育是一致的。全面发展教育就是要促进人的智力和体力的充分自由地、生动活泼地主动发展,就是要促进人的各方面才能和兴趣特长的和谐统一地发展,同时包括人的道德水平、审美情操的发展,素质教育同样把教育工作的重点放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上,这两种教育观要达到的教育目的和人才培养目标在本质上是一样的。素质教育是对全面教育发展的完善和深化。全面发展就是人们习惯上所说的德、智、体三个方面。但却缺少一个适当的概念来对它们的内涵加以概括。素质教育中的“素质”概念正好解决了这个问题。全面发展德、智、体、美、劳等几个方面的素质。同时,素质教育更强调个体发展的全面性和和谐性。倡导学生在已有发展水平和可能发展潜能的基础上,全面发展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当前,在实施素质教育中存在着两种不容忽视的倾向。其一是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矛盾的观点。这种观点的持有者认为,现在学生负担普遍过重,专业学习尚且安排不过来,没有时间和精力顾及素质教育。其二是素质教育与专项教育分离的观点。这种观点反映在实践中就是主张通过增设文、史、哲等社会科学类课程或讲座来实施素质教育,并最终达到改善学生的综合素质的目的。如果说,后者是认识上的失误和实际操作中的偏差的话,那么前者则是认识上的严重错误。事实上,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并不矛盾。一方面,对高校学生而言,专业素质本身就是综合素质的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另一方面,非专业素质教育的提高又有助于专业素质的发展。因此,人们常说“功夫在诗外”就是这个道理。

    3.创新能力与基础知识的关系。提倡创新教育的学者认为传统教育太注重书本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因此,主张从传授书本知识为主转向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为主。那么,是不是基础知识便不重要了呢?其实,广博的基础知识是构成创新能力的“细胞”,创新的一个方面就是知识创新。如果没有扎实的基础知识,“知识创新又从何说起呢?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可见,学习基础知识是相当重要的。传授书本知识本身没有问题,问题在于传授什么样的知识,以及传授知识的方式、方法。不是传授陈旧的、僵化的知识,而是有启发性的传授。创新并非异想天开,而是在扎实的基础上掌握相关科学前沿知识,运用基础知识,举一反三,发现和创新新的知识。特别是在小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更要围绕基础知识的传授来进行。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日本、美国、德国、澳大利亚等西方发达国家早就开始了教育改革,并把着眼点放在了培养学生的能力上。美国从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把教育改革的重点放在以传授知识为中心向以培养能力为中心的转变。日本提出要发展在复杂技术社会里承担领导重任所必须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德国提出要培养开拓进取和敢于冒险的能力。

    4.传统课堂教学与活动教学的关系。传统教学是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的。这种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的教学适应“讲解——接受教育”的需要,有利于对学生在班级教学中大量传授知识,但却不利于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和学习积极性的调动,不利于学生主动活泼的健康发展。教育科学在某种意义上讲,是研究人的发展的科学,或者说是研究人如何在活动中实现自身发展的科学。学校教育活动是学校教育的实践部分,是师生学校生活的核心。没有教育活动的开展,就不可能产生教育影响,也就无所谓学生的发展。而学校教育活动的基本表现形式是活动教学。活动教学是从哲学的、人的生存方式的角度研究教学的一种视角。中小学教学改革的使命之一就是要“让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活力”。活动教学体现了这一改革趋势,它是对传统教学的改革、完善和发展。(1)活动教学能充分体现学生的生命力和丰富个性。(2)活动教学有助于充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3)活动教学是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方式。早在19世纪,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会在论证人的发展问题时就明确指出:“发展与培养不能给予人和传播人。谁要享有发展和培养,必须用自己内部的活动和努力来获得。”

    5.教学硬件与教育软件的关系。教育现代化包括三个方面:(1)物质设施及条件方面(校舍、教学设备等);(2)体制、制度及管理方面;(3)思想、观念和人才。一定的物质条件是基础,体制、管理是核心,思想、观念和人的现代化是关键。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没有现代化的教育思想、观念,不可能建立现代化的制度与管理,也不可能有校舍、设施的合理设计、安排;没有人的现代化,现代化的设备、教育技术不会正确运用,没有现代化的科学管理,办学的积极性不可能发挥,教育资源也不可能合理配置和利用。因此,必须建立与“硬件”和“软件”相匹配的体系,才能取的教学质量的提高,促进教育现代化。实践证明,没有教育思想和人的现代化,就没有管理制度的科学化,就没有教育的现代化。为此,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并在实践中处理好“硬件”和“软件”的关系,在继续改善办学条件的同时,下大力气抓好现代教育思想的确立,师资队伍的建设和科学管理水平的提高。

    二、明确五个必须

    1.必须实施“科研兴校”,加强学校科研管理加强学校科研管理的意识,近年来教育科研机构及各级各类学术团体有较大发展,以教改实验为重要内容的学校教育科研取得一定成果。但是,实施科研兴校战略意识还没有普遍树立起来,更没有成为自觉行为。有的学校领导对科研兴校体会不深,习惯于因循守旧,凭主观经验办事,有的教师对教育科研存在神秘感,总觉得自己是教书的,不是搞科研的,习惯于吃“现成”饭,热衷于加班加点,考试竞赛,缺乏科研意识和试验能力。加上由于学校对科研重视不够,特别是学校缺乏相应的实验设施,同时有的实验学校、重点学校多年没有承担过“科研课题”和教改实验项目。故而阻碍了教育科研工作。因此,作为学校领导必须明确教育科研在教育中的地位作用,提高科学决策水平。其次,还必须带头参加科研课题,亲自主持教改实验项目,为科研兴校营造一个良好的条件。再则,必须健全学校科研组织,加强学校科研管理。根据科研兴校的要求,必须健全学校科研组织,选好学校重点科研课题,强化科研管理。根据科研工作的需要,学校首先要制定《学校教育科研工作条例》、《教育科研管理制度》、《教育科研成果管理办法》、《教育科研经费投入使用条例》和《教育科研奖惩条例》等规章制度,以充分调动教师科研兴校的积极性、创造和自觉性。

    2.必须拓宽教育空间,追求教育的整体效益。儿童的生活空间是他的成长环境。每一个儿童都是在一个具体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环境与在其间活动的人群,构成了一个静态与动态,物质与精神交织在一起的儿童生长环境。这个环境对儿童的影响虽然是不知不觉的,但是极其深远的。儿童成长的环境比起六十平方米的教室要宽阔的多了。然而,由于“学校是传授知识的专门场所”这一传统的固有观念的影响,“考试一分数一升学”被扭曲、被阉割了的教育目标,使教育空间变得那么狭小。在这样一个狭窄的天地里怎样去培养能适应未来世界,可以驾驭现代化的人才呢?

    现代教育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更应拓展其空间,从课堂这一教育的主体区域延伸开去。情境教育旨在把儿童活动空间中的每一个区域构成一个连续的、目标一致的和谐整体,以充分利用环境,控制环境。通过多种多样的课外教育活动,渲染学校欢乐向上的氛围;通过立题性大单元教育活动,强化教育的效果;通过野外情境教育活动,不断丰富课堂心灵活动的源泉。并从这三个领域拓展教育空间,形成多维结构的情景,丰富促进儿童身心素质发展的“教育源”使儿童身在学校而心灵无处不受到滋润、感悟,从而提高教育的整体效益。

    3.必须缩短心理距离,形成最佳情绪状态。多少年来,学校的教育活动往往是单向式、指令式地进行的,给学生造成一种“距离感”。所谓“距离感”表现有三:其一,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墙垛”;其二,学习者之间的“隔膜”;其三,学习者与教育内容之间的“鸿沟”。产生了这种对教学内容的混沌的生疏“距离感”,儿童怎么从中获得真切感受呢?如何唤起学生的学习情绪呢?缺乏热烈的情绪就缺少一种投人学习活动的推动力,儿童的心理倾向很难主动趋向于教学过程。由此,不难看出教育的“距离感”,影响了儿童主动投入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情境教学便是通过创造一种“亲、助、乐”的师生人际情境和“美、趣、智”的学习情境来缩短儿童与教师与同学与教学内容的心理距离,促使儿童以最佳的心理情绪状态,主动投入积极参与,获取主动发展。不仅如此,在这样的人际环境和学习情境中,也培养了儿童的热爱学习、热爱老师、热爱同伴的情感,陶冶了宁静致远的心境,提高了儿童从小与人亲和交往的心理素质。

    4.必须通过角色效应,强化学生主体意识。儿童应该是学习的主体,如何使教育教学活动成为儿童的主观要求,是情境教育所着力的方面。根据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我们让儿童在已创设的特定环境中,担当角色,扮演角色,我们根据教育教学活动进展的需要,让学生扮演除教材中的角色外,大致还有以下三类:(1)担当向往的角色。向往,是顺应了儿童情感趋动。担当向往的角色,儿童情绪特别热烈。仿佛人格也顿时升腾了。他们带着浓厚的情感,带着美丽的情景,积极的参与教育教学活动。(2)扮演童话角色。童话角色神奇而可爱,对儿童特别富有吸引力。儿童扮演童话角色,为教育教学增添了活力。在儿童想象的作用下,这种象征性移情,使角色笼罩了浓浓的童话色彩。教学化“难”为“易”,变“单调”为“多彩”。(3)扮演现实中的角色。现实中角色的出现,是儿童仿佛进入了现实生活情景。这些角色的扮演,通过角色的对白,角色的情感交流,是教育内容更加现实化、形象化,由此,可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5.必须激发学生的潜能,引导学生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具有新颖、多端、灵活、精细等特色。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就是要让学生在思维的宽阔的多行道上,把握创造性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大胆猜测。直觉思维能以最快的速度去攻克未知,是一种高效的思维,它贯穿于每个人的思维活动中,是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的一种重要方法。直觉思维要求在面临复杂的问题情境时,迅速再现知识系统和经验储备中的相关信息,对问 题实质做出大胆的假设和探试。如果没有一定的知识基础,没有勇敢的个性,直觉思维是难以表露发展的,要鼓励学生猜测、探究新知。(2)诱导联想。联想是创造思维的重要品质之一,它是思维活动的必然产物,也可以说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天赋。联想不是一般的思考,而是一种由此及彼的思维的扩展,是使不同概念相接近,并从中引出结论的能力。新奇的联想,可使问题解决的别开生面,妙趣横生,给人以美感,是一种较好的发散思维训练方法。当学生解题有困难时,不急于把解题方法和盘托出,而是针对思维的障碍去疏导和诱导,让学生自己展开联想,找到契机,解决问题。通过联想把学生的求知欲与思考引向新的领域,长期训练,学生便能生存有刺激比的联想这一起重要的创造能力。(3)捕捉灵感。历史上许多伟大的创造发明都来自于灵感。灵感人在创造性活动中出现的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它不是一种单一的创造能力,而是创造性思维能力、创造性想象能力和记忆力的自然融合,使问题迅速地解决。在解决困难的过程中,有时往往苦思不得其解,都在无意中不思而至,悄然而业。这种现象最初曾被称为顿悟,后又统称为灵感。有时在课堂教学中,无论老师和学生都会爆发出一种突如其来的办法和妙计。这时就要设法将其捕捉住,尽量引导学生的思路继续发展。

    三、实施五个优化

    1.优化教学管理,增强教学效果。首先必须以制度的形式来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即通过一些硬性的规定,诸如在评优、奖励、考核中采取一票否决制等,来杜绝拖堂、补课、滥发资料、无度测验等应试教育的做法。其次强化评价机制,改终端管理为过程控制,在对教师的评价中突出对学生学习状况和个性发展的考核,注重教学投入与产出的比例,坚决摈弃评价中的唯分数倾向,给创造型教师以用武之地。

    2.优化课堂设置,提高教学效率。课程的内容、时间的安排对学生的学习影响非常大。传统的课程设计,采取的是“一刀切”的做法,不管学生的实际,实施同样的教学,结果使一部分学生的学习不足,教学容量过低,而另一部分学生则严重超载,不堪重负。因此,有必要采取等课程,实施分层次教学。对不同的学生,教师应制定不同的教学要求,运用不同的教法,布置不同等级的作业,进行不同水平的考试,使每个受教育者的潜能得到较为充分的开发,这实际就是他们通常说的个性化教学。

    3.优化课堂结构,促进教学改革。如何分配一节课的教学时间,把握课堂教学的最佳时域,是提高教学时效的重要问题。有的教师习惯“先声夺人”上课铃响,就开始高密度,高容量教学,结果灌得学生一头雾水,很难进入角色。心理学研究证明,一节课学生思维的最佳时间是上课后的第5分钟到20分钟,这一时间段可以说是课堂教学的最佳时域。因此,教师应当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入教学情景,即安排必要的课前教学活动,例如语文课的课前演讲,政治课的课前时事报告,数学课的课前教学游戏,物理课的课前物理演示,化学课的课前小魔术,历史课的课前历史故事,英语课的课前情景会话,地理课的课前“世界漫游”等,为学生顺利进入最佳状态,投入地听好一堂课作铺垫。或者精心设计好教学导语,提出既有趣味又符合学生实际的问题,迅速安定学生的情绪,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教学过程沿着预定的轨道进行。一旦学生进入角色,就应当抓住重点难点,引导学生分析理解教材,解决关键问题,以最短的时间,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4.优化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一般来说,教材规定了教学的基本内容,但是如何处理教材,如何安排详略,如何突出重点难点,如何设计知识序列等,都是大有文章可做的,处理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教学时效的高低。教学实践证明:课堂信息量太少,教学节奏拖沓,环节松散,会造成时间的浪费,但是信息量过多,密度过大,超过学生的承受能力,使学生一知半解,同样会造成时间的浪费。再则,如果教师照本宣科,机械地处理教材,学生就会感到味同嚼蜡索然无趣,但如果教师任意联想,插科打诨,与学生逗闷子,虽然可以调节课堂气氛,但无效知识多了,也会导致学生的思维缺乏方向和深度,造成学生的思想贫乏,能力低下。因此,要提高课堂教学时效,必须精心设计教案,创造性地处理教材,使教学内容的深浅难易、教学信息的多少松紧恰到好处。

    5.优化教学手段,推进教学发展。教学手段主要是指教法和教学设备。教学方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我们也遗憾地看到,许多利用所谓启发式方法的教师,实质上搞的仍是灌输式的一套,不过是“独角戏”变成了“二人戏”而已,教学时效自然不高。因此,必须把优化教学手段作为教学改革的一个重点,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吸收现代教学理论,摸索出系列具有本校特点的行之有效地教学方法,使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有趣,学得有效。

    四、强化五个注重

    1.注重寻找原因,努力改进教学。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分析影响教学质量的深层原因,以便采取适当而及时的改进措施,进行综合治理。首先是教师自身问题,在日本,一个教师的空缺,会有十几个大学生去竞争;而我国,教师队伍却在大量流散。为什么会导致这种现象呢?关键是:教师待遇低、社会地位低、工作辛苦,这三者是我们教师队伍不稳定的主要因素。其次,就是一些青年教师学习提高的机会很少,致使相当一部分年轻的骨干教师失去了深造进修的机会。本来参加一些研讨、学习班既可以提高教师水平,以便于更好地教学,又可以促使一批有抱负的青年教师脱颖而出,从而增强教师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加之,有的学校的青年骨干教师工作成效突出,但得不到相应的报偿。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使得一些教师放弃自己所爱的事业,虽是不情愿,但也万般无奈。诚然,我们仍有不少教师坚守在这艰辛的岗位上,“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因此,要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进行全方位的管理。既要关心教师的生活疾苦、工作待遇,还要注重学生及家长的配合,重点要放在青年教师的选拔和培养上。当然,这不是本文探讨的主要内容。现就教学两方面而论,有意识地出一些有趣的题目,让学生思考回答;课堂上观察学生的思维动态;通过家访了解其家庭状况。结果发现有以下几种类型的学生:(1)聪慧型。反应快、聪明、活泼、想象力丰富、认知能力强。(2)机械型。用机械记忆的方法学数学,不善于想象和发现规律性的东西。(3)放弃型。基础差,知识缺漏多,失去学习信心。(4)好动型。好动贪玩,缺乏毅力和自制力。(5)依赖型。懒于思考问题,作业需别人帮助才能完成。为此,我们应针对这方方面面的问题j不断改善管理。 

  2.注重赋予爱心,激励学生上进。 学生成绩好坏跟自己本身努力与否是密切相关的,也会受到别的因素的制约。学生成绩差,在学校、社会、家庭听到的是训斥,看到的是“白眼”。周围给他们的爱比一般儿童少,以致他们自卑自怯,这一心理障碍抑制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如若教师本身和周围的一切给予他们更多的爱,消除他们信心不足的心理障碍,这将促进他们的转化。如有位女生父母离异,家庭经济比较紧,加上学习成绩差,使她感到在同学中低人一等,因而对学习灰心丧气。针对这一情况,我在学习上耐心辅导的同时,配合班主任在班级开展“友爱”活动,教师同的爱感化了她,激发了她的上进心,促使她努力学习,转差为优。创造和谐融洽的学习气氛,让他们在充满友爱的环境中,产生一种良好的心境,与其他同学保持心理平衡,使他们相信自己和其他同学一样能学好功课。另外,对于学生应根据不同情况,因材施教,对症下药。学生学习心理的个性主要表现在学习动机和纪律行为上。有位男生智力不差,但缺乏自制力,被小人书迷而放弃学习,成绩日趋下降。一次,我故设一道题,把他叫到旁边,让他回答:“如果你用看5本连环画的时间向老师学10道数学题,照这样计算,你看15本连环画的时间就能向老师学几道数学题?(要求用两种方法解答)”他沉思片刻就做出来了。我用不满足的眼光望着他,他抓抓脑袋笑了,心领神会我的用意。此后,他把看小人书的时间用在学习上,学习成绩稳步上升。

    3.注重情感激发,强化情景暗示。情景是人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本质力量,人们对真理的执着,对知识的迷恋,人的学习热忱和创造渴望,无一不和情感紧紧相连。情感具有唤起动机和调节行动的功能,它对于调动学生认识活动的积极性,诱发学习兴趣,具有重要的作用。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认为,“扎实地掌握知识,与其说是靠多次重复,不如说是靠理解,靠内部诱因,靠学生的情绪状态而达到”。我们教学中,新奇而有趣的信息,会造成耳目一新的惊异感,矛盾和冲突的情景,能触发追本求源的好奇心;或巧设悬念,使学生求知的激情倍增。不但获得了幽默带来的美感享受,而且其教学效果也是其他许多直言大道理的方法所不能比拟的。比如讲《海底世界》一课时,有位特级教师刚迈进课堂就带着愉快的表情开讲:“这节课,老师要把同学们带出去。”学生一听,精神大振,跃跃欲试。教师接着说:“带你们到什么地方呢?”说着,板书课题《海底世界》。“哦!”学生恍然大悟,但随之产生疑虑:海底世界从没有去过呀,海底到底是怎样的景象?这时教师顺势引上一语:要领略海底的风光,就让我们随着作者一块儿畅游海底世界吧!学生以浓厚的兴趣和热烈的情绪投入课文的学习。情景教学则是通过生活展现实物演示、音乐渲染、图画再现、表演体会等多种手段与语言描述结合,把学生带入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特定情景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并且凭借情景,把知识的教学、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发展以及情感意志的陶冶训练结合成一个整体,作用于儿童的心理,以促进知识与情感活动的有机结合。无论是在檐前雨中教《下雨了》的短文,还是在创设月夜星空的迷人画面,抑或走在《小小的船》的钢琴曲里驰骋想象、领会课文,或者在田野上进行观察谈话,都要十分注意“诱发主动性,强化感受性,渗透教育性,着眼发展性,贯穿实践性”。由于情景暗示能把无意识得到的信号集中于有意的目的,加强了大脑的调节和互补功能,很有利于开发人的智力潜能。加之以游乐的手段诱发愉悦的情绪体验,消除了各种信息流通的心理干扰,使信息传递出现最大值,这就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根据课文内容用电教手段创设各种具体、生动、形象的情景,给学生以“形、声、色”的直感。这样就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在丰富真切的感受中,学得主动,记得深刻。

    4.注重游戏模拟,强化活动操作。 模拟游戏是活跃课堂教学的手段。心理学研究表明,游戏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果,而且有利于儿童的社会性展和创造性培养。苏联著名教育专家斯卡特舍在论及改善教学过程的途径时说,“在有助于提高教学情感的手段之中,不能不提到游戏”。戏在语文教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在拼音、识字教学、词汇教学里,常运用“送电报”、“找朋友”、“开火车”和“猜字谜”等游戏传授和巩固知识。阅读和作文教学也常采取表演和角色摹拟的形式引导学生学习,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创造才能在愉悦的情趣中得到充分表现和发展。儿童的智力发展是与他们的积极活动结合在一起的,只有参加活动,儿童的各种能力才能得到发展。少年儿童大都喜爱活动,乐于动手。

    因此,引导他们在各种实际活动中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才能调动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日本的《国语研究实践》介绍了一所学校语文教学的经验:他们以学习课题为目标,组织学生读、议、画、写。其中“画”就是让学生用画表现自己对课文的理解。他们认为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掌握,发挥想象力。美国专家在《阅读教学》中指出,除绘画外,还应根据课文着色、剪纸、粘贴、雕塑、演剧等活动的方式去激发学生固有的、潜在的阅读和表达愿望,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5.注重形式多样,推进反馈教学。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是学习积极性中很活跃的成份;是诱发学生动机、集中注意力的重要因素。在一般情况下,学习兴趣与教学形式是分不开的。而学习兴趣越浓,则学习效果越好。为此,我们就应当利用儿童喜闻乐见、色彩鲜艳的教具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兴趣是创设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而适当的教学手段,对学生常常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以激发他们的兴趣。鲜明的图像和实物,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观察力,诱发他们的思维。因此,我在多年的教学中,利用业余时间,做了大量的教具。利用儿童喜爱的小动物、玩具和色彩鲜艳的图片来吸引学生,诱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从感性到理性,从直观到抽象,从简单到复杂,从特殊到_般,逐步理解到较抽象、较枯燥的教学内容。如:讲“3+2=5”时,我便先贴出3只大金鱼(红色),又贴出2只小金鱼(白色),学生一看见美丽可爱的金鱼,马上兴奋起来,这时学生的注意力非常集中。我立即抓住时机提出问题:“谁能告诉我们大家,有几只大金鱼,几只小金鱼?一共有几只金鱼?”同学们争先恐后地举起了红黄反馈牌。这样便对教学效果一目了然。这种方法符合反馈信息准确、及时、全面的要求。通过直观教具的演示和学具操作,不到十分钟,学生就把枯燥的数学演算组成学会了。这样教学,课堂气氛活跃,使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使学生感到有趣。为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主动运用教学反馈意识,对教学过程实行有效控制,全面提高质量,采取电化教育的幻灯投影法等多种手段以及学生相互检查的方法,有力地推动了教革。优化教学方法需要用整体的、全方位的观点看待教学过程,用辩证的观点揭示过程发展中的内部矛盾,用综合的优化的观点去处理教学中的各种问题。只要我们从自己的教学实际出发,不断开拓、创新,教学质量的提高一定会与日俱增。

    五、推行五个做法

     完善学校管理,建立质量保证体系,是提高教学质量,振兴教育的必要条件,也是实现攀钢教育发展战略的关键。因此,必须加快企业办学改革步伐,适应四川和攀枝花经济建设及社会发展需要,规模相当,结构合理,管理高效的社会主义地区教育体系,形成一个精干灵活的企业联合办学新格局,引导学生由知识型向复合型、应试型向素质型方向发展,形成教育特色,确保战略目标的实现。面向世界,努力推进教育管理现代化。当今世界日新月异,面对新的信息,新的发展,只有加强教育管理,通过不断完善计算机网络控制体系,强化教育科研。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把基础教育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努力提高中小学教师的地位和素质。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师,振兴教育的关键在教师。而师资队伍建设和提高的关键是培养青年教师。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课程教材领域改革的全面展开,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已经和正在对教育工作者的观念、理论、知识和教育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无论从实际情况还是未来发展来看,都迫切需要把青年教师的培养作为一项战略工程来抓,提高他们适应现代教育的能力。

    1.抓教师认识,转变教育观念。当前,发展教育的首要因素就是要求提高教师素质。而要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根本的问题还是让教师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唯有如此,我们教育工作者的教育行为才会充满活力,学校教学活动才能不断注入新的生机,促进整个教育和谐健康地发展。攀枝花市领导指出:“我们要有全局的战略眼光,确立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上对教育的投入,按照'政治上信任,业务上培养,生活上关,工作上支持’的策略去造就一批优秀的人才队伍,为攀钢培养一批跨世纪的接班人。”为此,我们攀枝花市投资8000多万元建成了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技校、中专、职大、电大、函大),拥有一流的计算机室、语音实验室、电子技术实验室、电化教育室等,成为一座环境优美的园林式学校。攀枝花市还投资1800多万元建成了行政管理干部学院,从而形成了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在中、小学先后配套完善了各种教学设施(中学和小学及艺体校、外国语学校等均配备了计算机)。攀枝花市用于教育方面的投资历年累计就达3亿多元,仅中小学基础设施一项攀枝花市每年拔专款1800多万元。我们在教育上的投资也换回了丰硕的成果:公司从1980年成立重点中学以来,历年累计已向国家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等各级高等学校输送了5468名优秀生,同时,还为企业和社会输送和培养了8万多名大中专毕业生。

    2.提高队伍素质,重视教师培养。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要建设一支“德才兼备,素质优良,数量足够,结构合理,相对稳定而充满活力的适应2l世纪教育发展需要的一流师资队伍”,必须加强教师的培养。我们一方面选送一批骨干青年教师到贵州师大学习深造,作为校长培养,另一方面鼓励并推荐一批青年优秀教师参加攀枝花教育学院和攀枝花大学以及四川师范大学的学历培训,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再则,我们还通过分期分批组织青年教师到北京、昆明、峨嵋、成都参加“中青年教师优质课观摩活动”及四川省名校进行业务学习,此外,我们还邀请了四川省教科所、四川省教委、四川省教育学会专家、学者来讲学、指导。通过这些方式培养和锻炼了一批骨干教师,促进了教师业务素质的提高。目前,一批批优秀教师脱颖而出,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中坚力量和学科带头人及骨干教师。

 3.完善教学体系,提高管理效能。随着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和运筹学及电子计算机的运用,教育管理有了很大发展。以提高教学质量的中心,推进教育管理现代化势在必行。当前,教育要同国际惯例接轨,如何有效地贯彻实施教学管理标准,建立健全教育质量体系,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已成为我们提高管理效能的重心。为此我们教育处已按教学管理标准进行实施,目前正全面贯彻推进,进一步提高了管理水平。同时,我们充分依靠领导和群众,营造良好的人际环境,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增强了学校凝聚力,大渡口外国语学校积极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增强了战斗力。领导带头无私奉献,忘我工作,教师奋进,开拓创新,充满激情,由于学校领导想方设法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保护教师的工作热情,使教师的精神风貌发生了深刻变化。领导集体的威信不断提高,学校整个风貌和谐发展,健康向上,教学工作充满生机活力。我们抓质量,使管理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近年来共有2800多名学生考入清华、北大、复旦等名牌大学。攀枝花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荣获国家级奖2980人次,省级奖1948。其中书画比赛、作文比赛、奥林匹克数学、自然知识大赛等1548项分别荣获全国银奖、铜奖,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此外,我们还对学生进行舞蹈、书法、绘画、小提琴、手风琴、电子琴、艺术体操培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其中大渡口外国语学校还被评为四川省德育先进单位。

    4.强化教育科研,提高教学质量。教育科研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一个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科研活动是否正常、活跃,为此我们以教育科研为依托,积极探索,总结提炼各种教学的不同经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攀枝花市教育局设立教育研究室,各校设科研室或教研组,每年投入大量的科研经费,先后开展了《解放小学》教改研究实验和《教育优化》系统工程等项目。其中《解放小学》课题荣获市优秀社会科学成果奖,《教育系统工程优化》科研课题荣获四川省优秀教育科学成果。目前,解放小学科研项目已通过了公司鉴定;现在已请全国著名专家和学者进行了咨询,受到国内专家高度赞誉,并在全省引起了很大反响(中央电视教育台也多次对攀枝花教改进行了报道);现在申报四川省和中央教科所科研成果奖。通过开展科研活动,教育研究的氛围更浓,教师科研积极性普遍提高,近1830名教师担起了子课题主研和各学校教学改革带头人的重任。两年多来,撰写了大量的教研论文,有的已在全国性学术教育刊物上发表。35名教师在处首届科研表彰大会上获得一、二、三等奖,1136人次获得市、省级和国家级各类先进称号;568名教师在学科教学设计中获得全国、省级奖励;1598人次在辅导学生参加各类竞赛中获得国家、省、市级奖励。此外,有的教师设计的教案还作为课题研究实施的成果在教育处范围内示范推广;有的教师的教案设计还荣获了全国、省级一、二、三等奖。

    5.抓激励机制,增强内在动力。 我们在学校的改革中,引入竞争机制,制定激励政策,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了教学热情,形成了教师人人以参加教改科研为荣,个个奋发向上的新格局,我们通过召开论文发布会,颁发教学质量奖,评选优质课及教育基金奖(拨出100万元设立教育基金奖)等手段,激发了教师强烈的竞争心和工作成就感!同时重奖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并对辅导奥林匹克教学竞赛成绩突出的教师,还提供到北京考察学习的机会,进一步调动了教师积极性。此外,为了调动青年教师的积极性,让他们在教育改革和发展教育事业的实践中实现自我价值,我们在选拔干部时大胆使用优秀青年教师,并在职称晋升和工资晋级上向骨干教师倾斜。这样大大调动了青年教师的积极性,推进了教学工作向纵深发展。

(作者:杨祥芬授权代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传道、授业、解惑——让素质教育回归“原点”
小学办学理念汇萃(一)
新时期要求教师“十项全能”
以体育特色建设 促学校内涵发展
校园文化建设总结
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研究开题报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