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经方临证录》前言(续)

一寻找领路人

中医界是讲究师承的,刘力红先生在其《思考中医》中讲过师承的重要性,一个好的老师就像夜航中的灯塔,时刻为你指明方向,指引你前行,只有方向对了,才能少走弯路。

当年我本科毕业之后回到了县医院的中医科,每天帮老大夫开化验单开中成药,这样的日子过了一年多,我非常的害怕,如果继续这样下去我就没有希望了,我的将来可以预见和他们一样,于是乎我毅然辞掉了这份稳定的工作,来到了北京,在这里,找到了我想要的答案。

明师很重要,当然这里所说的明师而非名师,名师很多,但是明师却很少,可遇而不可求。可以以人为师,也可以以古之先贤的著作为师,师无常师,万物皆可为师。

二修行在个人

俗语云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关键还是要靠自己的修行才能提高水平,因为在这个世界上真正可以帮助你,能够成为自己依靠的人只有你自己。所以不下一定的苦功夫是不行的。

修行在个人,怎么修是大问题。几千年来中医著作汗牛充栋,不可能每一本书都要读一遍,也没有必要,因为并不是每一本书都是精品,其中也不乏糟粕,这就需要学者也有一双慧眼去鉴别。后世的作品不可能像《伤寒论》一样句句珠玑,里面虽有珍珠,但是为了一两颗珍珠去浪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通读这些书籍,也是得不偿失,更何况初学者往往不具备筛选甄别的能力,认为古人写的都是正确的,于是便欣然接受,这是很不可取的。

人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所以我们必须学会甄别,要想找出秘籍,必须从源头来找。中医的源头当然是《黄帝内经》,一部《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如果没有《黄帝内经》,中医学也就黯淡无光。一部《黄帝内经》也成就了后世很多大家,朱丹溪三十岁始读《素问》,三年似有所得,感伤至亲皆歿于医之误,虑所学之未明,四十岁复取《素问》而读之,又四年而拜罗知悌为师,而终成一代大家。所以朱丹溪是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的。他的成名不是偶然,与他努力学习《内经》和明师罗知悌的指导是分不开的。

有了理论还不够,还要有方药。那么还需要再找一部秘籍,它就是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即现存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伤寒论》开创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先河,完美的将《黄帝内经》的理论与临床相结合,形成了其独特的六经辨证体系。所以张仲景被称为方中之祖,医中之圣是名副其实的。当然《伤寒杂病论》中的一百一十三方并非张仲景本人所创,大多是他收集整理,然后在临床上验证之后,确有真实疗效的,才被他记录下来。

读书不在多而在于精。一本《黄帝内经》和一本《伤寒论》已经足够我们初学者学习和运用了。同时这两部经典值得每一位中医人用一生去研究学习。

后世医家也不乏好的作品,如孙真人的《千金方》,张子和的《儒门事亲》,叶天士的《临证指南医案》,都是中医界公认的好著作。这些书可以作为工具书和参考书来使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附答案)
尊经派黄元御,一生潜心著书,只为将仲景学说研究个明白
《伤寒论》沿革及学习方法
中医大脑,第50讲:学中医,为什么一定要穿越《伤寒论》?
《黄帝内经》学习笔记1
四诊 五行 六经 八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