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无人便利店:“最后一米”的生意

根据艾媒咨询的《2017中国无人零售商店专题研究报告》显示,2017年无人零售商店交易额预计达389.4亿元,未来五年无人零售商店将会迎来发展红利期,2020年预计增长率可达281.3%,至2022年市场交易额将超1.8万亿元。

 

 无人零售店将取代传统便利店?

没有收银员、结账无需排队、7×24小时营业。刚刚过去的这个夏天,缤果盒子、istore、淘咖啡等无人便利店接二连三“刷屏”。无人便利店正在北京、上海、广州、杭州等地成为现实,吸引众多消费者“尝鲜”。面对这一个个技术升级版“自动贩货机”,有人视之为拥抱无人零售时代的里程碑,也有人认为新业态会更多地影响人们的购物体验,其技术意义大于经济价值。

当然,无人便利店绝非自动售货机的简单升级,而是零售业进入移动电商时代的升级。身份识别、RFID标签、移动支付、360°无死角监控、消费行为的大数据采集分析等……这些前沿科技在无人超市、智能便利店的集成,其目的就是要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让零售端变得更智能、更善解人意。

 

 秒杀“网红”店

位于广州istore”,是在广州的无人零售项目。这家无人便利店约20平方米,采用全玻璃落地窗,店内商品从饼干、薯片、泡面、糖果,到冷藏鲜奶、饮料,以及纸巾、电池等日用品应有尽有,售价和外面差别不大。 

 
 istore”购物,顾客需在门口处通过微信扫描二维码进入。选完商品后,顾客要去自助收银台,将商品放在“商品识别区”上以便设备读出你买了什么。与此同时,一旁的显示屏上会列出购物清单。确认无误后,消费者就能用支付宝、微信钱包等方式扫码付款。出门前,检测器还会对你手上的商品扫描一遍,如果有未支付的商品,会提醒你前去支付或者归还货架,否则不会开门放行。整个过程全部由顾客自助完成,店内没有一位营业员。

 
 istore”不同,阿里旗下位于杭州的“淘咖啡”是集购物、餐饮于一身的线下实体店,目前可容纳用户达50人以上。和市面上已经出现的无人便利店类似,整个门店内也不设服务员。消费者进店时需要打开“手机淘宝”,扫一扫店门口的二维码,获得一张电子入场券,通过闸机时扫一下这张电子入场券,进入店内就可以购物了。而且之后可以全程不用手机,甚至包括最后的支付环节,店内的系统会自动识别你的商品和你本人,从而在与你绑定的支付宝上完成支付。

需要强调的是,无人便利店并非“一夜走红”,它之所以吸引到资本的关注,在于其所依赖的主体技术框架已逐渐成熟。

目前,基础技术已经成熟,物联网技术、身份识别技术以及移动支付技术等都为无人便利店下一步的爆发提供了技术保障。无人零售店需要用到计算机视觉、传感器融合、深度学习、生物识别等前沿技术。理想状态下,无人零售店的客人要能被识别,要是一个连贯的行走的ID (身份识别),每件商品也得变成一个个ID,还能追踪到供应链端,从进货到销售,全链路数字化,超市可以灵活地调整供应链。这些技术是为了确保无人零售店要能做到客人从进门到出门的所有一举一动都能被数字化,并且能被捕捉记录。
 
 此外,传统零售业也期待通过无人便利店完成商业模式的升级。电商对于传统零售的冲击,让传统零售利润率已经到了一个非常低的状态。对他们而言,不做改变,面临的就是活不下去的境地。智能零售,通过技术的介入,让零售变得更加高效和个性化,传统零售拥抱变革的意愿还是很强的。

资本看好无人便利店的逻辑,在于便利店和科技结合后带来的巨大想像空间。移动互联网的红利期已经过了,许多人都看好整个便利店行业,因为全中国便利店在零售业态中占比小,潜力巨大。无人零售和传统的便利店相比,想像空间更大。一些人把无人便利店看得太简单,认为它只是一种节省人力成本的商业模式,但实际上,它利用各种技术和大数据,能帮助零售商更精准地了解用户行为,从而提升库存和供应链管理,打通零售前后端,提高运营效率。

“最后1公里”到“最后1米”

和传统便利店相比,无人便利店具有建设快速、成本低、布点范围选择大的特点。在无人便利店创业这一圈子里,大多数玩家都认为,无人便利店只是零售业无人模式的一个简单形态,“无人”模式真正的目标,是把服务和商品从“最后一公里”推向“最后一米”。
 
 7月8日,国内首家无人零售店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亮相

在互联网专家王越看来,无人店更多的是新技术、新场景的“试验田”,盈利不是无人便利店在短期内的主要目标。“一开始肯定不考虑赚钱,因为需要挖掘出很多试错的地方。早期就像共享单车,各家都涌出来,过一两年就会淘汰一批。”

以生鲜电商每日优鲜前段时间推出的“无人零售”项目每日优鲜便利购为例,通过冷柜、食品柜等模式,每日优鲜将零售直接推向办公区域的“最后一米”。运营方表示,每日优鲜便利购免费为企业提供三种设备:冷藏柜、常温货架和冷冻柜,提供以水果、零食为主的多种商品。依托每日优鲜的前置仓体系,由专人负责补货及设备维护;用户则可通过微信扫码选购、自助付款。事实上,这种模式意味在新的零售环境下,仓库将进一步前置,这个仓库可能是办公楼,可能是社区,甚至可能是学校或者旅游景点。

而在零售之外,一些企业则瞄准了其他领域的无人服务业态。蚂蚁金服正在运用生物识别、深度学习算法、计算机视觉等技术能力,为商家提供身份核验、智能支付、信用评分、风险防控、支付结算等多种服务,帮助商家为用户打造无人值守全自助的服务体验——消费者可以自助用、自助买、自助借,无需通过商家的人工服务。该无人值守能力已经开始在无人值守创业空间、无人值守KTV、无人值守健身房、无人值守洗衣房等众多场景开展应用。

在蚂蚁金服技术实验室高级技术专家曾晓东眼中,未来无人便利店应该是这样的场景:每位进店客人都会被单独辨别;每一个商品都是数字化的商品,每一个订单都是一个数字化的订单,而支付是电子支付。罗兰贝格数字化领域高级经理万彬则认为,未来智能化的供货、导购服务,可能让消费者今后每走进一家商店,里面都会根据其需求呈现出量身定做的商品——每个人进入无人便利店的购物场景可能都会有所不同。他认为,无人便利店作为新兴业态,打开了一扇替代传统超市、便利店的窗户,这一变革未来必将会出现在所有标准化的零售终端,如药店、服装店、快餐店等等。

一旦无人业态由便利店开始进行拓展,就意味着除了零售以外的多种业态,都将有机会从街头路边进入到“最后一米”,如便利店能够提供的打印、洗衣、充电等服务,只要打上“无人”的标签,都可以进入到私密社区、写字楼等以前传统零售业态无法触达的领域。

物流的发展扩展了商业空间,无人值守技术扩展了商业经营的时间,很多传统8小时的商业场景都将变成24小时营业,让消费者享受更好的自助服务,这无疑会增加上游生产企业的商机,创造更多的就业,也会给商品信息处理、传感器、智能制造等行业带来全新的发展机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爱士多无人便利店隐藏了这几种黑科技!
北京市无人零售商店发展现状调研
无人便利店:“最后一米”的生意经
大卖场形势严峻相继停业 小业态成零售业新宠
合肥商业新势力崛起中 盘点新零售发展形态
永辉、盒马鲜生、7-Eleven等为何纷纷跨界餐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