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尚先早课 | 有余有五,不足亦有五

辨别病证的有余与不足,是中医诊断疾病的基本原则之一,是确立治则的前提。
本篇指出,判断有余与不足,主要从神、气、血、形、志五个方面。
神的病证有有余,有不足。“神有余则笑不休,神不足则悲。”
气的病证有有余,有不足。“气有余则喘咳上气,不足则息利少气。”
血的病证有有余,有不足。“血有余则怒,不足则恐。”
形的病证有有余,有不足。“形有余则腹胀,泾溲不利,不足则四肢不用。”
志的病证有有余,有不足。“志有余腹胀,飧泄,不足则厥。”
本篇还分别对各有余、不足的针刺原则进行论述,临证宜参。

刘更生,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文献与文化研究院教授,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史文献分会副主委,中华中医药学会首席健康科普专家。

慎终如始 则无败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剂量芍药甘草汤治疗呃逆案例一则
中医治怪病:大笑时胸膺疼痛,不笑痛即止
血府逐瘀汤治夜间烦热
第五节 失眠
病机十九条,法必仲景,理必内经
心悸怔忡证治备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