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慢性肾功能衰竭中医诊疗经验分享

肾功能衰竭是由多种原因导致氮质潴留而产生的全身性综合证候群,急性肾功能衰竭与

中医的“癃闭”相似,慢性肾功能衰竭则与“关格”类同。关于关格的病因病机,李氏认为脾肾阴阳衰竭是本,浊阴内聚是标,在病理上表现是正虚邪实,因此,在治疗上重在调燮阴阳。如:

    盛某某,男,53岁,干部。1992年4月6日初诊。慢性肾炎史6年,1月前因尿少、眩晕、贫血、呕吐、心衰被诊为慢性肾功能衰竭而入院治疗,经作血液透析等治疗后病情有所缓解。现症:少尿(日尿量600ml左右),面色苍白,神疲乏力,眩晕,双下肢浮肿,心悸气短,厌食口臭,便干溲黄,恶心欲呕,舌红,苔黄腻,脉沉细。BP24.5/15.7kPa,Hb66g/L,BUN46.9mmol/L,K4.3mmol/L,Na130mmol/L,Cl109mmol/L,Ca2.04mmol/L。诊为关格,属阴阳失和,拟酸甘化阴,辛温通阳。处方:栀子、竹茹、附片(先煎)、乌梅、五味子、甘草各10克,麦冬、沙参、玉竹、白芍、酸枣仁各20克,当归15克,生姜3片。另以黄芪40克,大黄20克煎水200ml,早晚各1次,每次100ml保留灌肠。

    4月16日二诊,经服上方10剂并结合血透、灌肠后心悸气短感明显减轻,纳食增加,无恶心感,大便通畅,下肢浮肿亦减,尿量增加(900~1100ml/日),守方继服15剂,灌肠减至每日1次。

    5月11日三诊:患者未再出现心衰之象,眩晕感明显减轻,下肢不肿,尿量增至每日

1600ml以上,故于1周前已停止血透,查BP20.0/12.5kPa,Hb85g/L,内生肌酐清除率89.41/24h,BUN15mmo;/L,Cr613.4umol/L,COCP18mmo;/L,K、Na、Cl、Ca均在正常范围内,停用灌肠,

    以初诊方去竹茹、乌梅、枣仁加肉桂6克,山萸肉10克,车前仁、怀牛膝各15克。再服10剂,以资巩固。

    〔评析〕本例采用酸甘化阴为主,辛温通阳为辅的治疗原则,配合灌肠通腑降浊以扶正祛邪,与一般治疗本病健脾温中,温肾利水导浊等法显然有别。“目前不少学者亦提出应用酸甘化阴法或阴阳兼顾的法则,从临床报道看,比单纯应用温补肾阳法或单纯应用滋阴补肾法效果较好”(见《实用中医内科学》,上海科技出版社,1986年2月版,298页),可作为使用本法的最好脚注。此外,该病例之所以能有速效,西医的“血透”功不可没,也为我们展示了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的广阔前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s-水肿(腿)(专栏)
四君中医论坛学堂系统
高血压病3级,高血压肾病,慢性肾功能衰竭...
【以案说医】罗仁:健脾益肾 活血泄浊法治疗水肿病验案
膜性肾病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治验案
李氏砭法|刮痧一次解决“血尿”问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