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秦汉史少习山下拾遗》

——秦朝上雒县治的发现(书稿版)

              作者笔名:(ZENMAX  福凸 )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王国伟,岭南羊城人,数代书匠,擅长爨书书法,现任商洛市古文化研究院院长。

       其幼年随父支援西北建设寓居古都长安,后至秦岭之隈丹水山城商洛。改革开放返穗继续从教。后供职zenmax机构,专注钟表文化及秦汉文化研究。

       作品有《士山盘茽国补义》、《古上雒探秘》、《商州府两千年历史迷雾》、《商山雒水》、《丹鱼》、《洛间论》、《上雒洛浅论》、《王陵故城》、《星辉月皎》、《雒亭析》、《唐代漕运终极码头的发现探源》、《古商州赋译注》、《少习武关地望新发现》、《兰露》等发表。

        因其《秦朝上雒县治的发现》被由陕西省文物局、陕西省考古院等主导举行的“商洛历史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作为中心议题研讨,并作为大会成果新闻发布。   

     

      摘    要:

    

       史料秦朝京畿内史管辖的上雒、商县,在东南贡道要塞处。但却没有建制及治所记载,同属汉县。

       九十年代后新志认为商县是秦县,上雒县治改由商县析置于汉元鼎四年而产生,秦朝无“雒”,汉朝忌水,将上洛改为上雒,这是用“雒”字的开始。近年通过该地不可移动文物孝义古城,襄王沟城堡等现场走访调查发现:这两城池正是唐史地专著《史记正义》、《括地志》中所指的王陵故城和三十一里的上洛()古城,也正是本地《直隶商州志》、《续修商县志稿》、《商州地名志》中丹水之阴的“城商塞”。

       出土的秦“雒亭”陶罐、秦封泥“上雒丞印”的吻合,证明秦朝因统一文字、历史记载、山川江河名称等,不惜“焚书坑儒”,包括“公印”的相对规范,不但上雒建制始于秦,并且“南雒”“北洛”,“原雒改丹”也始于秦。   

       

         关键词:历史发现、上雒、商洛、丹水之阴、志


        丹水路径曾是西周至秦汉唐的东南贡道。春秋晋扩张,治邑于上雒,战国秦驱魏先建城商塞被称秦楚第一城,十年后过界河,派卫鞅驻扎()商县商城秦楚争霸。尤其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刘邦灭秦,这条路径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此路径号称是王、皇连接东南的命脉。上雒、商县就在这咽喉要道上。但从汉至新中国成立文革后1998年12月,秦朝建制却没有这两个治所建制的史料记载。 

        八十年代末,商县被认为是秦县入地方《商州市志》。2006年入《商洛地区志》,但上雒不但与原《中国历史地图集》、《中国史稿地图集》、《直隶商州志》相同仍是汉县,而且,新志加入了上雒汉县是由商县析置产生。并且加入了“汉朝忌水,将上洛改为上雒,这是用‘雒’字的开始”的推论。

         本地新志载:“ 秦()秦始皇帝二十六年(前221),统一中国后,于今丹凤县古城村设立商县,辖地包括今商州市、丹凤县、商南县和山阳县......。   
       西汉元鼎四年(前113),析置商县西部,并废华阳县制,合设上洛县于今商州,统领今商州和洛南之辖地。上洛县归弘农郡辖 ”。
       又载:(2014年11月商洛市人民政府官网中的“历史”)
       “秦代(公元前221至前207年)地属内史南境。
       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设商县,包括今商州市、丹风县、商南县、山阳4县,因商山而得名。地址在今丹凤县城西2.5公里古城岭,南北长1500米;东西宽1000米。出土文物带有‘商’字的瓦当,确认系公元前340年秦封给商鞅之封邑。
       西汉(公元前206至公元24年)地属弘农郡......领11县,在陕西境内的上洛、商县两县,即大体相当于现今的商洛地域。上洛这一地名,因居洛河上游故名,战国时即有。汉朝忌水,将上洛改为上雒,这是用‘雒’字的开始......是京兆尹辖区。”

       以上有五点:

      (1)古人云“古商国”在今商洛,虽并无不妥,是因为前人尚没有发掘发现“殷商”遗址的原因。

        新志载:汉商县定为秦商县。而同为汉县的上雒县推论改为由原同属汉县的商县“析置”产生,今商洛地域,在秦只有商县建制......因商山而得名略显“艺笔”。

       (2)“西汉元鼎四年(前113),置上洛县”。既然是西汉,洛应为“雒”。地名雒、洛代表的不是简繁字的意义。 

     (3)“汉朝忌水,将上洛改为上雒,这是用‘雒’字的开始。......”“是京兆尹辖区。”  汉“雒”的产生是因为皇上风水生辰八卦忌水的原因? 

     (4)“上洛这一地名,因居洛河上游故名,战国时即有。”是说秦无‘雒’为‘洛’。洛在战国时就有延续到汉。

     (5)秦及战国前这一地域文化都发生在商,“商”代表了“雒()的论断”。

       但在今商洛商州夜村襄王沟(旧志地名)仍保存尚好的山城和数处烽火台后,对其襄王地名、堡子岭地名古城的研究发现,这山城地名、正是《史记》、《史记正义》、《括地志》中的“王陵故城”所载。并且,三十一里处恰好也有一城,是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不可移动文物孝义古城。正好吻合了其史载的上雒古城。为此,以《商州府两千年历史迷雾》刊文,并以“古上雒探秘”发表该地商洛日报。现就以下论据证明秦朝上雒县治不是始于汉,也并非汉朝由“商县析置”,而是与该地商县一同始于秦,内史管辖。

       首先,战国上雒()商(邑、县),是秦对楚最先占领的城邑,此两城邑地理位置正好是秦通往东南各地必须要经过的咽喉要道处。所以,上雒、商两城邑在秦的地位和重要性非同一般。这也是秦封卫鞅十五邑在此的原因。

       作为秦朝的皇城南大门,并在武关设防,不可能在要道要塞不设治所。理应秦延续战国此地管理经营模式,但由于秦史料缺失,从汉至新中国八十年代的历史、地图记载中,该地两县在秦朝就是没有县治所建制。

       八十年代后,同是丹水流域汉县的“商县”成为“秦商县”,汉“上雒”却为由商县拆分析置而产生。这样的推理理论写入新志中值得商榷。

       因本文“发现”于2014年,逢陕西省文物局牵头举办的2017年商洛历史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需整理大会成果汇编成书。今特将原稿顺序内容略为修改以便阅读。不妥之处欢迎指正。

      一、史料上洛(雒)建制仅源于《水经注》和对《汉书》的推论。

       对于上洛()的建制起始,因秦朝史料的缺失,历朝《一统志》,当地志料对上洛()建制的记载,都以《水经注》和《汉书》记载推断,上洛县治始于汉。

        但更重要的原因是对“洛”和“雒”的来源混淆不清。认为汉前仅有“洛”而无“雒”。换言之仅有“上洛”无“上雒”。更有把专用于朝代地名水名的雒、洛当简繁字之别。

       虽然《左传》是最早有“上雒”“雒”的描述,因其通篇仅有“雒”而无“洛”,被后人认为汉前“上雒”是“上洛”。雒是“汉朝忌水,将上洛改为上雒,这是用‘雒’字的开始。”所以凡发现文物“雒”,均推断为汉物。因而虽省地考古人员在本地发现秦墓中的“雒亭”陶文陶罐,但受其影响,对有“雒”的文物是否为秦物,也很长一段时间遭质疑。

       那么汉前有无“雒”的存在?

       1、战国此地有“洛”“雒”二水。

        虽“上洛”之名最早源于宋代出土的属于周夷王或厉王时代文物《敔簋》,其铭文有云:“王令敔追御于上洛熄谷,至于伊、班”是一次由鄂侯驭方率领的东南夷入侵成周(今洛阳)引发的一次战争。该上洛应为近洛邑王城和成周洛水的上游地域,称上洛(指今黄河流域的洛南地域)。但并非治所。      

       鲁国左丘明《左传·哀公》“......司马起丰、析与狄戎,以临上雒......不然,将通于少习以听命。”是最早描写春秋时期上雒的地名和治所,但是该文通篇只有“雒”没有“洛”,因此学界认为是经过汉朝地域名“洛”、“雒”名改动的产物,不能证明“洛”就是“雒”。如今历史地图如《中国历史地图集》等秦汉水域的标注就如此。

       然而,战国时期的王子朝残部所写的《山海经》中称:此处“上洛”“上雒”的地方为“雒”“洛”二水域之地,洛水地域大;而雒水地域小,此“雒”在“洛”之中。

       原文为:“又西三百五十里,曰讙举之山。雒水出焉,而东北流注于玄扈之水,其中多马肠之物。此二山者,洛间也。” 

      也是该书记载多处“洛”水地域里,唯一记载此西周的贡道、之后为秦楚大道上的“雒”水(秦后丹水)之地(“洛间论”有载)。

      那么,人类的繁衍习惯是邻水而居。很多居所城邑以水得名。“洛”“雒”水之上城邑也不例外。如有“洛”、“雒”二水,必有以水得名的治邑,或以邑得名的水。所以上雒上洛是不同流域(今长江、黄河流域)的称谓。上雒在雒水之上是合理的。

        2、“南雒”“北洛”冠名始于秦朝而非汉朝

        战国《山海经》、秦文物里耶秦简、秦封泥“雒阳”、“上雒丞印”、“洛都”、“雒亭”陶罐“雒”、“洛”的记载以及今上雒的调研结果。也改变了对《中国历史地图集》、《中国史稿地图集》所标注的“洛水”、“雒水”流域在秦朝汉朝所属的标注的认知。

        南雒、北洛水系的划分变化始于秦。也证实了《洛间论》“商山洛()水”中本地《丹凤县志》所记载的家谱:其门前的丹水就是古时候的洛()水;门后的山是商山。这就是“商山洛()水”的原形。

       原“雒水”改为“丹水”,但其原雒水之上的“上雒”治所未有改变谓称。成了之后的丹水之上的上雒。

        而秦新雒水之上却没有上雒建制,加上“洛间”地域洛雒共存又相互不分,这是洛雒混淆之源。

       东汉皇城的搬迁,又有“上洛”的出现。在《水经注》京兆上洛(东汉谓称);东汉班固《西都赋》“商、洛缘其隈”都出现了“雒”变“洛”的现象。

      当然,从魏国史臣的《竹书纪年》中“上洛”记载,不排除晋国魏国占领该地域雒、洛两条河(一条是今黄河流域,另一条是长江流域)中间之地(《山海经》“洛间”),有统用“上洛”的可能。但那是战国时的魏国同时拥有北洛和“洛间”的缘故。

           3、《左传》“上雒”是存在的

    《左传》,是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记载的详细叙事的编年史著作 。其“哀公”“司马起丰、析与狄戎,以临上雒。......不然,将通于少习以听命。”的“上雒”治所,在今发现在丹水流域,且少习、故武关被相继被发现在丹水流域,同时“雒亭”文物出土地仍在丹水旁,除证明此丹水就是春秋雒水外,那么春秋“上雒”之名,虽经秦朝统一文字、河流山川、货币等,将“洛”“雒”更改,西汉随之,文字记载也受凡“洛”则“雒”的影响,此期间对《左传》的翻抄,就不可避免的出现有雒无洛现象。

       这种现象还要体现在文字统一,“焚书坑儒”推行新政的力度上。

      但如今从战国至秦的“雒”史料文物的出现,以及上雒、少习、故武关地标性标志的发现,证明“上雒”之名春秋既有。而《左传》上雒治邑、地域、河流之上的谓称,在春秋是真实存在的。并延续到战国、秦。

     
       4、《汉书》元鼎四年是弘农郡设置的年份此时上雒县已存在了。

       志载:“西 汉元鼎四年(前113),析置商县西部,并废华阳县制,合设上洛县于今商州,统领今商州和洛南之辖地。上洛县归弘农郡辖 ” 
       而《汉书》载:“弘农郡,武帝元鼎四年置。......县十一。......丹水,水出上雒冢领山,东至析入钧。密阳乡,故商密也......上雒。《禹贡》雒水出冢领山,.......”,此时的11县中上雒县作为11县之一已经存在了。而并非“上雒县”始于西 汉元鼎四年。
      上雒“析置商县西部”说,从《汉书》到《直隶商州志》、《续修商县志稿》、史书、《中国历史地图集》、《中国史稿地图集》中都没有记载。
      仅有古商县与上雒)县,均因贡道繁荣而两建制并存,从皇帝搬离长安或雒()阳后,贡道废,才最后出现古商县为商洛县,宋绍庆二十五年(1154年)又降为镇属商州。直至明朝,商州又降为“商县”又复州。
       那么,“析置商县西部”说略显依据不足。
      《水经注》载“洛水出京兆上洛县遭举山”,“丹水出京兆上洛县西北冢岭山,”。因秦汉南雒北洛,此时“水经”所指西汉的“洛水”已为“雒水”;“上雒”已为“上洛”,此“京兆”上洛疑指东汉或“洛雒”混淆。
       又因东汉史官班固《西都赋》“商洛缘其隈”中,已用“洛”。班固作为史官,说明东汉“雒”“洛”记载有明显变化。
       所以,“商洛”最早之名应于东汉。“商雒”之名源于秦汉。


      
       二、史料本地城池的沿革记载

       史料中,关于当地的城池沿革记载应是清晰的。
从城商塞开始一直到州城、上洛城。从唐、宋、()、清都有记载。
      
      1、城商塞

      城商塞之名来源于《史记六国年表》所记载的秦孝公十一年。
   
     (1)“城商塞”字义解注:

        城:《汉典》解注为:“1.围绕都市的高墙:2.都市。”~
《康熙字典》载:“內曰城,外曰郭。【釋名】城,成也。一成而不可毀也。【古今注】盛也,盛受國都也。【淮南子·原道訓】夏鯀作三仞之城。一曰黃帝始立城邑以居。【白虎通】天子曰崇城。【史記·始皇本紀】帝築萬里長城。【前漢·元帝紀】帝初築長安城。城南爲南斗形,城北爲北斗形,因名斗城。”
      
       :特指(楚、秦)商邑、商城。“古商国”论者契所封之地,有城墙包围的商城邑。

       塞:《 國語辭典》:
       动词为
       ①阻隔不通。如:「堵塞」、「阻塞」、「闭塞」。《文选·诸葛亮·出师表》:「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②充满。如:「充塞」。《礼记·孔子闲居》:「志气塞乎天地。」
(名词)
        ①险要的地方。如:「要塞」。《吕氏春秋·有始览·有始》:「山有九塞,泽有九薮。」汉·高诱·注:「险阻曰塞。」
        ②边境。如:「边塞」、「关塞」。唐·杜甫〈秋兴〉诗八首之一:「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2)“城商塞”合意

        根据上述解注“城商塞”合意为:
        建城池在商城邑险要的地方,或商城邑的边境。
     
      (3)城商塞在丹水之阴
       
       那么,古时道路一般近水取道。况且,史载周昭王罚楚死于汉水;文物《士山盘》士山来到方伯地位的茽国(今商州),替王巡视鄀国、楚国等诸侯国,都是从今称丹水通道往返东南。
       此路径从西周开始已成为周王贡道。平王东迁此贡道废。秦崛起争霸通往东南楚国,当然也是此条丹水路径。那么商城位置远离丹水道路,且周围开阔,商城发现城墙在商岭上,地理位置形成不了丹水贡道秦楚之间“塞”的作用。
      《商洛考古文集》“陕西丹凤县秦商邑遗址”载:商城邑疑为楚商县,从春秋中期已存在。没有秦拆掉商城重建的记载。更重要的依据是:《直隶商州志》中所描述的城商塞在丹水之阴,晋兴宁改筑上洛。
       那么商城在丹水之阳,且从来未有在商城里置上洛建制。因此认为,此商邑商城不是城商塞。

       2、古志中的“城商塞”与“上洛(雒)城” 

       古《直隶商州志》载:“直隶商州志卷之四——建置—城池—州城:“秦孝公十一年(公元前351年--作者注)城商塞。晋兴宁(帝司马丕--作者注)末(三年公元365年--作者注)王靡之(附录中的上洛太守)改筑(上洛城--作者注)。(该志“附录”:顺阳郡南乡故城。认为如《水经注》描述的“王靡之”是上洛县令,在“丹水之阴”‘座南朝北’的一座城池)()故城宋令(宋朝上洛县令)狐厉建楼城上。邵康节有诗:原(元--作者 注)安西路(安西,故京兆省台所治,号称会府--作者注)判官寡骨里拓修。周五里高二丈五尺,池深形如鹤翔在丹水之阳(座北朝南)面对龟山......。

       并“附录”载:“顺阳郡:南乡故城,濒临丹水之阴,系晋兴宁末上洛太守王靡之改筑,城北半居水中,左右夹溪,春夏水涨望若孤舟。酇城,永嘉中,丹水浸没,永和中,徒置南乡故城”。

      该志之意是表述一处丹水之阴的城与南乡故城相同,且太守同名。

       此附录是在描述商鞅所封十五邑及《左传》“司马起丰”中“少习”、“丰”、“缯关”及“商密”、秦“丹水县”等谓称,根据后汉《郡国志》、北魏《水经注》明《一统志》所记载的商於城 ,是秦张仪诈楚商於之地六百里的出处,因而引用《水经注》“兴宁未,太守王靡之改筑今城。城北半据在水中,左右夹涧深长。及春夏水涨,望若孤洲矣。”

        太守王靡之是否与本地记载与上洛太守同名无法考证,且《直隶商州志》表述的两座城池模糊,但是有一点可以认定:该志的表述虽有概念混淆,但城商塞城池与南乡故城一样在“丹水之阴”,也是晋兴宁上洛太守治所的城池。与丹水之阳面对龟山的宋商州城(上洛)明显不同。是描写一江两岸南北不同的两座城池。

       3、《续修商县志稿》说丹水之阴的城在高桥夜村

      高桥之名《直隶商州志》中载:“高桥在州东六十里高桥河上即三渡河”。图示此处是“夜村铺”。高桥与夜村为一地域下的桥名、地名谓称至今沿用。

      《续修商县志稿》记载的城池与《直隶商州志》相同。但补充了对“丹水之阴”城池地点的描述。在该志记载与前志同期的《商州赋》(作者赵应会,后为县令在1792年中举后所写)载:说城池有两座。丹水之阳的城为“其城......左龙右凤......五里三分”,另一丹水之阴的城与《直隶商州志》“城商塞”同。详址在夜村高桥南岸。

       原文是:“过乐野而流连,前此遗封何在?向高桥而踯躅,当年故址还留”。是说前先人城池是在香火旺、人很多的(夜村)高桥河的对岸(南岸),就是当年的城商塞、上洛城的故址。”

        此志对两城,尤其是夜村高桥在丹水之阴的城池位置补充的很充分。

     今发现的清朝“重修中普光寺碑记”石碑,证明此地有上、中、下普光寺,有三座带风铃的高塔、有戏台、钟、鼓楼。可见“商州赋”年代“过乐野而流连”香火之旺。---作者后注 

        4、《商州地名志》中的丹水之阴城池记载

      《商州市地名志》“古城”载:“孝义乡西北有一塬直插丹江,东、西、北三面临水,南依烟堆岭,古时设烽火台,(烽火台在城南高远处——作者注)夏秋水涨,望若孤舟,地势险要,曾修城寨,今废。据历年来出土的大量铜箭簇、陶仓、陶罐、砖瓦等文物的器形、纹饰等推断,此城当为秦末汉初的古城。”

       此处除描述年代稍晚外,其描述的地里形状与《直隶商州志》城商塞、引用《水经注》所描述的南乡故城地理形状高度一致。与《直隶商州志》、《续修商县志稿》中的丹水之阴城池一致。

      
         三、宋、唐史料记载的夜村高桥城池
       
         1、宋州官王禹稱说“夜村埋古屋”

       宋朝著名文史大师王禹稱,他在商州为官时所写的《对雪感怀呈翟使君冯中允同年》也说“夜村埋古屋”。此古屋所指与《续商县志稿》、《直隶商州志》丹水之阴的故城相同。
       他描写山城州城又叫上洛城,有两座。雪景从西熊耳山、仙鹅湖、东至夜村故城。只有丹水吞咽下寒冷的冰雪未能覆盖在流淌。原文是:
山城雪,民和岁有秋。
深闻五袴咏,聊减贰车愁。
凌乱藏溪寺,霏微酒郡楼。
冻宜粘酒旆,香好试茶瓯。
逐吹殊无定,连宵势未休。
仙娥低粉面,熊耳压峰头。
树老花重发,川长缟不收。
平沉采芝洞,深锁避贤邮。
麋鹿全迷迳,鹰鸇不下鞲。
夜村埋古屋,丹水咽寒流。
  上洛城中客,梁园日下州......”
      
       2、唐朝张守节、李泰说丹水之阴的城是上洛(雒)城
 
       唐朝史地专著张守节的《史记正义》和李泰的《括地志》中,描述的上洛古城(上雒)在王陵故城三十一里处。
       史地专著《史记正义》、《括地志》对今商洛地域的典故名称、出处、地理位置表述的相对比较准确。除远古“商国”之地沿用《水经注》为“汉商县”观点,是因唐时尚未发现“殷商”遗址外,其对古武关的表述地点距离如今在竹林关也被证实。说明该史地专著对商州的考察很仔细。
        《商州府两千年历史迷雾》调查载:
          “《史记》记载的一处秦末军事城池。位于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夜村镇;距古上洛()城(寒川佛诞公园下孝义古城)三十一里的襄王沟内,海拔1800米的山顶之上。现城存遗迹为用石块垒成的城池。有东门和北门。城周二里。前寨‘一线天’等悬崖峭壁和四处烽火台式的小堡子建在十里峡谷之间,形成‘城中城’。距离商洛市商州城60里。
       史料载,王陵在刘邦项羽之争时屯兵于上洛南三十一里的古道旁襄王沟内建城号称襄侯王,长达4-5年,控制了两关(武关、峣关)一城(商县城)六里湾(砭路至襄王沟口、商君腿、将军腿夹口,也是张仪用计谋以600里变六里醉翻之地),成为助刘邦往返商于成就大业的生命线。”
       又载:“《史记》中记载,汉高祖刘邦在商于道商州地段上五次出入(刘邦过了四次,派王吸过了一次)。并记载了一次重大历史事件:《史记·高祖本纪》说:王吸出武关,因王陵兵南阳(集解如淳曰:‘王陵亦聚党数千人,居南阳。’正义括地志云:‘王陵故城在商州上洛县阳南三十一里。荆州记云昔汉高祖入秦,王陵起兵丹水以应之,此城王陵所筑,因名。’),以迎太公、吕后于沛。”     
      “司马迁《史记》译著中‘王陵故城’一说之争至今未有结论,笔者沿《正义史记》所描述地址方向做了近5年的调查探索,发现商州丹江南岸山谷里边的确有座隐藏了两千余年的古城堡。”
        而“王陵故城”现仍存在。在距离孝义古城三十一里的山上。
        “商州府两千年的历史迷雾”在商洛日报刊布后,以原市宣传部副部长带队,以商洛日报总编组织的庞大记者团队上山实地考察,并发文和制作专题片播放,见证此城池的存在。并证明今孝义古城是故上洛城与《史记正义》《括地志》所指的上洛城吻合。

          3、《汉书》的丹水、商、上雒三县

      秦朝以设置“丹水”,是秦始皇统一山河地名的产物。但数百公里丹水两岸的丹水县、商县、上雒县,此三县却没有记载,变为秦朝此地有居住城邑而没有建制治所名称的现象,这是不符合逻辑的。

       从《汉书》后至文革后新志的出现,《水经注》、各朝《一统志》、本地志、《中国历史地图集》等,都无不记载商县、上雒县始于汉。民国前的丹水县也始于汉朝。不过在清朝丹水县已被发现为秦置县了。

       而汉朝商县建制在文革后也被认为(此章节另论)是秦置县,那么新置丹水之名的丹水流域三个县,两县陆续发现为秦置县,今发现上雒也同为一地域秦建置也就不足为奇了。

       因此,上雒与商县、丹水县都是秦置,因河流改变而记载遗失。

      四、文物下秦朝上雒县治的存在

       1、里耶秦简“雒”的存在

       在全国,最早的“雒”疑是《唐书》记载的铸币之地,及《直隶商州志》记载的“洛()源铺”建制,有洛()源地名。春秋雒水“雒”疑始于此地名“雒源”雒邑。

      因秦史料缺失,至今国家历史和历史地图标注也仅有汉朝此处有“雒”的记载。所以对秦朝是否有“雒”存在的争论,几乎到了学术以外的行为,可见为之争论激烈程度。

       不过,2002年发现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龙山县里耶镇里耶古城 井中的36000枚秦简,被学界称为继兵马俑以后的世界又一惊世发现。

       其秦简8-232号中:有“居雒阳城中”的“雒阳”,“雒”的出现,与 庞任隆先生《秦郡县封泥,对秦始皇所设的36郡考究》文:封泥“上雒”“雒阳”吻合,又有“洛都”封泥区别。说明秦上雒之名及建制的存在已毋庸置疑。

       文革后的志载:“上洛这一地名,因居洛河上游故名,战国时即有。汉朝忌水,将上洛改为上雒,这是用“雒”字的开始”说汉前没有雒,只有“洛”。雒是因汉朝皇帝忌讳水才换洛为雒用于山水地名的。《中国历史地图集》、《中国史稿地图集》秦代的水也是这样标记的。

      但,有里耶秦简中“雒”的记出现,说明秦“雒”就有,而且上雒是汉承秦制。

      显然之前的雒始于汉是错解,汉朝忌水之说则是讹传。

      2、秦雒亭陶罐的出土

       2004年,全国省、市主流媒体发布了《陕西商洛发现秦代陶文》的文章。文章载:“ 陕西省考古人员近日在陕西省商州市孝义村出土的一个秦代陶罐上首次发现‘雒亭’、‘楚里孙’两处铭文。专家说,这一发现对研究古陶文以及当地地理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其实,这是一条沉睡了四年后的“新闻”。该实物现在商洛市博物馆。

     《商州考古》载:“2000年06月考古人员在孝义刘二村,发现出土灰色陶质罐二件,罐子肩部各有一方戳记,其中一方为长方形,白文带边框,印文有‘雒亭’二字;另一方亦为长方形,白文无边框,印文‘楚里孙’三子,字体均为小篆,笔画工整,这是在商州出土的秦代陶罐上首次发现铭文。”

      “[整理者按]秦代实行郡县制,但在商州一带没有‘雒县’建制。《汉书·百官公卿表》载,秦时‘大率十里一亭,亭有长。十亭一乡,乡有三老有秩、啬夫、游徼。”

       “除此‘县属之亭’外,秦汉之际还有‘亭舍之亭(邮亭)’和‘市肆之亭(市亭)’。‘楚里’应是城市或乡村最基层的社会组织名称。‘孙’应是居于‘楚里’的陶罐制作者”。 

       “这一陶罐印文的发现,对研究秦代,‘商’‘洛’,建置以及秦代商洛基层组织建置提供了新资料,对也对研究秦代,陶文以及商周孝义的历史地理具有重要意义。”

       这是该地域至今为止唯一挖出的带有“雒”字的文物。

       然而,“专家研究认为,秦代在商州这一带没有‘雒县’的建制,因此这次发现的陶文‘雒亭’两字,‘雒’不是县级行政单位名称,而是商业市亭的名称”。

       这个结论,虽为秦“雒”,但未用王国维“二重证据法”分析,很遗憾的把“雒亭”文物考古成果,也是“上雒县”始于秦最直接证据,以及是史学、考古界的重大历史性文物发现拒绝了。

     (2015年卞艳明、侯晓荣在《苏州文博论丛》2015年总第6期刊文有关12枚秦“市、亭”陶文的考释认定:“雒亭”陶罐陶文为“秦陶文”。“雒亭”乃“上雒县、市亭”之省称---作者后注

       秦陶罐有“雒亭”记载,证明此地、此城应属秦上雒建制地。再次证明此地是古上雒城池所在。

       陶罐“雒亭”是“上雒县”“上雒亭”缩写。如同发现的封泥“咸阳”和“咸阳亭”一样的直接隶辖关系。


       3、第三次文物普查的丹水之阴古城遗存

        在今孝义古城,大量的秦汉文物遗存,遍地的秦砖汉瓦已不是秘密。

       有的学者认为:秦时的商,代表了洛。即便是发现了在商洛市丹水流域商州佛诞寒川公园下的孝义故城遗址是汉前城遗址,由于对古志、新志错解原因,故城战国文物《家家户户有宝贝》图片信息流出,但一些学者仍认为此处不是“城”,是烽火台类似的“堡”。所以至今仍未引起足够重视。

       我与周星到此的城墙根发现至今仍保存。其城之大并非“堡”。并对此城处在“U”形地理位置,三边环江,水涨远眺如同一舟,天然的屏障如加“塞”之处,有一城档关万夫莫开之势,与《直隶商州志》所描述的“城商塞”,“建城池在商城邑险要的地方,或商城邑的边境。”及晋兴宁年间上洛太守改筑“上洛城”地形的描述相同。

       2012年《陕西第三次文物普查丛书》载:

“商洛卷商州文物‘古城村遗址’:汉代,位于商州孝义代街村七组(原古城村)。……三面均临丹江,城址略成扇形……东西长约900米,南北宽300米,面积约27万平方米。城址西部残存夯筑墙垣,残高1.4米。遗址表面文化遗存丰富)”其城之大是县治才拥有的城池。烽火台在城的南高坡处。

       这个结论的城池是离秦代最近的城池。

       其城东五里余的刘二村秦墓所挖出的秦朝“雒亭”,说明此城是秦上雒城池无疑。

       也是《左传》“司马起丰”后,楚国重新占领附庸国“下鄀”,与春秋晋国、战国魏的分界城邑。与《史记正义》《括地志》上雒吻合。与《直隶商州志》《续修商县志稿》城商塞、上洛()相同。

       史料又载:今丹水之阳的州城考古结论为宋城。宋朝商洛人口才三万人,平均5县每县6000人。今(商州55万、丹凤25万、商南22万、山阳42万、洛南44万,合计约188万)总人口约188万人,是原来人口的300倍。

       而且在秦汉时,此地人更少。秦时已“刀枪入库”铸成12巨铜人,“马放南山”严格控制城池军队,所以城池不是草民想建就可以建的。因此孝义古城是上雒古城是可信的。何况,秦朝只有15年。

     (后附:2019年在孝义古城又发现了与《直隶商州志》同期的石碑。其碑文“地名古城”与该志形容的丹水之阴城池,“城北半据在水中,左右夹涧深长。及春夏水涨,望若孤洲”同。

        4、秦封泥上雒丞印

       20世纪90年代中期,继秦俑、秦简牍之后,秦封泥在西安北郊汉长安城遗址内的相家巷村集中发现,经过专业考古程序挖掘、同层文物朝代参照、用已有认定的秦封泥文物以秦特有的小篆字形、秦特有“田字格”印章模式、风格进行对比,整理出一批秦封泥收藏在西安中国书法艺术博物馆。

      秦有统一文字、货币、山川河流、治所名称的先例,又有“焚书坑儒”之辙,违反是要杀头的。那么秦对治所“公印”的文字书写、大小、格式、等级、制作工艺要求相对是规范的。

      尤其是该批秦封泥得到李克勤先生的评审确认,其中一枚秦“上雒丞印”十分珍贵。

       2012年,国内新闻媒体刊布《秦封泥研究发现秦始皇时期近140个县》的报道载 :

      “根据《汉书》地理志记载,西汉末年全国有1587个县,不过秦代的县数还不太清楚。通过对秦封泥的研究可知,目前封泥中发现了约140个县,已成为研究秦代县制的珍贵史料。”

       “让人惊奇的是,如果把封泥上的县的分布区域标注在地图上,就会发现它们并非是凌乱不堪的,而是趋近于秦始皇巡游全国路线附近的县。以第五次巡游为例,在所经的蓝田、上雒、商、邓、蔡阳之后,就出现了云梦、庐山的封泥,在经历阳、堂邑、海陵后,就出现了琅琊、黄等封泥,这对于秦始皇巡游路线的选择与政治、社会意义等都具有间接的价值指向......”

       所发现的140个县中,首次出现了秦“上雒”县建制封泥。

      上雒丞印泥封的发现,与此处不可移动文物孝义古城东六里之处秦“雒亭”陶罐的出土,正好“城”与“亭”;即上雒城与上雒亭的关系。印证了孝古城就是丹水之阴的“城商塞”,也是秦统一之后的秦朝上雒县治所所在。

      结   论

      综上所述:

      1.上雒县治为秦朝所设置与同一地域的商县建制并存。治所在佛诞寒川公园下丹水南岸的夜村孝义古城。

      2.《左传》上雒在雒水之上,春秋上雒之名是存在的。

      3.“南雒”、“北洛”始于秦。

      4.秦前雒水是今丹水。

      5.“商洛”之名始于东汉。

      6. “商雒”之名源于秦汉。

      7.城商塞是秦楚界河上的第一城。是之后的秦朝上雒治所。

      8. 唐朝史地专著《史记正义》、《括地志》的丹水之阴上洛(雒)故城在王陵故城三十一里处的史地记载是正确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水经·丹水注》考略 (1)
商洛“雒”浅论
说说山阳县的来历
地理赏析 秦楚咽喉,陕西商洛
春秋列国犬牙相错表札记7
陕西一个县,因名字生僻难认被改名,改回1400年前的原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