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十四五”时期全球产业链变动趋势分析

产业链水平是体现一国经济实力和产业竞争力的核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挥后发优势,成功融入全球产业链并形成上下游完备和产业集群的优势,在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中占有重要地位。从全球产业链趋势看,受贸易摩擦和新冠肺炎疫情冲击,部分企业意图将产业链从我国转移出去,尚还未形成明显趋势。但发达国家普遍进行再工业化,将使全球产业链布局更加注重安全可控。受技术进步和服务化的影响,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响应速度加快且更加智慧化,产业链中的金融业务也会更加重要。从我国产业链发展态势看,短期疫情对我国产业链存在一定限度的影响,中长期我国处于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生产环节向中高技术产品环节攀升,从参与融入全球价值链向主动塑造和影响全球价值链攀升的“两个攀升”关键时期。“十四五”时期我国产业链发展的思路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提出“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培育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的要求,充分利用拥有全球最丰富最复杂产业链的优势,紧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大机遇,全面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和竞争力,加快推动产业链向生态化、智能化、数字化、平台化、国际化以及多业态融合的方向发展,提升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价值链的协同性,更深更广地融入全球分工体系。

产业链是产业内部的不同企业基于专业分工和供需关系形成的生产和销售动态网络,受到各国比较优势、技术进步速度、国际贸易政策等多方面的影响而产生变动。综合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加速,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民粹主义兴起,全球化可能处于顶峰后的回缩期,都将给全球产业链变动带来趋势性影响。

(一)变局加速:制造业的重要性得到广泛认可,发达国家普遍进行再工业化,将深刻影响制造业产业链布局。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欧美等发达国家开始认识到强大的实体经济对于稳定经济和就业至关重要。面对自身制造业地位持续下降、工业品在全球市场上竞争力相对减弱的状况,它们纷纷提出再工业化战略,以重夺国际制造业竞争的主导权。如,美国积极发展智能制造、新能源、生物技术等高附加值制造业;英国重点发展超低碳汽车、生命科学医药以及尖端制造业;法国政府建立战略投资基金,用于发展能源、汽车、航空等战略性产业。这些举措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全球产业链的空间布局,改变了原有的国际分工体系。

(二)突出安全:全球化回调、新冠肺炎疫情均使全球产业链布局更加突出安全可控的因素。

近年来,民粹主义浪潮兴起带来了反全球化的浪潮,保护主义抬头瓦解了全球贸易体系的根基,“黑天鹅”事件频发也打击了各国参与全球化的积极性。全球化从高速推进期进入调整期,全球充分竞争的格局已经被削弱,也带来了全球产业链的深度调整。由于贸易冲突、疫情冲击等不确定性的冲击,跨国企业的供应链决策越来越重视安全和稳定的考虑。近二十年来,全球产业链基于效率最大化逻辑,在水平方向上逐步形成专业化、细分化的产业分工,但也造成环节过多、物流成本高、运输时间长等弊端,以及部分产业链过于集中在某个国家或地区的问题,造成全球产业链脆弱性较高。一旦遇到与地域特征相关的冲击,将使全球制造业面临断裂、瘫痪等打击。

中美贸易摩擦和新冠疫情的发生具有标志性转折意义。各国开始意识到,若涉及基础民生、国家安全和产业安全的行业(如医疗、军工和高科技等)产业链过于集中在海外,将使本国在未来面临外部冲击或全球竞争时处于被动局面。在风险规避驱动和政府主动引导下,跨国企业的供应链决策将基于效益、效率和风险之间的平衡,而非唯效益效率是图。疫情后产品内分工程度即经济全球化水平倒退,或将成为必然趋势。未来各国可能不会再继续沿用降低交易成本来支持产品内分工,社会成本才可能是产业配置的最终决定标准,这意味着发达国家可能会动用巨大的政府补贴支持制造业回归本国,由西方发达国家跨国企业主导的经济全球化模式将加速走向萎缩或蜕化。

产业链呈现纵向分工趋于缩短、横向分工趋于区域化集聚。原先分包给跨越国境的不同企业生产、以工序、环节为对象的纵向分工体系,现在可能要缩回到跨国企业内部进行,使单个企业自己生产不同的工序和环节。产业链可能从比较优势和规模经济的原则,更加突出强调自主可控的要求,将产品内分工变为纵向一体化。同时,原先被拆散到不同国家的不同企业生产的工序和环节,现在被回缩到一个国家或若干邻近的国家边境进行集中和集聚化生产,在一个特定的区域内形成产业空间集聚化的趋势。

(三)数字智能:在数字化技术的影响改造下,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加快数字化,响应速度加快且更加智慧化。

随着云计算、工业互联网和自动化等信息技术逐步成熟并投入商用,未来制造业将逐步向智能化、分布式方向发展,其在迎合了风险分散需求的同时,也使产业链变短变平,增强本土化、区域化趋势,产品最终配置或集成的环节一定会靠近市场。全球会形成虚拟链接的产业链、供应链、服务链和价值链,其以客户为中心,以数据为核心要素,将上游供应商、下游经销商(客户)、物流运输商及服务商、零售商以及相关金融机构进行垂直一体化整合,构成一个可视化、透明化的供应链网络,实现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间、供应链相关企业与政府部门间的数据共享,以及产业与产业之间的整合、优化和协同,消除了整个供应链网络上不必要的运作和消耗,促进了供应链高效运转。有研究表明,有效的数字化供应链整体能够推动企业收入增长10%,采购成本下降20%,供应链成本降低50%。许多世界500强企业开始使用区块链技术来打造更高效的采购合约系统。

供应链平台成为全球供应链的新形式。全球供应链的组织形式从原来以跨国公司主导逐步向平台型企业主导延伸。以平台型企业为核心的跨行业、跨区域、跨国界的产业供应链平台,通过资源整合、优势互补,聚合供应链交易服务业态,突破时空限制链接全球资源,构建紧密合作的全球供应链网络,实现一体化供应链运作,辐射带动越来越多上下游企业向规模化、集群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四)金融服务:依附区块链等先进技术,产业链的金融业务更加重要。

超低利率和负利率的货币环境也将大幅降低企业资本和融资成本,产业链资本化程度将不断提高。全球产业链融资方式突破了买卖双方形成的基础贸易交易关系的局限,使融资活动沿着创新链、供应链、物流链、价值链将生产商、供应商、第三方物流机构、金融中介机构、分销商及消费者联结在了一起,通过对整个产业链交叉形成的需求网络中的资金流进行合理的安排与管理,提高整个供应链中流动资金的效率,从而可为产业链各方提供多赢的融资解决方案。产业链金融创新丰富繁杂,金融与产业链发展紧密结合,更深刻了解行业前景、技术、风险、关键,以及企业融资的需求、规模、节奏和周期,从而服务更加周到,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和周转速度。随着区块链等信息技术的发展,关联企业间以类数字货币解决相互间的债权债务。如产品销售,商业票据存在期限和金额不匹配,继而会出现票据闲置和短缺,将催生智能配票业务的发展。
本文节选[中宏国研]“十四五”规划系列研究 第15期  【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是“十四五”的关键战略任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黄群慧:中国如能抓住最先控制住疫情的机会,在全球供应链的地位有望不降反升
招商局集团首席数字官张健:数字化已成为企业经营的确定性选择 | 2022全球数字价值峰会
经济日报
汽车产业链“去中国化”,会不会成为一种全球趋势?
夯实筑牢工业“压舱石”
黄奇帆:稳有基础、稳中求进,构建更具竞争力和进取性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