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9岁与中医结缘 33岁定下自己的研究方向 首届全国名中医范永升教授

原创 金晶 浙医在线

做临床、带学生、搞科研。65岁的范永升教授,每天的时间排得满满的。

作为首届全国名中医、我国著名风湿病专家,每周三个半天,他会准时出现在医院诊室,用仁心仁术,疗治患者的病痛。

作为浙江中医药大学教授,他坚守讲台,培养了一批又一批青年学子成才,传承和发展中医药事业。

而作为科学家,他带领团队孜孜钻研,攻克一个个医学难题,为患者带去更多希望的曙光。

“读经典、做临床、跟名师,中青年中医师成才有其特殊性,年轻人要耐得住寂寞,在漫长的学习过程中不断积累和实践,而在这个过程中,打好基础,提升自信心非常重要。”

范永升教授说,在他的成长历程中,30-40岁是非常关键的阶段,在那个阶段,他不但确定了自己今后的临床、学术研究和主攻方向,同时也开阔眼界,积累了大量丰富的诊疗经验。

19岁与中医结缘
学经典、记方剂
大学时期努力打好中医基础

范永升教授老家浙江金华。1972年,他高中毕业后回乡当知青,因为表现优异,2年后被推荐上大学。

“真的是阴差阳错学了中医。”年轻的范永升当时喜欢文科,特别希望去大学的哲学系学习,没想到收到通知书,录取他的学校是浙江中医学院中医系。“那个年代有书读就很满足了,况且学医今后可以治病救人,对社会也有意义。”

19岁的范永升,和中医的缘分就此开启。

大学3年,范永升的身上总会揣着一个小本本,上面密密麻麻记满了中药和方剂等。每天晚饭后晚自修前,他总是一个人走在学校附近的贴沙河边记方剂和中药。他深知,中医打基础非常重要。

别人看来日复一日的抄方、记药名很枯燥,但范永升却徜徉在中医药知识的海洋,拼命汲取养分。

第一次把中医知识学以致用
治愈病人提升了自信心

范永升在杭州学医,每年寒暑假回到家乡金华,老乡们都说“杭州的医生回来了”。

大学期间,每次回到老家,他都会跟着乡镇卫生院的一个老中医坐诊、一起骑着自行车去病人家里出诊。

那个年代别说是电脑,就连中医的书籍都很少。但凡打听到某个村里某户人家藏有古医书,范永升便骑着自行车,翻山头、穿田间,把古书借来手抄。有一次,听说离家大约有10多里路的一户人家家里有几本中医古籍,范永升寻书心切,山路陡峭,他连人带车摔了个大跟头。

随着家里摞起厚厚一叠古医书手抄本,范永升对中医的认识和理解也逐渐加深。

大二那年暑假,有天晚上12点多,熟睡中的范永升被老乡的敲门声惊醒。“范医生,我老婆肚子很痛!”

范永升跟着来到老乡家,经过问诊把脉和查体,发现病人有转移性腹痛,凭借大学所学医学知识,范永升判断病人可能有阑尾炎,可因为当时时间已晚,去医院不方便,范永升思忖片刻,给病人开了一剂大黄牡丹汤,交代病人家属赶紧去附近的中药铺抓药。一帖药喝下去,2小时后,病人解了大便,腹痛缓解,后来阑尾炎也没再发作。

这一次成功救治病人的消息很快被口口相传,不只是本村,邻近的村民也慕名找范永升看病。每年寒暑假回家,找“杭州来的医生”看病的村民,在范永升家里排起了长队。

胃不舒服、坐骨神经痛、腹痛、小儿发烧、妇科不孕症……各种不同的疾病类型,广泛地接触病人,为范永升提供了丰富的临床实践机会,由此也提高了治病救人的能力。

“治愈病人,对医生来说是最有成就感的事。我的自信心就是在那时得到了很大提升,这段经历对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具有特殊意义。如果年轻医生有机会,一定要多实践。”范永升说道。

研究生期间不断拓宽知识面
编写《金匮要略现代研究文摘》

大学毕业后,范永升留在浙江中医药大学工作。1978年全国恢复高考,他考取研究生,成为我国第一批中医硕士研究生,师从著名中医何任教授(已故)、徐荣斋教授。

研究生时期,范永升先后围绕刘完素的火热、中风、老年病、胃阴、舌窍等理论,梳理了从秦汉到现代的演变过程,成为不断拓宽知识面的重要阶段。

1981年,范永升研究生毕业后,继续留在学校,一边做医疗,一边搞教学和科研,他意识到中医经典的重要性,开始参与《金匮要略》的整理。从国医大师何任开始,浙江中医药大学关于《金匮要略》的研究就一直居于全国前列。

“大概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在何老牵头下,我们学校接下了整理《金匮要略》的任务,那时我研究生刚毕业,也加入其中。日复一日在中医古籍中对比、校勘,经过6年的打磨,1990年出版了《金匮要略校注》一书,获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二等奖。

范永升对于《金匮要略》研究的脚步并未停歇,《金匮要略现代研究文摘》的出版,则是他倾注心血,不断收集、整理、创新、提炼的成果。

自2002年至2017年,《金匮要略》全日制7-10版的本科教材,以及成人教育和自学考试的教材都是由范永升主编,他创新编写体例,在每一段原文后,都加入了“辨治思路要领”栏目,有利于学生掌握医圣张仲景辨治思维的规律与要领。

国外进修期间
定下自己的研究方向
主攻风湿免疫疾病

凭借多年的中医临床实践经验,1988年,33岁的范永升受国家派遣,公派到日本佐贺医科大学进修。

在日本,他做出了影响他一生的重大选择:把中医药有独特优势的风湿免疫病作为自己的主攻方向与突破口。

“风湿免疫病,当时西医没有特别好的办法,只能用激素,但是激素用多了以后有副作用,特别是女同志,人要变胖、 骨质疏松、掉头发,吃药时间久了,三高也会找上门来。但中医在治疗风湿病方面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范永升说,在日本进修的3年,他学习了西医诊病治病的方法,同时运用现代科学方法做了中医药相关的研究,比如观察六味地黄丸治疗红斑狼疮的疗效等,从而眼界更加开阔,治学也更加严谨。

“30岁至40岁是我中医职业生涯最关键的时期,我明确了自己的研究方向,并开始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奔跑。”

2011年,范永升团队的“从毒瘀虚论治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增效减毒方案构建与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年轻医生要有终身学习的观念
医术精湛,医德高尚是为医之要

药王孙思邈的《大医精诚》,是范永升很喜欢的经典篇章。他认为,中医重视传承,古来有其传统。但医术精湛,医德高尚,才是为医之要。

行医、教书育人近40年,范永升教授治愈患者无数,也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中医师。他始终坚信,中医药的希望和未来要靠青年一代中医师去传承和发展。

他时常教导学生,学医德为先,要敬畏生命。他说,一名优秀的医生,不光要有精湛的医术,还要有良好的医德,并且要抱有终身学习的观念。

“因为只有不断学习,有爱心有担当,才能不断解决临床出现的新问题,才能得到病人信任,造福患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曾庆琪】江苏省中医院男科
怀念著名心血管专家孙建芝先生
老中医养生之道
中华民族的瑰宝。 ...
影像老前辈范光灿教授:怎样当好临床医师
苍生大医__李伯藩(名老中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