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根据曲黎敏《黄帝内经·养生智慧》、《从头到脚说健康》
根据曲黎敏《黄帝内经·养生智慧》、《从头到脚说健康》
编辑     李纪平
    
八卦———乾为天,为金,为西北,为君父,为戌亥、五金之年月日时,为头面、筋骨、肺、上焦。
坤为地,为土,为西南,为母、乡人,为辰戌丑未、申年月日时、八五十月日,为脾胃、腹、肉
                      震为雷,为木,为东方,为长男,为卯时年月日、四三八月日,为足、肝、发、声音。
                      巽为风,为木,为东南,为长女,为辰巳时年月日、二五八之时月日,为肱、骨、气、风疾。
坎为雨,为水,为月亮,为北方,为中男,为子时年月日、一六月日,为耳、血、肾。
离为电,为火,为太阳,为南方,为中女,为午时年月日、三二七日,为目、心、上焦。
艮为山,为土,为东北,为少男,为丑寅时年月日、土年月日时、七五十月日,为手指、鼻、骨、背。
兑为泽,为金,为新月、星星,为少女,为酉时年月日、金年月日、二四九月日,为口、舌、喉、肺、痰、涎。

四季     春     夏     长夏     秋     冬
十天干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十二地支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辰戌     丑未     申     酉     戌     亥     子     丑
十二时     3—5     5—7     7—9     9—11     11—13     13—15             15—17     17—19     19—21     21—23     23—1     1—3
十二月     正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十二
十天干配人体     头胆     肩肝         额       小肠     齿、舌、心         鼻胃     面脾     大肠,筋     胸,肺         胫,膀胱     足,肾    
十二支配人体     胆手     肝指     胸肩胃     面咽喉心     眼小肠     脊梁脾             经络大肠     精血肺     命门胃     头肾     耳膀胱     腹脾
五方位     东方木         南方火         中央土     西方金         北方水    
五物     青龙         朱雀         蚯蚓     白虎         玄武    
五行     木曰曲直 (限制生长)     火曰炎上(炎热上行)     土曰稼墙(种植收获)     金曰从革(顺从、保护、革命)     水曰润下(滋润下行)
五气     风主运输布散传播     热主热主散主阳     湿主湿气主运化     燥主燥气主收敛     寒    主寒主凝聚
五化     生     长     化     收     藏

五人事     东方肝为母     南方心为姹女     中央土为黄婆     西方肺为金公     北方水为纯阳婴儿
五窍     肝开窍于目     心开窍于舌于耳     脾胃形于鼻     肺开窍于鼻孔     肾开窍于耳
五色     肝为苍色     心为红色     脾胃为黄色     肺为白色     肾为黑色
五声     肝音为呼     心音为笑     脾胃为歌     肺音为哭     肾音为呻
五华     肝外象于爪     心外象与面     脾外象于唇     肺外象皮毛     肾外象于发
五腑     肝胆相照     心于小肠相应     脾与胃对应     肺与大肠对应     肾与膀胱对应
五体     肝胆内应筋     心与小肠内应血脉     脾胃内应肉     肺应皮毛     肾与膀胱内应骨头
五神     肝神为魂     心气为人神     脾神为意     肺神为魄     肾神为志
五窍     肝情志为怒     心情志为喜     脾情志为思虑     肺情志忧愁     肾情志为恐
五色     肝病变在握     心病变为厥症     脾胃病为嗳气     肺气病为咳     肾气变为栗哆嗦
五声     肝味为酸     心味为苦     脾味为甘     肺味辛辣     肾味为咸
五华     肝味为臊     心味为焦苦     脾味为香臭     肺味为腥     肾味为腐
五腑     肝液为泪     心液为汗     脾胃为涎     肺液为涕     肾液为唾
五体     拇指对应肺经     食指对应大肠经     中指对应心经心脏     无名指对应三焦经     小指对应心经小肠经

         五脏六腑与五藏
《黄帝内经》里的五藏,反映的是意想思维的方法,五脏,反映的是具象思维的方法。五藏是四时的五藏,像春夏秋冬一样。比如春天主生发,肝胆也主生发。五藏,不是解剖学上的五脏,而是气化的五藏。是指内脏的系统,是心运动系统、肝运动系统等。

五脏   六腑   十二经

心脏——“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是统摄五脏六腑的。
1、     表现出来的官能,是用于思索。如大脑昏沉,思虑不清,说明心气不足。
2、     治疗心脏病时,会出现一种象,有的人心脏病已经很严重了,但是不断吃                                    药时,会突然出现心“咚咚”跳的现象,其实这是把心脏里边的病往外赶的象。
3、     中医认为,心脏病的发作不是单纯的心脏的问题,是与很多走心脏的经脉有关。
4、     肺经走心脏,在心经前面行走,如果有病症,就会使人心烦胸闷。
5、     胃经走心脏,胃经得病,就会“心欲动”总感觉心里慌慌的。
6、     脾经走心脏,脾经得病,会引起心下急痛,总感觉心突突乱跳,心里急痛。脾经病多为湿邪所致。
7、     心经得病,嗓子会干,噫干心疼,属于心血虚,心血不够引起的。
8、     肾经得病,就会“气不足则善恐”。
9、     心包经得病,会“心中儋儋大动”明显感到心扑通扑通乱跳。
10、     胆经得病,会心胁痛(两腋下),躺下转身时,心脏就会有刺痛感。这是胆经生机不旺,气化不利造成的心脏疾病。
11、     心主血脉,所以血脉淤滞,就会造成心脏病。现在有很多人死于心梗,通常认为是心梗发作,大面积心衰造成,其实这种心衰的背后跟肺、肾、胃等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12、     抑郁病、焦虑症等的真正根源,就是胃经、肾经和肝经的病。是由胃、肾大伤造成的心气大伤,“中焦取汁变化而赤”所以胃气如果不足,心血也会不足。中医强调脾胃的重要,也就在此。
13、     中医养生很关注时间观念,中医之学,时间之医学,中医养生必须遵循时辰养生。可以通过十二时辰养生表,来了解关注心脏病的真正原因,并作出相应的养护。比如发生在早上,是胃“子盗母气”吃的问题上。如果下午心脏发病,心与小肠相表里,此时有胸闷、心慌、气短等症状是心脏病的前兆,中午更是要心平气和来养护心脏。15点至17点膀胱经当令,如果阳气不足,心脏的血往上输送的力量不够,有可能造成心脏病。17点至19点肾经当令,此时如果肾气的衰弱,就会造成心梗的发作。等等。

  十二时辰与当令经脉对应表

时辰     时间段     当令经脉     时辰     时间段     当令经脉
子时     23:00~1:00     胆经当令     午时     11:00~13:00     心经当令
丑时     1:00~3:00     肝经当令     未时     13:00~15:00     小肠经当令
寅时     3:00~5:00     肺经当令     申时     15:00~17:00     膀胱经当令
卯时     5:00~7:00     大肠经当令     酉时     17:00~19:00     肾经当令
辰时     7:00~9:00     胃经当令     戌时     19:00~21:00     心包经当令
巳时     9:00~11:00     脾经当令     亥时     21:00~23:00     三焦经当令

14、     元气大伤导致的心脏病,根源在肾的问题
15、     大吃大喝、暴饮暴食会引发心脏病,所以养生八分饱。
16、     便秘会引发心脏病,因为肺气虚、心气虚。

心包经——“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膻中,指心包经,即心包和三焦。是心脏的外围。膻中穴在两乳的正中间,是人体非常重要的一个穴位。《黄帝内经》说“气会膻中”,认为人体气机在很大程度上,都会通过膻中来表现。臣使之官,膻中是代君(心脏)发令的,心是不受邪的,心包就有代君受过的功能,为心阻挡邪气,宣发正气。比如紫禁城,就有替皇宫阻挡邪气的作用,让外面的邪气进不来,同时又可以向外宣发正气。心包经非常重要的作用,是疏通气机。如果人生气,就会有胸憋闷等不舒适感,那么就用拇指梳理按摩膻中穴,往下捋一百下左右,这样对身体气机疏通解闷有帮助。日常生活中,经常这样梳理膻中穴,会改善身体内部环境。所谓“喜乐”,在某种意义上是指经脉特别通畅,如果经脉特别通畅,小孩子的发育就会特别顺畅。心经的病,心血虚(心脏缺血)会造成心痛,如高血压,就是心缺血或大脑缺血,是身体自动加压自救对血的需求方式。
常见心包经的病症有几种:
1、“手心热”心包经是沿人体前缘正中线走的一条经脉,直到中指。手心里有
劳宫穴,心包有热,就会体现在劳宫穴上,既手心发热。先按摩位于腋下的极泉穴,此穴是解郁大穴,属心经穴位,然后沿手臂前缘正中线向外拍打,这是拍打心包经,疏通人体气机。
2、手心总出汗,是心包不收敛的表现。因为心包属厥阴经,此经是主收敛的。
3、臂肘挛急,既抽筋,或不舒畅、麻木发沉,尤其前臂肘以正中线向下这段,发
沉、发麻,是心脏病或心包病出现的前兆。这是人工作压力大,过度焦虑阻碍
了气机,造成气血不通,经脉不通畅,导致麻、胀、沉的感觉。
4、腋肿,腋窝下出现肿痛,也是心包的病。如继续发展下去,就会有“胸胁胀满”。
再继续发展下去,便会有“心儋儋大动”既扑通扑通跳的特别快,像是特别紧
张一样。
5、面赤目黄,就是脸会发红,如果红在眉心,那就更不好,道教中讲“印堂发红,
祸福在旦夕间”。如果印堂发黑,那就最不好,是肾水克了心火,就会造成心
脏更加重的病症。
6、嬉笑不休,既人总是呵呵乐得状态,一直收不住,“喜则神散”。这就是中医讲
的任何事情都不能过度。
肝脏——“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将军是主谋虑的。
1、     人的聪明才智能不能发挥出来,要看自己的肝气、肝血足不足。肝的气血足,        人做事就会塌实,稳重。肝血虚,人会非常容易动怒、发脾气、烦躁,动肝火。为什么动肝火?因为谋虑不足,没想清楚问题。
2、     肝主藏血,“卧则血归于肝”。就是睡觉,才能养肝,全身气血就会归于肝,由肝藏血,做血的过滤。所以人睡眠好,就能使肝脏得到很好的养护、休息。“肝开窍于目”如果眼睛不经常闭的话,对人身、心损伤会很大,严重的就会“神明散尽”。经常闭一闭眼,对身、心都是一种休息,会使神内敛,不会耗散太多。
3、     肝在人体当中的重要功能,是过滤和藏的过程。肝就象一个阀门,人只要一闭眼或一睡着,阀门就会关小或关上,就是人只要和上眼睛,身体的整个代谢就会放缓,放缓代谢是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功能。肝只要能藏住血,身体才能正常运转。“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
4、     恶血,人在睡觉时以及刚刚醒来时,一定要注意避风。一旦受风,气血就会不流畅了,就会使血凝于肌肤之间,称为“恶血”。恶血对人体伤害巨大,会导致一些很严重的疾病。如果血凝固在血脉中,就会形成血栓,导致血流不流畅。如果血凝于手足,就会出现阙症,既四肢冰凉的症状。对恶血的处理,一般来说,耳朵后面会出现青筋,在这里采用放血的方法,就可把恶血放掉,恢复血流通畅。
5、     闭目养肝,在传统养生中,非常强调常闭眼来养肝。每隔半小时或一小时,闭一闭眼,让眼睛休息一会,就相当于藏。如果能经常闭眼休息的话,就相当于养肝。对肝来说,经常闭眼,就相当于补肝,就是固摄,就能补足精气神。
6、     肝主怒,人一生气,“怒则气上”,气就会往上攻,全被吊在上面,底下空了,就会发生疾病。所以,不要仅以为生气、郁闷只会伤肝,其实,是会伤及身体的各个方面,引起多种疾病的。

不足有关,阳的力量太差了才造成了肾病,治肾也要治膀胱。膀胱经作为人体
后面最长的一条经脉,是一条很重要的经脉,它主阳、主表、主气;而肾主阴、
主里、主水。两者关系非常密切。
7、     肝病几种:A、肝主疏泄,喜条达。如果长期抑郁、劳累甚至过度透支,气机就得不到宣泄,导致肝病。B、不良生活习惯,饮酒过量,就会增加肝的疏泄毒素的工作量,引起酒精肝,肝硬化等。C、长期熬夜,正常的睡眠时间是八小时,应该从23点左右开始睡觉,这样在凌晨一点到三点进入到深睡眠状态,肝经当令时刻,是养肝血的最佳时刻。如果这个时刻不睡觉,就养不足肝血。D、不良的饮食习惯,饮食不规律,饥一顿饱一顿,就会影响肝的气机。E、一般的肝病发展过程先是乙肝,然后是肝硬化,再是肝腹水,最后恶变为肝癌。治疗肝病,一定要先恢复脾和肾的功能。有一块好的土地,充足的水源,木才能好好成长。而肾水是否充足,跟脾胃的功能十分相关,只有脾胃土的功能健全了,才可以充分消化食物,身体获取了营养,才可以增加肾经,达到补肾的目的。肾水充盈后,肝就有了根本,就会逐渐好转。所以治疗肝病,一定要有很好的睡眠。F、肝主理智,如果夜里睡不好,人的思维能力就会下降,过度耗散使得整个机体运作出现问题。 
8、     肝的养生保健。肝是无法补的,只有破郁法才能对肝进行养护。先开带脉:人体经脉中唯一的横向经脉。它是约束十二经脉的,就像一个皮筋一样,它紧,十二经脉就紧,它松,十二经脉就松懈,皮肉不紧凑。揉腹前先开带脉,将左手放在肚脐上,右手放在后腰上,沿着腰带处一圈来回按摩36下即可,双手摩热后,还可捂住腰眼热腰,肝肾同源,护肾就是护肝。再揉腹:揉腹破郁法关键是,先泻候补。通过揉腹达到经脉通畅的目的。逆时针揉为泻,顺时针揉为补,不能乱揉。先逆时针揉,把手心的劳宫穴对着肚脐,女右手在下,左手在上,男反之。尽量大面积的揉腹,最好能揉到肝区部(肝在右肋骨下面),36下为基数,再顺时针揉,每次是36的倍数即可。A、破郁法最重要的原则是,晚上睡觉前要揉,早晨起床也可再加一次,长期坚持对身体大有好处。B、由于不经常运动,肌肤腠理之间尤其是肚子上,会形成各种各样条索状或其他形状的筋结,这种筋结久而久之,就会导致身体的不适,如果在揉腹中看到哪个地方有筋结,一定要用手指把它逐渐拨开。揉腹能够把腹水泄掉,改善代谢能力,对肝或恢复肝的功能非常有好处。
9、     肝脏保健与酒文化。从古到今,中国人传承了喝酒的习俗。古人喝酒是很注重节奏的,喝酒的方式不像我们现在这样推杯换盏,狂饮无度。古人常把酒作为一种仪式,要有歌舞助兴,在观赏中慢慢品位,有意放缓节奏。古代人喝酒一定是烫过的,边饮佳酿,边吟诗作画,不仅情致高雅,还十分有利健康。A、人只能微量饮酒,稍微的宣泄一下,生发一下,这样对人体是有好处的。B、黄酒对疏通人体经络很有好处。C、冬季养生当中,建议大家可以喝一点酒,不能凉喝最好温热。女性而言,醪糟是最能补女性气血的,可经常饮用一些。D、肝经直接绕生殖器循行,肝病以及中度糖尿病人都属于肝受到了损伤,会影响到患病者的性功能,此类病人要注意对酒有所规避。
10、     五脏与五华。五脏分别有五种不同的表现,称为五华。这五种表现谁出了问题,就表明五脏哪一脏器出了问题,应及时改善这一脏器的功能养护。                    五脏与五华的关系对应

五脏     肺     肝     肾     心     脾
五华     毛     手(爪)     发     面色     唇
                             
11、五脏与五变。五变指的是五种病变,就是五脏的功能,所对应出现的五种变化。肝的病变表现在握力的减弱。心的病变表现在气机内收,向外宣发的力量减弱,四肢厥逆,就是手脚冰凉。脾的病变表现在哕,就是胃气不降,而往上打嗝。肺的病变表现在咳嗽,“膨膨而喘咳”。肾的病变主要表现为战栗,就是打哆嗦,感觉寒入骨髓。

五脏与五变的对应关系表
五脏     肺     肝     肾     心     脾
五变     咳     握     栗     忧     哕

     肝经——肝经出现病症会有很多表现:
1、两胁下痛,指腋下到腰上的部分;然后“引少腹”就是指小肚子也会疼痛,因为肝经从小腹处经过;同时“令人善怒”。这些都属于肝经的实证病。
2、“目无所见”,“肝受血而能视”,是说肝血足人就能看见东西;“足受血而能步”
脚部得到血的濡养,就能走路。“掌受血而能握”手掌气血充足,人就有握力。
“指受血而能摄”手指气血充盈,人才能抓得住东西。“卧出而风吹之”刚睡醒
就吹风,人就会“血凝于肤者为痹”,因为气血还没有很好地输布开来,会凝于
皮肤之间,形成麻痹之症,然后会凝于脉。如果继续往里深入就会“涩”,像血
液黏稠的像,如果肝血被凝聚了,就会很黏稠、很涩,气脉不通。“凝于足者为
厥”脚受风,就会成为厥症。
3、“腰痛不可俯仰”腰痛得弯腰都特别难受,这时可以去按摩太冲穴,在大脚指旁
边,人生气时,太冲穴就会有疼痛感,所以每天晚上洗脚时,按摩太冲穴,可
以把疼痛揉开,疏通开这条经脉就没事了。
4、 “丈夫   疝,妇人少腹肿”。疝,阴囊肿大,也叫小肠串气。女性患疝气在腹
股沟处。肝经是唯一绕生殖器而行的经脉,这样男女都会出现生殖系统方面的
问题。比如阳痿,中医把它归肝病,肝主筋,阳痿就属于筋的功能出现了问题。
9、     肝脏保健与酒文化。从古到今,中国人传承了喝酒的习俗。古人喝酒是很注重节奏的,喝酒的方式不像我们现在这样推杯换盏,狂饮无度。古人常把酒作为一种仪式,要有歌舞助兴,在观赏中慢慢品位,有意放缓节奏。古代人喝酒一定是烫过的,边饮佳酿,边吟诗作画,不仅情致高雅,还十分有利健康。A、人只能微量饮酒,稍微的宣泄一下,生发一下,这样对人体是有好处的。B、黄酒对疏通人体经络很有好处。C、冬季养生当中,建议大家可以喝一点酒,不能凉喝最好温热。女性而言,醪糟是最能补女性气血的,可经常饮用一些。D、肝经直接绕生殖器循行,肝病以及中度糖尿病人都属于肝受到了损伤,会影响到患病者的性功能,此类病人要注意对酒有所规避。
10、     五脏与五华。五脏分别有五种不同的表现,称为五华。这五种表现谁出了问题,就表明五脏哪一脏器出了问题,应及时改善这一脏器的功能养护。                    五脏与五华的关系对应

五脏     肺     肝     肾     心     脾
五华     毛     手(爪)     发     面色     唇
                             
11、五脏与五变。五变指的是五种病变,就是五脏的功能,所对应出现的五种变化。肝的病变表现在握力的减弱。心的病变表现在气机内收,向外宣发的力量减弱,四肢厥逆,就是手脚冰凉。脾的病变表现在哕,就是胃气不降,而往上打嗝。肺的病变表现在咳嗽,“膨膨而喘咳”。肾的病变主要表现为战栗,就是打哆嗦,感觉寒入骨髓。

五脏与五变的对应关系表
五脏     肺     肝     肾     心     脾
五变     咳     握     栗     忧     哕

     肝经——肝经出现病症会有很多表现:
1、两胁下痛,指腋下到腰上的部分;然后“引少腹”就是指小肚子也会疼痛,因为肝经从小腹处经过;同时“令人善怒”。这些都属于肝经的实证病。
2、“目无所见”,“肝受血而能视”,是说肝血足人就能看见东西;“足受血而能步”
脚部得到血的濡养,就能走路。“掌受血而能握”手掌气血充足,人就有握力。
“指受血而能摄”手指气血充盈,人才能抓得住东西。“卧出而风吹之”刚睡醒
就吹风,人就会“血凝于肤者为痹”,因为气血还没有很好地输布开来,会凝于
皮肤之间,形成麻痹之症,然后会凝于脉。如果继续往里深入就会“涩”,像血
液黏稠的像,如果肝血被凝聚了,就会很黏稠、很涩,气脉不通。“凝于足者为
厥”脚受风,就会成为厥症。
3、“腰痛不可俯仰”腰痛得弯腰都特别难受,这时可以去按摩太冲穴,在大脚指旁
边,人生气时,太冲穴就会有疼痛感,所以每天晚上洗脚时,按摩太冲穴,可
以把疼痛揉开,疏通开这条经脉就没事了。
4、 “丈夫   疝,妇人少腹肿”。疝,阴囊肿大,也叫小肠串气。女性患疝气在腹
股沟处。肝经是唯一绕生殖器而行的经脉,这样男女都会出现生殖系统方面的
问题。比如阳痿,中医把它归肝病,肝主筋,阳痿就属于筋的功能出现了问题。
9、     肝脏保健与酒文化。从古到今,中国人传承了喝酒的习俗。古人喝酒是很注重节奏的,喝酒的方式不像我们现在这样推杯换盏,狂饮无度。古人常把酒作为一种仪式,要有歌舞助兴,在观赏中慢慢品位,有意放缓节奏。古代人喝酒一定是烫过的,边饮佳酿,边吟诗作画,不仅情致高雅,还十分有利健康。A、人只能微量饮酒,稍微的宣泄一下,生发一下,这样对人体是有好处的。B、黄酒对疏通人体经络很有好处。C、冬季养生当中,建议大家可以喝一点酒,不能凉喝最好温热。女性而言,醪糟是最能补女性气血的,可经常饮用一些。D、肝经直接绕生殖器循行,肝病以及中度糖尿病人都属于肝受到了损伤,会影响到患病者的性功能,此类病人要注意对酒有所规避。
10、     五脏与五华。五脏分别有五种不同的表现,称为五华。这五种表现谁出了问题,就表明五脏哪一脏器出了问题,应及时改善这一脏器的功能养护。                    五脏与五华的关系对应

五脏     肺     肝     肾     心     脾
五华     毛     手(爪)     发     面色     唇
                             
11、五脏与五变。五变指的是五种病变,就是五脏的功能,所对应出现的五种变化。肝的病变表现在握力的减弱。心的病变表现在气机内收,向外宣发的力量减弱,四肢厥逆,就是手脚冰凉。脾的病变表现在哕,就是胃气不降,而往上打嗝。肺的病变表现在咳嗽,“膨膨而喘咳”。肾的病变主要表现为战栗,就是打哆嗦,感觉寒入骨髓。

五脏与五变的对应关系表
五脏     肺     肝     肾     心     脾
五变     咳     握     栗     忧     哕

     肝经——肝经出现病症会有很多表现:
1、两胁下痛,指腋下到腰上的部分;然后“引少腹”就是指小肚子也会疼痛,因为肝经从小腹处经过;同时“令人善怒”。这些都属于肝经的实证病。
2、“目无所见”,“肝受血而能视”,是说肝血足人就能看见东西;“足受血而能步”
脚部得到血的濡养,就能走路。“掌受血而能握”手掌气血充足,人就有握力。
“指受血而能摄”手指气血充盈,人才能抓得住东西。“卧出而风吹之”刚睡醒
就吹风,人就会“血凝于肤者为痹”,因为气血还没有很好地输布开来,会凝于
皮肤之间,形成麻痹之症,然后会凝于脉。如果继续往里深入就会“涩”,像血
液黏稠的像,如果肝血被凝聚了,就会很黏稠、很涩,气脉不通。“凝于足者为
厥”脚受风,就会成为厥症。
3、“腰痛不可俯仰”腰痛得弯腰都特别难受,这时可以去按摩太冲穴,在大脚指旁
边,人生气时,太冲穴就会有疼痛感,所以每天晚上洗脚时,按摩太冲穴,可
以把疼痛揉开,疏通开这条经脉就没事了。
4、 “丈夫   疝,妇人少腹肿”。疝,阴囊肿大,也叫小肠串气。女性患疝气在腹
股沟处。肝经是唯一绕生殖器而行的经脉,这样男女都会出现生殖系统方面的
问题。比如阳痿,中医把它归肝病,肝主筋,阳痿就属于筋的功能出现了问题。9、     肝脏保健与酒文化。从古到今,中国人传承了喝酒的习俗。古人喝酒是很注重节奏的,喝酒的方式不像我们现在这样推杯换盏,狂饮无度。古人常把酒作为一种仪式,要有歌舞助兴,在观赏中慢慢品位,有意放缓节奏。古代人喝酒一定是烫过的,边饮佳酿,边吟诗作画,不仅情致高雅,还十分有利健康。A、人只能微量饮酒,稍微的宣泄一下,生发一下,这样对人体是有好处的。B、黄酒对疏通人体经络很有好处。C、冬季养生当中,建议大家可以喝一点酒,不能凉喝最好温热。女性而言,醪糟是最能补女性气血的,可经常饮用一些。D、肝经直接绕生殖器循行,肝病以及中度糖尿病人都属于肝受到了损伤,会影响到患病者的性功能,此类病人要注意对酒有所规避。
10、     五脏与五华。五脏分别有五种不同的表现,称为五华。这五种表现谁出了问题,就表明五脏哪一脏器出了问题,应及时改善这一脏器的功能养护。                    五脏与五华的关系对应

五脏     肺     肝     肾     心     脾
五华     毛     手(爪)     发     面色     唇
                             
11、五脏与五变。五变指的是五种病变,就是五脏的功能,所对应出现的五种变化。肝的病变表现在握力的减弱。心的病变表现在气机内收,向外宣发的力量减弱,四肢厥逆,就是手脚冰凉。脾的病变表现在哕,就是胃气不降,而往上打嗝。肺的病变表现在咳嗽,“膨膨而喘咳”。肾的病变主要表现为战栗,就是打哆嗦,感觉寒入骨髓。

五脏与五变的对应关系表
五脏     肺     肝     肾     心     脾
五变     咳     握     栗     忧     哕

     肝经——肝经出现病症会有很多表现:
1、两胁下痛,指腋下到腰上的部分;然后“引少腹”就是指小肚子也会疼痛,因为肝经从小腹处经过;同时“令人善怒”。这些都属于肝经的实证病。
2、“目无所见”,“肝受血而能视”,是说肝血足人就能看见东西;“足受血而能步”
脚部得到血的濡养,就能走路。“掌受血而能握”手掌气血充足,人就有握力。
“指受血而能摄”手指气血充盈,人才能抓得住东西。“卧出而风吹之”刚睡醒
就吹风,人就会“血凝于肤者为痹”,因为气血还没有很好地输布开来,会凝于
皮肤之间,形成麻痹之症,然后会凝于脉。如果继续往里深入就会“涩”,像血
液黏稠的像,如果肝血被凝聚了,就会很黏稠、很涩,气脉不通。“凝于足者为
厥”脚受风,就会成为厥症。
3、“腰痛不可俯仰”腰痛得弯腰都特别难受,这时可以去按摩太冲穴,在大脚指旁
边,人生气时,太冲穴就会有疼痛感,所以每天晚上洗脚时,按摩太冲穴,可
以把疼痛揉开,疏通开这条经脉就没事了。
4、 “丈夫   疝,妇人少腹肿”。疝,阴囊肿大,也叫小肠串气。女性患疝气在腹
股沟处。肝经是唯一绕生殖器而行的经脉,这样男女都会出现生殖系统方面的
问题。比如阳痿,中医把它归肝病,肝主筋,阳痿就属于筋的功能出现了问题。

7、三高症,是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是脾肾两脏的病。其症状是血脂粘稠、
血脂高、血压高、血糖高、口渴、便秘。此病主要是肾精不足造成虚火过旺,
津的功能过度,营养液的功能不足,最终导致组织液全都排泄掉了,所以就会
导致血的黏度过高。治疗三高首要一点一定要做运动,通过加强锻炼使膀胱经
气足起来,这样就能把体内垃圾一类的东西代谢掉,自然就可恢复健康。生活
中我们完全可以通过注意饮食结构、锻炼身体、保证睡眠等措施来避免患上三
高。
8、房劳与肾耗。中医里说“劳”都是指“房劳”,就是性生活。劳则气耗,房劳耗
的是肾气,因为会出现喘息(里)和出汗(表),所以过性生活可以使里和表全
都通畅。但过性生活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则,人只能在身体好的情况下过性生活,
这样内外经脉都会通畅,对健康有益,古代所谓房中术治病,道理也就在此。
但在身体不好的情况下过性生活,就是消耗,而且是重度消耗,因此要慎行。
9、 恐则气下。从情志上讲,过恐就会影响肾的功能,人担心害怕,气就会往下行,
而气的下行会导致出现很多问题。如下焦腹胀等。古代有一个利用“恐则气下”
的故事,是说一个农妇难产,于是医生拿起一袋钱币向产妇房间的墙上一扔,
结果产妇一下就把孩子生下来了。莫名的声音使产妇受到惊恐,恐惧会令体内
之气往下走,孩子一下被推了出来。
10、肾灸。在小腹上抹上一层细盐,用艾灸熏炙10至20分钟,每周两到三次,可
以起到补肾的作用。(西苑医院针灸科李智)。
肾经——肾经的病,心气不足(元气大伤)会“目如无所见”人恍惚状态;“心如悬”心里老悬着害怕;“心如悬若饥状”总是心慌,手脚冰凉,还有麻木,像低血糖时症状。肾气不足,人特别容易恐惧,会心慌慌的好象后边有人捉自己。
1、常见肾经病及中医对治。一种叫“饥不欲食”,因为人元气不足,没有力量去消
化食物,所以饿了也不想吃,多调元气会更加损伤身体,这是身体在自保。
2、“面如漆柴”,是指脸色像柴只被一层油漆刷过一样,没有光泽、发黑,表明肾
有毛病,因为肾属黑色。
3、“咳唾则有血”,唾是肾液的外现,是肾的精华,这是肾经不再收敛的象,表示肾主藏的功能已经很弱了。
4、“喝喝而喘”,是指哮喘,表现为“坐而欲起”坐下后憋的难受,总想站起来,
这是肾精大虚所至的哮喘。
5、精神症状,“目   如有所见,心如悬若饥状,气不足则善恐”。指人会惊恐,总
担心、害怕事情的发生,什么事都担心。这都是肾虚的象,是一种抑郁的前兆。
6、如果出现口热舌干,咽喉肿痛,气往上涌等现象,说明肾病更加厉害了,因为
肾不藏精了,所以气也不能收敛了。肾不藏精还会使肝也生发不起来,还有心
痛、黄疸,都同肾生病有关。
7、“痿厥嗜卧”,既人特别爱躺着。像有的老人,白天特别爱躺着,这是因为肾精
不足,既人的精神气力不足,精力不足,就全身无力。相反,小孩子只要会走
了,就很少喜欢躺着。人过了四十岁以后,就喜欢坐着,六十岁以后,就喜欢
躺着了。这都是肾精缺失的象。
8、“但欲寐”,人老了后,白天总昏昏欲睡,会经常隔一会儿睡一觉,这实际是肾
精不足、阳气不足的象。晚上反而不睡,这也是肾精不足、气血不足的象,人
没什么可收敛的,所以晚上反而会精神。
9、“足下热而痛”,即脚底下很痛。脚底有一个涌泉穴,是肾精的发源地,所以脚
底的痛也和肾精有关,可以经常按摩双脚。
六   腑
胃——胃为仓廪之官,廪,米仓。“脾,裨也,裨助胃气以化谷也”。脾,在胃的左下侧,是个淋巴器官,也是血库。胃字上面是田,下面是肉字,胃字从田。田的功能是撒种收获。而胃这个田里,吃下去食物,水谷化成了精(血)和气,身体收获的就是精气。“肺主一身之气”就是水谷化精微而来,由脾胃消化分配到肺,肺气才充足。所以中医特别强调保护脾胃。有句话“能吃是福”吃了东西,并能消化得很好,脾胃好人才不容易得病。
 四 季 养 生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一年当中有四季,一天当中也有四季,一生当中同样有四季。
一年当中的四季:养生要看前三步,后三步,即季节性养生。
如“冬不养阳,春病必温”,是说冬天不好好养藏,春天一定会
得瘟病;“春不养阳,夏病必暑”,是说春天不好好生发,到了夏 天一定得暑病;“夏不养阳,秋病必燥”,是说夏天不好好生发,
到了秋天一定会得燥病;“秋不养阳,冬病必寒”,如果秋天不好
好养阳气,到了冬天一定会得寒邪之证。
一天当中的四季:按十二时辰养生表去规律作息时间来养生。
一生当中的四季:人年轻的时候要认真学习,好好成长,好好地规范发展自己;
到了中年,收获事业,培养子女,维护家庭,收获的是家和才能
万事兴。
到了老年,该敛藏的时候就要敛藏,“戒之在得”人要懂得知足,学习做一个有尊有德的老人,“人老为宝”就是说这样的老人。
——所以,人要因循着四季养生的规律去生活,要把四季之道掌握好,同时也要掌握一个根本的养生原则: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只有规律地生活,人才能保养好身体。以“非典”为例,大疫来时,当时老人和孩子得“非典”的人并不多,而被“击倒”的多为壮年人,当然他们有工作必须在外奔波,所以染上,但也是因为他们的生活习性不规律,晚上不睡,早上不起,冬天又常无度地耗散自己,怎能不病。所以,太过随性的生活对人体来讲是有伤害的。四季规律生活非常重要。      

1、“五味出焉”,人吃下食物,化出水谷的精微,然后由胃进行全身的输布,人体
五脏各有所喜,肝喜酸,脾喜甘,心喜苦,肾喜咸,肺喜辛辣。《黄帝内经》“胃
者,五脏六腑之海也”。海为精气之源,五脏六腑之源。“水谷皆入于胃”“五脏
六腑皆廪气于胃”五脏六腑的精华全是从胃里得到。
2、“胃为后天之本,也是气血生化之源”。人体的生长发育,维持身体正常运行,
需要的一切营养物质,全都靠脾胃的供给。胃的好坏与吃、睡、情绪关系非常
密切。胃具有肃降的功能,“以降为顺”,不降则“胃不和则卧不安”。当真阳(肾)
元气充足时,则胃气可降;当元气虚弱时,则会出现腹胀、反酸、呃逆等“不
降反逆”症状。胃气虚弱会引发很多疾病,所以脾胃一定不要伤了,规律吃饭
是关键。
3、胃主血。水谷吃到胃里,所提取出来的精华就是“血”,血是中焦脾胃吃下去的
东西“取汁变化而赤”而来。“汁”就是精华,精华像气一样输布出去,就是血。
水谷只要被消化就变成了血,血里边更精微的东西一旦被吸收就是液。胃主血,
主燥,主运化消化;小肠主液,主寒,主敛藏吸收。如果身体整个运化出问题,
其实和胃主血的功能相关。血液上的毛病也可以从胃经中寻求根源。血被吸收
以被肾精藏起,所以肾精来源同样是胃。中医强调一定要养护好脾胃。
4、胃经当令在辰时,生肖龙为辰,表示胃就像龙一样生机是最旺的。只有吃下去
东西变化出精华,人才有生机,饭是精血的来源。所以人一定要靠吃饭,靠胃
的消化吸收能力,才能变现出血。
5、养护脾胃:吃饭七八分饱。早晨7点到9点胃经当令此时一定要吃饭,经脉气
血从子时一阳出生,到卯时阳气全升起来。辰时太阳已经升起,天地一片阳的
象,人体需要补充一些阴,而食物属阴,此时吃饭就像“春雨贵如油”一样,
能够补充人体能量,还要吃的丰盛才可以。9点以后是脾经当令,脾经通过运化
把食物变成精血,然后输送到人的五脏去。中午后“过午不食”,11点到13点
心经当令,吃完午饭遛遛食儿午休一会儿,静气养心。下午3点半到4点补充
水、吃几片甜点补充人体能量,甜食中的葡萄糖和果糖能稳定心情和迅速补充
体力(如坚果、酸奶等)。但不能吃多了,会适得其反而产生困倦感,导致大脑
的运动迟缓。要想夜里睡眠好,晚饭就要少吃,既补充了精血,又不会把脾胃
过度累着。
6、胃溃疡。病因主要有:思虑太过,中医说“思则气结”如果人思虑过多,气就
会总调在上面,就会造成胃血不足,人就容易得胃溃疡。郁闷生气,胃跟情绪
的关联非常大,一生气会胃不适、胃痛,还会便秘或腹泻。所以了解了胃溃疡
的病因,我们就完全可以通过减少思虑,放松心情的方法来预防疾病,人最重
要的是“治病先治心”。
7、呕吐,也是一种胃病。胃气不降除了会卧不安,还会导致经常性呕吐。如果胃
中特别寒,凝聚力太过会造成胃气凝结(不散),“胃主肃降”胃气不容易下去,
就会出现肚胀、反酸、呃逆等不降反逆的症状,会气上壅恶心呕吐。
8、调理养胃,中医讲“五谷为养”。五谷:小米、大米、小麦、黍(黄米)、菽(豆
类);注意饮食结构,合理搭配,营养均衡;吃饭时千万不能生气、上火、吵架,
导致胃肠疾病;吃饭一定要细嚼慢咽,切记稀里呼噜吃得太快,损伤脾胃。
9、服药。是药三分毒,药是有偏性的,吃药就是利用药的偏性来对抗疾病,一定
要吃对药,别盲目吃药;吃药最基本原则“一切的药,前提是固摄脾胃”,服中
药有个秘诀,凡是吃下去的药,使你的胃不舒服了,就坚决不要吃了。不舒服,
是指吃不下饭,睡不好觉,或吃饭时感觉胃疼。要区别对待的是:如果是胃寒
的话,药里有干姜它属热性,驱寒用的,用它来解决胃溃疡问题,这会造成胃
疼感,这是正常现象。10、胃寒。胃气不降或腹胀时,可以采取揉腹的方法;胃寒用艾条熏灼中脘穴,每
次10分钟左右即可,每周两至三次。
胃经——胃经病症:
1、“洒洒振寒”,既人会无缘无故哆嗦一下,这是胃火不旺的象。胃经属阳明燥火,(相对的是阴暗寒冷),胃里没火,水谷精微化不掉,没办法消化和吸收,身体就会出现这个象。
2、“善伸数欠”,即人特别爱打哈欠。这说明人的胃很寒,是胃气虚、胃气不振的
象。打哈欠是一种自救,这样胃就是处在抻拉状态,通过打哈欠可以让胃气稍
微舒展一下,把胃寒散掉一些。西医叫“增加吸氧量”。中医认为,气从胃来,
打哈欠可以让气能够旺一些。
3、口歪。如果阳明胃火太盛,而血又不足,人体营养不够,嘴唇就特别容易上火,
还会出现口歪。
4、唇胗,就是嘴唇外翻上火。胃经是环唇而走的,所以胃部有病,有可能会出现
唇胗。胗,鸟类的胃。如鸡胗子。
5、牙痛。胃经的牙痛是上牙痛,因为胃经入上齿中,一般针刺,扎一扎胃经的内
庭穴就可以了。
6、“颜黑”。当胃统摄血的功能降低时,血不能“上荣于面”既心血带不上来,所
以人的脸就会很黑。
7、鼻衄,就是流鼻血。这说明脾胃不在统摄血了。胃气是以下降为顺的,像呃逆,
都是属于胃气不降造成的。胃气往下降,对于女人来说,表现为月经,如果上
逆就叫经血倒流,有可能从鼻子出来,这就是鼻衄之症。
8、喉痹。胃经走咽喉,胃经起于迎香穴(鼻翼两边),往上一直走到山根,分两支
一支走脸,另一支沿着头角到额颅,沿着颈部一直往下走。经过咽喉部分。胃
气不降,咽喉部分就会出现肿痛,得不到滋润,特别干。女人衰老的早,就是
因为女人三十五岁以后,阳明胃经会衰,整个脸就会显得苍老,并生出皱纹来。
9、水肿。人的肚子会特别大。脾主运化的功能,如果脾无法化湿气,就会形成水
肿,因为脾主湿土,湿气化不掉,像沼泽一样,水越来越多,形成水肿。水肿
是胃阳明燥火和肾火不旺导致的。
10、“膝膑肿痛”,就是膝关节出现肿痛。胃经经过膝盖,“下入膝膑中”。很多老人
膝盖疼痛的毛病,实际和胃经不通有关,“不通则痛”人老了后,脾胃运化能力
下降,吃的东西也少,气血就更加少,如果再不锻炼,经脉就会不通畅,膝盖
就会出问题。
11、“有余于胃,则消谷善饥”,是说如果胃火太盛的话,就特别容易饿。有的人刚
吃完饭就会饿,这是胃火太盛造成。
12、精神症状。胃病,在精神症状里表现为两个方面,一个是实证,狂躁,既癫狂
症;一个是虚证,既忧郁症。“甚则郁,上高而歌”,人的运化和输布没有了制约,人就狂了,开始张扬起来,总觉得自己特了不起,没事就坐着瞎想,脑子里想的与之交流的人物,全是领袖阶层,这是典型的狂证。实际上是阳明燥火和身体的输布功能出现了不能制约的现象。他还会“弃衣而走”开始出现裸奔、到处乱跑的情况,说明这个人已经没法控制自己了。所以脾胃的保养很重要。还一种情况肾精和脾胃精气不足会造成人“内心惴惴不安”,既老有不放心的事,总担心有什么事发生;“闻木声则惕然而惊”就是听到点响动,心就会怦然惊跳一下,很害怕,听到拍桌子就恐惧,这是胃病。虚症方面,人还会“心欲动,独闭户塞牖而出”是说人非常不自信,非常悲观,不愿与人交往。但是声音也可以用来治病,比如小孩因为脾虚特别嗜睡,古代人们便发明了拨浪鼓来让小孩醒过来。因为鼓音是振奋士气的,就像古代战场上,打仗前一定要敲鼓来振奋士兵的精神气。
13、胃经病表现出来的官能会“病至则恶人与火”,一种心理疾患,讨厌生人、怕火、怕光,如果严重到“心主神明”(涉及到两条经脉,胃经和肾经),人不原与人接触,并怕亮。胃经、肾经这两种病变,都会涉及一个层面,就是心理和精神疾患问题。人如果不会养生,过度消耗元气,就会对胃和肾造成伤害。工作压力大,人就会出现木克土的情形,得胃病的人就会多;如果胃寒过重,整个胃经不通,人就会形成抑郁,最后发展成狂证,会有点疯狂。这些病现在一般归属精神病这个层面,但中医认为归根结底还在于胃和肾的病。西医遇到这种病,会去找心理医生,先通过心理辅导来治疗。但中医认为要先在生理上解决,去掉胃寒、肾寒,经脉通畅后,病自然就消失了。所以,肾气   大伤,胃气衰败,心主神明就有可能出现问题。
胆——“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中正之官,代表正气的法制系统,如包公一类人物。胆主生发,《黄帝内经》说“少阳主枢”。胆是少阳之火,很小的火,一阳生在子时,胆虽然阳气少,但它可以交通阴阳,它的生发力最旺盛,能够将汇聚的精气通过自身枢纽的作用生发传导,然后由心输布四方。以生肖子为鼠为例,老鼠虽然很小,但它的生发力、繁殖力最强。
○“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既人体其他脏腑全都取决于胆经的生发。人体就像一部车,发动机是心,油箱是肾,车钥匙启动汽车就是胆,这就是决断。如果这“决断”不启动,身体的阳气就生发不起来,人体这部车也就运转不起来。所以,一年十二个月,胆为首是正月。发动机心要运转起来,还要看油箱肾精足不足。“油箱没油”,心脏就会持续出现早搏或间歇。肾精不足,敛藏凝聚的功能就会减弱,生发之气就像断了线的风筝一样,人也就容易轻浮而不稳重,不能对事物进行认真的分析和判断。出现问题时,人就会心慌意乱,不能被敛藏的虚火就会上逆于头部,头皮就会发痒,人会不自觉地去挠头皮,痒的部位就是胆经在头部循行的路线。
1、胆囊病和胆结石。第一,人的生机被压制。一个人生活状况不好,总感觉郁闷或者压力太大,就会使他的气机提不起来,这样他会感觉更压抑、更焦虑。人的生机被压制,少阳之气不能起来,就会影响到胆的生发。有的人虽表面快乐,内心里却有他非常的苦恼。这是胆结石的发病因。
2、第二,长期晚睡。有的人从来不知到睡子时觉,每天一两点钟才睡,这样会使人过度地消耗自己的少阳之火,逐渐使自己的胆经出问题,导致胆囊有毛病。如果不能保证每天十一点之前睡,那么起码一个星期有两天要保证这个时间入睡,这样对身体才会有好处。人睡眠不好就会折寿。西医观点:夜里11点到1点是人体的寿命激素——褪黑素分泌最旺盛的时候。所以,改善睡眠,改善全身体机能很重要。
3、第三,饮食不节。饮食和胆汁的分泌是有密切关系的,长期暴饮暴食,会增加胆或胆经的负担,导致胆囊病变。以上是得胆囊病的三个原因。“舒肝利胆”的方法是不能治愈此类疾病的,只会清了虚火、补了寒邪、泄了真阳,抑制或掩盖了症状的发生。正确的做法是祛寒兴阳,恢复腑脏的生机,使水谷能转化成精微并源源不断输送到真阳之所(肾)。真阳精气充足则胆气强劲,胆的功能自然恢复。所以中医治病,是从阴阳关系方面找症结,不能就病而治病,就胆病而治胆病。
胆经——常见胆经病:
1、口苦。比如每天早晨有的人会口苦,这是典型的胆经病。
2、善叹息。既总是长吁短叹。这是因为少阳胆经被压抑了,气机起不来,人通过
叹一口气,让气机上来一点。
3、《黄帝内经》“心胁痛不能转侧”,胁,从腋下到肋骨尽处的部分。就是心的两边
疼痛,而且心的左边特别容易疼痛,翻身都困难,这是胆经的毛病引发心脏的
不舒服。胆为木,心为火,木不能生火了,火就起不来,人的生机起不来,就
会造成心脏的病变。
4、“面似有尘”,胆经病严重以后,胆阳生发不起来,人的两颊就会发青,这是胆
气郁滞的象。面似有尘,脸上就像微微蒙了一层尘土,灰暗,没有光泽。而且
身体也会有所表现“体无膏泽”,人身上一点也不润泽。
5、两边痛。胆经是从人的外眼角开始,一直沿着人的头部两侧,然后顺着人体的
侧面走下来,一直走到脚的小趾、四趾。所以头两侧痛,是和胆经有关。感冒,
也是胆经被压抑受寒的象,身体阳气少,寒邪之气便趁虚而入。
6、“目外眦痛”,就是外眼角疼痛。肩膀的缺盆穴中间的凹陷处疼痛,也是胆经的
疼痛。“腋下肿”,胆经是沿着人体侧面往下走的,所以这也是胆经的病。
7、得疟疾。疟疾是最明显的胆经病,人会忽冷忽热,一会儿发烧一会儿冷。这是
因为胆主少阳,少阳与太阴接触(半夜子时),属于阴阳交界之时,此时是阴阳   的交通枢纽,如果邪气附于胆,出与阳明相争就会有热的表现,与太阴相争就
会有寒的表现,患者就会出现忽冷忽热的症状。张仲景《伤寒论》里一般用小
柴胡汤来治疗疟疾。因为小柴胡汤专舒木气,木气得舒,枢机恢复运转,邪气
自然就被运转出去。
8、胆结石。人的气不足,会造成虚火过往,而虚火会导致“津”的功能过强,就
会使饱和的胆汁溶液产生结晶,于是就产生了胆结石。另外,蛔虫的钻入也是
产生胆结石的原因之一。
膀胱——“膀胱,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州都,指水聚之处,其官行太阳之职,主气化。膀胱为水府,是储藏水液的地方,是主管湖泊的官员。三焦主水道,相当于主管江河的官员。两者都需要先天真阳的气化才能发挥各自的作用。《黄帝内经》中,膀胱的阴阳特性为“太阳”,太阳的固摄力是最强的,它主寒,寒的凝聚力是最强的,所以膀胱能够把人体精华的液全部藏住,藏住后,再通过太阳气化的作用,把液输布出去,即“气化则能出矣”。
1、“气化则能出矣”指两个方面:一为“生出”。如毛窍生出是汗,口中分泌出是
涎,肺分泌出是涕等;二为“下出”,就是尿“重浊之汁”。尿存于尿脬内,尿
脬内存的尿是人体多余的、承载人体垃圾的液体。假如人遗尿、癃闭(撒不出
尿来)都于膀胱的气化有关。
2、“津液藏焉”是指膀胱所属的足太阳经脉的功能可以使“津”的功能、和“液”
的物质存于身体内(而不是膀胱这个器官内),并发挥其正常作用。足少阴肾经
主里,足太阳膀胱经主表,真阳不足(肾虚),膀胱经“存津储液”的功能就会
虚弱,就不能发挥“津液”的作用。所以肾虚的患者,皮肤和口腔会干燥,但
稍微活动就爱出虚汗。如果足太阳膀胱经所存的津液功能可以得到真阳的气化,
就可以正常地将所吸收的营养液供应给所需的脏腑和组织,即能向外津液滋润
皮毛却不会出虚汗。口腔、鼻腔、皮肤干燥其实都是真阳元气不足造成的。身
体虚火过旺而导致“津”的功能过度,以及“液”的功能不足,使脏腑组织的
液体过分排出,导致血液浓度过高,于是就出现了血液黏稠、三高、口渴、尿
多、食多、便秘等症状。
膀胱经——膀胱经证:
1、“冲头痛”。膀胱经是从睛明穴(内眼角处)往上走,然后沿着后背一直到小脚
趾的外端,把头部以及后面身体整个全走了一遍。如果前额头痛属于胃经,后
脑部位疼,就是膀胱经的病了。
2、“目似脱”。就是眼珠子恨不能要掉出来的那种感觉。
3、“项似拔”。即人整个后脖颈都是僵硬的。
4、腰酸、背痛、腿抽筋。如果“液”不能濡润经脉的话,人的后背就会非常紧,总觉得不舒展,僵硬似板。再发展下去,腰就会特别疼痛,最后“腰似折”像折了一样疼。膀胱经是沿着督脉(后面的人体正中线)的两侧一直下来,和肾是表里关系,所以两条经的病经常会出现相似的症状。主因还是肾精元气不足造成的。如果再往下发展,到了腿后侧正中线,就会“腘如结”,小腿肚子就像打成结一样僵硬,还有撕裂似的疼痛感。腿抽筋:“人老腿先老”腿先老就是指膀胱经气虚的现象。可以通过泡脚来缓解这种症状,最好能泡到膝盖以下三寸(膝盖下三个手指处)足三里穴,即整个小腿肚子全泡进去,并要经常按摩小腿肚子。还可以经常压腿或把腿放到高处按压。平压或抬高腿压时,最好勾起脚尖尽量向后抻拉腿部的筋,也就是抻拉膀胱经。或躺着或坐着时,都可以做这个锻炼,使劲往外蹬脚后跟,脚尖则尽量向后勾,做时可以想象整条经络变得非常通畅了、疾病也改善了等等。健康和亚健康的人都可以经常做此锻炼,以增加身体的柔韧度,达到强健身体的目的。人体无处不在的筋最需要“液”的滋养,液不足,筋就不能发挥柔韧有力的特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9)[转载]《黄帝内经》觉悟之十六
五官与五脏的关系
中医基础理论背诵版
<黄帝内经1000问>(2)
王乐亭瘫痿针刺七法
曲黎敏《从头到脚说健康》读书笔记(精品)(转载第二部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