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考前静悟|大气运动
一、命题趋势
全国卷近几年对本专题内容考查较多,主要集中在气温、降水、大气运动规律等方面,试题难度中等。考核形式上选择题、综合题并重。往往以最新的时事为背景材料,考查大气运动的基本原理、天气变化的基本规律、天气系统和气候类型的特点、分布及其成因。气象灾害成因、危害及防御措施也是备考重点。
二、备考建议
1.建立知识体系。大气是自然环境中最活跃的因素,与地理环境其他要素关系密切,对大气的热状况、大气运动、天气和气候等知识要理解和掌握,特别是要紧扣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
2.本专题图表较多,要归纳总结各类图表的判读方法,如气压带风带图、锋面示意图等。复习时要注意类比,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3.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关注与大气环境相关的社会热点。
探究一 大气的热力状况与气温
1.大气的受热过程
(1)受热机理
大气的受热过程实质上就是一个热量的传输过程,该传输过程可以划分成三大主要的环节,如下图所示:
(2)原理应用
①利用大气的受热过程解释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O3、NO等)(CO2、CH4、→增多排放→增多面辐射→升高气温→变暖全球
②在农业中的应用:利用温室大棚生产反季节蔬菜;利用烟雾防霜冻;果园中铺沙或鹅卵石既能防止土壤水分蒸发又能增加昼夜温差,有利于水果的糖分积累等。
2.影响气温高低的因素
【典题导法】
(2016北京)下图为某山地气象站一年中每天的日出、日落时间及逐时气温(℃)变化图。气温日较差大的月份是(    )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解析】本题图形中垂直纵坐标表示一天中时间变化,12时前后表示正午,图中等值线12表示4~10月正午及午后高温都可超过12 ℃;6时日出此时出现最低气温,均在8 ℃以下,对比即可得出不同月份的气温日较差,7月最大。
【技巧点拨】
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大小的判断及原因分析
(1)陆地与海洋:陆地上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比同纬度海洋上大。原因是陆地热容量小,白天和夏季增温快,夜晚和冬季降温快,海洋则相反。
(2)阴天与晴天:阴天气温日较差比晴天小。原因是白天多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气温较晴天低;夜晚多云,大气逆辐射强,气温较晴天高。
(3)低纬与中纬:中纬地区气温年较差较大。原因是中纬地区四季变化明显,低纬地区终年高温。气温年较差最小的地区出现在赤道附近的海洋上。
探究二 大气运动与降水
1.理解热力环流形成过程的关键点
2.气压带、风带的性质及气候的影响(以北半球为例)
3.主要的大气环流对降水的影响
形式
对降水的影响
主要的影响地区
高气压带控制的地方以下沉气流为主,降水少;低气压带控制的地方以上升气流为主,降水多
一般而言,赤道地区与温带地区属于多雨带;而副热带地区与极地地区属于少雨带
风带
由较低纬度吹向较高纬度的风带多带来降水;而由较高纬度吹向较低纬度的风带往往较为干燥
盛行西风带控制的大陆中西部地区多降水;而信风带控制的大陆中西部地区多干燥
季风
夏季风影响的地区降水多;冬季风影响的地区降水少
大陆东岸地区,尤以亚欧大陆东部地区最为典型
【方法技巧】
据两地距离判断降水差异影响因素的方法
试题中经常以两地的降水统计图表、两地降水差异等为载体来命题,分析此类题目时可根据两地距离分析降水差异。
(1)若两地位于位置较远的南、北方向,则一般从大气环流角度去分析。
(2)若两地位于位置较远的东、西方向,则一般从海陆位置角度去分析。
(3)若两地位于纬度大致相当的大陆两岸,则一般从洋流角度去分析。
(4)若两地位置较近,且降水差异较大,则一般从地形(迎、背风坡)角度去分析。
【典题导法】
(2016天津)据下图说明巴西1、7月降水量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巴西1月降水量分布图  巴西7月降水量分布图
【解析】根据图形可知1月降水量多,7月降水量少;分析其成因可从其纬度位置及1、7月气压带风带位置入手。
【答案】1月降水量多,7月降水量少;1月大部分地区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7月大部分地区受信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探究三 气候类型的成因、分布及特征
1.影响气候形成的因素
2.世界气候的分布
(1)图解气候类型的形成与分布(以北半球为例)
(2)特殊地区气候的分布及成因
①远离赤道的热带雨林气候——来自海洋的信风+地形迎风坡+沿岸暖流,如非洲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高原东南部和中美洲东北部。
②赤道地区的热带草原气候——地势高,如东非高原地势较高,上升气流弱,形成热带草原气候。
③西风带内的温带大陆性气候——虽位于西风带内,但地处山脉的背风坡,如南美洲巴塔哥尼亚高原位于安第斯山脉东侧,受山地阻挡而降水稀少,因此形成了干燥少雨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④受地形影响的气候分布:如南美洲西海岸的气候区南北延伸、东西狭窄是受安第斯山脉的影响。
【方法技巧】
1.气候类型的判读技巧
(1)定位法:根据地理位置判断气候类型。依据纬度位置判断温度带,依据海陆位置确定具体气候类型。
(2)定性法:根据区域自然特征(如气候特征、典型植被和典型动物、水文、土壤等)和气候成因来判定气候类型。如地中海气候典型植被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热带草原的典型动物是斑马等。
(3)定量法:根据气温和降水资料判断气候类型。从材料中提取气温和降水要素信息进行判断,以“温”定带(温度带),以“水”定型(气候类型)。
2.气候的描述技巧
(1)描述气候特征抓住核心三点:先指出气候类型,然后对气温和降水两要素分别进行描述。
①描述气温要指出冬夏气温的高低、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常用词有炎热或凉爽、寒冷或温和。
②描述降水要指出冬夏降水的多少、年降水量的大小和降水的季节变化,常用的词有多雨或少雨、湿润或干燥以及降水的季节变化大小。
(2)描述气候分布抓住两个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例如,地中海气候分布在南、北纬30°~40°大陆西部,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南、北纬25°~35°大陆东部等。
(3)描述气候成因主要从大气环流、海陆位置、地形、洋流等方面入手。
(4)探讨气候对农业的影响,常要表述温差大小、光照强弱、热量及降水的多少等。
【典题导法】
(2016江苏)下图为某主题公园所在城市分布图。图示5个城市中(    )
A.有4个城市受季风的影响明显
B.有4个城市受台风(飓风)影响
C.巴黎和洛杉矶冬季降水的成因相同
D.有3个城市属于温带气候
【解析】解题在于重要气候类型成因、分布的判断等。巴黎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受西风带控制;洛杉矶属地中海气候,冬季受西风带控制;东京、香港分别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奥兰多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巴黎和洛杉矶不受台风(飓风)影响。
探究四 常见的天气系统
1.锋面系统
(1)冷锋
2.气旋与反气旋(以北半球为例)
3.锋面气旋天气(以北半球为例)
一般气旋是气流辐合上升系统,当锋与气旋活动联系在一起,就形成锋面气旋,它主要分布在中高纬度地区。在锋面上气流上升更为强烈,往往产生云、雨,甚至造成暴雨、大风天气。
一个成熟的锋面气旋的天气模式是气旋右方为宽阔的暖锋云系及相伴随的连续性降水天气,气旋左方是比较狭窄的冷锋云系和降水天气,两锋之间的南部是暖气团控制下的晴暖天气,北部是冷气团控制下的晴冷天气。
【方法技巧】
根据锋面判断南、北半球
在南、北半球的中高纬度地区,气旋与锋面系统叠加在一起形成锋面气旋。其左半部分发育的是冷锋,右半部分发育的是暖锋。
(1)根据风向来判断南、北半球
从下图中可以看出该气旋气流呈逆时针辐合,故为北半球气旋。(或者根据风向右偏也可判断为北半球)
(2)根据冷、暖锋移动方向判断南、北半球
从下左图中可知,冷锋向西北方向移动,说明其南侧为冷气团,北侧为暖气团,根据北热南冷可知,此图为南半球的锋面气旋。
(3)根据雨区位置判断南、北半球
锋面雨区主要位于冷气团一侧,因此根据雨区能判断出冷、暖气团的位置,进而能判断出南、北半球。如上右图根据雨区可判断出北侧为冷气团,南侧为暖气团,根据北冷南热可知,此图为北半球锋面气旋。
【典题导法】
(2016北京)下图表示某日20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及16~24时北京空气质量指数变化。该日20时(   )
A.北京大风扬沙,空气污染加重
B.东海海域天气晴朗,风大浪高
C.低压天气系统中,P强度最强
D.Q地位于暖锋锋前,出现降水
【解析】Q地为低压中心,根据“东暖西冷”可以判断西南方向延伸的锋线为冷锋,所以冷锋造成20日北京大风扬尘,故A正确,D错误;东海海域受高压控制,天气晴朗,但等压线稀疏,风浪较小,B错;Q地气压中心数值比P地更小,故C错。
大气运动试题的答题技巧
【变式分析】
(2016江苏)2016年1月24日,一股强大的寒潮影响我国。下图为该日8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读图回答(1)~(2)题。
(1)此时我国(    )
A.各地均受强大高压脊控制
B.北方普遍降温降雪
C.三亚风力大于昆明
D.北京、上海风向基本相同
(2)该日上海气温比成都低的原因是(    )
A.无高大山脉阻挡,受寒潮影响大
B.濒临海洋,受到海洋影响
C.纬度更高,正午太阳高度小
D.冷锋过境,降温明显
【解析】解答本题需要掌握等压线图的综合判读以及大气运动相关知识。
(1)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各地并不都受高压脊控制,此时我国大部分地区在高压控制下降水较少,三亚比昆明的等压线稀疏,所以风力也比昆明小。根据等压线的方向可以作出北京和上海的风向。两地的等压线方向差不多,所以风向基本相同。
(2)上海处于平原地区,北方没有山脉的阻挡,受寒潮影响较大,成都地处四川盆地,北部有高大山脉阻挡,受寒潮影响小,所以上海气温比成都低。
【易错提醒】
1.高压比低压气压高?气压是同一水平面上的比较,不要简单的认为高压就是大于低压。等压线图中气压高低的比较应抓住以下两点:①垂直方向上,近地面永远高于高空;②水平方向上,等压面向高处凸起为高压,反之为低压。
2.冷锋、冷气团都出现在冬季?冷气团的定义并非是按照绝对温度,而是根据与所经地表温度比较而得,故任何季节都有冷气团,并非仅仅局限于冬季或者冬半年。而冷锋是冷暖气团相遇而成,同理也是一年四季均有而非冬季特有的天气系统。
3.气团、锋面一定会带来降水?锋面系统往往带来降水,但并不是绝对的。要满足降水需有三个条件,其中一条就是水汽含量,锋面系统都是暖气团抬升,所以要产生降水必须暖气团有充足的水汽。此外,单一的冷气团也不会带来降水,它控制时是晴朗低温的天气。
4.热带雨林气候只分布在南北纬10°之间或者赤道附近?气候类型的分布具有一般规律性,但在地形、洋流等影响下呈现非地带性特点。例如巴西东南沿海处于来自海洋的信风的迎风地带,附近巴西暖流的增温增湿作用,再加上地形的抬升多地形雨,形成热带雨林气候。与此类似的还有马达加斯加岛的东部、澳大利亚的东北部和中美洲的东北部。其他类型的气候分布也具有一般性与特殊性的特点。
【方法总结】
大气运动规律类试题常以文字材料和地理图像为信息载体,结合气温、降水资料图,考查大气原理运用、对工农业生产的影响等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分析近几年的高考命题,在二轮复习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种类型:
(1)运用大气热力状况和热力环流的原理解决实际问题,其答题思路为:
(2)运用等压线图判断气压数值、风力和风向,其答题思路为:
(3)运用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和性质解释实际问题,其答题思路为:
(4)分析气温、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其答题思路为:
(5)运用气候类型的分布分析地理图象,其答题思路为:
拓展演练
下图为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当前化石燃料的燃烧,排放大量温室气体导致(   )
A.①减少         B.②增加
C.③增加         D.④减少
【解析】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大气吸收太阳辐射、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大气逆辐射。燃烧化石燃料,温室气体增加,导致大气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红外线以及地面辐射的能力增加,A项错误,B项正确。温室气体增加,则大气削弱的太阳辐射增加,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会减少,C项错误。温室气体增多,大气逆辐射增强,D项错误。
2.我国西北地区昼夜温差大,是因为(    )
A.白天地面吸收强,夜晚①弱
B.白天反射作用强,夜晚②弱
C.白天大气辐射强,夜晚③弱
D.白天太阳辐射强,夜晚④弱
【解析】我国西北地区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晴天多,白天大气削弱的太阳辐射少,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多,气温高;夜晚大气逆辐射弱,热量散失快,气温低,即夜晚④弱。故D项正确。
(2016浙江金华市十校4月联考)读我国4月某地不同天气状况下温室内、外气温的变化图,完成3~4题。
3.温室内、外的气温(    )
A.阴天时大致相同  B.温差与天气状况无关
C.晴天时相差不大  D.变化的趋势基本一致
【解析】仔细读图,左图为温室内的温度随时间和天气变化图,右图为温室外状况。温室内、外的气温,阴天时不同,A错;温差与天气状况有相关性,B错;晴天时,温室内气温明显高于温室外,C错;温室内、外的气温变化的趋势基本一致,D对。答案选D。
4.温室内温度变化幅度最小的是(    )
A.阴天    B.多云   C.晴天    D.无法确定
【解析】仔细读左图,温室内温度变化幅度最小的是阴天。答案选A。
(2016江苏南京市、盐城市高三二模)图1为某区域25日等压线分布示意图,图2为某地25日、26日气温日变化图。读图回答5~6题。
5.图1中甲处风向可能是(    )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
【解析】根据图1中的风向偏转判断,该等压线分布图位于南半球。根据等值线图中“大于大的,小于小的”的原理,甲处的气压中心为高压,风向由高压吹向低压,向左偏转成西南风。答案选C。
6.图2所示气温变化可能出现在图1中的(    )
A.A地        B.B地    C.C地        D.D地
【解析】图2中,25日温差大,26日温差小,说明26日为阴雨天气。根据上题的判断,该等压线图位于南半球,AB之间的低压槽线处为冷锋,锋线由B向A推进,B受冷气团控制,A受暖气团控制。A处25日受暖气团控制,天气晴朗,之后受冷锋控制,天气转阴。答案选A。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1第二单元知识点汇总
新高考地理备考22:必背知识点之三《大气》
自然地理 | 大气运动规律3大考点汇总
名师分享的高考地理高频考点(2)-地球上的大气
高中地理必修本记忆知识要点汇总(一)
高考地理读图技巧系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